第74章 真正的社稷之臣

正文卷

第74章 真正的社稷之臣

此時正在朝著西北瘋狂趕路的龐參看向了自己的身邊,那是剛剛追過來的親兒子龐俊。

此時的龐俊可不是和曾經在那若盧獄之中的模樣了。

看向自己父親的眼神之中,那真是充滿了「智慧」的結晶。

他已經知道了自己父親的新職位,大漢謁者!

所謂謁者,其實這官職俸祿並不算太高,這謁者之中最高的謁者僕射也不過就是千石的俸祿罷了!

而次一等的那些負責主持宮殿禮儀的常侍謁者也不過就是六百石罷了。

至於再下一層的給事謁者與灌謁者更是只有四百石與三百石之數。

在整個大漢的官職體系里雖然不算是什麼最底層,卻也絕對不高。

甚至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所謂的謁者不過就是一群傳達﹑通報的奴僕罷了!

但這仍然不妨礙所有人對於謁者的特殊性。

因為這所謂的謁者是一個負責通傳和稟報事情的奴僕,但這也是皇室的奴僕,是皇帝的奴僕!

這天地下還有什麼奴僕比皇家的奴僕更加尊貴的么?

當然沒有!

就是那些負責給宮闈之中處理傳遞奏疏的侍中等位置都是各大世家爭相拼搶的重要位置。

那謁者自然也是如此。

而自己的父親,在不久之前還是一名因為觸怒了朝廷,被流放南中蠻荒之地的罪犯,如今卻是用了一封奏疏就將自己的局面徹底扭轉過來。

就算是不說如今的職位,就算是這種本事,那也是讓龐俊這個當兒子的大為驚嘆的。

而對於自家父親剛剛說的那些話語,這龐俊更是一個字兒都不敢忘記,全都牢牢的記在了自己的心中,刻在了自己的腦子裡。

「父親的意思是如今這西北的局面.是一個天大的麻煩?」

「當然是一個天大的麻煩,否則你以為這份差事就這麼容易落入為父的手中么?」

那龐參雖然對於這個兒子的「愚笨」萬分頭痛,但這畢竟是自己的兒子,就算是再頭痛,這該說的還是要說。

「你真以為這朝中對於那西北的局面就沒有辦法了?

你若是真的這麼想了,那你日後還是莫要進入這仕途之中為好,也省得為父還要為你收屍!

你也不好好想一想,就算是如今朝堂之中已經將大量的名將送到了北疆和西北。

但是我大漢以武立國,先帝在世的時候更是有著萬國來朝的景象。

你以為這是我大漢靠著口舌和禮儀換來的?

這是靠著一刀一槍打出來的!

遠的不說,便是當年那位棄筆從戎的班定遠,如今也是有著兩子在朝堂的。

聽聞那兩子班雄和班勇都是頗具勇略,不敢說和其父比肩,但也不至於不通戰事!

加上他們的家族就是三秦之中的扶風,這對雍涼也是十分了解!

可是這一次,你可看到他們出手了?

再者說,這班氏一族在扶風頗為壯闊,那同樣出身扶風的伏波將軍之後也不是沒有可用之人。

聽聞這馬氏如今的族人馬賢當年在郡中就是以武略聞名。

如今也是出仕朝廷!

你覺得他也沒有半點想法?

只不過他們都已經看出來了這西北如今的局面已經徹底糜爛了。

朝廷就算是想要平定西北,也不過就是強行出手,最終治標不治本罷了。

西北糜爛,那些羌胡甚至是雍涼之地本地的百姓都活不下去,若是不造反他們就只能活活餓死。

這種情況,難道朝廷還能下令將這西北之地屠殺乾淨?

可就算是朝廷真的下了這道命令,你覺得這誰可以真的做到?

西北糜爛,最後的結果無非就是今日平叛明日復反罷了,除非那些羌胡當真得手了,亦或者是朝廷真的可以讓這西北之地的百姓從此可以衣食無憂。

可這件事情,比之將那西北雍涼之地屠殺殆盡也不好說簡單多少。

你覺得,如此局面這西北如何治理?如何平定?」

「這」那龐俊原本還對這一次的西北之行充滿了希望,但是當聽到自己父親的這些話語之後。

那整個人都陷入了一種詭異的沉寂之中。

他覺得自己好像就不該追上自己的父親,更不該摻和進這件事情之中!

甚至

「父親,既然如此那我等為何還要前往西北?

竟然這雍涼之地註定要徹底糜爛,那我等更加不該如此了啊。

如今父親已經得到了太后的認可,甚至聽說還有侍御史樊准對太后舉薦,既然如此,那我等只需要好好.」

「啪!」

那龐俊的話語都還沒有說完,就見到一道響亮的耳光直接落在了這個傻小子的臉上。

緊跟著那龐俊就看到了一臉憤怒的父親。

「父親,你這是.」

「你這蠢貨,若是為父再從你的口中聽到如此愚蠢的話語,小心為父直接將你活活打死在這裡。

也省得日後你做下什麼辱沒祖宗的事情!

你這蠢貨,你以為你是個什麼東西,你也配合那些人相比?

班家兄弟乃是定遠侯之子,其中班雄更是襲定遠侯爵位,西域之地更是對班氏之人言聽計從。

而且他們的姑母如今還是太后身邊的心腹近臣!

你以為你能夠和他們相比?

還有那馬賢.他那是馬革裹屍的伏波將軍之後!

扶風馬家那是在孝武皇帝時就敢參與兵變造反而存活的家族。

這等立足於事數百年的豪族,你有什麼資格和他們相比?

你這愚子,你不是時常說為父不能給你平步青雲的家世么?

現在為父不就是在為此而做,可是你為何又不敢了?

你真以為這立足亂世數百年的世家豪族是天生的不成,他們當年步也是這麼一步步走出來的?

班定遠當年說過一句話。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如今的西北糜爛,沒有人願意去的地方,為父去!

大將軍兵敗漢陽,這將其召回是很艱難,這沒有人願意做的事情為父去做!

只要做得好,你覺得為父還能不被那位太后記住?

如今亂世,正是我輩與天爭份的時候,如何可以終老於病榻之上。

若是沒有如此心氣兒.你在這裡胡說八道個什麼!

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