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節衣縮食 全力備戰

正文卷

第53章 節衣縮食 全力備戰

劉隆此時看著面前的這一碗黑乎乎的湯藥,此時那白嫩嫩的小臉要多痛苦有多痛苦。

「這個.貴.」

劉隆似乎是在做著最後的努力一樣,皺巴巴的小臉將這面前的湯藥推回到了那曹騰的手中。

然後想要對著曹騰在說點什麼。

但是那素來不肯多言語,不肯相爭的曹騰此時卻是帶著幾分笑容說了起來。

「陛下宅心仁厚,實乃是社稷之福。

但陛下,如今這湯藥雖然價格不菲,但相比較於陛下的龍體聖安,卻是顯得不值一提。

剛剛太后所言極是,陛下的身體才是我大漢最珍貴之物。

只要是對陛下身體有好處的,即便是再昂貴之物也不過如此罷了!

再者說了,這湯藥如今已經成了,若是陛下不喝,這豈不是浪費了這般昂貴的藥物?

因此還請陛下喝了吧!」

那曹騰說完之後便帶著那滿臉的笑容再次將手中的湯藥送到了劉隆的嘴邊。

並且親眼看著,親手喂著將著湯藥送到了劉隆的嘴裡

看著劉隆那一瞬間就苦澀下來的小臉,一旁的鄧綏也是忍不住露出來了一抹笑容。

就剛剛那句話,別人不知道這小傢伙是怎麼想的,鄧綏如何能夠不知道?

鄧綏很清楚,什麼貴不貴的,這劉隆才多大的年紀,哪裡知道這些?

說到底,不過就是這小傢伙腦子轉得快,然後不想喝葯給自己找了一個合情合理的理由罷了。

不過話說回來了,這理由很好啊,鄧綏並不介意這孩子說出來的是真心話還是什麼借口。

他是大漢的皇帝,若是如同民間孩子那般教導的話。

這大漢可就真的完了!

不過雖然對這劉隆的性格和剛剛的舉動非常滿意,但是能夠看到這小傢伙如今這麼一副吃癟的表情。

作為大漢太后的鄧綏,如今也是忍不住露出來了一抹笑容的。

真是好極了!簡直不要太好玩

看著那劉隆一副苦澀的模樣,作為太后的鄧綏雖然開心卻也不能一直將自己的目光放在孩子的身上。

她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鄧綏雖然開口這宮闈之中所有人的用度最少也要縮減一半,但是這話說出來可不是讓他們就這般照著做的。

鄧綏自己以身作則,先縮減一半的用度,然後再將本應該屬於皇帝的那一部分縮減到了自己的身上。

也就是說,鄧綏的用度直接縮水了將近七成之多。

作為大漢如今權利最的那個人,在皇宮之中更是一言九鼎。

連太后都縮減了七成用度,其他人誰敢真僅僅縮減一半?

甚至就算是跟著鄧綏一樣縮減了七成恐怕也會被直接記在那蔡倫和鄭眾的小竹簡裡面。

等不知道哪一天了,這就直接將他收拾了

所以這宮中在得到了這消息之後那當真是一片哀嚎,一個個高呼不知道自己這日子以後該怎麼做才好了。

用劉隆的話來說,這皇宮之中畢竟不全是貴人。

除了自家的那位母妃之外,這宮中也就是他這個皇帝,身邊那位陪都皇兄清河王世子。

除此之外這宮中也就沒有什麼真正的貴人了。

「一群伺候人的現在還得打白工,這日子想一想就替他們感覺到心酸!」

劉隆對這些宮中的宮人表示無奈和嘆息,不過這群宮人也知道自己如今可是在宮中生存。

性命都不在自己的手中,更何況這待遇和俸錢?

因此一個個雖然哀嚎不斷,但是卻爭先恐後的表現了起來,都想要在這種時候儘可能的位宮中縮減用度。

讓自己更加的節省開支.

甚至這下手最狠辣的,直接將自己那部分的開支用度縮減到了只有一成!

看著他們的日子,劉隆甚至都感覺,若非是他們自己也知道,如果不吃飯就會被餓死的話。

恐怕這些傢伙連飯菜都省了.

「嘖嘖嘖真是大開眼界了!」

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劉隆的身子再次長高了些許,而看著那宮中的「亂象」也是忍不住感慨了起來。

他是真的沒有想到一個人能夠節儉到這種地步。

劉隆親眼見到了一個人的內襯已經是破了大大小小十來個破洞,但就是沒有半點更換的意思。

就僅僅是套了一件外袍這就繼續穿了下去。

劉隆也曾聽說,這一個屋子裡面的內侍用一個大盆洗澡,只是因為這宮中炭火燒水也是需要用度開支的。

哪怕是最低等的木炭也是如此!

因此他們一屋子的人就用一桶熱水,互相搓洗,據說最後那桶水洗出來都是黑如墨汁,甚至還散發著腥臭的味道.

這事情劉隆聽到的時候,那些宮女說得是有鼻子有眼的,聽得劉隆那是一陣惡寒。

也不知道這些人都是從哪裡得到的消息,當真是他的好耳目

不僅如此,這些都只是些許小手段罷了,那什麼勒緊褲腰帶從而讓自己吃得更少的。

將麵食或者黍米做得硬邦邦一些,吃起來更加的頂時候.

更有甚者,這御膳房裡面在給下面人做飯食的時候直接摻和野菜甚至是類似於樹根。

那感覺.他們就是為了不吃野菜樹皮才把自己給切了的。

結果沒想到切了之後,這玩意竟然得天天吃.

真是讓他們驚喜極了!

除此之外,比這還要更加駭人聽聞的事情那也是數之不盡的。

聽得那劉隆這段時間也是大開眼界。

但就是這種近乎於自虐一樣的行為之下,這宮中當真是給天下節省出來了好大一筆開支用於填補國庫。

畢竟這宮中的用度都是提前撥出來送到少府的。

如今在鄧綏的這一頓操作之下,少府都被嚇住了,那送回去的錢糧更是讓那大司農等人直接傻眼在了當場。

不過好在,就是因為這一大筆錢糧的出現,終於是讓這三十七郡的受災百姓得到了充分的救治。

讓這動蕩不安的朝局也終於變得更加安穩了起來

但這天下似乎是真的看不得大漢再次轉危為安。

就在鄧綏大刀闊斧的開始為天下計的時候,甚至再次更改年號以求平安的時候。

在次年,也就是永初元年.一大波天災再次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