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引蛇出洞(中)

正文卷

第40章 引蛇出洞(中)

「既然先帝並未被任何人挾持,也沒有被本宮蠱惑,甚至也是非常清醒的。

那麼爾等為何要如此違背先帝的遺詔!

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當初是先帝說的,皇長子劉勝有痼疾,無法擔當大任,這才無奈冊立幼子劉隆!

也就是如今的陛下!

本宮是被先帝任命輔佐朝政,可這是為什麼!

還不是怕自己駕崩之後,這天下有不法之徒想要欺負我們這孤兒寡母的么?

我大漢以仁孝立國,若是連先帝之命都陽奉陰違,對國不忠,對國君不孝。

這大漢還如何立足於天地之間!

爾等剛剛說得對,這上天震怒,先是降下洪水滔天,然後就是降下隕石雷罰。

是警醒本宮,這朝中.有不忠不孝之徒!」

鄧綏越說越激動,那尖銳的聲音直接壓住了所有朝臣,甚至不給那些人任何反駁的機會。

而等到鄧綏將這最後一句話說出來的時候,原本還是聽得直皺眉。

想著一會兒要不要保下來那個明顯被針對了的侍中,亦或者是順帶在彈劾一下這位太后當著無數朝臣的面。

就這般喧嘩吵鬧,太過於無禮?

就在他們還想著這些美事兒的時候,鄧綏這最後一句話直接讓他們愣在了原地。

然後

「這罪過怎麼就突然出現在我等的身上了?」

這一刻,無論是那不知道該說什麼,甚至還沒鬧明白怎麼回事的司空尹勤。

以及這作為這件事情的背後黑手,眾所周知的始作俑者,太常周章。

亦或者是這朝中的那些已經聯合起來的那些朝中臣子們。

此時此刻全都愣在了原地,全都在自己的心中生出來了這麼一個念頭。

不知道這說的好好的,都快逼得這太后下罪己詔了。

怎麼就一下子讓這所有的罪過都來自己身上了。

那他們.這是幹嘛呢!

「太后,此言差.」

「太后所言正是!」

就在那眾臣準備站出來反駁的時候,這朝中同樣是長久閉口不言的三公之一,司徒徐防卻是直接站了起來。

然後打斷了所有人想要說的話語。

不僅接住了那鄧綏的怒斥,更是將這件事情直接認了下來!

「老臣身為我大漢三公之一,卻並未能幫助太后,幫助陛下治理朝政。

導致如今這朝中魑魅魍魎,鬼魅橫行,以至於天怒將於國。

老臣罪該萬死!

今日太后所言,讓老臣宛若醍醐灌頂,幡然醒悟。

若是上天當真要怪罪下來,那自然是我等著為先帝,為大漢輔佐朝政之人未能盡心竭力導致。

臣請太后立刻代替陛下降下責罰,以求心安!」

司徒公徐防,他嚷嚷著三公代替皇帝擔任天罰的認罪之人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甚至可以說,自從當上了這三公之一,他就成天想著這種事情。

彷彿是覺得這三公沒有了實權,想要給自己一個足以留名史書的落幕一樣。

只不過這是他的想法啊。

別人可不想如此,因此這個想法皇帝不敢應承,而其他人更是不敢他同意。

但是誰也沒想到,今日那位太后直接將這天罰算在了他們這群臣子的頭上。

而這司徒徐防愣是就這麼認了。

這一下子可倒好,他徐防認罪了,他們認不認?

若是認罪,那麼這想要逼宮的戲碼算是徹底沒了。

甚至他們還要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誰是這朝中的魑魅魍魎,這三公到底是要拿下去幾個?

最重要的是,這不合規矩!

眾人想要說話,但是如今的鄧綏已經是做好了十足的準備。

今日她既然敢在朝堂之上,當著所有朝臣的面說出這些話,如此這般公然的破壞「規則」。

那麼她的心中其實就已經有了全新的規則。

鄧綏非常清楚一個道理。

那就是這天下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勢力是真正的親密無間。

之前她之所以被動,那是因為這些朝臣看似是鐵板一塊,不管自己想要做什麼,只要不符合他們的利益,就會得到他們的反對。

而自己為了能夠保證自己的安全,她就必須要維護這一份兒規則,從而被他們限制。

但是他們本身就沒有問題么?

不,當然不可能沒有!

即便是同父同母的孿生兄弟,都有心思不同的時候,更何況他們每個人的背後都有著各自屬於自己的家族!

這些家族有大有小,有的勢力根深蒂固,有的卻是剛剛崛起。

這些家族也同樣需要更多的實力來增長自己。

因此,這就是鄧綏的機會。

看著那再次想要開口的眾多朝臣,鄧綏再次開口說道。

這一次,她要直接下令!

「傳陛下令!

司徒公徐防,於陛下重病期間穩固朝堂功勛卓絕,特封龍鄉侯,食邑千一百戶!」

封侯,賞賜食邑千一百戶,這剛剛還在想著如何罷免三公來平息上蒼之怒的朝堂一時間再次陷入了詭異之中。

他們不知道這鄧綏到底想要做什麼。

為什麼做事情這般的.糾結!

而緊跟著,鄧綏的封賞還沒有結束。

「司空尹勤,同樣有穩固朝堂,輔政之功,封福亭侯,食邑五百戶!」

在司徒之後便是司空。

這兩個人的封賞讓這朝臣們的激動之情慢慢平復了下來,甚至有人在想,這為太后是不是剛剛又在虛張聲勢。

然後想要用封賞來安撫他們所有人?

可接下來卻不是對其他人的封賞了,而是懲罰!

「司徒徐防,司空尹勤,雖有匡扶社稷之功,但身為三公未能平息天怒,實乃罪大惡極。

今日特奉上天之名。

免除徐防司徒之位,免除尹勤司空之位,下令就國,無詔不可返回京城!」

「太常周章,忠君體國,為國為民殫精竭慮。

今日三公空缺,陛下年幼,朝中大小事務不可無人住持。

今太常當為國而效力,進位大司空,輔佐陛下,再開我大漢之盛世!」

這一刻,鄧綏用了兩次封賞,兩次罷免,一次加官進爵直接打蒙了這在場的所有人。

同時也讓這「親密無間」的朝中眾臣的心中,出現了一絲絲的裂痕。

周章怎麼就突然取代了尹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