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本宮說,她可以來!

正文卷

第18章 本宮說,她可以來!

「傳本宮旨意,班氏有女名昭,多年來恭順孝悌,多有功勞,為大漢續寫東觀,勞苦功高。

今本宮與陛下特頒旨於班昭,讓其入宮中輔佐,為陛下啟蒙!」

那周章的意思,鄧綏自然也是明白,但是鄧綏並不想在這件事情上繼續浪費什麼時間了。

她今日將眾人請來不是為了給班昭證明的,她今日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既然這周章動不動就拿天下輿論說事兒,那麼她身為大漢的太后,自然也能用他和小皇帝的旨意來解決。

若是他周章敢傳出去什麼不好聽的,那麼鄧綏也不介意用皇權聖旨來替班昭將事情扛下來。

到時候,鄧綏也想看看那周章到底敢不敢做出來什麼事情!

果然,那剛剛還一臉笑容的周章在聽到這些話語之後,眉頭已經是忍不住皺了起來,眼神也慢慢變得有些陰沉。

這一刻,這大殿之中的氣氛有些濃重,而眾人看向那鄧綏的眼神也再次出現了變化。

不過,此時卻是誰都沒有再多說什麼。

「好了!」鄧綏知道自己不能繼續得寸進尺下去了,在這張桌子自己要有話語權,但是這張桌子也一定要穩這樣自己才能夠真正的擁有話語權。

因此在眾人沉默的時候,鄧綏再次開口直接將這件事情就這麼揭了過去,然後便開始說起來了正事兒。

「之前.宮中出現了些許問題,本宮聽聞這河東郡的一些地方出現了水患,因此便派人前去查探一二。

這件事情,想來本宮就算是沒有說,諸位都是我大漢的公卿重臣也不會不知道的。

但是本宮身邊的人卻是在探查之後恢複本宮,說是這從河東郡到洛陽的沿途不僅僅是部分地方遭受水災。

整個黃河都開始水位上漲,這才剛剛入春,先帝的屍骨還未寒呢。

若是在這個時候我大漢就開始遭受天災襲擾,那定然會讓九泉之下的先帝心中悲痛。

因此本宮覺得我等身為大漢的執掌者,當率先做出表率才是!

諸位公卿以為如何?」

鄧綏說完之後再次看向了面前的眾人,這才是她今天想要找到眾人的原因。

黃河水位上漲,這件事情絕對算得上是可大可小了。

這個事兒說小吧,的確也不是什麼大事兒。

黃河這地方雖然滋養了無數良田沃土,但是它這隔三差五的就會爆發一場水災,這也不是什麼大事兒了。

大家早就已經有了成熟的應對之策。

可若是說這個事兒大,那是真的大,黃河與長江不但是大漢至關重要的水路,更是滋養著無數的郡縣良田。

若是黃河崩殂,那麼這沿途所有郡縣都會收到影響,大漢過半的郡縣都別想安生。

而且這若是落到有心之人的眼中,也一定會用這黃河之事來大做文章,說這是上天的憤怒,讓朝廷付出代價.

若是先帝劉肇還在,就算是有那心懷不軌的提出來了,劉肇也不過是從朝臣之中拿出來個替罪羔羊罷了。

罷免個三公,然後祭拜一下天地,就可以安心去處理政務和賑災之事了。

但現在,大漢朝局不問,她鄧綏遠沒有自己的丈夫那麼高的聲望,而新皇帝現在連爬都還不利索呢,這種事情可是會造成很大動蕩的。

面對這種局面,鄧綏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提前布局,真的到了那一天之後,這才可以輕鬆應對。

眾臣聽到了這鄧綏的話語之後,也是忍不住眉頭一皺,他們似乎明白了鄧綏的想法,不過在面對這種情況下。

他們也不敢胡來,畢竟大漢歷來給上天交代的時候,都是從他們這些人的身上交代.

三公之中司徒與太尉還好,可這司空陳寵擺明了是身體已經不行了,無論是太常尹勤亦或者是九卿之中的其他人。

在這個時候也多在為後面的事情做準備。

若是這個時候被天災橫插一手的話,那對於他們來說可是太不好了.

因此,眾人的臉色變得更加沉重起來,同時也開始討論著如何應對接下來的天災

這大漢在經過了劉肇多年的治理,雖然不斷出擊西域,進攻異族,但是這家底兒可是並不厚實。

雖然不是什麼外強中乾,但也遠沒有想像之中那麼的富裕。

而且這一次還是從黃河上游開始動蕩,擺明了這一場水災不會太小。

因此想要快速穩定局面,那麼就必須調集足夠多的糧食和錢帛,以及對應的人手才行。

同時,身為鄧綏身邊「幕僚」的班昭也展現出來了她過人的能力,在處理這些事情上也是建議極多,並且有理有據。

讓人不得不信服認可。

就連那些一直看她在這裡十分礙眼的朝中重臣們,在這個時候也不得不暗暗點頭,覺得班昭還是有些本事的。

在他們的討論之下,這如何應對局面也快速出現了一個章程,並且快速的實行了下去。

延平元年四月,在天氣剛剛轉暖,大漢剛剛開始進入一個嶄新篇章的時候,這大漢的噩耗也是一個接著一個的爆發了。

首先就是大漢的名臣,也是大漢的三公之一,一等一的重臣陳寵最終還是沒有能過抗的過去。

在天災爆發之前,撒手人寰。

在去世之前,陳寵在家人的攙扶陪同之下,親自面見了鄧綏,屏退眾人之後和鄧綏密談了許久許久

很快,陳寵離世,鄧綏第一時間以新皇劉隆的名義對其表示哀悼與悲痛,並且對其兒子陳忠多加封賞,以表安慰。

另外,朝中重臣,也是外戚之首鄧騭更是親自前往司空府邸,親自送了老司空最後一程。

而鄧綏也根據那老司空陳寵的建議,將九卿之首太常尹勤提拔為新任司空,位列三公。

同時調任光祿勛周章擔任太常接替尹勤,執掌宗廟禮儀以及諸多文事

朝廷的一系列調動極大的影響了那大漢的應對水患的準備,也讓鄧綏的心中越發的急迫了。

而更加讓鄧綏感覺到惶恐的事情,也緊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