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 我找人查的你

正文卷

聽弦音而知雅意。

問題一出,杜衡就知道怎麼回事了,但是這事情,嘿嘿,不說還就罷了,說起來其實挺丟人的。

杜衡笑著搖了搖頭,「這事兒啊,確實有。」

「那就請杜院長詳細說說吧。」

「其實沒什麼好說的,一台尿液分析儀,一台超聲檢測儀,本來還有幾樣的,但是最後人家沒賣給我們。」

杜衡苦笑說出了兩件儀器的名字,但是腦子裡卻在快速的思考著,到底是誰干出來的這事情。

李青德?

不可能,他現在和自己的關係不錯,而且買這些儀器,自己當時還和他請教過,他知道這裡面的門道,所以不可能是他。

老陸,陸中江?

更不可能了,這事情就是他操辦的。

那。。。老宋?張金蓮?

想到這兩個人,杜衡也是再次苦笑一下。

說實話,要不是這件事,他早都想不起這兩個人了,即便現在自己還能想起他們的名字,但是樣子也早就記不清了。

「杜院長,你別停啊,詳細說說。」

「我工作的那個衛生院啊,很窮,窮的程度各位可能都不能想像。扯遠了,還是只說設備吧,整個衛生院里,除了一台老式光透視機,也就一台B超機器先進一點。」

杜衡深吸一口氣,語氣緩慢而平淡的說道,「但就是這麼一台機器,那也是三天兩頭的罷工,要麼就是查出來的東西不準確。

也就是我剛接手院長工作的時候,我們當地區醫院正好進行設備升級,有了一批淘汰下來的機器。

在當時的衛生局領導安春會局長的牽線,我們院陸中江書記的奔波下,我們好不容易淘來了兩件。

要錢了,但是我們院里沒錢,直到我走的時候,都沒給人家區醫院打款。」

杜衡輕輕的哎了一下,隨後補充說道,「對了,我們衛生院當時賬面資金兩萬多塊,只夠衛生院的日常運轉與維修。

甚至於當時職工的工資,全都是來自於上級部門和當地鎮政府的財政撥款,每個月都是。」

對面的幾人不由得相視一眼。

這TM還怎麼問,賬面就兩萬塊錢,還有問的必要嗎?

難不成他們這些人已經廉價到,要調查兩萬塊錢的事情了?

「吭吭,好的,這個事情我們會去核實。」還是之前問話的那個人說話了,「還有一件事情需要杜院長解釋一下。」

「請說。」

「聽說杜院長成為衛生院院長,甚至是你們市婦幼醫院的院長之後,專門指定了一家中藥材公司,作為你們中藥材供應商,有沒有這回事?」

「有。」杜衡說的非常肯定,而且回答的非常快速。

對方要問的,其實就是廖全升之前所擁有的那家藥材廠,這沒什麼不能說的。

杜衡往起來坐了一下,認真的看對面幾人說道,「衛生院及其所轄村衛生所,他們進葯的渠道很窄,甚至是沒有幾家企業願意為他們供葯,尤其是中藥材。

而歸其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就是用量實在太少了。

可這樣一來,每次購葯的時候,就只能是以零售價去買,而不能用批發價,或者更低的價格。

這種成本的上漲,勢必會轉嫁到病人身上,所以我上任之後,統一了全鄉的中藥材採購,然後由衛生院以原價分配給各村診所,這就大大的降低了村醫的運營成本,還有村民的看病成本。」

幾人聽著點了點頭,杜衡這麼說,確是挺合理的,但是有一點,杜衡並沒有說明為什麼要指定某一家專門供應的問題。

而杜衡在稍作停頓之後繼續說道,「上述為第一個理由,現在說第二個理由,那就是中藥材市場其實很亂,很多藥材販子是沒有良心的,他們根本就不會考慮他們賣的,是別人救命的東西。

以次充好,以假當真,這都成了大家習以為常的東西。

但這真的可以嗎?」

杜衡神情嚴肅的盯著幾人看了兩眼,隨即緩緩說道,「比如說黃芪這種葯,正常來說應該是陰乾的,但是有些葯農,或者是藥販子,他們偏偏就要用硫磺熏干。

陰乾的黃芪性甘微溫,但是硫磺熏過的,上面就會沾染上火氣。普通病症用了這樣的葯,病確實可以治,但是病人也會出現口舌起瘡等問題。

可如果用在急症、重症上呢,用在病情比較複雜的疑難雜症上呢,那時候不光不能治病,反而會要命的。」

對面幾人不說話,只是定定的看著杜衡,而杜衡也不在意,緩了一口氣後繼續說道,「而真正讓我下定決心的,是沒有統一管理之前,有個藥材公司和各地村醫合作,將各種發霉變質的藥材,以極低的價格賣到了村醫診所。

你們說,這種葯要是給人用了,會是什麼結果?」

幾人下意識的搖了搖頭。

而杜衡也不解釋,自顧自的說道,「沒辦法啊,我只能來找一個知根知底的,靠譜的公司來供葯。

也就是這家公司是我同學開的,要是別人的公司,呵呵,他們肯定不會和我合作的,也不會以批發價給我供葯。

因為即便我把整個鄉的中醫用藥整合起來,這個量還是太少了,根本就不值得人家單獨以成本價供葯的。」

說完這些,杜衡沉默了一下,「所有的進葯都有完整的賬目可查,你們也可以去我同學的那個藥材廠查看他們家的進出貨賬單。

對了,最後補充一句題外話,就在前幾天,我本人,就差點被防風冒充的党參,害死在異國他鄉。

如果不是我發現了,那麼也就不會有三天前的捐贈儀式了。」

捐贈儀式?

對面問話的幾人倒吸一口涼氣。

雖然詢問杜衡只是例行公事,但是杜衡這反手一將的做法,也著實讓他們有點難受。

「杜院長。。。」

問話的人剛開口,就被旁邊的一人直接打斷,隨即這人就對著杜衡說道,「謝謝杜院長配合,剛回國就麻煩你真是不好意思,但是我們也是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希望杜院長能理解。」

杜衡輕笑一下,「沒關係,還有什麼就繼續問吧。」

「沒有,杜院長可以回家了。」

「完了?」

「完了。」

杜衡覺得這場問話有點虎頭蛇尾,但是這地方、這場合,卻也由不得他多問,最後只能帶著滿腔的疑惑走出房間。

而等到杜衡剛一出去,之前問話的那人就疑惑的問道,「科長,舉報信上不是還有過度用藥,和門診費過高的問題嘛,怎麼突然不問了。」

被稱為科長的人淡淡的瞥了一眼問話的同事,「過度用藥?怎麼算過度用藥?人家是中醫,不是西醫,沒有那麼多的標準讓你去對照。

就算人家說了,你能聽得懂?

另外,門診收費高不高,這是你和我能決定的?還是說是他杜衡能決定的?而且人家現在是特需專家,門診費高一點怎麼了?」

說完之後,在幾人懵懂的目光中,科長邁步也走出了房間,「還是年輕啊,他們根本就沒看出上面這麼做的用意,還是缺磨鍊。」

而此時走到樓下的杜衡,心中還是有點沒有明白。

按理來說,自己又不是什麼大人物,也沒幹出多大的陣仗,就自己在金州做的事情,就算有些不可見人的事情,那也不可能出動首都這邊的人來調查。

但現在首都這邊確實來調查了,那結果應該只有一個,就是有人到首都來舉報自己了。

誰啊?

對自己的恨意這麼大?

杜衡有點想不明白,但是到樓下的時候,迎面就撞上了陶局。

杜衡有點詫異的看了一眼陶局,「陶局,你怎麼也沒回去?」

「等你呢。」陶局笑呵呵的回了一句,對於他把杜衡直接拉到這裡的事情,似乎一點都沒放在心上,「談完了?」

「談完了。」杜衡此時看向陶局的眼神更加疑惑,但是陶局不說,他也不好問。

陶局伸手往前一指,「走,去我辦公室,正好一次性把事情談完。」

杜衡有點懵,心裡也有點不高興,這事情怎麼就沒完沒了了呢,但又不好拒絕,只能跟著走。

「小杜,今天的事情你別介意。」到了辦公室,陶局熱情的招呼杜衡落座,隨即又給接了水,「你的為人我們是知道的,所以今天這事呢也就是例行公事,對外有個交代就行。」

杜衡不解,但真的不好細問,只能笑一下應付。

但是從陶局之前稱呼杜院長,到現在稱呼小杜,杜衡心裡清楚,之前的事情是真的在例行公事,算是過去了。

而陶局看了一眼杜衡的表情後笑著說道,「是不是有點不明白?」

杜衡老實的點點頭。

「那我就給你細說一下。」陶局坐到了杜衡的對面,「前幾天的時候,不知道誰搞的鬼,一封關於你的舉報信,直接被放到了衛健委辦公廳。

本來吧,辦公廳要把舉報信交給你們當地去處理的,畢竟這是你們當地的事情,而且一個衛生院和市級婦幼醫院的事情,讓辦公廳處理,這也太掉份兒了。」

杜衡跟著點了點頭,陶局說的,不就是他剛才所想的嘛。

「但是呢,這事兒恰好被我聽到了,我就把你這事兒給攬了過來。」

「謝謝陶局。」一聽陶局說是他弄的這齣戲碼,杜衡趕緊的說謝謝。

而陶局則是好笑的看著杜衡說道,「我組織人調查你,你還謝謝我啊?」

杜衡恭恭敬敬的說道,「要不是陶局你,我這不可能這麼輕鬆就出來。」

陶局笑笑沒接杜衡這茬兒,「有舉報,那就得處理,得給舉報人一個回信,這是必要的流程,少不得。」

「應該的。」杜衡很誠懇的接了一句,但是他還是對於陶局的這個行為有點不解。

「而我把你的事情攬過來,一是我看過你的資料,相信你的為人,你不是那種見錢眼開的人。」

「謝謝陶局信任。」杜衡立馬再次感謝。

但是這一次陶局卻搖了搖手,而後接著說道,「二呢,舉報信送來的時候,正好是捐贈儀式舉行的時間,不能擾了大局。

至於第三點,則是我們中醫藥管理局要啟動一個新項目,而你則是我們相中的一位人選。」

有事找自己?

杜衡心中算是有了點底,但是他挺好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找自己能有什麼事。

陶局稍微的停頓了一下,讓杜衡自我消化了一下後才繼續說道,「局裡討論決定,要對全國的民間中醫展開一次摸排工作,切實的去了解一下這些民間中醫的實力。

這麼做的目的有兩個方面,一是呢準備對一些考不下執業,但卻是有治病能力的民間中醫,頒發從業許可。

二呢,我們則準備開始全國推行中醫師承項目,要確定這些人是否具備當老師的條件,有沒有帶學生的能力。」

杜衡聽的眼睛放光,因為這兩項不管是哪一項,對中醫的發展都太重要了。

就說第一點,有些人家裡可以說是世代行醫,但因為某些原因,有些人沒有上學拿學歷,而是一直跟著家裡的長輩學,可以說是舊社會傳統意義上的大夫。

但是這種人有個特點,就是能治病,水平也還不錯,但就是沒有行醫資格,就算是去考,他也考不下來。

因為他從頭到尾學的就是純粹的中醫知識,而從業考試里,有相當一部分的內容是現代醫學。

就算是中醫部分的考試,也是以現行教材為標準模版,這對於不同流派出身的純中醫來說,他也做不對。

那麼這一部分人,就像是風箱里的老鼠,真的是左右為難。

有能力但不能看病,一看病就犯了法。

所以第一條,真的是一條很好的舉措,而找人去核實,那也只有專業的人去核實才行,所以找杜衡很合適。

至於第二條,則是在第一種情況下,為後來人解決了後顧之憂,也為這些手裡有真本事的中醫人,解決了傳承的問題。

這個決定,真的是太好了。

但杜衡卻又很快的皺起了眉頭,「陶局,事是個好事,我也非常願意參加,但是。。。我工作的好朋友醫院出了點事,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