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正文卷

第八十七章

當天下午, 柯特就跟父母回了梅里蘭市的家,短暫的休息之後,他立刻點了外送, 送來的當然是西瓜和甘蔗。

東西一到手,柯特就製作了起來, 不到半個小時, 他就得到了一杯西瓜甘蔗汁,西瓜和甘蔗的甜香傳入他的鼻中, 柯特忍不住咽咽口水,然後就捂著嘴巴倒吸了一口涼氣,口腔潰瘍真的太痛了。

他趕緊端起那杯西瓜甘蔗汁,一口喝了下去,解了渴, 而且滿口都是甜滋滋的味道, 柯特看向還剩下的西瓜和甘蔗, 要不,多做點?能不能治療口腔潰瘍他不知道,但好喝是真的好喝啊。

於是這一天柯特把自己買來的所有西瓜和甘蔗都榨成了汁, 就像喝水一樣灌了下去。

第二天一早, 柯特迷迷糊糊醒過來, 走到衛生間, 拿起牙刷開始刷牙, 刷著刷著, 他突然一個激靈,差點就忘了, 他嘴巴里有口腔潰瘍來著,要是刷到了, 不得痛死他。

等等,他剛剛好像已經刷過口腔潰瘍的地方了,好像沒感覺到痛來著。

嘴裡都是泡沫,柯特也不敢咽,小心翼翼用舌頭碰了碰潰瘍的地方,輕輕一碰,不痛,再碰,還是不痛,看著鏡子里的自己,柯特眨眨眼,舌頭緩慢地舔上了長著潰瘍的地方,下一秒,鏡子里的他瞪圓了眼睛,他的口腔潰瘍好像真的不痛了!

趕緊把泡沫吐乾淨,他掰開自己的下嘴唇,潰瘍還在,但已經不像昨日那樣發紅,發白的瘡面也小了一些,不知道得過多少次口腔潰瘍的柯特很清楚,這就是潰瘍要好了的樣子,他咽了咽唾沫,難以置信道:「西瓜和甘蔗真的能治口腔潰瘍,老闆說的是真的!」

手忙腳亂把口漱完,再洗了臉,柯特拿起相機急匆匆跑到廚房,跑到一半又去拿通訊器,點西瓜和甘蔗的外賣,他的媽媽站在一旁很無語:「你跑來跑去幹什麼呢?還有昨天不吃才吃了那麼多西瓜和甘蔗,你怎麼還要吃?」

柯特:「我要拍視頻!我宣布從今天開始西瓜和甘蔗就是我最愛的水果,沒有之一!」

喝了口咖啡,莫里茨指著電腦屏幕說:「法比安,你看這個人又來了。」

柯特的媽媽:「……」這孩子,又瘋了嗎?

.

黑洛奧市中心的一棟寫字樓,醫學委員會坐落於第三層,莫里茨是委員會的工作人員之一,他本人的醫學水平不算太高,且他對從醫也並沒有太大的興趣,很多年前就入職了委員會,每日的工作就是檢查委員會的郵箱,再將一些合理的郵件轉發給委員會的各個會員。

當時莫里茨就覺得太荒謬了,發現這位發件人只有十歲,他立刻給對方發去了回信,告訴對方醫學可不是想當然的東西,如果他對醫學有興趣,就努力學習進入醫學院,在那裡他才能學習到最正確的醫學知識。

「我數數啊。」莫里茨想了想,給出一個數字:「第二十封,准沒錯,我在委員會幹了二十年,而他就是從我乾的第一年開始發送郵件的。」

法比安探頭過去,在電腦上看到了一封郵件,郵件題目是:基於整體觀和草藥的醫學體系,發件人叫白.謝瓦利埃,他立刻笑了起來:「居然又是他啊。」

「關於精神疾病的研究,給索菲亞醫生。」

他還告訴對方,野外的草很危險,不能輕易嘗試,希望對方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及時改正。

裡面還提到了他在山野中發現的幾種草藥,說這些草藥具有什麼什麼的作用,配合起來又有什麼什麼的作用。

「唔,義肢製作的文章,這篇文章應該轉給倫尼醫生,他是骨科的專家。」

「哈,又是這個人!」

「怎麼了,莫里茨?」莫里茨旁邊的同事問他。

他對莫里茨說:「講真的,這是他的第多少封郵件了?」

這天一早,莫里茨就到了醫學委員會,端著冰咖啡,坐在位置前,打開電腦,然後開始熟練地查看郵件。

醫學委員會是一個面向所有人的委員會,無論是誰在醫學上有疑問或者獨特的見解都可以發郵件到委員會,委員會的專家們會對此進行回答。但為了減少委員會的工作量,每個公民每年只有一次發送郵件的機會,而獲得醫師資格認證的醫生有兩次機會,至於委員會的會員,他們可以通過委員會跟專家們取得聯繫,並不需要通過這樣迂迴的方式。

入職的第一天,莫里茨就見過這封郵件,一模一樣的標題,同一個發件人,那個時候他點開了這封郵件,仔仔細細地讀了一遍,這位發件人提出了一個相當不同的醫學觀,在他的文章中認為人體是一個整體,所以治病的時候不能局限於生病的地方,需要從整體來考慮,來為患者治療。

莫里茨懷著一顆關切的心回了郵件,在他看來這就是一個滿腦子都充滿了胡思亂想、總是興緻勃勃地想要證明自己與眾不同的一個小孩子,這樣的孩子總是精力旺盛,無論看到什麼都覺得自己發現了什麼不得了的東西,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成年人的認可。

但莫里茨不可能給他這樣的認可,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醫學太危險了,野外的草也太危險了,所以莫里茨的拒絕相當直接。

這一次之後,莫里茨就將這件事情給忘了,直到第二年他再次看到了這封郵件,還是那個發件人,只不過發件人的年齡從十歲變成了十一歲,前面的內容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後面似乎多添了幾種草的名字,這個孩子還在郵件中說用某幾種葯配合起來可以治什麼病,說這是他從動物身上發現的。

毫不誇張的說,莫里茨是真的有點生氣了,這個孩子是怎麼回事?這麼危險的事情是一個孩子能做的嗎?用不知名的野草配合起來治病,根本就是在自殺!

所以這次他相當嚴肅地在回信中表示這是一種危險的行為,這些事情也覺得不是一個小孩子應該做的,而這個孩子在信中提到的什麼醫學治療觀也極其可笑,試問傷在內臟,反而去治療腿或者手臂能有用嗎?

這次的回信嚴厲且不留情面,任何一個孩子在看到這封郵件後都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以莫里茨怎麼都沒想到他會在第三年再次看到這封郵件,而發件人也長到了十二歲。

這次的郵件里,又增加了一些草的名字,莫里茨又給了一次嚴厲的回信。

然而第四年,這封郵件依然出現在了委員會的收件箱,他的同事認為這只是一個孩子的惡作劇,如果真的按照文章中的方法,這個孩子早就該中毒出事了,在他的生活中一定會有成年人阻止他的,所以一年接著一年的郵件,只是孩子的惡搞。

莫里茨認可了這個猜測,於是從這一年開始他不再真情實意地回信,而是按照模板,只回覆一句話:謝謝你的來信。

此後第五年、第六年、第七年,……直到今年,已經是第二十年了,郵件的發件人已經成為了一名成年人,而他莫里茨也四十多歲了。

此刻看到這封郵件,莫里茨心裡竟然想笑,他這樣算不算看著一個孩子長大成人?無論如何,此刻他的看到這封郵件竟然沒有絲毫的生氣或者詫異,只有一種他果然又來了,都已經三十歲了,結果還是那個固執的孩子啊的感嘆。

就像是看到了一個老朋友一樣,莫里茨心裡還有些欣慰,至少這說明那個孩子還活著不是嗎?

他打開了郵件,跟同事一起看了起來,前面的內容沒有太多的變化,後面增加了很多內容,比如所謂草藥的分類,比如人體體質的分類,又比如什麼經脈、穴位、臟腑,即便不是第一次看,莫里茨還是覺得晦澀難懂,旁邊的同事感嘆道:「且不說這些東西的真實性,這個孩子的想像力是真的很豐富,他真的在想像中構建了一個醫學體系出來,可惜了,如果他能從事醫學相關工作,應該會是一名有著強大創新力的醫生吧。」

又翻了很多頁——這倒是這個孩子郵件的特點,一年比一年長,就好像他真的在研究郵件中的一切,研究他所謂的醫學體系一樣,所以每年都會出現一些新的成果。

但莫里茨不會相信,也沒有人會相信,因為郵件中的一切太荒謬了。

翻到了最後十頁,他發現這次的郵件中出現了相當多的病例,裡面寫了患者的年齡和癥狀以及他的診斷,然後是治療方案和治療效果。

在看到幾乎每個人都是痊癒的時候,法比安忍不住笑道:「這也太誇張了,怎麼可能每個都能治好,果然是編的啊。」

莫里茨也笑了,他指著一個病例說:「你看,感冒和痛經都寫上來了,果然還是那個喜歡胡鬧的孩子啊,太天真了。」

法比安:「不過他的癥狀寫得倒是很對,看來也是做了點功課的。」

「這點功課不算什麼,網上隨便一搜大把的有。」用模板回覆了郵件,將郵件放入垃圾信箱,莫里茨說:「好了,今年又見到他了,不知道明年如何?」

法比安:「我打賭,他還會來的。」

莫里茨哈哈一笑:「我也覺得。」

謝氏理療館,看著回信上「謝謝你的來信」,謝白朮知道自己的郵件又被拒絕了。

自來到這個世界,發現這個世界有著同樣的草藥之後,他就給醫學委員會發郵件,目的也很簡單,他以後勢必會重操舊業,屆時所學知識的來源他根本無法解釋。

畢竟這是一個現代社會,他還是一個孤兒,從出生到現在的生活軌跡都在政府所能查到的範圍之中,他根本沒辦法給自己憑空編造一個老師出來。

所以他每年都會發郵件,每年一點點在郵件中完善中醫體系,就好像這一切是他慢慢想出來的,雖然這樣很對不起藍星華國的前輩們,但這是謝白朮所能想到的唯一的能讓中醫合理出現的方式了。

因為他絕對不能暴露自己是另一個世界的人,畢竟他不知道暴露之後等待自己的會是什麼?他還能繼續從醫嗎?他還能繼續活著嗎?他不敢去試探那個答案。

前些年,他的郵件一直沒能得到正向的回信,謝白朮並不急,畢竟他的中醫館還在籌備中,可現在,謝白朮有些擔憂了,要是醫學委員會的人一直不重視他的郵件,豈不是說中醫體系一輩子都不可能在這個世界得到承認。

這樣可不行啊,中醫得不到承認,他的中醫館豈不是一輩子都名不正言不順?關上電腦,看著店鋪外人來人往的大街,謝白朮摸摸下巴,他得想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