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大紅人

正文卷

第484章 大紅人

一部文藝片能在首日拿到3100萬的收入真的很厲害了,《一代宗師》就是這樣一部很厲害的文藝片。

看首日成績,這大概會是王佳衛最賣座的電影了。

而且《一代宗師》上映初期口碑好的一塌糊塗,不光專家學者誇,觀眾誇,連圈內演員導演朋友也都在誇。

誇「王佳衛還是那個王佳衛」。

誇「章子儀和梁朝韋演的好」。

初期良好的口碑和票房,一掃主創們的之前的擔心。

但章子儀還沒放下心來,她想靠《一代宗師》翻盤就不能僅僅滿足這點成績。

她在《一代宗師》的宣傳上分外賣力。當然,表現的還是那麼淡然,對電影成績不那麼在乎,說結果不重要,經歷最重要什麼的。

很多觀眾不喜歡王佳衛,覺得他裝杯、小資情調,但「藝術就是裝杯」,只不過他裝成了而已。

縱觀王佳衛的電影,他從來都不以所謂格局為要,也不以思想和價值表達為主要目的,有時候甚至不以故事為主,他玩的就是光影和視聽,這也是他天才的地方。

劉藝菲看完《一代宗師》後回來讚不絕口:「拍的好,演的也好。」

張元君打趣道:「比你演的都好?」

「哎呀,你這個人!」劉藝菲不依了。

不開玩笑了,張元君說正事:「你那什麼《白小姐》的片子怎麼樣了?」

劉藝菲不讓老公管《白小姐》,她要自己做這部片子,張元君除了時不時問兩句,還真就不管了。

說起《白小姐》,劉製片就頭大:「難。現在劇本沒出來,我這幾天找了業內幾個有名的製片和出品人,一聽我要做家暴虐童的案子,都不想投。還建議我依然做《時空戀旅人》那樣的愛情片。」

劉製片從商業愛情片跨到現實主義文藝片,投資人當然不會輕易相信她了。

其實劉藝菲還有一句話沒告訴老公,她在和投資人談《白小姐》的時候,都會被問到一個問題:「張元君演不演?」

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後,各投資人都說了類似的一句話:「伱讓張元君演,這片子我就投了。」

很殘酷的事實證明,儘管有《時空戀旅人》的成功在前,投資人依然不相信劉藝菲作為製片人的新身份。

儘管《她》也十分成功,但投資人依然不相信劉藝菲三個字在文藝片領域的表現。

更別說文藝片現在本來就特別難做,投資人更不會把錢投給一個製片新人。

但劉藝菲骨子裡就不服輸,她真的喜歡《白小姐》這個故事,覺得自己做這種故事很有使命感——賠錢也要做!

她非要證明自己不靠老公也能有一番成績。

不過,劉藝菲不是那種輕易上頭的人,她憋著一股氣,但理智尚在,說出自己的主意:「我打算調轉方向。」

「什麼?」

「我要專攻女投資人。」劉藝菲笑道。

《白小姐》這種案子確實很容易打動女投資人。

「這圈裡數得著的女製作人就那麼幾個,鍾麗方、李小萍、陳虹、蔡藝濃。後兩個不可能,前兩個我估計你都見過了。」

劉藝菲點點頭:「她們都不想做這個題材,我說投兩三百萬就行,但還是不行。」

「所以你現在還想找誰?」

劉藝菲狡黠一笑:「你等會兒就知道了。」

「你把人約家裡來了?!」

「對啊,這樣才有誠意。」劉藝菲起身,「你把書房抽屜里那盒茶葉拿來。」

「那可是好茶葉。」

「不好的我還不要呢。別小氣,今天約的這個製片人可是大紅人,我也是拖了不少關係才要到人家的聯繫方式。」

張元君上去拿茶葉:「我倒要看看她是多個鼻子還是多個眼睛。」

張元君拿了茶葉下來,先給兩人泡了。

不多時,一輛一看就是藝人用的黑色保姆車停在門口。

「來了。」劉藝菲出去迎接。

來人和劉藝菲一起進來,張元君一看,起身相迎。

來人見張元君在家,主動上前握手問好,對劉藝菲說:「藝菲你可沒說元君也在家。」

劉藝菲還沒說話,張元君先開口了:「你們談你們的,就當我不存在。」

來人笑了:「這可不行,我是客人,哪能當主人不存在。」

張元君道:「藝菲還瞞著不告訴我今天誰來,就說是大紅人。」

「我紅什麼,我再紅也紅不過你夫妻兩個。」來人笑道。

劉藝菲道:「你們兩個別再恭維了,坐吧。」

張元君笑道:「我們一年沒什麼動靜,你不一樣,剛做出一部10億級別的電影,你不紅都沒天理了。」

劉藝菲今天請上門的客人正是《泰囧》的製片人陳芷熙。

三人說了幾句閑話,張元君就把空間留給劉藝菲了:「你們聊,我出去一趟。」

陳芷熙道:「我來是不是不太方便?」

「沒有,我真要出去辦點事。」張元君擺擺手,要她放寬心。

陳芷熙看張元君真開車離開,她原以為張元君會拿出一家之主的派頭,就算《白小姐》他不演,作為丈夫,他也會全程旁聽,並給出一些意見,甚至為劉藝菲做一些工作。

沒想到張元君真走了。

陳芷熙問劉藝菲:「他真不管這個項目?」

「我不讓他管的。」劉藝菲笑道。

兩人開始談工作,劉藝菲先向陳芷熙介紹了《白小姐》的大概故事,拿出她、王樹平、薛曉璐三人做好的大量的調研資料給給陳芷熙看。

以示自己這個故事真的有做準備。

並拿出王樹平目前寫好的一部分劇本給她看。

「我覺得做這樣的片子很有意義……」劉製片開始打感情牌,她知道陳芷熙是演員出身,她太知道演員心思有多敏感了。

果不其然,陳芷熙看劉藝菲準備的資料都能哭出來。

「其實我看這些資料也經常哭,我家那個還說我沒出息。」劉藝菲勸住她,「我們這個戲劇本是樹平老師寫的,導演我找的是薛曉璐老師。」

「這戲不貴啊。」現實主義能多貴。

「是不貴,」劉藝菲道,「我們初步算了一下,有一千來萬就能做起。」

「現在還差多少?」陳芷熙又問。

「項目才剛開始,」真談起錢來,劉藝菲有些不好意思了,「還差八九百萬。」

陳芷熙明白過來,這等於是沒拉到什麼錢。

但陳芷熙還是給了劉藝菲信心:「這戲能做。」

但劉藝菲把醜話說在前面:「這戲很可能盈利不了,我都打算自己投錢做了。」

「沒事,劉藝菲這三個字能賣點版權,收回成本我就沒白做。」陳芷熙看重的就是劉藝菲這三個字,一千來萬的成本,她相信靠劉藝菲的招牌能收回來。

事情就這樣談定了,具體的細節放在後面說,劉藝菲留她用飯,但她以還有工作為由提前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