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談判進行中

正文卷

第911章 談判進行中

直到我送走了他們時候,我真的以為他們真的就是來看望我這個「老」朋友而已。

上車錢,淑芬才和我說道:「艾迪是奧弗特公司的執行總裁!」

我先是驚訝地說道:「是嗎?還真的人不可貌相,一點沒看出來!然後呢?」

淑芬聳了聳肩,意思是讓我自己想。

我只是淡淡地笑了笑道:「有時間,隨時歡迎過來玩啊!」

很快,老大的消息就傳回來說,第二次談判,他們奧弗特公司的總裁,強烈要求我在場。

市府方面再次找到了我,是班長的秘書小劉,打電話給我,很是客氣:「陳總,我是……」

我急忙接過話來道:「劉秘,我有你電話啊!」

劉秘書電話了有點高興地說道:「那就好,陳總,奧弗特公司的事情,你也知道吧?我們和他們談判的時候,陷入了僵局,奧弗特方面一直要求你能代表我們中國和他們談判,我們市府方面最後的決定是,派你做中方的代表,你看看,有沒有什麼困難?」

我哦了一聲問道:「困難倒是沒什麼?就是……我想知道,你老闆是什麼意思啊?我得按照他的意思辦啊?」

劉秘書哎了一聲道:「領導什麼意思,我自己無法揣摩,不過,我想當時他讓你置身其外,一定是有他的原因的,不過現在是外方一再要求,這又不一樣了,現在是你在為我們市府服務,在為我們市府,在為每一位珠海人民做貢獻,您說呢?」

我急忙說道:「我明白,那我堅決貫徹市府領導的意見!」

第三次談判開始,我做為中方的首席代表出席,坐在我後面的就是外經委的一把手,我還看見了華欣的父親,他坐在我下手邊第三張的椅子上。

艾迪是奧弗特方面的首席代表,見面後,很親切地和我打著招呼:「陳,那天的酒,可以再賣給我幾瓶嗎?」

我沒想到這麼正式的場合,艾迪會直接說出這樣的話,搞得我一時有點接不上話來,看了看身後的一群大佬們,急忙回答道:「談判成功後,我送你一箱!」

談判正式開始,雙方就幾個問題,一直再糾纏:「一是,十年後,汽車的歸屬權問題?按照奧弗特公司設計的汽車壽命來看,汽車可以運行30年,又或者是上限180萬公里,按照我們一天公交車的行車路線來看,每天大概跑10個小時,一個小時在50公里左右,一年下來就是18萬公里,剛好是十年的壽命。那麼10年後,汽車報廢了,這車應該算是誰的?ZH市府只是租賃了汽車,並沒有購買,那麼十年後,這批汽車就該歸還給奧弗特公司。可問題來了,這批報廢的汽車要是運回奧弗特總公司的費用,可能比買一批新車還貴,更何況是垃圾,但是就這麼無償地給了公交車公司,他們又心有不甘,萬一汽車的年限不止十年呢?他們也不是十分的確定,那他們不是就虧了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很明確地說明:「既然是你們都不要的東西,那還談什麼歸屬權啊?你們想要,你們就拿回去,不想要,我們也不要,就扔在停車場,我們每年收取停車費就是了。當然還可以直接拿到我們汽車報廢場就報廢,也可以得到一分部補償!這筆錢,我們可以不要,但手續費得你們自己出!」

艾迪想了想,搖著頭道:「這樣的話,我們根本收不回成本,等於我們生產出來汽車,就是給你們服務了十年!」

我嗯了一聲道:「是服務了,可不是免費服務啊!你們的租金可不便宜啊!我們十年的租金可以買很多台汽車了!況且,我們都不知道,未來十年汽車會發展成什麼樣?這等於,我們在未來十年就預先給你們投資了十年的租金,保證你們在未來十年內,都可以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發展!」

艾迪看了看自己的手下,下面的人紛紛點頭,表示認同我的說法。

艾迪想了想道:「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讓步,我們可以在十年後,將退休了的汽車,全部無償地給你們自己的處理,費用得你們出,如果報廢的話,我們可以不要,但我們要將合同再延期十年!」

我笑了笑道:「再簽二十年都可以,但前提是你們得拿你們最先進的技術車型,給我們用!我們要成為你們的在中國的第一塊實驗田!」

艾迪滿意地點了點頭:「如你算願!」

接下來的第二矛盾點是,租金的支付問題,簽了十年的租賃合同,奧弗特方面要求一次性支付十年的租金,並且還要求押金,合同的保證金,這可不是一筆小費用,中方的意見是押金,保證金都可以支付,但租金只能一年一支付。

艾迪對著一年一支付的條件,表示了強烈的不滿:「這怎麼可能,你租房子也不可能是一天一給房租的吧?我們一下子壓了這麼多台的車,在你們這裡,如果你們第二年不用了,我們怎麼辦?我么們可能連運輸成本都收不回來!」

我解釋道:「我們現在還都是在試運行階段,誰都不能保證車運行的毫無故障,一旦我們支付了你們租金,我們怎麼知道,你們還會不會像合同中保證我們汽車的維修服務,如果一旦汽車出現了故障,我們怎麼知道,你們會不會在第一時間來處理?10台有8台都是壞的,那我們還租個鬼了?這可是公交車啊,一旦公家車癱瘓,那麼我們城市的交通就是會出現大問題的!我們還沒向你們收取保證金呢!」

這個問題,雙方都進行了激烈地討論,也沒討論出一個最終結果,雙方沒人肯讓步,只好休息1個小時,一個小時後,再回來討論。

我走出會議室,走到了門外,拿出煙盒,抽出一支煙,剛想收回煙盒,一隻大手搶過煙盒,我回頭一看是斯蒂芬,斯蒂芬抽出了一支,放在里嘴裡,還跟我要打火機,我無奈地幫他點上後,再給自己點著,深深地吸了一口,吐出煙圈,茫然地看著前方。

斯蒂芬開口道:「你很難纏啊!」

我哦了一聲道:「是嗎?我覺得我說的都挺有道理的啊!我又沒有胡攪蠻纏!」

斯蒂芬嗯了一聲道:「我知道,不過,公司也是有底線的,差不多就行了!怎麼樣,都是你們佔便宜,要不是我們急著進中國市場,根本就不會和你們坐下來,耗這麼多時間來談判!」

我笑了笑道:「廣東有句話叫做趁你病,啰你命!」

斯蒂芬一臉茫然地看著我,我再次笑了笑道:「沒什麼,只是個中國的諺語而已!走吧,進去吧,希望我們能夠合作成功!」

再次進去後,雙方還是爭執不下,似乎大家都沒有要讓步的意思,爭吵進入了白日化階段。

華欣的父親在我背後,拍了一下我,讓我出去和他談談。

華欣父親很直截了當地和我說道:「我們領導的意思是,可以做出適當的讓步,其實1年租金,和10年租金,我們遲早都是要付的,沒必要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不清!」

我皺了皺眉道:「這怎麼是糾纏不清呢?你知道10年的租金是多少嗎?這10年的利息就是多少錢啊?再說了,10年的租金,這筆錢誰給啊?市府能批給公交公司嗎?如果可以無息貸款,那我沒問題!」

華欣父親語重心長地說道:「阿飛啊,你怎麼就不明白呢?不管錢誰出,都不是你出!你只要把這個項目談成,你就是大功一件了!領導們要的是結果,至於中間過程不重要!我也是為了你好,好多問題上,你不需要這麼較真兒的,我們要的是功績,你明白不明白啊?」

我哦了一聲道:「明白,就是虧多虧少其實都不要緊,後期經營遇到什麼難題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咱們市府這麼大張旗鼓地宣傳了,這次合作,要是做不成,大家都的打臉,是吧?只要是做成了,不管吃虧還是上當都行,這都是政績,對吧?」

華欣父親皺了皺眉道:「你要這麼想,我也沒辦法,我也是為了你好,才提醒你一下,事情弄僵了,對大家都沒好處!」

我失望地搖了搖頭道:「原來以為你就是生活作風有點問題,現在看來工作態度也有問題啊!華主任!」說完,丟下他,一個人走了進去。

最後,雙方各讓一步,我們支付5年租金,保證金,但奧弗特公司每年必須都得派人過來,專門檢修兩次,如果在汽車運行途中出現任何問題,他們公司必須無條件的在24小時內,過來給我們維修,不然,我們將直接扣押汽車,甚至改變汽車的歸屬權。

奧弗特公司顯然對自己的汽車質量,非常的有信心,所以,欣然接受了我們的這個條件。

第三點是關於汽車使用的培訓事宜,本來是件很簡單的事情,就是他們公司派兩個專業的技術人員,和車一起過來,給我們的司機培訓一下就行了!可我下手邊的領導們,突然提出要去奧弗特公司總部學習,要組織一個龐大的學習團隊,費用要由奧弗特公司出。

老外們,可不懂得這些人情世故,他們對於我們去學習的事情,看得十分嚴謹認真,覺得這麼大批人去學習,萬一交不好怎麼辦?他們沒有專業的翻譯,所有圖紙,使用手冊都是英文版的,他們的技術人員也不具備教書資質,討論了很久,卻根本沒去在意費用的問題。

我心裡覺得很好笑,中方關心的是老外們,能不能同意這費用問題,還一再和我強調,如果老外們不同意,我們可以出一半的費用。可他們不知道的是,老外們更加關心的是,能不能教好這幫中國的學生們?

我平淡地和下手邊的領導說道:「他們現在在討論的問題是,他們一個老師要教咱們幾個學生,人手夠不夠的問題!」

領導哦了一聲道:「和他們說,一個老師就夠了,我們學的快!」

我哎了一聲,覺得又好氣,又好笑,和對面的斯蒂芬說道:「不用糾結了,他們去一定會學會的,你到時就讓你們現在負責開車的師傅,給咱們演示一遍就行了!中國人,聰明的很!」

斯蒂芬不可置信地說道:「怎麼可能,駕駛只是我們汽車一個最小的技術知識,維修,保養,汽車結構這些才是難題啊!」

我解釋道:「你想多了,你就是教給他們,他們也不會去學的!現在他們要確定是費用問題,你們肯不肯出!」

斯蒂芬點頭道:「這個是當然的,這本來就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啊!」

事情很順利地就解決了,皆大歡喜,只有我覺得可笑!

會議就這樣順利地結束了,接下來第二天就是合約的細節問題,我覺得中方人員已經認為,合約就定好了,明天就等著簽字一樣,已經開始慶祝合作成功了,晚上盛情邀請他們去品嘗中國的美食。這任務又落在了我的頭上。

一聽到又要去我的酒家吃飯,斯蒂芬是第一個跳起來,開心雀躍,像是回到了自己的主場,已經開始和同伴們吹噓,我那裡的美食,是人間極品,這輩子他們都不可能吃到的好東西,我們的酒簡直就是瓊漿玉液,都是古董!炫耀自己的筷子,使用的是那麼的出神入化。

第一波人已經開去了酒家,外經委的主任是最後走的,走的時候一定要和我坐一輛車。

看架勢是準備和我觸膝長談,坐進車了,很親切地說道:「小陳啊,咱們認識也有7,8年了吧?」

我記性一直不錯,我印象中,我們除了幾次工業部會議上,見過面以外,基本就沒怎麼聯繫過,何來的認識7,8年啊?

但還是點頭說道:「是啊,第一次見您,還是在中京廣州基地成立的奠基典禮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