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一言堂

正文卷

三皇子也不敢拖的太久,十天之後,便把藥方交出去了。

幾名太醫試做了葯,發現效果真的可以,欣喜的看著三皇子。

「三殿下,這個配方哪來的?真的能治療瘟疫。」

「實在太好了,不用死了,哈哈!」

這些人欣喜若狂,他們最擔心的就是向上人頭,當日可是被皇帝逼著簽了生死令。

解決不了瘟疫的問題,他們也會被砍頭的。

三皇子露出一抹高深的笑容,「自然是別人給的,那是我遊歷的時候碰到的一位高人。」

「聽說京城出現瘟疫,我親自帶隊,體恤受苦的百姓,所以特意把藥方送過來,解決這場瘟疫。」

眾太醫相視一眼,一名太醫道,「不知高人在哪裡?我們可否拜見一下?」

「是啊,三皇子,我們想和對方好好交流一番,請教一下!」

三皇子笑著回道,「人昨晚就走了,他不喜歡這些虛的,只要藥方對就行!」

還能說什麼?眾太醫心裡遺憾,但也只能去做葯了。

所用的藥材不算貴重,但所需的量大,京城的不多,只好回稟皇帝,去往周邊的省城,調回來。

聖旨下的很快,找一名大人親自押送,務必儘快把藥材弄回來。

而目前的藥材找專人看管,熬制。

好幾口大鍋一起,加班加點的開始熬制。

就在快要全部熬成時,忽然一把大火毀了所有。

三皇子從睡夢中爬起來,看著衝天的火光面色蒼白。

「怎麼回事?不是讓你們看好了嗎?怎麼會被人毀了葯?」

一眾太醫面露驚恐,原本一切都要成了明日便可以將最嚴重的一批人救治過來。

沒想到一把火全部沒了。

一名老太醫跪在地上,老淚縱橫,「三殿下,這是人刻意為之,為的就是百姓們不好過啊。」

三皇子雙目赤紅的看向他,「你說是人為?」

「是,三殿下您看……」

說著從懷中掏出一枚玉佩,雙手遞給三皇子。

三皇子看著面前的玉佩,一陣愕然,失魂落魄的喃喃自語,「怎麼可能?」

老太醫聞言道,「三殿下認識這枚玉佩?是何人所有?」

「是……二哥,不對,不可能,二哥不是那樣的人!」

三皇子還是不信,搖著頭蒼白的拒絕思考。

老太醫搖搖頭,嘆了口氣,不知在想什麼。

另一名太醫開口,「三殿下,您把玉佩交給聖上吧,若是有人陷害二殿下,也能查明清楚。」

三殿下終於回神,「對,肯定是被陷害的,我這就交給父皇。」

玉佩被快馬加鞭的送到皇宮,皇帝當即叫二殿下過來。

書房裡傳來一陣咒罵聲以及摔東西的聲音,顯然氣狠了。

「來人,今日起二皇子禁足,無事不許出府,罰祿半年。」

二皇子走出書房,面上陰沉的可怕,回過頭深深的看了一眼房門。

他的心裡不解,面上更是疑惑,他總覺得哪裡不對,但又說不上來。

因為藥材被毀,百姓們又死了幾十人,百姓們怨聲載道,心裡的怨恨瘋漲。

而相對的,三皇子在百姓們心中的地位不斷增加,到了空前絕後的地步。

三皇子在出門的時候都能碰到對他不斷感激的人。

三皇子面上和善,嘴上一個勁的說使不得使不得,一邊遲上幾秒才把人扶起。

他可謂是春風得意,但為了體現穩重,面上絲毫不顯。

此時受益最多的,便是三皇子,之前玉佩的事,是他找人做的,現在皇帝厭棄了二皇子,看他怎麼和自己爭?

又過了幾天,隔壁省城的葯終於送過來了,重新開始製藥。

這次沒有出現走水的情況,嚴重的人已經得到治療。

陸陸續續又有葯送過來,十天之後,病人全部康復。

後續的工作也要做,將流民用過的衣物等全部燒毀,連帶著之前死亡的人的屍體。

全部完成,流民也可以放心安置了。

直接在城外的一處空地上,建起一座座木屋,三皇子出銀子出離,又勸動不少人家捐銀兩。

等到水患結束,這些人便可以回到家鄉。

京城的戒嚴也放開了,恢複了往日的熱鬧。

而此時,雲裳終於出月子了。

孩子的滿月酒沒有舉辦,等百天的時候再請宴席。

月子做了四十五天,大夫確認過身體沒問題了,才允許出了月子。

這個時候傳出來,三皇子得了許多獎勵,御賜了不少東西。

一時風頭無兩,上門攀關係拉交情的人差點把門檻踩壞。

相比於風光無兩的三皇子,二皇子和四皇子低調許多。

現在皇帝的脾氣誰都拿不準,動不動就發脾氣,伺候皇帝的老人,李公公都被他打了板子。

平日里誰也不見,就見三皇子的母妃。

原本後宮都是二皇子母妃與她一同管理,結果現在二皇子母妃的權利被大大縮減。

二皇子能感覺到父皇身體在變弱,但好幾次想要勸父皇讓太醫看看,但每次都被父皇說已經看過為由打發走。

到最後連面都見不到。

皇帝親自讓三皇子協助他批閱奏摺,處理國務。

朝堂上的氛圍越來越詭異。

楚侯爺看著一旁低頭垂眸的右相,把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

看著朝堂變成了三皇子的一言堂,他無聲的搖搖頭,閉嘴不說話了。

至於右相,那是三皇子的岳家,自然向著三皇子吧。

右相雖然不說話,但自然看出來老夥計的目光,心裡升起的預感,讓他仿若老了幾歲。

三殿下他怎麼如此糊塗?皇帝本就年歲大了,還有多少年好活?再等幾年不行嗎?

若是成了還好,若是不成,自家也難逃干係,都是抄九族的大罪。

此時,三皇子正是志得意滿的時候,怎麼可能聽的進去勸?

朝堂上的侯爺和右相沉默,其他人只得見風使舵,總歸不是賣國,再縮減就算賣國,也是賣天家的國,和他們這些臣子有什麼關係?

侯爺下了朝之後,回到家中,和自己的兒子感慨,現在上朝太沒意思了,乾脆告病在家吧!

世子爺早就想勸一句了,此時父親說起,自然沒有什麼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