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鄭國渠(4000字)

正文卷

秦王政終是等不到荀子,便回王宮了。

雖然武將集團勢力已經全部被多魚接收,但離血洗成蛟之亂才過去不久,秦王政不會冒險在外面待到天黑。

就在許多魚也準備離開時,荀子帶著一名中年男子慢悠悠地往回走。

殘陽如血,街道上靜悄悄的,這兩人卻相談甚歡,獨成一世界。

「荀子。」許多魚站在門口,不得不打斷談性正濃的荀子。

荀子的思路被打斷,應聲望去。

一個如勁松般的人影出現在學宮門口。

那人的身形窈窕,看似是個妙齡女郎,但氣質更像是一把藏在劍鞘里的利劍,一旦出鞘便會見血封喉,很是霸氣凌厲。

「多魚?」荀子眯起眼睛,不確定道。

「是我,荀子,多年不見,你還好嗎?」許多魚迎出來,讓荀子能好好看清楚自己。

「真是你!」荀子激動得鬍子顫抖,想像當年那樣再摸摸她的發頂,卻驚訝地發現,多魚長得這樣高,自己要踮起腳才能夠到。

許多魚笑著彎下腰,讓荀子的手掌輕鬆撫上自己的頭頂:「我是不是長高了?」

荀子蒼老的聲音有些哽咽:「是啊,你長大了。」

待荀子收回手,許多魚這才直起腰,攙扶著荀子,一摸手臂,竟然骨瘦如柴。

許多魚微不可查地掃一眼荀子,這一掃,差點讓自己掉下淚來。

幾年未見,荀子就像被抽去精氣神一般,整個人都萎靡了下去,就連曾經堅毅的眼神,如今也只剩下點點星火。

荀子的確受三代秦王的敬重,但他們敬的不是荀子的學識,而是他在儒家的地位!

荀子想要說服秦王使用他的學說,太難了。

許多魚張了張口,想安慰他,阿政要登基了,說不定會採用他的學說。

但阿政是荀子的學生,荀子豈會不了解他?

天下太平之後,阿政可能會採用一部分儒家思想御民,但現在一切都要為氣吞宇內做準備!

「多魚,我為你介紹我的好友,鄭國。」荀子突然想起,還沒為兩人做介紹。

鄭國?

許多魚望向靜立在一旁,即便被兩人忽視也沒有任何不滿的中年男子。

他身上有一股熟悉的氣質,像誰來著?

許多魚凝眉思索一瞬,想起來了!像相里衷和李冰!有相里衷專心一項事物的熱愛執著,也有如李冰那樣,帶著大江大河的氣息。

許多魚親切地同鄭國打招呼,十分熱情。

荀子疑惑,偷偷問:「多魚,你和鄭國認識?」

「不認識,但他既然是您的好友,那也是我的好友。」許多魚當然認識鄭國,他可是千古留民的人物!

有時候,許多魚不得不佩服荀子撿人的能力,自己遍尋不得的人才,他坐在那裡,就會有人自動送上門。

「您和鄭國是如何認識的?」許多魚悄悄問。

「他遞拜貼到學宮,說有辦法能將關中鹽地變成沃土。我同他交流一番後,覺得他確實有真才實學,為人簡樸單純。」荀子使勁瞪一眼許多魚。

客人在前,她還偷摸地問東問西,真是沒規矩!

果然沒了自己的管束,她越發放飛自我了,真難以想像,巴蜀被她禍害成什麼樣子!

許多魚嘻嘻一笑:「我給您帶了不少禮物,還有野山參,您沒事的時候泡水喝。胡非子就是聽牛不悔的建議,天天喝參湯,他新納的姬妾都懷孕了。」

荀子氣急,解開腰間配劍,用劍身輕拍許多魚的後背,怒目道:「守禮!你爵至大良造,怎麼還這樣……」

荀子氣呼呼地快步走入學宮:「學宮裡多學舍,是住不下大名鼎鼎的許郡尉了!」

許多魚腳步一轉,跟在荀子身後,嬉皮笑臉道:「您要是準備了我的住處,我當然是要賴在您這的。」

這倔老頭,不想自己走就直說嘛,怪彆扭的。

一旁的鄭國微笑著看這兩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回嘴。

荀子明明是最講究禮儀之人,卻偏偏拿這個年輕女郎沒辦法,就好似是這是他最疼愛的後輩,捨不得打罵。

至於這許郡尉,而是顛覆了鄭國的想像。

她和秦王政在王宮製造的慘案,還歷歷在目。在咸陽,她的名字能止嬰啼。

傳言中,她身高八尺,虎背熊腰,凶神惡煞,一拳能打死一隻大老虎,誰敢忤逆她,她就會殺誰。

她還詭計多端,故意請君入甕,這才一舉消滅了支持成蛟的大部分勢力!

可是,眼前的這女郎,不過是比尋常貴女更淘氣些,更開朗些,哪裡有殺人如麻的模樣?

鄭國本來忐忑的心,一下子就放鬆下來。

這頓晚飯用的是許多魚帶過來的稻米,年糕,野味臘貨等。

「快嘗嘗,這臘鹿肉,臘豬肉如何。」許多魚是真餓了,正在長身體的時,一天恨不得吃八頓。

這次做的是臘肉飯,將臘肉切成片,鋪在稻米上,再加水,一起上鍋蒸。

這樣蒸出來的米飯,不僅有米香,還有肉香味,油光四溢,美味至極。

臘肉被這樣蒸煮過後,沒有普通臘肉的齁咸,而且更容易咀嚼,方便荀子吃。

「你怎麼還帶豬肉來了?萬里迢迢的,不夠費事的。」荀子一邊大口吃著,一邊嫌棄道。

此時的貴族們是不愛吃豬肉的,覺得豬臟污不潔,豬肉腥燥。

「這可是特意騸過的豬!在巴蜀,這種騸過的豬不僅沒有腥燥,而且長得快,多肥肉,無論是飼養還是售賣,都極其受歡迎。」

許多魚是真沒把鄭國當外人,這人命中注定是秦國的人!

鄭國並非家族顯赫之人,對吃豬肉並不排斥,只是沒想到貴為一郡之主的許多魚會這樣不拘小節,這樣關注民生。

「你這鹽,比咸陽賣的井鹽還要好啊!」荀子認真咀嚼,並沒有吃到一點苦味,這品種比戎鹽還要好些。

至於咸陽哪來的井鹽,那自然是巴蜀商會販賣過來的!

巴蜀商會就像聞著血腥味的鯊魚,哪有獵物就往哪鑽。

加上他們的會長狗膽包天,底下人多多少少都帶著了那麼一點瘋狂。

只要不霍霍巴蜀郡,不影響會長的大計,搜刮其他地方的血肉,不算什麼。

「這米飯真香!」鄭國不好意思地再添一碗米飯。

許多魚輕笑,這可真是個老實人!有自己這麼個登天梯在他面前,他卻不知道把握,只顧著吃米飯。

許多魚貼心地給他遞台階:「自從李郡守修建都江堰之後,巴蜀沃野千里,糧食產量翻了五倍!今年春耕時,前幾年養好的田地也能耕種了,今年的產量最起碼還能翻一番。」

被水常年淹過的土地是不能馬上耕種的,還需要殺菌,養地。這還多虧了農家子們,是他們不辭辛苦,指導佃農們耕作,這才能有如今的天府上國。

荀子越聽越想去巴蜀轉一圈:「若非……真想隨你一同去。」

鄭國連連點頭:「李郡守太厲害了,這才幾年功夫,便將都江堰建得這麼快!」

許多魚見鄭國像迷弟一樣崇拜李冰,卻絲毫沒想起自己的任務,於是點嗑:「關中地區,雨水偏少,農田缺少灌溉,經常發生旱災,不利於農作物生長,嚴重影響糧食產量,若是能優化灌溉條件,想必能為大秦再增沃野良田!」

關中地區多鹽鹼地,加上灌溉不足,簡直是惡性循環。

在當今這個生產力水平下,想要改善鹽鹼地,就只能用大量的水灌溉沖刷。

許多魚的話就像一記重拳,敲醒了鄭國。

這段時間,鄭國同荀子聊得太開心,險些忘記自己的任務!

「大人,我有一計!」鄭國連忙放下手裡的套碗,正襟危坐道。

「可修建一條水渠,以涇水為水源,西起陝西涇陽的谷口,向東偏北山南麓,匯合到三原縣北面的濁水,再經過濁水、石川河道、經過富平、蒲城最後注入洛河。」鄭國的手心冒出冷汗,心如擂鼓。

許多魚終於鬆口氣,鄭國總算把鄭國渠的方案提出來了!

鄭國渠全長124公里,總灌溉面積約為二百八十萬畝,將糧食產量提高三四倍!

它是提升秦國實力的一條大動脈,雖然有巴蜀的糧食供應,秦國實力已經大增,但誰會嫌糧食多呢?

更何況,按照目前的局勢,秦國將會加快一統六國的步伐。那麼對糧草後勤,對糧食生產的要求會更高。

畢竟,國戰比拼的是國力!

如果秦國的國力跟不上征戰的速度,最後只會拖垮自己!

「善!明日我就會將你舉薦給大王!」許多魚的爽快驚呆了鄭國。

「您不再考慮下?」鄭國心虛不已,許郡尉這樣信任自己,她又是荀子疼愛的後輩,自己這麼坑她,是不是不太好?

如果自己的事被發現,她肯定要付連帶責任的!

「不,您的提議實在是太好了!我一聽,就能想像到關中鹽鹼地變良田的美好場景!這樣的大才之人,正是我們大秦急需的。」許多魚把鄭國高高捧起。

鄭國滿臉通紅,坐立難安,這不是羞澀,而是愧疚!

倒是熟悉許多魚的荀子,多看了許多魚好幾眼,最後還是沒吱聲,默默地吃著臘肉飯。

在許多魚和鄭國之間,荀子當然是站在許多魚這邊的。

第二日,一大清早,許多魚就駕著馬車去王宮了,這番急切的舉動自然是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建一條水渠?」秦王政聽完許多魚的話,陷入沉思中。

這條水渠耗時耗力耗錢,恐怕朝廷之中會有不少人反對。

「多魚,你如何看?」秦王政拿不住注意,按他的內心,他恨不得立刻出兵吃掉六國。

許多魚沒給出建議,只是說道:「都江堰才將將完成一半,巴蜀的糧食產量就已翻了五番。糧食就是巴蜀發展外擴的底氣!若非有足夠的糧食做支撐,我是不敢下楚南的。」

秦王政自是知道這點,只是許多魚的海船優勢實在是動人心弦:「大秦海上優勢這麼大,我們能不能……」

「不能。若大秦是沿海國家,我們尚且能試一試。可秦國深處內陸,陸地海洋兩面夾擊,能成功是最好的。若有一方失利,如何救援?」

秦王政懂許多魚的意思,海船可翻不過高山和草地。

而且,內政尚未穩,自己和呂不韋的爭權還未出個結果,不宜有大的動作。

許多魚:「鄭國可能是韓國派來的人。」

秦王政???什麼玩意?

許多魚亦是忍俊不禁:「韓國有大臣提議疲秦計畫,派韓國著名的水利專家鄭國入秦,準備遊說秦國在涇水和洛水間開鑿一條灌溉渠道,說辭是為秦國農業發展提供灌溉,提高糧食產量,惠及民生國家,實則其目的是要通過消耗秦國的人力、物力,使其國力疲憊無暇東顧,從而消除對韓國的威脅。」

這一點是鄭國扛不住內心的愧意,半夜敲響許多魚的門,一一坦白而出。

秦王政……

韓國真是多人才,就是韓王總愛把人才往外推,推一個韓非給許多魚還不夠,還推一個鄭國給自己。

有這樣厲害的水利專家,留著建設韓國不好嗎?居然要推給自己!要知道,大秦的水利水平是比不上其餘六國的!

「阿政,可敢收?」許多魚問道。

秦王政挑眉:「我連以身作餌,一舉殲滅成蛟勢力的事情都敢做,還怕韓國的小計?只要鄭國真的可以將關中變沃野,別說免其罪責,就是封他做客卿,將水渠命名為鄭國渠,我也是能做到的!」

許多魚忍不住拍掌,這就是真正的阿政啊!相信,鄭國渠不會讓他失望的!

在水渠建成之前,關中地區的畝產基本維持在十幾、二十公斤左右,而大多數諸侯國的土地畝產量,接近90公斤左右。

經過水渠的灌溉,關中地區的畝產差不多也能達到90公斤左右,但它的澆灌面積約是280萬畝土地!

如果都按照90公斤計算,總共收成將在2.5億噸左右!

如果按作戰士兵每天需要2斤的口糧供應計算,這些糧食可供20萬人吃將近2年左右!

這是多麼划算的一筆投資!

感謝小妖_Ce,微雨清涼夏已盡_Bd,潸流的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