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江水南岸,旗幟飄揚!(4000大

正文卷

許多魚還不知道一群人帶著一個貌美小姑娘,打算撬自己牆角。

因王翦拿下鄂邑,許多魚不得不將心神放在支援鄂邑上,郡中雜務要同李冰做好交接。

「預估田稅增加四倍?糧食產量至少增加四倍?」李冰不敢置信地揉揉自己眼睛。

說實話,這些年,巴蜀交給許多魚管理,李冰是很放心的。剛開始,李冰還會看看文書再簽字,後來乾脆把印章直接給許多魚,他只管都江堰的事。

沒想到,這才幾年功夫,巴蜀變化如此大!一個個奇蹟,像是認準巴蜀似的,接二連三地發生。

「你這是如何做到的?」李冰驚訝極了。

許多魚:「育良種,規範種植流程,興修水利,堆糞等。叔父您整治水患,初見成效,為我們增加了不少良田。」

李冰啞然失笑:「那也是因為有你幫我處理政務,我這才得以專心建都江堰。若沒有你,我再干五年也達不到現在的程度。」

李冰看著一摞摞分門別類的竹簡,嘆息道:「你做得太好了,我自愧不如。」

許多魚一樣接一樣地告訴李冰:「李叔父,您不用擔心。農事有農家子們時刻跟進,商業有商會,手工業有相里衷,府城建設接近尾聲,萬事皆有章程可依。」

李冰板著臉道:「我懂,我只要負責蓋章就好。」

許多魚噗嗤笑出聲,撒嬌道:「怎麼會?您可是我們的定海神針!」

李冰想摸摸許多魚的發頂,猛然發現許多魚竟然只比自己矮一個頭。原來,時間過去那麼久,當初的小姑娘已經長大了。

自己也不能再用對待小孩子的方式對待她。她現在堪稱蜀侯,算是一方霸主了!

畢竟,連秦王都下令,給她擅專權,這是對她能力的肯定!

李冰正色道:「你放心去忙自己的。我不會破壞你的規矩。」

李冰瞥一眼兒子李二,真是人比人,氣死人。李二要是能有許多魚十分之一的心眼子,那可是祖墳冒青煙!

許多魚得到李冰的承諾後,終於放心了。其實,自己定下的規矩和流程,環環相扣,三三擔責,除了自己,誰都沒辦法繞過去。

就算李冰想做點什麼,來文的,繞不開章程,來武的,全郡的軍事力量都在自己掌握之中。

許多魚對李冰很滿意,不想換個合作夥伴,所以只能先小人後君子,好在李冰是個人精,能理解自己的深意。

許多魚同李冰告別後,腦海中響起消失許久的系統音:「你還有心思在這裡打打殺殺,你可知道羋氏已到咸陽?」

「急什麼?先王薨逝,阿政要服喪,不會收她的。」

系統氣急敗壞:「有幾個男人能拒絕美人的投懷送抱?更何況,後世有傳言,公子扶蘇的生母是楚國人!」

許多魚愛憐道:「你跟著我這麼多年,為何還是一派天真單蠢?我若說,我相信我同阿政之間的感情,你定然是不信的。但你要知道,阿政是開創千古偉業的霸主,他可不是小說里的霸總。」

「你對霸總有意見?」

時間真可怕,能將人變得面目全非。

許多魚:「統子,情愛在帝王心中只佔很小的一塊。羋氏若能帶著整個楚國投降大秦,我或許會忌憚她幾分。但是她不能!在我和羋氏之間,但凡是個正常君主,都知道該如何選擇。」

何必為了一點美色,惹的一個忠心耿耿的大諸侯離心呢?

「呵,祝你成功!」系統陰陽怪氣一番,繼續隱匿。

許多魚很快就帶著新的戰船和大筆物資,前往鄂邑。

等到許多魚到鄂邑時,鄂邑的城牆已經被修補完整,巴蜀郡的商人們已經提前一步到達鄂邑。

若是不看停在江面上遮天蔽日的戰船,光看這往來熱鬧的人群,就好似從未發生過戰爭一般。

王翦指著江河兩側的大片土壤說道:「農官們說,若是不發洪水,這兩側的土地十分適合種植種水稻。」

許多魚欣慰地點頭,王翦這傢伙,終於除了戰事,還會考慮其他事情了。

許多魚:「十月後,雨水會少些,我們再往江水下游征戰,讓江水南岸盡歸秦國所有。那裡應該有很多適合種水稻的土地。」

江水就是長江。

王翦挑眉,詫異道:「您是想要和楚國劃江而治?」

許多魚命人把沙盤抬上來:「我都來了,只取一個鄂邑,豈不是大材小用?」

王翦深以為然,只是:「若是劃江而治,楚國的兩成地盤都會被我們收入囊中,他們豈會善罷甘休?」

許多魚:「我們又不是一口氣全吃掉,今天攻一城,明日下一寨,如溫水煮青蛙。這可都是戰功,你不想要?」

王翦嘿嘿一樂:「誰會嫌戰功多呢?」

許多魚拿著細小光滑的木棍,指著沙盤邊上的一個小點道:「目前我們的水軍優勢領先六國,在他們沒趕上來之前,我們自然要擴大戰果!這些戰船,只要稍加改造,就能在海上航行。」

王翦看著許多魚指的地方,這裡正是江水出海口:「只要我們佔據江水以南,大秦的糧食和兵卒都可以從江水入海口出發,通過海船運送,直接北上。」

許多魚:「對!大秦就不會再受制於上黨!」

王翦眼睛一亮,興奮道:「走海路出兵,海邊凈是平原坦途,他們無險可守!若是我們兩面夾擊,何人能與之敵?」

王翦拍案稱讚:「真是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不愧是女君啊!膽子夠大!」

許多魚看著沙盤上足有半個巴掌大的土地,眼裡精光閃閃:「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只要我們敢想,說不定連海外之地也是我們的。」

王翦被說得一愣:「您說的是仙山?哈哈,我可不敢想。」

許多魚神秘兮兮道:「誰說海外只有仙山?」

「對,肯定還有天外邪魔!若是邪魔敢來犯大秦,我等秦人自是要與之拚命的!」王翦佩服女君的勇氣。

許多魚……行吧,未開化的邪魔也算是邪魔吧。

「我們計畫的很好。只是楚國人是否會坐視我們拿下江水南岸?」王翦蹙眉道。

許多魚淡然道:「能袖手旁觀最好,他們干出兵,你難不成要退回去?」

王翦挺胸收腹,聲音洪亮如鍾:「送上門的戰功,我還能讓他飛了?」

在簡單補充完物資後,許多魚和王翦先是以鄂邑為圓點,向四周輻射,清除大大小小的小寨子。

秦軍的動靜,在長江以北的楚國內引起一陣騷亂。

「許多魚要作甚?一座鄂邑還不夠,她難不成要侵吞整個楚國?」

「怎麼可能?楚國那麼大,以他們的速度要打到什麼時候去?」

「許是怕山民們騷擾,他們才清除山寨。」

這個猜測獲得大家的廣泛認可。楚國南地多丘陵地帶,楚人和原住民往山裡一鑽,想找到他們還是很不容易的。

事實好像如楚人猜測的一樣,秦軍在清剿完周邊的寨子後,動作就慢了下來。

時不時會有幾個逃卒,逃到附近的小城池,於是秦軍就會像餓狼一樣,撲上去,將小城池的防禦撕個稀碎。

起初,楚民們會十分憤慨。

「秦人著實是囂張!楚卒回到楚國城池,天經地義。他們憑什麼不允許?」

「就是啊!囂張跋扈!」

等到類似的事件發生四五起後,楚人的態度發生微妙的變化。

「這些逃卒真是的,既然已經是逃卒,為何不往深山裡跑,偏偏要來禍害其他城池?」

「唉,若我的城池進來逃卒,還不如投降算了。反正打不過,人家背後站的是整個大秦,我們的楚王卻一點動靜也無。」

楚王現在的境地也很難受,封君們不願意為了南邊的幾座小城池同秦國開戰。

「南邊的土地本就多山,平日里也沒多看重他們,何必為了幾座城池開戰?」

「即將秋收,哪有那麼多兵力可征?明年不過日子了?」

「有華陽夫人在,秦國不會在此時大舉進攻的。」

「羋氏明珠已到咸陽,只要她成為公子政的正妻,許多魚後院起火,有何懼之?」

封君們理由再多,核心思想就一個,反正秦軍沒打到我的封地,干我屁事?

他們不知道的是,許多魚愛劍走偏鋒一事,在大秦朝堂中廣為人知。

別的將領不聽令行事,那絕對是包含禍心,必須嚴懲!

如果是許多魚,哦,這是正常操作啊!有什麼好奇怪的?

「郡尉大人,我們何時出發?」王翦磨刀霍霍,被壓抑的戰意幾乎要像火山噴發一樣,噴涌而出。

許多魚站在高高的戰船上,遠眺巴蜀:「快了,等我們的秋收結束,行動就開始!」

王翦大笑出聲:「我們種植的是再生稻,收割時間要比他們早一個月。估計他們做夢都想不到我們會在這時候大舉進攻!」

就當楚國被許多魚慢刀子割肉,割得要麻木的時候,許多魚和王翦率領眾水軍,駕駛著強大無比的戰船沿著江水往東駛去。

在準備秋收的這段時間,白鞏的造船廠全力開工,日夜不停,造了不少戰船。

龐大的戰船長龍,佔據整個江面,在漆黑的夜色中,猶如潛行的巨獸,向獵物奔去。

等到楚王意識到秦軍的異常時,秦軍已經在三天內拿下十二座城池!

楚王立刻召集封君們全力抗秦,並且將兵力集結在都城以南,防備許多魚登陸後直搗都城。

許多魚完全沒有直搗都城的打算,趁著江水南岸的渡口城池兵力稀少,以鯨吞之勢,迅速攻佔渡口。

楚國也是人傑地靈的地方,自然不缺有識之士!

「大王,秦國是想以長江為界,同我們楚國分江而治!」

楚王也是個聽勸的人,立即派楚國水師增援。

然而楚國水師同秦國水師相差一兩代,加上許多魚早有準備,楚國水師完全被秦國吊打。

「秦國的水師原來真的這般厲害!」

凡是見識過秦國水師的楚國貴族,紛紛驚呼。原本他們以為,秦國水師的強大完全是鄂邑守將吹噓出來的,只為了逃脫責罰。

卻沒想到,他不僅沒有吹噓,正正相反,秦軍比他描述的更厲害!

就這樣,許多魚的水師擊破了一個又一個的江水南岸渡口和城池,秦國的黑色旗幟和許多魚的紅旗插遍南岸!

戰況順利得讓人驚掉大牙!

這還是當年將秦軍打到河西的楚軍嗎?當日的悍勇同今日相比,完全不像是同一波人。

「郡尉大人,為何……」王翦神情恍惚。

許多魚瞭然:「為何他們不堪一擊?」

「是。」

「一是因為我們有極大的速度優勢,他們追塵莫及。二是因為楚國的內亂。」

許多魚望著滔滔長江水,縱然戰船再龐大,在大自然面前,也顯得如此渺小。

許多魚繼續說道:「楚國南地多吳國小貴族,雖被楚國統治多年,依舊不能歸心。楚國大貴族多在江水以北淮水以南,楚國南地的得失,同他們有什麼關係呢?」

設身處地一想,王翦似乎懂了:「即便封君贏了,他們也不太可能將重心挪到南地。如果輸了,封君們自身實力受損,難以在同楚王爭鬥中佔據優勢。」

王翦覺得以前擋在自己腦海中的一道門,似乎要被自己推開:「同理亦是如此,楚王若是出兵,贏了毫無意義,輸了就會損傷實力,不利於他的爭鬥。」

許多魚讚賞地對王翦點頭:「真是如此!王翦,我們的戰場絕不會止步於此。你若想達到武安侯那樣的地步,就要多想天下局勢。」

「喏!」

許多魚和王翦心照不宣的是,這一幕場景同秦昭襄王在位時,何其相似!

君臣一心,秦軍所向披靡!君臣不合,就是長平之戰的遺憾,帝國曆年來的戰果在一兩年內被迫全部吐了出去!

大國的衰敗,總是從內部開始。楚國是如此,秦國呢?

在許多魚的思考中,秦國水軍一路上幾乎沒遇到任何阻礙,一路開到出海口!

楚國南地,玄黑旗幟和紅色鐮刀棋隨風飄揚,向天下強勢宣布秦國的女郡尉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