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發達了!

正文卷

許多魚抬起頭,迎向上方秦王的眼神,擲地有聲道:「臣認為,臣當賞!」

轟!

朝廷上的眾人哄然,這女郎怎麼這般狂妄?一點也不謙遜,更是沒有女子本該有的溫柔嫻靜之姿!

就連力挺許多魚的王齕和其他武將們都紛紛側目,若這不是女郎,還真符合眾將的胃口。

太子柱愣住,隨後卻是欣喜,自己性格優柔寡斷,便格外喜歡個性果決之人!

秦王倒是一點也不意外,許多魚小時候便愛搞事,現在長大了幾歲,性格依舊如此。

「封許多魚為五大夫,任巴蜀郡尉。」

秦王的一番話,猶如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水中,掀起巨浪!

五大夫,二十等爵位中的第九等,聽上去爵位挺低的,但即便是商鞅和白起,也不過是第十六等大良造!

商鞅到秦國開始變法時,秦孝公封他左庶長。這僅僅比五大夫高一級!

許多魚才幾歲?從大夫,橫跨關大夫,公大夫,公乘,直達五大夫!歲俸450石,可任大將,食邑600戶!

許多魚叩謝秦王,趕緊坐實這波賞賜,深怕秦王收回封賞。

雖然許多魚在巴蜀如日中天,但畢竟名不正言不順,沒想到這一次收穫如此巨大,一下子就解決掉諸多後患!

秦國的有爵者,本質上是封建軍士領主,不僅能從國家獲得土地,奴隸等,也能佔據國家權力,只不過這份權力同自己的爵位嚴格掛鉤。

例如最基層的里長可由年老而免疫的無爵平民擔任,也可由公士,最高可由不更出任。也就是說,如果你的爵位高於不更,想做里長,那也是不行的。

另外,有爵者擔任官職是一種義務,只有被征服地,投靠秦國的有爵者才能免於做官吏。

許多魚心中激動萬分,只要自己一路升爵,日後成為統治一郡的蜀侯,指日可待!

王齕則是酸溜溜地看著許多魚,雖然這比自己預想的結果要好,但是,面對不藉助身世,從底層爬上來,僅僅十幾歲就封五大夫的許多魚,王齕也是很羨慕嫉妒恨的!

太子柱笑眯眯地鼓勵道:「許多魚,望你不負皇恩,協助巴蜀郡守,守一方安寧!」

「喏!」許多魚再次叩拜。

這下子,諸多文臣的臉色也都綳不住了。雖然巴蜀位置偏僻,生存條件惡劣,但那也是郡尉啊!

巴蜀郡守李冰又是不爭權奪利的性子,只要不妨礙他治理水患,做他的副手,自由度是相當的高!

群臣們交頭接耳,大殿上猶如上百隻鴨子在呱噪。

「這封賞著實太過!」

「巴蜀郡緊鄰楚國,她一個小小的女郎,怎麼能擔任防衛邊疆的重任?」

「十幾歲的女郎,擔任巴蜀郡尉,這豈不是讓其餘六國笑話我大秦無人?」

蔡澤觀察到秦王和太子柱的面色越來越難看,連忙呵斥眾臣:「禁聲!我大秦人才輩出,許將軍年少英雄,大王慧眼識英,委以重任,實乃明主所為!」

說完,蔡澤恨鐵不成鋼地對著文官們使眼色。

文官們驚醒,此時的秦王已經不是最初身體強健,揮斥方遒的大王了!他現在敏感得很,以往群臣們用這種方式,隱晦地表達不滿,大王只會一笑置之。

但是現在,大王只會覺得眾人欺他年老體衰,欲以下犯上!

群臣們滿頭冒汗,急忙齊聲應道:「大王英明!」

「許將軍乃天上將星,應明主之召,下凡為大王驅使。」

許多魚惡寒,這文官的馬屁吹得就是響!

也有大臣拉不下臉面,只能別彆扭扭道:「許將軍的封賞,合乎秦律。大王英明!」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許將軍銳意進取,可擔大任。」

一時間,許多魚封爵一事,竟是得到了全票通過。

上首的秦王和太子柱,這才臉色好看了些。

還未等眾人討論信梁城內的2萬秦軍如何處置,趙國使者便開始求見。

趙國使者是一行十五人,為首之人竟然是樓昌!

「拜見秦王。」樓昌不卑不亢地行禮。

秦王似乎是早就不記得樓昌是誰,不咸不淡地叫趙人起身。

整個大殿,安靜得連一根針掉落在地,都能清晰耳聞。

雙方都沉默著,誰都不率先開口。

秦王老神在在,現在楚國魏國各有進攻重心,根本沒打算死磕秦國,光剩一個趙國,還是一個被燕國欺負的趙國,有何懼之?

趙國使者們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相互推攘。

不小心被身後同伴推出來的樓昌,氣不打一處來,這群丟臉的傢伙!

樓昌環顧四周,方才卑躬屈膝的秦國臣子,此時正一臉地好奇,失禮地打量眾人,只是其中一個最年輕的俊秀臉龐,為何看起來有點眼熟?

「秦王,根據我們的停戰協議,您許諾的糧草,請問何時能送入趙國?」樓昌滿臉通紅,屈辱地問道。

「竟是來催糧草的?趙國不是曾吹噓自己是山東之最?怎麼還行乞討之事?」

「君子不受嗟來之食。趙國竟無君子耶?」

「長平之戰,損趙國四十餘萬青壯,邯鄲之圍,又耗盡趙國存糧。許是趙國已彈盡糧絕了吧。」

「竟是如此可憐?使者,你不若在咸陽多呆些時日?別的不說,飯食總是要管飽的。」

剛才自打嘴臉的秦國臣子們,火力全開,藉機泄憤。

「人言乎?」樓昌破大防了!

趙國是戰勝國,同秦國簽訂一系列協議後,卻沒成想秦國答應的糧食,至今都未出咸陽!

多延遲一日,趙國便會餓死上百人。趙國,確實快挺不住了。

「堂堂秦王,竟要食言而肥?」樓昌豁出去了,上一次在長平,自己卑微到極點,還是沒能救下趙國的幾十萬俘兵,這一次,哪怕是豁出命去,也要把糧食帶回趙國!

秦王輕笑:「我自是不會像趙家小兒這般言而無信。只不過,戰事剛休,諸事繁雜,糧食一事,還請趙王多等待。」

沒錯,秦王就是故意的!一是想進一步削弱趙國,二是以報當初趙王毀諾之仇。

若非趙王毀約,秦國怎會發動邯鄲之戰,落到如今這般境地?!

唰!

一道持劍身影從使者團中射出!

感謝潸流,雲水流嘩啦啦的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