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封鎖線

正文卷

第140章 封鎖線

融合成一塊鐵板的秦軍,行軍速度都較以往快上四分之一。

沒受傷的秦兵,會攙扶受傷的同袍。

坐上輜重車的傷兵,也不再雙目無神地躺著等死,而是盡己所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女君,您可真有招!」王翦算是見識到許多魚的奇思妙想了。

以前,將領帶兵時,經常採用的是三板斧:獎賞,懲罰,關愛士兵。

但軍隊里的兵卒那麼多,將領再如何愛兵如子,也不能讓每位士兵都感受到。

許多魚採取的思想建設法,卻能深入基層,影響到個體。

「佩服!不愧是武安侯的閉門弟子!」副將嘖嘖稱奇。

人比人,氣死人。跟這種天才,沒得比。

許多魚謙遜道:「謬讚了。我只不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王翦和副將若有所思地點頭,這巨人自然是指的武安侯,武安侯真是喜愛女君啊,竟然連自己的訓兵之法都教給了女君。

至於為什麼武安侯帶兵時,沒用過這個方法,那自然是因為沒必要啊!

武安侯三個字就是最好的粘合劑。

而且,武安侯本身戰功赫赫,要是再搞思想建設這一套,秦王更放不下心。

「報!前方發現楚魏聯軍的蹤跡!」前軍傳來消息。

許多魚皺起眉頭,為了避開楚魏聯軍,自己已經繞遠,卻沒到信陵君竟然在追擊之餘,還分兵進行封鎖。

許多魚問:「估么著有多少人?」

「不足2千。」

人數不算多,但後續會比較麻煩。

「信陵君這是在織網?」王翦顯然也意識到信陵君的目的。

他就像一隻蜘蛛,主體在往汾城方向走去,但向四周派出小股部隊。

一方面可以截殺流落在後方的秦國殘兵,另一方面就像觸角一樣,能嗅到危險的氣息,謹防被人偷襲。

「女君,我們該如何做?」副將習慣聽從許多魚的命令。

許多魚:「再探,最好查清楚每股楚魏聯軍的聯繫方式。」

既然是要織網,那肯定每根絲線之間都會有特殊的聯繫方式,這樣才能在遇到大型獵物時,及時合力。

3萬大軍,原地休整。

然而,事不從人願,沒等斥候打探出結果,前軍便被對方出來瞎溜達的魏卒發現了。

一場力量懸殊的遭遇戰即將開始。

木樁子剛好在前軍之中,這次他作為伍長,帶著他的手下,再次充當起陷隊之士,當鼓點敲響時,向著聯軍發動無畏衝鋒!

木樁子對此事輕車熟路,不僅不害怕,反而覺得簡單極了,不需要管隊形戰術,蒙頭往前沖就行了!

對方也是手忙腳亂,根本沒做好作戰的準備,射出的箭鬆鬆散散,木樁子很輕鬆地就躲過去了。

等木樁子像一柄利劍,沖入楚魏聯軍的弓箭手中,拿著短兵像砍瓜切菜一樣,將弓箭手們砍翻在地。

弓箭手旁邊的持矛士卒想要去保護弓箭手,卻被緊跟木樁子身後的秦軍步卒攔住。

正常情況下,秦軍步卒的武器短於長矛,屬於劣勢,但架不住許多魚作弊啊。

許多魚給他們配備了小型連弩,可以綁在左手手臂上,可發十隻弩箭。

只見秦卒們退後一步,抬起左手,嗖嗖嗖!

近距離的弩射,瞬時帶走一片持矛士卒的性命。

陷隊之士戰果輝煌,片刻之間,一隊弓兵、一隊戈矛手已被擊潰。

「騎兵上!不能放過一個士卒!」王翦下令道。

這是一場結果沒有爭議的遭遇戰,重點在於後續的處理,不能讓逃出一個人!

與此同時,馬蹄聲從側面響起,二百騎手四散開來,去追擊扔下武器,落荒而逃的楚魏聯軍。

他們停在離逃卒幾十米處,取下弓弩上弦,朝他們射箭……

楚魏聯軍其實早就看到這群騎兵了,卻一直沒當回事。

因為這年頭的騎兵,除非數量太多,或者己方已經潰散,否則不值得太擔憂。

騎兵這個兵種在這個時候尚不成熟,一般的戰馬矮小,騎手也騎術不精,通常是當做偵騎用的。

他們連在奔馬上開弓都做不到,必須停下,甚至下馬來步射,根本起不到決定性作用。

但是,許多魚不懂啊!

在許多魚心裡,騎兵就得是氣勢恢宏,衝鋒陷陣的!在馬上彎弓射箭,那是必備的技能,要求更高點,就得是移動射靶。

要不是家底子薄,許多魚還想組建類似漢朝時期的重騎兵呢!

正是因為許多魚的高標準,嚴要求,這才能率領騎兵在汾城時,在魏兵包圍中,殺進殺出。

「再次看到女君的騎兵,真是讓人心折啊。」副將看騎兵的表演,就像是在看一項戰爭藝術。

??

許多魚迷惑地眨眼:「就一個殺逃兵而已,如何就讓人心折了?」

副將苦笑著搖頭:「這都不叫厲害,什麼叫厲害?當初您帶著騎兵在汾城衝鋒陷陣,這是連秦國北地、上郡精騎都很少做到的事情!」

副將心想,被你衝擊的信陵君,如果能回魏國,估計也會照著你的樣子,訓練騎兵。

因為騎兵的突擊能力,實在是太強了!

轉念想到,如果將女君的騎兵訓練法推廣至全大秦,那麼一統六合,就是盡在眼前的事啊!

副將灼熱地看向許多魚,這主將比鄭安平強上百倍,千倍!

騎兵們很快就將逃兵清除乾淨,畢竟兩條腿總是跑不過四條腿的。

「女君,接下來我們該如何做?留下來守株待兔還是主動出擊?」副將戰意熊熊。

這兩者都會牽扯到楚魏聯軍的精力,為王齕和張唐構築起新的防線爭取時間。

王翦不著痕迹地瞥一眼副將,這大憨憨還真以為女君對大秦忠心耿耿,一片赤誠啊。

女君分明是想為自己積蓄力量,怎麼會捨得以自身和3萬大軍作餌,為他人作嫁衣裳?

果然,許多魚兩者都沒選:「命後軍穿上楚魏聯軍的皮甲。」

在信梁城時,楚軍就脫下了不少皮甲和兵械,許多魚叫人好好收起來,一直帶著。

加上這次的上千皮甲,得有五六千副,足以裝備後軍。

「然後呢?」副將忽閃著大眼睛,期待地問,「莫非女君要使疑兵計?」

感謝翁萊c,潸流的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