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戰後

正文卷

第127章 戰後

許多魚環顧四望,傷病們躺在地上痛苦哀嚎,有的甚至直接陷入昏迷。

他們的袍澤們充滿期待地看著自己,希望自己能給他們一絲微弱的曙光。

許多魚咽下口中的拒絕,聲音干啞道:「失血止不住者,就像我剛才那樣操作。有能自力更生者,可用煮沸放涼的水,將傷口擦拭乾凈……」

秦兵們一個接一個,緩慢地從地上站起來,撐著破敗又疲憊的身體,去完成許多魚的吩咐。

誰都知道,這些是徒勞無功,死神不會放過他們。

但是,萬一呢?萬一有用呢?

此時,軍法官也登上了城頭,開始清點秦兵們的斬首數量。

這更讓提著一口氣的傷病們,瞪大雙目,打氣精神。

「汾城城頭,共斬敵首一百零一級。」

軍法吏手持兩塊大木板,一塊記錄逃兵,是論罪用的。一塊記錄斬首數,是用來論功的。

「哈哈!」

「我要有爵位了!」

儘管這些首級還要由幾個屯,按照各自的出力情況來分,但再如何,大部分士兵都得到一個爵位,還是沒有問題的。

雖然戰後再斬首,按貢獻分首級,有效地避免因搶首級造成作戰混亂,以及避免搶攻的現象。

但是,對於中低層將領,考核的是集體戰績,也就是「盈論」。

「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論,百將、屯長賜爵一級。」

這麼算起來,一百人要斬三十三首才算盈論,五十人,要斬首至少要達到一半,17顆首級才算做盈論。

所以汾城的守城副將,對此次戰役的結果並不期待,反正不可能達到集體功勞的條件。

反倒是手底下的百將,屯長不甘心,辛苦賣命一場,只差幾個首級便能升爵位,叫人如何能接受?

屯長們率兵出去尋找躲藏起來的魏兵,不聽他們的投降求饒,直接斬殺。

被傷兵絆住的許多魚,默默地旁觀這堪稱屠殺的一幕。

許多魚身後的巴人士兵也為這一幕震撼:「他們為何不將敵人俘虜過來,充當奴隸?」

巴蜀之地,寨子之間的爭鬥很少有屠殺滿門的,基本上都是將戰敗者當做奴隸。

雖然奴隸的最終結果也是死……

黑豚:「因為當俘虜對秦兵沒好處,只有首級才能讓秦兵獲得爵位,財富。你們之所以不殺俘虜,是因為殺了俘虜對你們沒好處,不如充作奴隸。」

巴人士兵懵懂地點頭,只是心中困惑:「投降是死,戰死也是死,以後敵軍豈不是誓死不降?」

就像獵物不會掉進同一個陷阱里兩次,敵軍也不會投降。

「是啊,面對秦軍,自然是不能投降的。」

「主將不管嗎?」既然會為後續的征途增添麻煩,聰明的將領為何不約束手下?

黑豚摸摸巴人士兵的腦袋:「日後,你便懂了。」

像自己一樣,以前什麼都不懂,是女君教他,他才能破開迷霧,窺視世間的真實。故而,他也願意盡微薄之力,為好學之人解惑。

對於秦兵不到盈論不擺手的行為,主將是默許的。

因為萬人的部隊,要達到盈論,必須要達到八千首級。一般的主將都會在心底默默計算,還差多少才能夠數,只有夠數了,主將才會制止秦兵。

汾城副將知道這次差得多,便不抱希望,只是不想阻攔手下士兵奪爵位。

就在許多魚打算回去休息的時候,看到一個陌生的身影在和軍法官發生爭執。

「大膽!我是大王欽點的將軍,你豈敢將我之過寫在逃兵板上?」

軍法官的聲音冰冷穩重:「我之責,便是統計記錄此事,以便按律獎懲。鄭將軍,你是對您不戰而逃之事,有異議嗎?」

「你可知道我是誰?我同應候范雎自幼為鄰居,關係莫逆。你敢陷害我,應候定不會放過你!」鄭安平虛張聲勢道。

逃兵!秦國的律法對逃兵的處罰可是很重的,何況自己身為主將,更是罪上加罪。

鄭安平心中怨恨門客誤自己,也怨恨那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秦兵,竟會將自己一行人全部摁住。

!!

這小將身後的秦兵,他們穿著竟然跟抓住自己的秦兵,一模一樣!

鄭安平緊繃的那根弦直接崩斷了,他衝到許多魚面前,手指著許多魚,五官因怨怒而扭曲:「是你!是你陷害我!」

許多魚攔住想要上前的黑豚,握住鄭安平指著自己的手指,用力往後一掰。

「啊!」鄭安平發出殺豬般的嚎叫。

「再有下次,我剁了你的手指!」許多魚撂下狠話。

幾人的紛爭,引來正在城頭處理後續事宜的王齕。

王齕聽完軍法官簡短,不偏不向的彙報後,下令將鄭安平拿下,飛書咸陽,等待大王的裁決。

鄭安平畢竟是秦王命令的主將,即便不戰而逃,那也是需要上報秦王,才能處置的。

「你做得很好,無憂。」王齕安慰略有擔憂的軍法官。

軍法官這才安心退下,繼續去統計數據。

事畢,許多魚終於能走下城頭。

這個城頭,自己花了兩個時辰都沒下去,不是被傷兵絆住,就是被鄭安平絆住。

腳踩在大地上的一刻,許多魚長舒口氣,這下能順利去休息了吧?

然而,印入眼帘的是密密麻麻擺滿了無數圓滾滾的東西,隨即而來的則是濃郁的屍臭和血腥味。

許多魚望著那些人頭,哀嘆自己今晚與美夢無緣了。

黑豚還有閑心在那數人頭:「足足有三百多顆!」

許多魚……

秦軍將其頭顱一溜排開,以便計數,再論功行賞。

商鞅對此有嚴格的規定:「以戰故,暴首三,乃校三日,將軍以不疑致士大夫勞爵。」

意思是,打完仗之後,要把所獲敵人首級示眾三天,並讓軍法吏加以核實。

經過三天,將軍認為無誤,就按功賞給眾人爵位。這就叫做「驗首」。

天氣逐漸變熱,屍體腐爛加快,那味道……直衝人天靈蓋。

許多魚顧不得形象,用手捂住口鼻,落荒而逃。

難怪其餘六國對秦國首功之事,口誅筆伐,認為是違背禮儀。確實是有些挑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