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戰備

正文卷

第108章 戰備

遠在把巴蜀的許多魚,此時正在進行戰前動員。

因各地的農家子及時到來,在陳相的調節下,巴蜀的春耕工作順利完成。

商會的第一個項目,中途雖有小波折,缺乏默契,但得到了一定磨合。

許多魚也如約進行井鹽管控,實行鹽引政策。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曾經各方的摩擦矛盾,都被按下去,整個蜀地凝成一股繩,向六國鹽業市場試探性地伸出觸角。

「孟獲,你雖有走商經驗,但與世家豪族沒打過交道。此次赴楚,多聽李家家主的意見。」若不是實在是缺人,許多魚是不願讓孟獲赴楚的。

孟獲有才能,但太年輕,經驗不足。

「喏!」孟獲雖捨不得已有身孕的雅朵,但良機難得,不容錯過。

待孟獲走後,韓非開口問道:「女君欲扶持巴人?」

商會之中,許多魚佔據主導地位,其次就是世家豪強,排在最後的是巴人和小商販。

許多魚不可能直接下場和世家豪強撕逼,最好的選擇就是再培植一個勢力與世家豪強抗衡。

巴人因身份原因,更會傾向於許多魚。

韓非思索片刻,繼續說道:「郡尉,世家豪強,巴人,互為牽制,女君可高枕無憂亦。」

「你先看看這個。」許多魚將手中的一層泛黃的類似絹布的東西遞給韓非。

韓非疑惑地低頭,這物件上,字體像是被水暈開一般,需凝神辨認。

「邯鄲之戰受挫,鄭安平率2萬援軍,升王稽為將軍?」

韓非在腦海中回憶一番之後,愣是沒找出鄭安平是何方名將:「吾孤陋寡聞,這鄭安平?」

對於王稽,韓非還是了解的,他為范雎舉薦,任河東郡守,深受秦王信任,享有三年自專權。

許多魚不得不佩服秦王和范雎的傲慢:「鄭安平和王稽對應候范雎有恩,故而被舉薦。鄭安平,一無名小卒耳。」

「……」韓非作為一個心向本國的人,沒有秦人的濾鏡,看事情更通透,「大王和應候是認定邯鄲是掌中之物?」

「諸國若是袖手旁觀,邯鄲確實危矣。」許多魚想到遠在邯鄲的廉頗,心中不免擔憂。

趙國多年來一直向北擴張,加上胡服騎射,更像是半游牧半農耕的國家。

這次邯鄲之戰,趙國動員了自己全部戰備力量,不僅糧草壓力巨大,而且影響到今年的春耕。只要秦兵圍攻再撐上一年半載,邯鄲就會被徹底困死。

師傅廉頗向來身先士卒,與士兵同食,邯鄲城中糧草不足,他自然不會開小灶。

劉煓心疼廉將軍,從牙縫中擠出糧食,但對於邯鄲守軍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

「女君欲如何?」韓非知道女君必有所圖。

「徵兵,準備隨時迎戰。」許多魚斬釘截鐵道。她決定向巴人徵兵。

刑徒和奴隸當不了合格的士兵,但可以當鹽工,當礦工。

此事,除了許多魚親自去談,沒人能辦成此事。

「神女,要徵兵?可是鹽井還需要人手哩。」

「神女,部落里的奴隸笨手笨腳的,挖不了礦!」

「阿妹,阿兄很想支持你,但真的抽不出人手。」巴亞左扭扭,右扭扭,還時不時偷看許多魚的臉色。

許多魚誠懇道:「我知道各位的人手緊張。春耕完事了,我手中有不少刑徒,可替各位做工。」

木朗烈性格直爽,直接說:「那不行!活計給他們干,等我們回來,我們怎麼辦?」

「刑徒做工,工錢發給你們寨子。你們只需包他們的飯食即可,同時還能多領一份兵餉。」許多魚誘惑道。

卓木沙不喜冒險,現在的日子好比神仙日子,為何要打打殺殺?

卓木沙:「神女,讓秦人和趙人隨便打就是了,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因巴蜀之地,還有郡尉的數萬秦兵。一旦秦國局勢危險,定會從巴蜀強行徵兵。跟著我,你們能建功立業,跟著他們……」

熱列托等人打寒顫,跟著他們,那自然是有去無回的。

自從范雎決定在由秦入蜀的群山峻岭中開鑿棧道,也就是褒斜道,巴蜀之地的糧草和人都能通過褒斜道源源不斷地流入秦國。

從巴蜀之地徵召走的人,多如地上雜草,回來的卻寥寥無幾。

若非前任郡守張冰遷移民、修水利、治農業,巴蜀之地還不知道會是何番景象。

「聽阿妹的!阿妹定不會害我們!」巴亞第一個站出來,堅定支持許多魚。

「善!聽神女的!」

「神女,別忘了兩份薪酬。」

……

王翦無奈地看著自己面前鬆散的,說著各色土話的巴人:「女君,你若是對我有意見可以直言。何必拿這些人來為難我?」

「這不比刑徒強?」許多魚沒好氣道。

真要是讓刑徒上戰場,恐怕還未開打,己方就會潰不成軍。

「兩個月之內,讓這群人上戰場,我怕歸來時,你無法跟巴人交待。」王翦是真覺得,這群人的資質也就夠當炮灰的。

「師傅曾跟我說過,你擅治軍,乃天生將才。莫非師傅在糊弄我?」許多魚激將道。

王翦咬牙道:「喏!」

這次,巴人貢獻出6千人,加上自己原本的人力,堪堪湊出1萬,這還是包括了4000的後勤人員。

這些打著徵兵的名義,實際上是許多魚的私軍。因為糧餉是從商會裡出的!

郡尉對此事睜一隻閉一隻眼,一方面是拿人手短,另一方面郡尉也是考慮到,萬一秦王讓巴蜀出兵,屆時就讓許多魚帶人去。

自己的兵力留下防衛楚國。

而且,不過一群烏合之眾罷了,真匯聚到一起,能掀起什麼風浪?

許多魚白天呆在軍營里,與巴人一同操練,晚上就點燈熬油,處理政務。

「女君,若不然,向郡尉借兵?」王翦是真服了,巴人不僅語言不通,聽不懂指令,而且還愛抱團,有好處則上,沒好處就跑……

老兵都沒他們油滑。

王翦採取的是將老兵打散,插入新兵營中,以老帶新。

營中以老兵為首,這樣才能快速地傳達指令。

萬萬沒想到,這群巴人,居然把老人給孤立了!

即便把一個巴人插入漢人營,他都能一個人孤立一群人!

感謝翁萊c,潸流,雲水流嘩啦啦,南宮寒瑤_Bb,Lyra晚棠的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