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二顧

正文卷

第95章 二顧

與許多魚同感的則是遠在咸陽王宮的秦王。

秦王年過六十,味覺鈍化,膳食喜愛軟爛重鹽。

許多魚鑿井製鹽的第一鍋鹽,翻山越嶺,耗時多日之後,終於被端上秦王的餐桌。

「這鹽,不過如此。」秦王有點失望,口感不如飴鹽,產量也未曾有太大驚喜。

秦王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那女郎忽悠了?

五大夫的爵位,就這樣輕易許出去,許是太過衝動?

與秦王共同用膳的應候范雎,添油加醋道:「這女郎還是年輕氣盛,愛誇海口。大王何不召回她,訓斥一番?」

秦王遲疑,一國之君和一稚齡女郎斤斤計較,有失體面。

「蔡澤,你如何看?」秦王決定問問蔡澤的意見。

蔡澤是秦王和范雎心照不宣的秦相候選人,常常隨侍左右。

尤其是上次秦王命蔡澤同公子政多聯繫,蔡澤沒有閉門不出,也沒有一心一意為公子政辦事,反而進退頗有章法,讓秦王心中很是熨帖。

年老的君王,大多都是如此。既希望江山後繼有人,又恐懼朝臣棄自己而去。

蔡澤的表現就極好,一心以君王為重。

「大王,您當日曾許諾許多魚,給其三年時間。如今,一年未滿,便將其召回……」蔡澤滿心滿眼地為秦王打算。

應候范雎卻將矛頭對準蔡澤:「蔡澤,你莫非還在惦念舊主?」

隨著秦王愈發器重蔡澤,蔡澤同范雎的關係,也不似最初般和諧。

蔡澤低頭,恭敬道:「大王明鑒。」

秦王無奈地瞥一眼范雎,自己的這個好友哪哪都好,驚才絕艷,與自己志氣相投,唯獨就一點不好——心眼小。

那女郎雖是白起的弟子,但也是自己留下的後手,如有萬一,她未來是要接管一部分白起的勢力的。

憑她對公子政的一片痴心,那些勢力不就是嫁妝?終歸是要回到王室手中的。

「報!有戰報,秦五校陣亡!」

秦王接過戰報一看,氣得渾身打哆嗦。

每校領軍800人,五校就是4000人!關鍵是,邯鄲城仍舊固若金湯!

范雎心中一喜,想要推薦自己的恩人鄭安平,只是還不等范雎說出口,秦王便擺架武安君府。

豪華的安車,行進在咸陽寬闊的石板路上。

行人們紛紛跪拜,馬車門則靠邊避讓,馬車裡的官員們走出來,跪拜。

安車是秦王豪華的座駕之一。如衣車,有窗牖,閉之則溫,開之則涼,故名之媼椋車也。

大王是要往哪裡去?哦,那邊是武安君府。

冰冷的寢室內,秦王同白起面面相對。

屋中寒冷,秦王沒有鬆開大麾,年紀大了,火力不旺,身體畏寒。

「武安君,你既已病癒,便重掌主帥之位。」

白起看了看拽緊大麾的秦王,又低頭看了眼自己的單衣,心中嘆氣,這病是裝不下去了。

「大王,我已老朽了,不適合再上戰場。」

老朽?七十多歲,冬日仍可著單衣的白起,自稱老朽。那六十多歲,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的自己,是不是也該退位讓賢?

秦王緊緊皺眉,逆鱗被白起猛然一刺,險些轉身就要走:「武安君,為何畏懼邯鄲至此?」

白起知道自己又惹怒了秦王,不得不據實以告:「非畏懼邯鄲。而是,此時非戰之機。」

「當日,你為何能破楚,今日,卻不能破趙?」

白起:「當初,楚國內部腐化,良臣被斥,百姓離心,城池不俢,守備無力。而秦國將士一心,士氣如虹,這才得以成功。」

秦王陰惻惻地問:「你在怨懟?」

「臣不敢。趙王禮賢下士,趙臣對勇士畢恭畢敬,平原君之輩散盡家財,編妻妾入伍。趙國臣民一心,上下同力。此時出兵,必不能克!」

秦王憤而起身,火冒三丈:「武安君若非以為軍中無人耶?!」

隨即,秦王下令,改派長平之戰的副帥王齕接替王陵,增兵十萬,繼續猛攻邯鄲。

待秦王走後,趙政才從庖廚中走出,手裡還端著一盤炙肉。

「公子政,欲收買人心乎?」白起抓起盤中的炙肉,塞入口中,大口咀嚼。

趙政沒理會白起的戲謔,反而皺眉問道:「大王二顧府上,武安君為何偏偏不肯接過帥位?」

「此戰必敗無疑,一旦我們出兵無功,諸侯就要趁火打劫,派來援兵。此時伐趙,我只見其害,未見其利。」白起陰沉著臉,一口一塊炙肉。

「就因必敗,故而不出征?」趙政激將道,「武安君竟是如此沽名釣譽之人?」

白起揮手,兩個身高一米八的壯漢突然出現,架起趙政就要往外扔。

「我自己走!」趙政掙扎道。

自己可是堂堂公子政,被秦王看重的王位有力競爭者,就這樣被扔出門去,不要面子的嗎?

壯漢撇一眼白起的眼色,這才鬆開公子政。

白起:「以後不要再來了。」

「你當我是為了你嗎?無非是替多魚盡孝罷了。」趙政揉揉紅腫的胳膊,這兩大漢的雙手就像鐵鉗一般,夾得生疼。

趙政抿唇,看來每日的晨練還需加碼,竟然連普通親衛都打不過,談何大業?

趙政一出門,就鑽進一輛並不起眼的驢車裡。

蔡澤正坐在車裡:「無功而返?」

趙政收斂起方才氣急敗壞的神色,聲音清冷:「冥頑不靈。」

蔡澤微微嘆氣:「武安君這是認定,秦王不會拿他如何啊。」

趙政倒是理解白起的想法:「武安君是秦軍的定海神針,他的不敗神話,一日不破,秦軍便軍心不亂。縱使歷經一兩場戰敗,亦能很快捲土重來。」

「武安君拒不出戰,又失王心,武將集團勢微。」蔡澤是不想看到這個場面的。

以白起為代表的武將集團,和以范雎為首的秦相集團,勢不兩立。

一旦武將勢微,范雎勢大,這對蔡澤極為不利。

現在范雎看蔡澤的眼神,越來越不善,遲早會對蔡澤下手。

趙政心中也很憂慮,范雎是傾向於支持成蛟的。

多魚當初的計畫是讓白起於危難之際,重掌帥印,力壓秦相集團,為兩人謀取生存空間。

但局勢變化太快,她自薦去巴蜀,而自己被秦王推至台前,白起更是不按常理出牌,拒不出戰。

多魚她會如何選擇?自己又該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