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利誘

正文卷

第91章 利誘

「秦人發布啟事,勸誡民眾飲用沸水,滅鼠滅釘螺,勤打掃。不要赤身裸體接觸疫水……」

「秦人就是瞎講究,無需理會他們。」木朗烈撕下一條野雞腿,放入嘴中咀嚼。

許是冬日已過半的緣故,這隻野雞骨瘦如柴,就連原本艷麗的尾羽都失去了光澤。

按規矩,這野雞其實是給畢摩的貢品,不過……

木朗烈惡狠狠地將雞骨頭嚼碎,咽下肚。

「可是,神話中說到,老大漢族得知至高神欲加害人類,於是從至高神取得利器,對抗災害。漢族為了幫助兄弟,特意派來神女。」

木朗烈沉默一瞬,怒罵道:「秦人說甚,你信甚。腦子呢?」

「秦人說要對抗洪災,他們做到了哩。」族人委屈巴巴,覺得寨主是被至高神的使者洗腦了。

木朗烈沒好氣地奪過整隻野雞,不打算分給自己蠢笨的族人。

自己是不想繼續屈從沙摩柯,但這不代表自己希望頭頂上再多一個秦人神女。

是做老大的日子不美嗎?為何要沒事找事,給自己找個祖宗?

「寨主,神女說,洪魔失敗後,至高神會派下疫獸。疫獸狡詐,會藏在水中,泥中,會派遣蛇蟲鼠蟻,傳播疫毒。」

族人神色奇怪地瞥一眼木朗烈端起的木碗。

這裡面是剛從河裡打上來的水,上面放肆地漂浮著幾根枯草。

木朗烈順著族人的眼神,盯向自己手中的木碗。突然感到毛骨悚然,在這碗水中似乎看到無數只細小的蠱蟲。

「你去寨中說下此事。」木朗烈若無其事地放下手中木碗,隨即強調,「一切全憑自願。」

「誒!」族人興高采烈地通知族人此事。其實,寨子中,除了寨主,其他人全都相信神話,並覺得神女降臨是幸事。

只不過,神女和畢摩之間,誰的法力更高強?這才是族人們的擔憂所在。

與木朗烈不一樣,卓木沙樂於見到神女在寨中獲得信眾。

卓木沙是個務實的人,誰能給部落帶來利益,他就願意跟誰好。

雖然目前秦女並未對卓木部有所優待,但她也沒有借上供的名義牽走部落里最後一隻羊。

卓木沙想起烈火中的大兒子,想起部落中最美貌的少女,想起因失去過冬糧食而餓死的族人……

畢摩,呵!

至於熱列托,那是大力推廣神女的神話。

若非顧及自己的兒子還在沙摩柯手中,而且其他兩寨沒露出明顯偏向,熱列托恨不得早早投奔秦人。

瞧瞧人家澗西部和木霽部,人家那日子過得才叫好日子!

為了獎勵巴亞和比布喜賣力地宣揚神女之事,許多魚抽出一小點魏家家資,分給澗西部和木霽部。

許多魚沒打算將許諾的一成家資一次性全部交付。

窮人乍富,要麼會管不住自己的財富,要麼會容易滋生與實力不匹配的野心。

故而,許多魚會一點點地完成自己的承諾。

但是,就這一點點,都足以讓三個部族紅了眼眶!

「寨主,這,這麼多糧食全是給我們的?!」

「寨主,我這不是在做夢吧?」

「神女!這絕對是神女!」

「有了這些糧食,我們這個冬天再也不會有人餓死了!」

「我一頓飯要吃兩碗,不,三碗栗米粥!」

澗西部的人瘋狂地大叫著,奔向延綿不絕的運糧隊!

木霽部的人朝峭壁扔下一根根枯藤,順著枯藤落到半山腰,靈活如猴子,在樹林中跳躍。

他們大聲叫著,喊著,笑著。

「糧食!我們有糧了!」

「兄弟!」

「神女!」

被兩個部落動靜吸引注意的老挖部,紛紛跑來看熱鬧。

不看就還好,一看酸掉牙。

「都是兄弟,神女怎生就眷顧澗西部和木霽部?」

「我們寨子也缺糧呢。」

「他們估計都能吃到吐吧。」

熱列托的眼睛通紅,羨慕喲。巴亞和比布喜為何運氣這般好?

不行,得早點傍上神女的大腿!

熱列托暗自下定決心。

許多魚給兩個部落送糧之事,在九龍山中越傳越誇張。

「澗西部與木霽部最早侍奉神女,神女感其誠,送糧數車。」

「神女為澗西部和木霽部,賜下一座糧山。」

「神女為澗西部賜下鹽井,井裡有取之無盡的鹽。為澗西部賜下編藤法,日日有糧吃。」

「神女會厚待追隨之人,詛咒不信之人。」

……

許多魚聽說此事後,不得不佩服謠言的功力,無論是哪個民族的人,想像力都頗為豐富。

胡非子端著一碗人蔘湯,慢悠悠踱到許多魚身邊,俯身一看:「女君,你畫的這是何物?」

「都江堰。」

胡非子仔細端詳片刻,只見一條河流被從一魚嘴隔成兩部分。

許多魚指著魚嘴介紹道:「這是魚嘴分水堤,能將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為二。外江沿岷江河順流而下,內江流入寶瓶口。」

「由於內江窄而深,外江寬而淺。枯水季節時水位較低,則60%的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內江,保證了成都平原的用水;而當洪水來臨,由於水位較高,於是大部分江水從江面較寬的外江排走。」

胡非子看懂了,驚呼道:「因勢利導,化腐朽為神奇!都江堰若是建成,巴蜀將多出萬畝良田,成天府之國!」

此時的天府之國多指中原地帶,這也是秦國的主要產量區。

胡非子做出這麼高的評價,可見是相當看好都江堰的效果。

胡非子拉住許多魚的雙手,激動不已:「莫非鉅子,真是神女?」

許多魚尷尬地收回手,訕訕道:「非也。此非我之功,是李郡守所思。」

胡非子卻是不信,只當許多魚是為了報答李冰的恩情,這才將功勞安在李冰身上。

許多魚微微嘆口氣,李冰治理好巴蜀之地,要花費數年。

自己實在是等不起,這才不得不行此下策。

以後不管何人問起,許多魚都會咬定這就是李冰之功。

許多魚派人將這番設計,快馬加鞭送到李冰手中。

早日建成都江堰,早點成就天府之國。

門外突然傳來:「女君,有人前來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