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邯鄲

正文卷

第69章 邯鄲

趙政被華陽夫人這一番話震驚得表情龜裂:「大母,政年歲尚小。」

華陽夫人斜睨一眼趙政,嗔怒道:「政莫不是嫌棄我侄女?先讓她去府上陪伴你,待你到了年歲,再大婚。」

總而言之,這人,必須塞進趙政的後院,名分可以日後再定。

趙政恭敬地跪地:「恕政難以從命。」

華陽夫人久居高位,頭一次被小輩拒絕,掛不住臉:「良機難尋,你弟弟成蛟不較你差。」

趙政不再多言,說得多,錯的多,容易被冠上忤逆不孝的罪名。

華陽夫人將趙政趕出去,在屋內大發怒火,等太子柱歸來,在太子柱面前好一頓哭訴。

太子柱一反常態地沒有安慰華陽夫人,反而嚴肅道:「以後嚴禁你兄進入府中。」

華陽夫人不可置信地睜大眼睛,臉色煞白。

太子柱終究是憐惜她的,稍作點撥:「宣太后之事,猶在眼前,需引以為戒。」

後宅小事,沒了掌權者的支持,就無法掀起風浪。

趙政沒把此事放在心上,華陽夫人若是執意如此,迎接她的將是一杯毒酒。

更大的風浪是秦王因邯鄲久攻不下,脾氣愈發喜怒無常。

趙政和蔡澤一致認為,此時不宜冒頭,蟄伏為上。

連續接到秦王好幾封責問信的王陵,心中焦慮,但秦軍仍舊不得寸進,因為守衛邯鄲的是老將廉頗。

廉頗站在邯鄲的城牆頭上,城外秦軍將邯鄲團團圍住,旌旗展展,士氣恢弘。

「將軍,」廉頗的親衛紅著眼眶,跪下道:「封地的劉煓來了。」

廉頗的心口突然一陣抽痛,此次邯鄲之圍,趙國的十萬大軍全部押上。

而自己,在收到趙王任命之後,就將封地里的全部青壯帶到邯鄲,只留下流民由劉煓率領。

封地里,發生何事?

劉煓一見到廉頗,就立即跪下,泣不成聲。

廉頗張了張嘴,嘗試幾次之後,才找到自己的聲音:「何事?」

「夫人,夫人去了……」

廉頗只感到一陣天旋地轉,右手扶住城牆,這才勉強站立住:「夫人可曾留下遺言?」

往日廉老夫人的關懷,歷歷在目,劉煓哽咽道:「老夫人臨終之際,身體虛弱,握不住毛筆,只交待小人轉告將軍。」

劉煓深呼吸一口氣,平復心情,學著廉老夫人的語氣道:「妾身得天之幸,能與夫君白頭偕老,此生無憾亦。秦軍兵臨城下,邯鄲危矣,夫君應以蒼生為重,無需回來奔喪。如有來生,願與夫君再結連理。」

親衛們偷偷抹淚,將軍愛護將士,將軍夫人亦是如此。

將士們出征在外,家人們受將軍夫人照拂頗多。

無數個寒冬臘月,是老夫人派人送去栗米寒衣,家中老幼才得以存活。

可老夫人臨終前卻無法得見將軍,甚至連喪事……

廉頗的心似乎被挖下一大塊,呼呼漏風,然而秦軍不會留給廉頗悲傷的時間。

秦軍再次發起進攻,廉頗轉身拿起弓箭,每射一箭就帶走一條秦兵性命。

直到夜幕降臨,秦軍才無奈撤回。

廉頗疲憊地回到營地,劉煓已在帳外等候。

「說吧,夫人還有何話要你轉告我?」

劉煓左右看看,確定無人之後,便湊到廉頗耳邊,輕聲說道:「夫人言,若將軍遭趙王忌憚,可投奔女君。」

廉頗抱臂於胸前,眼神晦暗,似乎意有所指:「劉煓,你果然忠心耿耿。」

劉煓垂下頭,一陣夜風吹過,冷得一哆嗦。

「你回封地去,轉告少夫人,夫人之事……我全交給她了。」

劉煓欲轉身告辭,卻被廉頗叫住:「留步,我有信件要轉交少夫人。」

廉頗數次提筆,然,千言萬語,無法言說。

黑色的墨汁順著筆尖流淌到竹簡之上,暈開一朵朵黑色之花。

這毛筆的筆尖略微發禿,寫字很不順暢,但廉頗一直沒捨得扔掉。

這是那潑猴所贈,還淘氣地讓夫人在筆桿之上,刻下名字。

廉頗粗糙的手,撫摸筆桿上的刻印,字跡娟秀,猶見夫人在火光下溫婉刻畫。

夫人縱使挂念那潑猴,也不會在兩軍對戰之時,說投奔之話。

劉煓,果然大膽。

大膽點好,邯鄲糧草不足,若向列國借糧遭拒,邯鄲難守,劉煓膽子大,才能帶著兒媳等人逃走。

夫人,我若以身殉國,便去尋你。我若擊敗秦軍,便去你墳頭報喜。你與符兒在天上,好好看著。

秦軍的攻擊,好似奔涌的波濤,一浪接一浪,連綿不絕。

邯鄲城內,守軍死傷無數。然,復仇的烈焰在每位趙人心中燃燒。

「夫人,你和後院女子皆上前線!」平原君趙勝狠厲道。

平原君趙勝的妻子,乃魏國信陵君的姐姐,她聽聞夫君竟讓自己的妻妾盡數上城守敵,大驚失色。

「夫君,府中女眷身嬌體弱,怎可?」

趙勝命人送來數十副盔甲:「擅武藝者,上城牆。體弱者,備後勤。唇亡齒寒,秦人一旦攻破邯鄲,豈會給你們留活路?」

平原君的舉動,極大地鼓舞了士氣,無數邯鄲的男女老少自發走上城牆,略盡微薄之力。

而趙勝則修書一封,寄給自己的妻弟。

「我素聞信陵君品性高潔,樂善好施,這才求娶令姐。今邯鄲被圍,信陵君可不必憐我,但令姐無辜,信陵君忍心讓其喪命耶?」

收到信的信陵君,真真是左右不是人。

前段時日,秦國派人敲打魏王,言誰欲援趙,待秦國攻破趙國之後,會一一算賬。

魏王膽怯,命令將軍晉鄙率軍駐紮在邊境的鄴城,觀望形勢。

信陵君無奈之下,帶著自己的門客和一百多輛馬車,想要去援助趙國。

「信陵君,如此赴趙,無辜送死也!」七十多歲的守城官侯贏攔住信陵君。

信陵君對侯贏不薄,自覺侯贏不會害他。

侯贏:「欲救趙,需有兵。我聽聞晉鄙調兵的兵符就在魏王的卧室里。公子您當年救過魏王寵妾的阿翁,她一直想找機會回報你。」

信陵君懂了,也照做了。

為了防止晉鄙起疑心,侯贏特意讓自己的好友朱亥跟隨信陵君:「朱亥,我年歲已高,無力遠行,你辦完此事後,便去巴蜀尋鉅子!」

朱亥重重點頭:「侯翁,若晉鄙不交兵權,我殺之。鉅子之令,誓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