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兄弟

正文卷

第51章 兄弟

趙政在溫暖又熟悉的被窩中,成功渡過了到咸陽後的第一個晚上。

這一覺,極為香甜,可惜,一大早,就有人擾人清夢。

「大兄,大兄!」清脆的稚兒聲,在門外響起。

「小公子,小聲些。」奴僕們顫顫巍巍,急得眼淚都要冒出來了。

公子政抵秦當日,便親手斬殺一人的事迹,傳遍全府。

奴僕們生怕引起公子政不悅,小命不保。

男童嘟起嘴道:「我大兄豈會怪罪我?」

趙政不緊不慢地穿好衣物,一走出來,就見一個胖墩墩的小糰子,忽閃著大眼睛,等候在院中。

「何人?何事?」趙政面無表情地問。

「兄長,吾名成蛟。」胖糰子儒慕地仰望趙政。這就是自己的兄長嗎?長得跟阿翁真像。

趙政整理好衣袍,不曾食用朝食,就要命人備車,要去學宮。

胖糰子期待地問:「兄長,吾可以與您一同去嗎?吾保證,不會給您添亂。」

趙政居高臨下地俯視胖糰子,兩片薄薄的唇吐出絕情的兩個字:「不行。」

胖糰子圓溜溜的眼睛醞釀出水汽,他的侍從們憤憤地望向趙政,卻不敢多言。

趙政沒理會這群人,直接坐上車去找荀子。

荀子在得到秦王的支持後,很快就創辦了稷下學宮。

有老師,有學生,只不過缺一個場地罷了。

當趙政走進學宮的時候,許多學子尷尬地低下頭,不敢與之對視。

反而是李斯和韓非子迎上來:「公子政,可是來尋老師的?」

「老,老師,在,在用膳。我帶,帶你去。」韓非子側身,領著趙政去找荀子。

荀子今日的朝膳是雞肉羹配蝸醢,蝸醢就是蝸肉醬:「可曾用膳?」

趙政坐下來,示意僕從再上一份:「並未。」

「子楚這般小氣?連朝食都不捨得給兒子準備?」

趙政:「老師不捨得給學生一碗肉羹?」

荀子嘆氣,喝了一大口雞肉羹:「你要的豈止是一碗肉羹?」

趙政將蝸肉醬倒入雞肉羹中,攪拌了幾下:「老師,你們遲早要做選擇的。除了我,你們還能選誰?」

荀子氣笑了:「大秦王室,除了你,竟還找不出其他王子了?」

「有,我還有個弟弟成蛟,年紀尚小,但小心思不少。今早還想隨我一同來,您可想見他?」

荀子放下碗,拿出手帕擦嘴:「不用。你在替你的青梅抱不平?對老師,這般不恭敬。」

肉羹下肚,一股暖流自胃部流遍全身,趙政這才開口道:「她不曾怪您,我也沒有怨懟。」

荀子的視線定在院中的枯樹上,寒風蕭瑟中,趙政的聲音傳入耳中。

「大王氣量小,老師當日若不投誠,不僅自己吃不了好果子,還會更加激怒大王。多魚她心裡明白。」

荀子不經意間用衣袖擦拭眼角的濕潤:「大王和子楚讓你來尋我,一是考驗,一是在你和多魚之間埋釘子。你倆關係本已破裂,何必雪上加霜?」

趙政展顏笑道:「她的便是我的。」

荀子不屑嗤笑。

「我的,也是她的!」趙政擲地有聲道。

荀子沒再說話,似乎是默許了。

當趙政散學歸府時,成蛟正在子楚面前撒嬌賣痴。

「阿翁,成蛟喜愛兄長,想與兄長一同去學宮。」

子楚享受著美人在懷,嬌兒在側。公子政的歸來,就好似一把尖利的黑劍,刺破這溫馨的溫馨的氛圍。

子楚眯起眼睛:「這事,你得去問你兄長。」

「大兄!」成蛟乞求地看著趙政。

趙政向子楚問安之後,堅定地拒絕了成蛟:「學宮不是戲耍之地,你若好學,便讓人來府中給你啟蒙。」

「是荀子嗎?荀爽也行,或者李斯?」

「學宮之人,有重任在身,豈可因你之私,耽誤公事?切記要謹言慎行。」趙政義正言辭地訓誡弟弟。

成蛟委屈地望著阿翁。

子楚卻扭頭,對兄弟倆的小官司,視而不見。

兄長如父,弟弟做的不對,受到兄長訓誡,傳出去,只有人人誇讚兄長的份。

成蛟委委屈屈地行禮告辭,尋華陽夫人告狀去了。

子楚多年來,膝下只有成蛟一人,因而華陽夫人早將成蛟視為子楚的接班人,對成蛟甚是寵愛。

畢竟,誰也沒想到,趙姬居然能帶著一個稚兒,在趙國活下來。

趙政和子楚無話可說,多年來的隔閡,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消融的。

更何況,趙政早就過了期盼父母寵愛的年紀。

「蔡澤,此人很是圓滑,得范睢和王上看重。你可適當接觸,但不可過密。」

子楚說完這句話,便讓趙政退下了。

趙政回到卧室,揮退僕從,拿出懷中珍藏的手帕,陷入沉思中。

許行被秦王安排去了河內。

長平之戰,讓秦國國內空虛,急需補充大量糧草。

因而農家子弟被派往秦國各地,企圖在來年春耕時,就能見成效。

這部分勢力,秦王是不會讓自己插手的。

其他的……

——

「不想做將軍,欲改行做工匠了?」自從回咸陽後,白起閑暇之餘,就是與許多魚鬥嘴。

許多魚一下接一下地打磨手中的木塊,懟道:「我不想做工匠,可誰叫武安君摳門,連工匠都不捨得借一個。」

寒風中,白起光著膀子,朝著靶子射箭。

嗖!

正中靶心!稻草人靶子直接被力度強大的弓箭射散架了。

守在一旁的白仲急忙將外袍披在白起身上:「阿翁,何不稍作休息?」

白起對自己這個年過三十的孝順兒子,很滿意。

雖然絮叨,但誰叫自己只有這一個兒子呢?

白起享受著兒子的孝心,對許多魚冷嘲熱諷道:「咸陽城宮殿外往西,有鑄鐵、冶銅和制陶作坊。你不自己去尋,還指望我?」

「你怎知我沒去?那是官坊,不接私人訂單。想做個鐵片,險些被人報官。」許多魚很走運地被藺相如收養,享受到的都是特權階級待遇。

哪能想到,即便不是流民,作為庶民,平民,生活限制都這般大。

而且自己沒有秦國的環錢,帶來的布幣,秦人根本不收。

許多魚頭都大了,那一串串的布幣,只在趙魏韓才能花出去,總不能回趙國換成物資再帶回秦國?

秦王拿走自己那麼多糧食,還不放俘虜,多少得給自己補償點錢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