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求援

正文卷

第42章 求援

「將軍,我們向邯鄲方向突圍吧!」

「將軍,秦軍損失大於我們,兩軍兵力相差無幾。他們據險而守,兵力一時難以調度,一旦我們突圍,肯定會突圍成功的!」

「將軍,大營糧草不足,不能再等下去了!」

趙括腦海里不斷浮現兵法中的內容,是逃,還是拼一把?

趙括出身顯赫,熟讀兵書,在趙王那裡有很好的聲望。

但他想像他阿翁一樣,一戰成名,天下皆知,於是堅持首戰必須為主將。

長平之戰,乃秦趙兩國的國戰,對面是赫赫有名的武安君白起!

白起年過六旬,他還能像年輕時那樣,對戰局有敏銳的嗅覺嗎?

這天下,終究是屬於年輕人的!

只要自己贏了這一仗……

「派人向邯鄲求援,增兵一萬,我們裡應外合,反包秦軍!」趙括覺得這一把可以賭一賭,到時候攻守之勢易也!

副將們無奈,只能向邯鄲求援。

得知三十萬大軍被圍的趙國,舉國上下,一片嘩然。

藺相如急匆匆趕往王宮,求見趙王。

「王上,趙國損失不起三十萬青壯了!懇請王上召回信平君,以商議戰事。」

趙王第一次經歷這樣大的失敗,哪怕當年父王被活活餓死,自己都不像今日這樣手足無措:「此事再議。平原君,增兵一事,你怎麼看?」

平原君為難:「目前只有代郡,雁門關的守軍可以調動,十來天就能抵達。然,一旦調走守軍,匈奴極有可能南下。」

以現在趙國的情況,根本不可能兩面作戰。

趙王決定:「增糧!派人向其餘各國借糧!」

趙國的借糧是徒勞無功的,因為趙王的反覆,魏齊等國根本不信任趙國會堅定抗秦。

更何況,趙國這境地,到時候能還得起嗎?

——

「師傅,你要獻糧?」許多魚拿著一長串糧倉的鑰匙。

眼前的廉頗鬍子黏作一團,兩眼猩紅:「是,趙軍雖被圍困,但只要糧草充足,還能繼續與秦軍斡旋。」

「趙王已經派人去各國借糧了。」

「他們不可能借的。但只要我們撐住一段時間,縱橫家就能有更多的依仗,到時六國合縱,可退秦兵。」

許多魚垂眸:「趙王已經厭棄您,您還要幫他?」

「非為了趙王,而是為了三十萬青壯!」

許多魚深深地看著廉頗:「您知,我和阿政是要去秦國的。若是讓秦王得知我借糧之事,我該如何?」

廉頗閃躲著避開許多魚的視線,卻固執地站在原地。

真是風水輪流轉,曾經自己要帶著阿政私奔,阿翁的問話,與今日相比,何其相似?

阿翁當初是什麼心情,自己不得而知。

但今日,著實是悲傷,無奈以及左右為難。

院外突然傳來熙熙索索的聲音,許多魚和廉頗打開院門查探。

「主君!女君!」

院外齊刷刷跪了一片庶民和流民。

丁老翁作為鄉里輩分最大的人,率先出言:「女君,我們聽聞趙軍被困,缺乏糧草。這是我們的心意。」

順著丁老翁的手指望去,那一片空地上擺滿了糧食,有麥子,也有土豆。

粗粗估算,他們最起碼拿出了四分之三的存糧。

許多魚嗓子干啞道:「沒了這些糧食,你們可能過不去今年的冬天。」

丁老翁笑得滿臉褶子:「我今年五十有二,已是高壽,活夠了。讓那些娃娃們,替我活下去吧。」

「軍中有我夫君,他還未曾聽到稚子喚他一聲阿翁。」

「我家大郎純孝,替父參軍。然,我們為人父母,怎麼忍心讓我兒餓死?」

這時,狐崽哼哧哼哧地拖著一袋子東西走過來。

狐崽摸一把滿臉的淚水:「女君,這是我攢下的果乾以及我阿翁的撫恤金。囚吾還在長平,求求女君,幫我帶給他吧……」

許多魚抬頭,高懸天上的烈陽如此刺目。

「你們帶回去吧,我師傅打算捐糧。今年的收成,大家都知道。不缺你們這一星半點的。好好活著,等他們回來。」

「拜謝女君!拜謝主君!」

「我們回去就給主君和女君立長生牌位。」

……

廉頗感動不已:「你……」

許多魚攔住廉頗的話頭:「師傅,我是有條件的。第一,您去邯鄲時,要輕裝上陣。若趙王同意了,我這邊直接發出糧草,以節省時間。第二,無論此戰結果如何,日後您若不想在趙國待了,您和師娘他們要去秦國找我。」

「善!」

廉頗連衣服都沒換,直接騎馬奔赴邯鄲。

趙政:「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知道。阿政,若是秦王真的對我不利,你便做壁上觀吧。」

趙政大怒:「你在小瞧我?!」

「阿政,我們還是太過弱小。秦王若要我性命,我自會逃跑。若不要我性命,阿政,你要在秦國站穩腳跟才行。」

趙政氣鼓鼓的,恨許多魚不該多管閑事。但對上農人們感激涕零的眼神,再回憶起往日的點點滴滴,這股氣就慢慢消散了。

廉頗風塵僕僕趕到邯鄲,幾番求見趙王,卻被拒絕。

「信平君,趙王不想見你。」

「捐糧?待我去通傳。」寺人跑進宮內,沒過一會就回來了,「信平君,王上說,您的封地多是草場,哪來的糧食?讓您回封地去。」

廉頗著急道:「我有一弟子,頗善經營之道……」

寺人不耐煩道:「信平君!王上已經足夠寬宏大量了,若非您戰場失利,這數十萬大軍豈會被圍困?!」

廉頗的臉上青一陣,白一陣,本想拂袖而去,但一想到生死不明的數十萬青壯,裡面有不少自己親手調教出來的精兵精將,有自己多年的副將……

廉頗轉身敲開藺相如的門。

……

咸陽城內,威嚴肅穆。

「報!大王,武安君將趙國三十萬大軍圍困在韓王山下!」

秦王大笑:「好!乾的好!」

「報!大王,趙國向魏國,齊國,楚國借糧!」

范睢氣定神閑道:「無憂,他們不會輕舉妄動的。」

「報!信平君廉頗赴邯鄲獻糧!」

秦王詫異,廉頗的封地主要是用來養軍馬的:「他哪來的糧食?」

「回稟大王,據傳是信平君的親傳弟子發明了耕地利器,租種了大量田地,產糧比以往高出三成。」

秦王驚坐起,不僅為了這耕地利器,也為了極有可能被改變的戰局!

趙軍被圍困,但秦軍數量與趙軍旗鼓相當,現在比的就是,誰的援軍最先到!

感謝隨風而思2,翁萊c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