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正文卷

第三十四章

◎不敢認◎

「不是, 她不是一個普通的公主啊,你確定她是你師姐,是你心上人?」孟瑾仍舊不死心追著兩人問。

周雙點頭:「應該不會錯。」

宋岸便也道:「她確定, 我也確定。」

孟瑾看著宋岸不知道該說什麼,他不信宋岸想不到這一層——

這是一位敵國公主,作為宋家的繼承者,在這個敏[gǎn]時期和敵國公主有牽扯, 怎麼都不是一個明智選擇。

他提醒宋岸道:「我聽到消息, 崇旌的主將犧牲, 副將宋晨即將升為主將,昌夷一戰由他統領作戰。」

宋岸聽過這個名字。

宋晨是羊城宋家的子嗣, 修行天賦很好,因為私生子身份被排擠, 後激活「技」才得到重視, 此後五年他逐漸獲得老一輩認可, 宋家主臨死前將家主之位傳給他,第二年他就主動宣稱退出宋家,另立羊城宋家為獨立於雁城宋家的修仙家族,自覺歸順朝廷為皇室所用。

宋岸皺眉:「不會被識破?」

孟瑾想也不想拒絕:「不行,我是二師兄。」

昌和公主就是這時出現的。

「二師兄,」孟瑾指著自己,又指向沉眉的宋岸,「三師弟,望青山師兄妹三人來昌夷尋找大師姐,如何?」

同昌夷的這場戰事令這些將士大受鼓舞,一個個卯足了勁兒要證明他們的能力,士氣大漲,然而昌夷那邊卻截然相反。

宋岸道:「我記得你生辰八月初六,我三月二十。」

孟瑾道:「望青山雖名聲在外,但行事低調,鮮少有人知道他們真面目,桑固遊歷數年都未曾見過,只要不認出我們的身份就不會有問題。」

「師兄柳不歸外出都是為了幫師父師姐和小師兄解決麻煩,大多待在望青山,小師兄賀知意喜歡外出,性子有些天真。」

他們面色灰敗,眼裡沒了光,死氣沉沉。

周雙舉手發表意見:「看上去你更適合當小師兄,宋岸當二師兄。」

「我們是師父九辰子撿回來的,師父經常外出不歸,偶爾在外闖禍會傳信回來讓師兄去解決。師姐邯雪枝經常下山,結交的朋友也多。」

要說這場崇旌同昌夷的大戰,沒人覺得昌夷能撐下來。

這片土地布滿瘡痍,就如同隨大流往外走的流民。

可戰爭總是殘酷的,特別是當人掌握超自然力量時,造成的破壞力就更強了。

而戰場敵對方是宋晨,皇室的人, 他如今站在昌夷的地界上同昌和公主交好, 牽扯之事可大可小。

決定好身份後三人再次出發,孟瑾發揮他的優勢循著人煙問路,假裝尋找戰亂走散的親人,周雙給他們科普望青山。

因為宋晨這件事, 宋鑄將宋家旁支的主要負責人聚集在一起商議了許久。

這場大戰,崇旌大軍勢如破竹般一進再進,不到兩個月就攻下昌夷大半城池,得到消息的妃子皇子紛紛收拾首飾錢帛,連運輸錢財貴人的馬車都備好了。

他人嘴裡輕淡的戰場,展現在眼前是觸目驚心的。

宋岸一想到襲淇這個假名字,忽然就沒話說了。

正如孟瑾思慮那般, 宋岸此行並不明智。

但到了這裡, 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就此回去。

孟瑾心中嘆息, 暗想若他要尋的人是昌和公主會如何,很快得出答案,他會和宋岸做出同樣的選擇。

「怎麼進城是個麻煩,」孟瑾仰頭看厚重城牆,西城門雖對著昌夷內,上面的巡邏卻沒有絲毫鬆懈,士兵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根本沒法輕易靠近,他扭頭問周雙,「望青山有沒有特殊傳信方式?比如傳信煙花?」

「望青山在瀾城以南,以前本來不叫望青山……」周雙交代瞭望青山大致情況後,剩下的任由兩人隨意發揮。

有時是被摧毀的城池和還未來得及處理的大火和屍體,有時是已經逃離家鄉只留下空蕩蕩的屋舍,還有大片被染成赤紅的鬆軟土壤,偶爾看到紅土下冒出的腿或者半張臉,很難讓人想像腳下是什麼。

孟瑾接過看了半晌,是上品法器,他已經對周雙的大手筆麻木了。

她的回歸彷彿一針強心劑,振奮了整個昌夷,以一己之力撐住了即將傾倒的大廈。

僅用一月趕走崇旌大軍,統領剩下的狄家軍奪回兩城,又直入敵營砍掉主將頭顱,將一面倒的局勢扳成雙方歇戰。

周雙點頭。

這種事情宋岸完全插不了手,也望向周雙。

聽到這裡宋岸滿心複雜,原來她叫邯雪枝,他們連最親密的事情都做了,他卻才知道她的真名。

崇旌自統一後鮮少發生戰事,頂多有些草莽流寇,再厲害些的就是散修禍事需出動士兵抵擋,到了後面,皇室有了自己的修士和「技」後,士兵的用武之地越發少了。

他轉身去問周雙:「望青山除了你師父,還有一位師姐兩位師兄,是不是?」

周雙幾人見到這幕時都無法說出話,只逆著人群往他們來的方向去,許久後看到一座緊閉的城門,在對方遠程攻擊範圍外停下。

孟瑾:「……」

周雙沒敢說太多師姐的事,怕一不小心扒掉「抱香姑娘」這個馬甲,於是跳到師兄。

周雙想了想,從乾坤袖中掏出一隻木雕,她用這法器對付過黑衣人幾次,於是遞給孟瑾道:「它能噴火,但我的實力做不到,你試試。」

唯一能抵擋崇旌進攻的狄榮將軍一家,被昌夷皇帝床邊美人吹的枕邊風給殺了,反倒扶持一個沒用的妃子父親當將軍,結果剛當上沒多久就被崇旌攻打,嚇得臨陣脫逃。

與此同時,城內的議事堂內,圍在桌前的幾個男子各抒己見,爭得面紅耳赤,有堅持要繼續打下去的,也有主張趁這個機會投降的,還有責怪最上方安靜端坐女子的。

即便有孟家百般維繫皇室和家族之間的關係,可發展至今, 皇室已經不滿足於和修仙世家分庭抗禮的局面了。

那責怪女子的男人長得纖瘦,臉白無須,一看就不是參與戰事的。

這人是皇帝身邊的紅人林公公。

他意有所指道:「實力高能打有什麼用,將崇旌主將腦袋給砍了哪裡還有談和的機會?總不能昌夷一直跟崇旌打下去,拿什麼打?」

昌和公主阻止進攻的崇旌大軍後,計畫逃跑的皇帝又放心地睡回美人堆里,一覺醒來才記起要讓昌和公主同崇旌講和,結果他記起得太晚,林公公來時對方主將已經被砍了,他一直對這事耿耿於懷。

這話一出,幾位將士立即不滿。

「若不是這主將被殺,昌夷哪裡能得這片刻安寧?」

「奶奶的,都打到家門口了你們還在想談和,談你奶奶個腿的和!」

「打什麼打,崇旌國力是我們百倍,慢慢耗都能耗死,你拿什麼打?怎麼打?」

林公公氣得一拍桌子:「一群莽夫!咱家是奉皇命來的,你們算什麼東西也敢這麼說話!」

身穿盔甲的幾人早就不滿這什麼都不懂還指手畫腳的太監,各個站起來都比他高個頭,拳頭捏得咯吱響,一人也拍桌子,當即拍碎一個桌角。

林公公見這些人不聽自己的,連忙轉向安靜坐在首位的女人:「昌和公主,這幫人對朝廷命官無理,你要縱容到底嗎?」

昌和公主坐得端正,雙手擱在腿上,笑容得體道:「林公公嚴重了,只是軍事商議,大家說得都有道理,本宮會慎重考慮。」

林公公要再說什麼,卻被門外的動靜打斷。

很快進來一名中年女子,雖然她眼角落下了幾條皺紋,卻仍舊難掩麗色,看得出年輕應是位貌美的女子。

她推開門窗朝昌和公主示意:「昌和,看外面。」

就見被烏雲籠罩的天空出現一隻振翅高翔的彩色大鳥,所過之處出現幾個火焰組成的赤紅大字——

師姐,我是小幼。

城中士兵紛紛仰頭看這奇怪景象,也有些經歷戰爭後神經緊繃,害怕這是敵軍新手段,驚慌失措著四處找掩體。

情緒這種東西很容易傳染,很快開始騷亂起來。

議事堂內有人反應極快,順手抄起門口士兵背上的弓箭射出一箭,那大鳥被射中落下去,周圍的人紛紛後撤,半晌才敢上前觀察,確定是個沒有攻擊力的木雕。

靜坐的女子神色不變,可看到那字時,交疊在膝上的手指禁不住顫了下。等議論聲逐漸平息下來,她聲音平穩吩咐屋內幾位將士。

「是崇旌在派人干擾軍心,姜魁,城內外都加強巡邏,看到可疑人物立即驅趕,巴韋,帶一支小隊去探崇旌軍隊動靜,其餘人穩定所有士兵,有異常立即上報。」

得到命令的幾人抱拳行禮。

若說開始他們還對這個空降的公主不服,暗中挑釁她的權威,但幾次勝戰之後,已經沒人不對她五體投地了。

幾個大漢走後議事堂瞬間感覺空了下來,林公公還想再說些什麼,中年女子先一步趕人:「公主累了,林公公也早些下去歇著吧。」

林公公被人敷衍,氣得丟下一句:「最好別出什麼事,否則別怪咱家上報皇上!」

林公公走後,中年女子坐在昌和公主身旁詢問她:「方才的事你不同我解釋一番嗎?」

昌和公主聞言微笑:「姨母,是敵軍詭計。」

羅夫人唉聲嘆氣道:「我知道你很辛苦,可你外祖被奸人陷害至死,皇后因此傷心過度離去,狄家只剩我們,你天資聰穎,資質同皇后一樣厲害,只有你能重振狄家,昌和,希望你不要怪姨母帶你回昌夷。」

昌和公主垂下眼帘,柔聲道:「姨母言重了,這是昌和該做的。」

羅夫人拉著她的手惋惜道:「姐姐心裡一直惦記你,造化弄人,沒能撐到你回來的那日,要是知道你在外面受了這麼多苦,她該有多心疼……」

昌和公主神情溫和地聽她訴說皇后生前的所思所想,又聽她將狄榮將軍死前的不甘和怨氣道一遍,最終嘆息一聲問她:「昌和,你同我說老實話,是不是你的同門來找你了?」

昌和公主搖頭:「姨母,你想多了。」

羅夫人溫柔拍拍她的手,沒再說什麼。

羅夫人離開後,她靜靜坐了許久,緩緩側頭望向窗外,被大火燒出的紅字早已消失,只剩緩慢散去的黑煙。

她在心裡道:小幼,不要來。

可自從她是昌和公主後,許多事情都不再如她所願。

傍晚陰雲密布,天黑得很快,沒多久就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各處開始點了燈。

羅夫人讓人多添了幾個菜,面上帶著掩不住的喜色,她見昌和坐在桌前等待傳膳結束,笑著問她:「怎麼不問問我為何添菜?」

昌和公主:「今日為何添菜?」

羅夫人看她的神情帶著奇異的光彩:「因為有客人來。」

昌和公主緩緩抬頭,貼著髮髻的金色流蘇發出細碎聲響。

羅夫人繼續道:「怎麼不問問是誰的客人?」

昌和公主:「誰的客人?」

她笑著讓侍女將客人帶進來,嗔怪般道:「昌和,你什麼時候這樣失禮,連同門找來都不見,要不是我親自去看,你的師弟師妹就要同你錯過了。」

昌和公主緩慢起身,朝著門口望去。

領路的侍女走得很慢,周雙心裡焦急,卻也不放鬆警惕,和她一樣心情的還有宋岸,孟瑾則暗中觀察這座城內人員和布局。

就在方才,他們傳遞消息失敗打算想其他方法時,突然有人從城內走出找到他們,雙方一番相互戒備的交談後,三人還是打算來著城內看看。

沒想到她真的見到師姐了。

周雙滿心歡喜地往前走了一步,卻被對方禮貌的微笑定在原地。

師姐不會這樣笑。

昌和公主姿態端莊,面容含笑,雙手貼在腹部款款走來,不管是步伐還是服飾,都完美得令人挑不出錯處。

可師姐不會這樣走路。

她喜歡跳著走,倒著走,見到自己時會跑著走,身邊有人就摟著人或笑哈哈邊撞人邊走,從樹底下走過時還會薅走一片樹葉,就是不會規規矩矩地走。

師姐不喜歡規矩。

有那麼一刻,她以為師姐也有雙生子。

她甚至懷疑,她是不是又認錯人了?

看著眼前女子,那聲壓在嗓子里的「師姐」怎麼都叫不出口。

昌和公主看著怔住不動的周雙,心中嘆息,柔聲喊她:「小幼,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