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命運之劍

正文卷

第467章 命運之劍

(11)

一切都冷酷得讓人難以置信。

俞珂的腦海里,也曾有過許多個想要去相信誰的瞬間。但是過往十年的生活點滴:每一次挨餓,每一次凍昏在地上,在那個逼仄的小屋裡的每一個夜晚——這些令人揪心、痛苦的回憶,像千百根鋼針在不斷刺向她的心。

「對不起,我做不到原諒任何人……」

「可是,我也不想看見有人說『他們』的不是……」

「就讓我們從此恩斷義絕吧。」

俞珂把銅板還回去一枚,卻沒忘記劍仍在手中。

這是她第一次不在練習的庭院中揮劍,也即是說,這是她第一次面對真正的敵人,它的名字叫作「過去」。

俞珂恍恍惚惚來到河道邊,她順著階梯走下碼頭,望著平靜的河面,靠牆坐在地上,風吹過她臉,幾粒細沙被乾涸的淚痕黏住了,這時她才察覺到自己一路上都在流淚。

「內心還在猶豫是非對錯,身體卻騙不過自己。」她感慨了一下,看見前面游過一艘小船,忽然覺得心曠神怡。

她想像自己就是那艘船,這世間的繁華、興衰,都是過眼雲煙,她可以選擇永遠都不靠岸,永遠都當個過客,這樣就不必再去面對悲慘的人生了。

好不容易找到一絲安慰,不過少頃,便有他人在河面玩起「打水漂」,連續驚起幾圈波紋;第二輪打水漂,石子只在河面上跳了三次;第三輪,只聽見「撲通」一聲,石子就沉入河底了。

朋友們就在不遠處。

「別過來,我不認識你們!」俞珂大喊一聲。

「那我們不妨重新認識一下?」一位白面少年拾起一塊石子朝河面丟去,這回又是驚起好幾圈波紋。

「你小子,有一手啊!」符文濤不服輸,再嘗試一遍,丟出的石子仍然在水上漂不過三次。阿郁隨即過去纏著那少年道:「白少俠,你教教我啊,打水漂怎麼玩?」

白鳳搖搖頭,回道:「這個,我也不懂該怎麼教,還是讓符兄教你吧。」講罷,他又問俞珂道:「如何,第一次自己做『選擇』的滋味。」

「我不想跟你說話。」俞珂道:「就讓我一個人呆在這裡,好嗎?」

白鳳道:「我明白這種感覺,認為世上再無容身之處,此後得過且過,了卻餘生就好?好好思量一番,你這樣做與他們有何不同?到頭來,你又為何要跟爹娘劃清界線呢?」

「我沒辦法原諒他們,也沒辦法憎恨他們,我寧願從來都不知道他們的存在,如果可以的話,餓死在姨母姨夫那裡……也挺好的。」俞珂講話的聲音越來越輕,直至最後哽咽不止,從嘴裡吐出一個字都相當困難。

白鳳說:「你沒有選擇那樣做,因為你的內心深處,暗藏了一個真正支撐你下去的『願望』。不是你日思夜想的娘親,更不是哪路未曾謀面的『神仙』。阿珂,你現在不知道,只是因為歷練不夠,繼續走下去,總有一天你自然便能記起來那個願望到底是什麼。」

「船兒看似在水面上自由馳騁,卻永遠不會知道搖櫓的人是誰。」

那位少年劍客講罷,將俞珂的劍拿起來端詳半刻,然後重又遞到她身前,俞珂望向對方,欣然接下佩劍,若有所思,與他們三人一同回去客店歇息了。

是夜,高家遣人送來書信,信中除卻在抱怨白鳳這幾天都沒來拜訪外,還不忘盛情邀請白鳳參加兩日後大齊皇帝高歡的壽宴,據說此次壽宴為了歡迎前些日子在北鎮立下大功的「御夷候」趙括,特意延後了幾日。

「趙括要來晉陽?」白鳳不禁感嘆一聲。

符文濤隨即附和:「數月不見,也算是冤家路窄了。」

「哼,他倒是風光了,明明只是坐收漁翁之利,功勞最大的明明是白少俠你!」阿鬱憤憤不平地說道:「要不要到大家面前參他一本,說他圖謀不軌,準備造反什麼的。」

白鳳自嘲道:「就憑我們現在的身份,人微言輕,不會有人在意的,反倒如果惹到趙家人了,我們連片刻安寧都沒有。」

「義兄。」俞珂懇求道:「能否讓我也跟隨左右?」

「正有此意。」白鳳馬上答應道:「這一趟能長不少見識,而且還有可能遇見俞飛鴻。阿珂,在她面前,你可不能露怯啊?」

「我絕對不會!」

之後,白鳳和俞珂用高家人所贈之禮金好好裝點了一下自己,分別購置了一套全新的禮服,兩日後,二人穿上新衣到高家前登門拜訪,作為門客與高家姐弟一起入宮參加壽宴。

按照以往的習慣,皇帝的壽宴一般都要進行十天十夜,先前走出皇宮四處巡遊便是其中一個環節,接下來會慢慢在宮殿里接受各方使臣的正式覲見,聽從他們的祝福和請求、回贈禮品。

每天總共會有八個時辰的盛宴,白天四個時辰、晚上四個時辰,晝夜不停,其間還有各色舞蹈和曲目表演以供來客們解悶。

這不僅是皇帝的壽宴,也是各色皇親國戚、達官貴人們聯絡感情、鞏固關係的好機會。

白鳳得到高惜君提攜,來到晉陽後很短的時間內就得到了進宮面聖的機會,這對於一般江湖人士來說簡直不可思議,其背後所需付出的代價,常常引得白鳳不由得陷入深思。

一走進皇宮,他們就被一派恢弘且規整的建築所環繞。這並非白鳳第一次來,但是他還是頭一回昂首看清楚這裡的建築,每一座都金碧輝煌、高聳入雲,比想像中的更為震撼。

因為皇帝還沒開始召見眾人,所以白鳳和俞珂只能暫且與高家姐弟分開,按照身份貴賤,他們來到只接待門客小廝的地方暫時歇腳。

儘管此地並不接待高貴之人,但是一點也不寒酸,裡面的桌子全是光滑的紅木打造,酒器食皿一律都是名貴的漆器,並且形制統一。

屋頂的藻井形成一個圓形凹面,旁邊雕刻著絢爛的粉色牡丹,凹面處倒懸掛著一座華美的多枝燭燈,其外形酷似茂盛的樹梢,每條枝節上都雕刻著金色的葉片,還有幾隻栩栩如生的鳥兒站在枝幹上,頗具古韻。

席間鋪滿紅色的花地毯,來自四面八方的貴胄門客正在這裡暢懷痛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