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鑄劍渾脫

正文卷

第103章 鑄劍渾脫

(20)

如此這般,白鳳與鄂五小姐又向店家借來兩套樸素的舊衣裳各自穿上,再往臉上蹭些泥灰,打算裝作因無家可歸、孤苦無依而四處流浪的兩姊弟。

起初鄂霏英見那稍微撣一下便能落下灰塵來的衣裳,怎樣勸說都不肯換上。還是在與別人談及自己的表哥張一過後,適才放下架子,願意穿得像個泥娃娃似的出門,離開福來客棧。

其餘人則由趙括吩咐著:有的人跟著葯童小虎前去看望各路病患,打聽關於疫症的消息;有的人則隨著趙括同去拜訪鎮官,了解太平道同其有何恩怨糾葛。總而言之,沒有人願意就此放下手中的「救命稻草」,而去合掌祈禱著神仙搭救。

要說這其中哪伙人的任務最為艱巨,當屬那對前日才相識的「姐弟」之行動。如果他們未能從中探得「太平道」之軟肋,那麼其餘人的努力皆無異於徒勞。因為這伙道人從中作梗,才讓迄今為止許多無辜的百姓受騙上當,甚至危及性命,是以剷除他們的根據,才能讓人們內心的「瘟疫」得以根治。

因此,白鳳與鄂霏英二人自是不敢有絲毫怠慢。在他們走往鎮北「太平觀」的時候,可謂一路眼觀四路,耳聽八方。即使如此,所見的也只是滿目瘡痍,所聞的也不過是一陣寂寥的黃風掠過。

偶爾會踩到地上的枯枝落葉,那乾癟的聲音彷彿是在告訴人們——又一個生命凋亡了;碰見早已沒了人煙的窗檯柵欄,無人打理的格子窗探到屋子外頭,讓風沙刮蹭著,整個木質的框架業已破損不堪……若不是前方還有些人煙之氣,甚至會讓人以為這是到了某個死寂之地。

「前面該是那『太平觀』之所在了吧?」鄂霏英擺弄著亂糟糟的髮絲,好不讓它隨風飄進眼睛裡,說道:「終於見到些人影了,要是讓我整天呆在這麼安靜的地方,肯定過不了幾天就會變成瘋子!」

「呵呵……」身旁的少年微微訕笑著,蓬亂的長髮被束成一撮馬尾,垂搭在那身棕褐色的掮衣上。乍一看上去風塵僕僕,但只需定睛一瞧,便會發現埋藏在這副骯髒外表下那副因連日的奔波,已經不那麼稚嫩但依舊白皙透亮的面龐。這面龐業已歷經過風霜,即使只是寥寥的一個月,也足夠留下些許痕迹:「五姑娘真是說笑了,若是常年待在人堆里,那才是會使人『耳目失聰』的事情。」

鄂霏英聽罷,便怒瞥了對方一眼,卻讓那條留在對方面龐上的,類似「蟲子」一樣的白色異物吸引了目光,而後輕輕嗔道:「你這小子,剛剛叫我什麼?本小姐何時准許你叫我叫得如此親密了?還有……你臉上那條「白色的」,像條「蟲子」一樣的,是什麼東西?」

「額?」白鳳抬手蹭了蹭自己滿是泥灰的臟臉,發現衣服上除卻污穢,沒見什麼蟲子,然後才倏然回憶起來,講道:「那是別人留下的劍傷,不是什麼蟲子。」

「唉……我這人,最怕蟲子之類的東西了!即使只是長得像,也能讓我怯上半天……」言罷,鄂霏英見對方嗤笑更甚,便接著斥道:「白鳳,你等等可別這樣趾高氣昂的!我們可是去求神庇佑的,可不是去鬧事的!」

「在下只是覺得,鄂姑娘應該就是這樣可愛的人才是啊?」

「可……可愛?」鄂霏英,回道:「你跟她果然是一對兒,連嘲笑別人的方式都一模一樣!等等你就裝作啞巴,本小姐不想再聽見你說半句話!」

那少年連連點頭,便裝作餓了好幾天的樣子,微躬著脊背,讓他新認的「姐姐」牽著往前面走。

走到太平觀下,便能見到成群的百姓在那處一個挨著一個,等著前面的人從道觀前拿上道士們分派的稀粥饅頭,然後滿懷笑意地離開。

「這道觀居然有如此多的糧食?」鄂霏英自言道:「莫不是這些人私扣災糧,再借用神仙的名義派發給信徒?」

待白鳳默然點頭應諾,鄂五小姐便也隨他加入到行列當中。

少時過後,前面的人一個個逐漸離開,很快便輪到白鳳領取他的那份。可就在那少年快要接過的時候,面前監管糧食的道士突然便摁住他的手腕,制止道:「這位小兄弟,你額上的『辰紗』呢?」

白鳳聞後,登時便往旁人的額上看了看。發現那些道士信徒,額上皆用紅顏色的料子塗上了些花狀的圖案。霎時間,不知如何是好。好在鄂霏英因為整日舞弄刀劍,與男子同台對壘,也算經歷過不少事情,不至於因為這樣便慌了神。

只見鄂五小姐將白鳳拉到身後,當時便哭喪著臉,悲戚道:「這位道爺,我們姊弟倆好幾天沒吃飽了!前些天老父母害瘟疫死了,家裡也沒了餘糧!全靠我這傻『弟弟』在外面省吃儉用,才讓我活到今天!」

看到落得如此境地二人,那道士看上去也沒有絲毫的情感波動,或許是因為見怪不怪了?抑或是在心裡醞釀著別的事情……反正,他聽完那番訴苦後,便隨手揮手招來旁邊一直候著的小道,喚他帶那兩位苦命「姊弟」進道觀里休息。

跟著那個道士進入太平觀的二人,可能從未曾料想過居然只需訴一番苦便能得到「幫助」。這樣輕而易舉的事情,讓人越想越覺得不可思議。而讓人更覺得不可思議的,正是這道觀內的景象:儘管他的門庭便有著與下河鎮完全不一樣的清新之感,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內里竟還擁有著如江南般別緻的庭院。

穿過青竹間的廊道,腳下踩著的是實木板,而更下面的,是飼有各色魚兒的池塘。屋舍很少,但院內廊道四通八達,被刻意營造出一種複雜的感覺。讓來者皆對此處油然而生成一種憧憬之感,這是有別於道觀之外的那些困苦之地所給人帶來的感受的:讓人直以為此地真有仙人在,不然絕不可能會有這般景色。

「兩位,這邊請……」那位年輕道人將二人引導至一幢高樓前,隨即緩緩推開大門,繼續道:「請在這裡稍等片刻,關於『入道儀式』,稍後會有一位師兄過來教授二位。小道便先行告退了……」

話畢,那引路道士便闔門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