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燕子驚鴻

正文卷

第70章 燕子驚鴻

(11)

只是一剎那的恍惚,手中寶劍不翼而飛。這少年自然嘗試追身一躍將那劍奪回,但是在身子探出石頭圍欄後,讓那突襲而來的狂風迷了雙眼。待其再次睜眼之時,寶劍業已是穿過薄薄的雲霧,消失不見了。

白鳳瞪直迷茫的雙眼,看著那把本不屬於自己的龍鳴劍墮入萬丈之下的亂澗當中,心中五味雜陳。身旁的老和尚玄清杵著禪杖走到那失落少年的身邊,杖上佛鈴發出的聲音飄蕩於微風中,在空曠無邊的藍天白雲之間甚顯悠遠。他伸出老邁的手掌,輕放在對方肩膀上,訕笑道:「小子,怎麼?覺著心裡難過了?」

少年昂首長吁一聲後,答道:「不!我更疑惑的是,師父為何要這樣做……」白鳳說罷,又垂首看向懸崖下邊,那被霧靄遮蓋的蔥鬱大地。

「呵呵呵……」玄清嘆道:「我倒是以為,你師父他是在勸人回頭……關於那個考驗,無論對方是否對老和尚我拔劍相向,最後的結局無非便是親眼看著得來的寶劍墜入深淵;又或是老和尚我命喪當場,攜劍者亦難全身而退罷!」

「回頭?」白鳳呢喃著,下意識轉身回首,映入眼帘的先是在腳下磚地間狹小空隙掙扎求存的野草,然後便是那座高聳、莊嚴的浮屠塔。

「對!回頭是岸吶!」玄清也昂首望著那塔,說道:「像少俠你這樣年輕,何必非得效仿春秋、戰國時的荊軻、聶政。身攜一長劍,胸懷俠客心腸,任你如何拋頭顱、灑熱血,到頭來也不過淪為歷史的塵埃。現在劍也『沒了』,何不就此把握機會:歸隱山林也好,皈依佛道也罷。總而言之,明知前頭是死路還往前走,實在是談不上聰明。」

那少年垂眸思索了少時,腦海里浮現出各種各樣的景象:父母的橫死、恩人的慘狀、師父寂寥落寞的背影……他知道自己並沒有要效仿何人,只是這老和尚說得不無道理,令他堅定的心產生了疑惑:「苟且求存?亦或是遵從自己的內心,繼續向前?」

「呵。」白鳳忽地冷笑了一下,接著道:「老和尚,我可能便是你口中的『蠢人』吧!」話畢,他又面向玄清,作揖道:「請容許在下去把龍鳴劍尋回!」

玄清醞釀已久似的,發出了久違的開懷笑聲,旋即說道:「不愧是那位『白蛇仙人』的徒弟!明日的此時,老和尚我在那座塔裡邊等著你的好消息!」

白鳳聽罷,便轉身離去作下山的準備了。玄清看著對方離去的背影,恍然間睹到了昔日友人的英姿,不禁轉身面對石圍欄外的無際青空,慨嘆道:「你可教出了個好徒弟呀!唉,不像我……」

失去佩劍的少年不敢耽誤半點時辰,因為上下山便要費去一天的時間,所以他除了要備好乾糧和水之外,還要帶上照明用的燈具。鑒於寺廟內用的絳紗燈亮光微弱,在野外遠不如火炬頂用,他也只好向廟裡的和尚借了些燃料以及用干竹篾編成的火把。回到清涼寺整裝待發後,正要踏出房門的白鳳恰好同一臉憂愁的慕容嫣碰上面。

二人對尋劍之事作出了些討論,慕容嫣對玄清的所為更是不解,甚至學著那苗女夢蝶一樣斥罵其為「禿驢」,還提出要助白鳳一臂之力,隨後同其上門責問玄清為何要這樣對待那把對白鳳如此重要的劍。那少年對此只「哈哈」笑對,雖然這樣的考驗確實非常無理:在荒山野嶺里尋一把從萬丈之上掉下來的鐵劍。

是夜,暮鍾依舊是在那個時辰緩緩響起,彷彿是從天地初開之時便是如此。自然的規律,天道的輪迴,在這廟裡的每一個晝夜都如此分明。和尚們陸續回到房間,該是不會有誰會注意到今晚會與往日的夜晚有何不同吧!當然,除了玄清方丈以外。

白日里情緒失控的破戒僧覺心,此時依然是端坐於房間內的硬木地板上,正面對著門打坐默念經文。他的身後匍匐著一位頑皮的少女,她那塊佔據整個左臉的青色毒斑下勾勒著一張似乎永遠也不會停止嚅動的小嘴。

「哎……呀!你在這裡別人怎麼睡啊!」床上的苗女夢蝶抱怨道。

「小僧決不能再讓夢蝶你出去鬧事了。」覺心回道。

夢蝶瞥了眼那個厚實的臂膀,想到今天的覺心如此反常,心生同情,再加上這一路來他的悉心照料,就算她的心是石頭做的也不會不動情吧?

在這樣理所當然的情況下,春心萌動的少女借著那幽暗昏沉的燈光,悄悄蒲伏到覺心跟前,緩緩將身子貼到了對方脊背上。她將自己長有奇斑的臉蛋靠到了對方的臉頰上,那如同蛇鱗一般的觸感,令覺心羞怯不已,夢蝶旋即輕聲說道:「不如,你跟我一起睡吧?這樣我就不會跑啦……」

覺心聞後,渾身寒毛戰慄,身體頓時僵了半刻,他隨即吞吞吐吐地回道:「夢蝶……請……不要說這些話……早些休息吧。」

「好!」夢蝶說道:「我明白,我知道的……晚安……」說罷,她便熄燈上床了。

這樣突如其來的曖昧,讓從未沾染過世俗之氣的覺心分外激動。他深知這是因為自己修行不夠所致,於是更加醉心於念經冥思,企圖將方才的一切徹底忘記。

俄而,不知過了多久,覺心忽聞門外生出異響,於是欲啟門一探究竟。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門外的正是玄清大師。

「原來你在這兒啊,覺心?」玄清問道。

「大師,請聽我解釋!」覺心回頭瞥了一眼床上的苗女,壓著極底的聲音回道。

玄清笑道:「罷了,你快隨我來一趟……」

玄清頷首應允,隨即二人便由玄清提燈帶路,走到了那座浮屠塔內。二人從一處狹小的迴旋樓梯上了樓,進了一間禪房。房內只供奉有一尊佛像,置有一張矮桌,以及數張禪氈子,其餘空位皆堆滿書籍經文。

玄清先是逐一點燃周圍的蠟火,房內漸漸明亮起來。然後他便坐在氈子上,將手中禪杖橫亘於矮桌,開始講道:「覺心,今天的事你可還記得?」

「小僧記得!」覺心合掌回答。

「那時的你情緒過於激動,老和尚我說什麼你也不會聽得進去的。所以,我才想在這夜裡找你單獨談談。」

「方丈竟然將小僧的事情如此挂念於心,小僧著實是無以為報!」覺心彎腰躬身,敬道。

「覺心啊!你看我這禪杖怎麼樣?」玄清問道。

「額?」覺心不解道:「回玄清大師,小僧不懂……」

這二人清談良久,至於結果如何?只見片刻之後,玄清大師孑然一身,只手提一絳紗燈站在浮屠塔背後的懸崖邊上,一直隨身的禪杖已是不見蹤影。他迷濛的雙眼望向黑夜中的深淵裡,好像能看見在其中尋劍的那少年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