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腹痛十七個月,發燒十五個月!

正文卷

第130章 腹痛十七個月,發燒十五個月!

「陳醫生,這是我的身份證。」

女生在來校醫院之前,也看過一部分陳牧的直播。

知道陳牧的看診習慣。

幾乎是在陳牧開口後。

就已經把身份證拿出來,送到陳牧手上了。

陳牧接過她的身份證,在機器上掃了一下。

電腦上。

就跳出了女生的個人信息。

嚴梔!

看到嚴梔的校醫院檔案里,還有一份病歷。

陳牧點了進去。

有些驚訝,「你兩年前,還得過一次肺炎?」

嚴梔點頭。

陳牧看著並不怎麼全面的病歷。

就猜到嚴梔上一次來校醫院,應該只是來開一份轉診單。

校醫院的記錄里,只顯示嚴梔兩年前得過一次肺炎。

卻沒有記錄具體是得的是什麼肺炎,經歷過什麼治療。

看到嚴梔點頭,陳牧追問道:「當年肺炎的病歷,也帶來了嗎?」

正在掏書包找病例的嚴梔,聞言搖了搖頭:「沒有……」

陳牧:「能說清楚當年肺炎的病因嗎,或者做過什麼治療?」

陳牧一邊說著,一邊在校醫院的系統里,給嚴梔新建了一份病歷。

嚴梔努力的回想了一下,隨後搖頭道:「不記得具體是因為什麼原因得的肺炎了,也不記得是什麼肺炎,我只記得當年的那位醫生說,給我做的是什麼抗什麼治療……」

陳牧的手還在鍵盤上:「抗感染治療?」

「對對對!好像就是這個!」

陳牧點了點頭。

在既往史那一欄上填上了嚴梔的肺炎史。

這時。

嚴梔也從自己的書包里拿出了很多的病歷,和檢查報告。

讓陳牧有些驚訝的是,嚴梔的這些病歷,上面居然還貼著很多的便利貼標籤。

不僅僅是病歷。

就連檢查報告也是一沓一沓整理好的。

最上面夾了一張便簽紙,上面清楚的寫了檢查時間,和所有的檢查項目排序。

陳牧順手拿過一本,讓他驚訝的是,上面不僅僅有醫生的字跡。

還有一些娟秀的彩色筆寫的筆記,很顯然這是嚴梔自己,在給她的病歷做筆記。

「救命!姐姐,你又不是醫學生,看個病有必要做這麼卷的筆記嗎?」

「看到這份筆記,我瞬間明悟了,為什麼人家住院,還能考研上岸,真卷啊!」

「看病都能把筆記做到這個份上,這姐姐真的是史上第一人了!」

「救命!怎麼把這段視頻從全網刪除,這要是被我導師看到,我死定了!」

「學醫這麼多年,沒想到居然是被一個患者卷死的,絕望痛哭!」

「看到這些病歷,我就已經開始擔心了,陳醫生一個校醫,能搞定嗎?」

「這個真說不準,就這麼厚的過往病歷,放在我們這個三甲醫院,可能都需要科室主任搖人前來會診。」

「同,我們科室上一次看到這麼厚的檢查報告和過往病歷,我們主任把自己的九十歲的老師都喊過來了,不是一般的棘手……」

「……」

陳牧也是第一次看到這種病歷。

簡單的翻看了一下嚴梔自己寫的病例目錄。

陳牧開始問診:「你這十五個月的發燒史,體溫能到多少度,最高體溫?」

嚴梔回想了一下,「最高體溫三十八度九。」

陳牧點了點頭:「我剛剛粗略的掃了一下伱的病歷,沒有看你的各項檢查報告,之前幾次住院,醫院給你確診的都是潰瘍性結腸炎。」

嚴梔點頭:「是的。」

陳牧:「很好,嚴梔同學,我們現在開始正式問診,我需要了解一下你的過往病史。」

陳牧:「你有過糖尿病,高血壓,腎病這類的病史嗎?」

嚴梔搖了搖頭:「沒有。」

陳牧記錄完後,繼續追問道:「有過肝炎歷史嗎?」

嚴梔搖頭。

陳牧:「有接觸過結核類的病人嗎,比如肺結核之類的?」

嚴梔認真回想以後,繼續搖頭。

陳牧:「那你有受過什麼重大的外傷嗎,或者是做過手術,之前的治療中,有給你輸過血嗎?」

嚴梔:「都沒有。」

陳牧點了點頭,道:「好的,那你的家裡人,直系親屬,有得過潰瘍性結腸炎這類的病嗎?」

嚴梔搖頭:「之前的醫生也問過相似的話,我還特地回家詢問了家裡人,都沒有這類的病史。」

陳牧把病歷填好後,開口道:「在發燒的十五個月里,你除了發燒,還有什麼其他的癥狀嗎?」

嚴梔點了點頭:「我肚子疼了十七個月了。」

陳牧:「……」

深呼吸了一口氣,繼續追問道:「還有其他的嗎?」

嚴梔點頭:「我還便血,大便很黏馬桶,而且嚴重的時候,整個大便都是血色的。」

陳牧開始頭疼:「便血和腹痛,是間斷性的,還是每天?

嚴梔:「都是間斷性的。」

陳牧在電腦上記錄。

「間斷性黏液血便。」

打完這幾個字,陳牧探頭,開喊:「蘇記者,幫我個忙!」

「來了,陳醫生!」剛坐下不到兩分鐘的蘇冰冰,迅速跑到陳牧身邊,等待指示。

陳牧嘆息:「麻煩你去鄭醫生那邊看一看,司慧做的支氣管舒張實驗,兩次檢測需要間隔十五分鐘。」

「他那邊第一次檢測應該已經做完了,給司慧噴個葯,就要等待十五分鐘了。」

「你讓他這十五分鐘,來校醫室干點活。」

蘇冰冰點了點頭。

「噠噠」的跑了出去。

「我怎麼感覺,這是我老婆做過的最累的一次跟拍,不是在給陳醫生幫忙,就是在幫忙的路上。」

「就海城大學校醫院的這個工作量,就算是你進去,你都得幫忙跑腿,看不完,患者根本看不完。」

「想起我們學校的校醫,上了兩年班,最後在校門口貸款買了個房子,結果工作量之前翻到了之前的兩倍,一氣之下又把房子賣了……」

「不僅如此,我好像也明白了鄭副校長,為什麼這麼抗拒鄭鑫來校醫院幫忙了。」

「說句自私的話,如果是我兒子,我可能也會抗拒,三甲醫院遇到這種病歷,還能緊急會診,校醫院算上鄭鑫這個外援才兩個醫生,能討論出來個什麼東西……」

「而且,他已經去過其他醫院了,還住過院都沒有完全看好,這個要是被陳醫生治療出問題,那責任可不是搶個葯能比的。」

「鄭醫生要是真的幫忙了,可能還要和陳醫生一起擔責任。」

「想想就頭皮發麻,陳醫生前面不是說不需要鄭醫生幫忙嗎,不需要鄭醫生面對擔責任的患者嗎,怎麼還是要喊鄭醫生過來?」

「就這一打病歷,沒有幾個醫生敢說自己不喊人幫忙吧……」

「這真的不是一個校醫院應該面對的病歷,醫科大學的校醫院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