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草干 心累

正文卷

第190章 草干 心累

回到家中,程迎珍發現只有小女兒頭上有一對珠花,「阿錦,你怎麼不買?」

「我喜歡用絲帶。」如果有橡皮筋就更好了,簡單方便又實用,可惜沒有。

程迎珍嘖怪:「你都大姑娘了,該簪花戴釵了,再不打扮,難道要等到七老八十?」越說越生氣,「明天我就去首飾鋪子給你買回來。」

夏天剛到,就這麼熱,蘇若錦尋思做什麼消暑好吃的,一邊想一邊隨口拒絕,「娘,我真不戴,買回來也是放在家裡吃灰。」

「那不行。」程迎珍堅持,「你都十三了,已經有媒人尋上門了,穿衣打扮必須講究起來。」

棒冰、雪糕肯定是要做的,可這些都是涼性的,女子吃多了總歸不太好,涼粉涼皮倒是可以,就是沒新鮮感,不知為何,蘇若錦特別想QQ彈的果凍,可惜大胤朝沒有果凍粉賣,只能作罷。

頭一抬,「娘,你剛才說什麼?」

這孩子,程迎珍剛想說呢,這孩子聽到媒人上門怎麼不害羞?合著這孩子根本沒聽進她話呀,氣的伸手就點她腦門,「我說有媒人尋上門了。」

蘇若錦聽的一愣:「大哥去年才考上秀才,他可說了,二十歲之前不考慮婚事。」

蘇安之的原話是不考中進士不成婚,不僅程迎珍不答應,就連蘇言禮也不同意,夫妻倆人都說,「不考慮不自己,也得為下面的妹妹弟弟考慮。」

弟弟倒罷了,主要有兩個妹妹,如果他一直不成婚,雖然沒有絕對說哥哥不成婚,妹妹就不能成婚,但對妹妹的婚事總是有影響的。

所以蘇言禮夫妻最後決定,要是遇到合適的人家就先訂下來,到合適的年齡成婚,給下面的弟弟妹妹做榜樣。

蘇大郎最後同意了。

程迎珍別了女兒一眼,「不是你大哥,是為你而來。」

蘇若錦:……

雖然知道大胤朝小娘子十二三歲就開始議親,但真臨到自己頭上,她還是大吃一驚,伸手指自己鼻子,「我?」

程迎珍點點頭,「嗯。」

娘哎!

她脫口而出,「我那個還沒來呢,連少女都算不上,這些人可真下得了手。」

這下輪到程迎珍喊娘了,伸手就敲女兒,「臭丫頭,你咋什麼話都敢說,怎麼就不害臊呢!」

有什麼好害羞的,暖閣里也沒別人。

丁氏坐在榻邊做針線,聽到外孫女跟女兒鬥嘴,幸福的笑笑,並不插嘴,這是人家母女相處的方式,看似鬥嘴實在耍寶,都是幸福的模樣,就是她夢寐以求的生活,現在實現了,多好!

蘇若錦好奇:「媒人說的是誰家?」

程迎珍見女兒一點女兒家的矜持都沒有,真是拿她沒辦法,但她跟蘇言禮一見鍾情,屬於自由戀愛,所以也只故意惱了一下不知羞的女兒。

回道:「你爹在國子監時的同僚,他兒子跟你哥哥一樣大,也是去年考的秀才,現在也在國子監,兩個爹曾是同僚,兒子與你大哥又是同窗,算是知根知底,我聽你爹說,小郎君的品行、性格都還可以,要是你覺得可以,咱們就先相看相看。」

穿到大胤朝十三年,蘇若錦第一次正視婚嫁之事,細細想想,她好像沒有太多的要求,「只要小郎君跟爹一樣愛家愛妻愛兒女,我就願意。」

程迎珍笑道,「我也是這樣跟你爹講的,你爹說,溫家大郎是個溫和端方的,相貌品性都不錯,他爹現在是國子監司業,也是七品,咱們兩家算是門當戶對。」

蘇若錦不是真的十三歲,前世談過戀愛,事業也算小有成就,所以也算接觸了不同階層,不管是戀愛,還是婚姻,如果不是這一世父母恩愛,兄弟姐妹和睦,她其實很恐懼婚姻的,實在是上一世父母失敗的婚姻對她的打擊太大了,讓她產生了陰影。

可是這一世,蘇言禮夫妻讓她沒了恐懼,但也沒多少憧憬,畢竟,多少人當中才能遇到蘇言禮這樣顧家敬妻對兒女有責任心的男人呢?

曾經的右鄰楊夫人雖有丈夫,可活的像喪偶,一人支撐門庭,活得像個男人;左鄰薛大人家,夫妻二人除了生兒生女,好像根本沒有交流溝通,有事請薛大人幫忙時,遇見他明明沒什麼事,就在外面晃蕩不回家,她還以為薛大人又在找賺錢的門道,結果薛大人說:「不想早回去面對夫人喋喋不休的嘮叨。」

薛大人與薛夫人真是把日子過成了相敬如賓。

也不知這一世能不能遇到像蘇言禮兄弟這般專情的男子。

蘇小妹正在玩布偶,聽到娘跟阿姐的對話,抬頭問:「娘,那溫家哥哥有趙哥哥長得好看嗎?」

「那肯定沒有。」

都是同僚,程迎珍見過溫家小郎君,全汴京也沒有比趙小郡王長得更好看的人了。

蘇小妹撇撇嘴,「要是我嫁人,就找像趙哥哥那樣好看的。」

程迎珍一臉驚(⊙o⊙)…

她連忙問大女兒:「阿錦,你……」

蘇若錦趕緊擺手:「那是你小女兒的想法,我可沒這想法,齊大非偶,這道理我還是懂的。」

阿姐居然不喜歡趙哥哥這樣漂亮的,蘇小妹奇怪的問,「阿姐,什麼叫『齊大非偶』?」

蘇若錦便解釋了成語齊大非偶,先把典故說了一遍,然後總結道:「就是門不當、戶不對,趙小郡王呢,咱們也就遠遠的欣賞即可,可不敢高攀,明白嗎?」

「可趙哥哥明明沒像阿姐說的這麼高不可攀呀,他每次來都很好的呀,就跟我哥哥一樣。」

蘇若錦挑眉,「那你的趙哥哥多久沒來了?」

好久了,久到她都快忘了還有這麼一個漂亮哥哥。

「好吧。」蘇小妹撇撇嘴:「高門大戶趙哥哥已經把我們忘了。」

那倒沒有,前幾天,蘇若錦還收到了趙瀾寄給她的信,說他在浙江瞿州一帶,問有沒有想要帶的特產。

特產?

蘇若錦雙眼一亮,(*@ο@*)哇~,消暑神器來了!

瞿州靠近南地,長有仙草,做成仙草凍,妥妥的果凍健康版啊!

蘇若錦一呲溜跑了,她要讓趙瀾給她帶仙草干過來,草干應當不佔地方吧!

前兩天,秋月還提醒小娘子給小郡王回信,結果小主人好像沒聽到一樣,對小郡王的來信並不熱絡,淡淡的,都不想回的樣子。

小娘子回到房間,秋月還以為小娘子想到什麼事,結果確實想到事了,拿起筆就給小主人寫信,沒想到,簡單的問候之後,她請小主人帶草干。

什麼樣的草干這麼精貴,要小郡王帶回?

站在邊上研墨的秋月看得眼皮直跳,春曉感覺不對勁,借著收拾桌子路過,偷偷瞄了眼小娘子寫的信,當看到草干時,跟秋月一樣直咋舌。

沒一會兒,毛丫從外面進來,「秋月姐姐,芒種找你。」

秋月放下墨塊,連忙出來,帶芒種避到一邊,「查到了?」

芒種點頭,「查到了,都是巴結武侯家的,那個穿粉桃色的小娘子叫姚含煙,是成侯府三夫人的女兒,今年十五歲了,跟武侯府的羅芳菲同年,姚家經常沾武侯羅家的光參加京城各種聚會,估摸著想嫁高門。」

秋月眸光一冷,「她想嫁那是她的事,想踩我們小娘子門都沒有,等主子回來,收拾成侯府一頓。」

芒種點頭,「我知道了。」

秋月剛要轉身,又停下叮囑一句,「主子不在家,萬事小心,千萬別讓別有用心的人靠近蘇家任何一個人。」

「是。」

天色上黑,阿松過來喊吃晚飯,也就是書同叔的兒子許念松,他今年也是六歲,成了小四郎的書童。

「我爹回來了嗎?」

「大人回來了。」

蘇若錦高高興興的趕去餐廳。

院子大有院子大的好處,寬闊、住的舒服,還有花園、菜地也大,想種什麼就種什麼,蘇若錦過上了花園與菜地齊享的美好生活。

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父母帶著妹妹住主院,她住西邊小跨院,哥哥、弟弟們住東邊大跨院,想在房間走廊前一眼看到全家人的情景是徹底沒有了,吃個飯還要出院子,沒以前好。

阿松長相,五官偏向魯大妮多一點,但整體的秀氣,像書同叔,討人喜歡,蘇若錦攙他手,笑問,「今天學了多少字?」

小傢伙笑道,「我跟四郎學的一樣多,十個字。」

七歲的小四郎不如七歲時的蘇安之,蘇大郎七歲時,千字文已經倒背如流,開始學詩經、讀大學了,小四郎現在才開始學千字文,每天才學十個字,這得學到什麼時候去。

不僅小四郎如此,蘇三郎也好不到哪裡去,花平叔跟趙小郡王去了南方,他重新找了個師傅教蘇三郎,這小子調皮搗蛋樣樣來,但在學功夫上倒是吃得了苦,每天堅持,身手現在頗為不錯,看這樣子要走武路呀!

這兩個弟弟各有書童,因為許念松的緣故,大哥買的書童改名叫阿楊,楊樹的意思,蘇三郎的書童,就是教他的師傅撿到的孩子,到蘇家給蘇三郎做小廝後,改名叫阿榆,榆樹的意思,當然,也是因為這個孩子沉默寡言被他師傅稱為榆木,幸好人雖寡言,但不是真的榆木腦袋,要不然……哈哈,可就不妙了。

到了餐廳,家人都在,就等蘇若錦了,她笑道,「別等我,你們先吃啊!」

程迎珍道,「大家都是剛到。」說罷,轉頭,「阿松娘,開飯吧。」

「好。」

書同是蘇家對外管事,她妻子魯大妮自從有了孩子後也不回魯家經營燒烤攤了,就在蘇家操持家務,相當於蘇家內院管事嬤嬤。

這不,又懷孕了,也只能在家裡,沒辦法出去做生意之類的事。

蘇若錦發現他爹今天興緻不高,程迎珍給他擺好碗筷後,他順手給妻子也把筷子擺好,但是沒擺碗,這是腦子在考慮別的事,本能下意識慣常動作變得不連慣。

「爹,公務不順?」

蘇言禮被女兒叫的醒過神,「沒有。」

女兒的話提醒了程迎珍,她靠的最近,瞄了眼臉色倦怠的夫君,溫柔細語:「先吃飯。」

「嗯。」蘇言禮抬頭,「沒什麼,阿錦,別亂猜。」說罷,整理心情,恢複常態,與家人一起吃飯。

蘇安之去年回平江府祖籍考完秀才後就進了國子監,現在每天回來吃晚,一家人終於齊齊整整。

他望了眼明顯不相信的妹妹,示意她先吃飯,天大地大,吃飯最大,這還是妹妹一貫的口頭禪。

蘇若錦便按下心思,安安心心吃飯。

蘇三郎練武,又是長身體之時,一桌人,就他吃的最香狼吞虎咽,程迎珍連夫君也不照顧,連忙拿巾子給他擦額頭的汗,「慢點,沒人跟你搶。」

蘇三郎嘴包著飯,邊吃邊說,「娘,我知道,就是餓。」

「你這孩子。」程迎珍搖搖頭,心想,要是六、七年前,像這樣吃,估計家都能被這小子吃窮。

吃過晚飯,蘇家人移到暖閣消食,魯大妮讓丫頭們收拾桌子,重新開一桌僕人們吃。

李秀竹發現,吉媽媽永遠都在夫人的暖閣里吃飯,從不出來,天天為主家做衣裳,好像有做不完的衣裳,真奇怪。

暖閣窗開著,晚風吹進來,帶來絲絲涼意,讓人舒爽了不少。

蘇言禮躺在搖椅里,閉著眼說道,「今年的天這麼熱,估計有不少地方會幹旱,阿錦,多備些糧食。」

是啊,往年七月份才熱的難受,今年六月就熱的不行,蘇若錦已經意識到了。

「爹,你聽到什麼了嗎?」

「我聽出巡的官員回來說,北邊,從五月底開始到現在,一滴雨都沒下過。」

去年是南方澇災,沒想到輪到北方旱災了,大胤朝這幾年還真不太平。

蘇若錦這三年,鋪子賺的錢除了買了兩個院子,鋪子什麼的一個都沒買,但她買了二三十畝地,種了不少鋪子內需要的糧食、豆類等作經濟作物。

一方面是為減低鋪子運營成本,另一方也是為天災準備的。

如果北邊真的大旱,到時糧食肯定會漲價,生意就難做了。

蘇若錦覺得他爹不是愁這個,坐到他身邊,幫他捏胳膊,「爹,這個力度怎麼樣?」

蘇言禮睜開眼,「我不累。」

「那是心累?」

蘇言禮:……

蘇若錦笑眯眯道,「那我猜猜爹為何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