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上新

正文卷

第18章 上新

洗涮外牆、安慰老娘,一直忙到下午一點左右,蘇若錦才坐到小凳上歇口氣,要是平時,這個時候早該吃好中飯休息的差不多開始準備明天出攤的東西了,可現在,早飯攤子主力——書同估計剛到兵馬司巡值衙門,等他回來不知道什麼時候了。

董媽媽問:「二娘子,那明天早上……」

「去。」蘇若錦說的擲地有聲。

早飯攤子上的一套家活什都被巡差沒收了,拿什麼去擺攤?董媽媽一臉愁雲密布。

蘇若錦冷哼一聲,「就算提籃子我也要把巷口的位置占著。」

「二娘子的意思是有人想我們攤位?」

一個小小的早飯攤子一個半月時間就能賺五十兩,是一個正八品五經博士俸祿的五倍,誰看到不眼紅。

「是不是,明天早上去看看不就知了?」

管它明面上搶攤子的,還是暗地裡眼紅的,蘇若錦才不會放棄剛剛起來的日子。

「可……」做早點的工具都被收走了,董媽媽不知道要怎麼才能撐起明天早上的攤子。

蘇若錦一臉鎮定,「媽媽莫慌,聽我的就是。」

小主人雖小,也是主人,董媽媽有了主心骨,不那麼慌亂了,「那我們現在要做什麼?」

「先發麵。」蘇若錦道,「和平常一樣。」她一邊說一邊拿帽子圍脖一副出門的樣子。

董媽媽一驚,「二娘子,你這是……」要去衙門接書同?

董媽媽猜錯了。

蘇若錦淡定道,「我去國子監找爹。」

董媽媽一喜,「對對,讓大人找找關係,說不定等會我們的家活什就回來了。」她高興的直轉,「我怎麼就沒想到呢!」大人大小也是個官呀,他去了肯定沒問題。

蘇若錦並沒多解釋什麼,轉頭讓蘇大郎跟她一起去國子監,程迎珍一聽女兒去找夫君,也是贊同,「可你們倆太小了,要不讓董媽媽去?」

董媽媽要留在家裡準備食材,蘇若錦說服了娘帶著蘇大郎出去找蘇言禮。

兵馬司衙門裡,書同空著肚子站在管勾(諸司里掌文卷簿籍之官,品秩為八品)案桌前,低頭哈腰,好言相求,請他們把騾子板車之物還給他,這可是蘇家吃飯的傢伙,要是沒有了這些家活什,明天都沒辦法擺攤。

那管勾乜著眼跟同僚說說笑笑當書同不存在。

書同那叫一個氣啊,心裡大罵,龜孫子,除了你家門不出讀書子孫,要是有孩子去國子監讀書,他肯定叫大人『好好』對待這些王八孫子。

一直等到太陽落山,書同也沒能討到擺攤的家活什,那下值的管勾還陰陽怪調的提醒他,「撞牆案沒了,明天一早過來錄口供。」

書同:……

回家被人攔路,咋搞得像殺人犯似的,書同恨得想罵。

「嘿,沒把你投進監里就算好事了,你還敢不服?」管勾冷哼一聲,「要是明天早上不來,騾子等物沒收充公。」

書同:……

書同揍人的心都有了,可衙門裡辦事就是這樣,被無辜牽連的人何且成百上千,他一個小小的奴僕能有什麼辦法,垂頭喪氣回家了。

月落日起,汴京城又一個普通而平凡的清晨來臨了,寒風嘯瑟中,大街小巷慢慢有人走動起來,弓身縮脖,頂著嚴寒為生計而奔波勞碌。

西橋巷附近,各式早飯攤子早已支起,熱氣騰騰的食物香氣瀰漫在空中,吸引著餓了一夜的人們,他們尋著喜歡的食物香氣到不同的攤點上購買心儀的吃食。

不同往日,巷口今天多了兩家攤子,一家賣油條豆漿,一家賣小籠包子與燒賣,不知口味怎麼樣?

攤主見顧客猶豫連忙笑臉相迎,送上優惠:「兩根油條五文,一杯豆漿二文兩杯三文。」

不管味道怎麼樣,反正都比先前一家便宜。

雖說這一拔早起的是朝庭公務員,他們屬於有錢行列,可高等公務員畢竟是少數,大多數還是普通小公務員,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天天省一文也不少錢吶。

有人心動了,腳步移到了便宜的油條攤子。

小籠包子也不甘落後,大聲叫喚:「看一看,償一償,買三送一,買一籠送兩個……」這玩意小,想吃飽吃過癮,一般男顧客至少一籠一買,一籠十八文,價格不低呢!一下送兩個,就等於小籠包從三文降到二文一個,一籠六個就省了六文錢。

天啊,六文可以再買一套油條豆漿了,所以又是一個降價大促銷的,貪便宜的人蜂擁而上。

寅時末,蘇記早食攤準時到達了。

書同看向被人群圍擠的兩個早食攤子,擔心的問道,「二娘子,怎麼辦?」

「他們會叫,我們也會喊啊!」蘇若錦一臉淡定的說道,「書同叔,要不要我幫你喊?」

當然不要。

書同深吸一口氣,雙手攏在嘴邊,朝人來人往呼道,「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今天蘇記又上新啦,美味鍋貼可口生煎,還有熱氣騰騰胡辣湯,保准各位吃過喝過回味無窮哈……」

上新?這詞是不是說倒了。

路人好奇的停下腳步,空氣中湧出一股鮮香辛辣味,引得人口涏水不自覺的往外流。

有顧客直接跑到木桶前,看到裡面濃稠卻又剔透似湯又不像的湯糊糊問道,「這是什麼?」

「客官,這就是胡辣湯,喝一杯,保管你身子馬上熱乎起來。」

嚴冬早上,哪個出門不是被凍得瑟瑟發抖,每個人都縮肩夾背,恨不得人都躲在身裳里,一聽能讓人馬上暖和,年輕男子伸手就要一杯。

「客官,你是胡辣湯的第一個客人,所以不收錢,送你了。」蘇若錦笑眯眯道,「要不要來一兩生煎或是鍋貼?」

「一兩?」顧客還是第一次以稱重買早食,「幾個?」

「生煎四個六文,鍋貼五個也是六文。」

「咦!」年輕男子好像發現了什麼玄機,「這叫什麼生煎的跟小籠包子差不多大啊,六文四個,豈不是一文半一個,而且還用油煎過,豈不是更划算?」

「還是客官會計算,你說的沒錯,就是這樣。」

年輕男子要趕著上值,腦子沒反映過來問一句那為何以前小籠包子會貴,既然便宜又好吃,三樣東西趕緊各來一份,他可是個吃貨,什麼地方有新上的吃食,他總是第一個買來吃,要是好吃,他還會再買,要是不好吃嘛,對不起,沒下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