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文卷

第一百三十六章

老顧家包餃子,自然少不了顧春梅一家。

當天下午,顧春梅就拎著兩隻宰好的老母雞,和大頭哥一人一隻拖家帶口回娘家蹭飯。

等到日落西陲,除去在外地讀大學的徐湯圓,蘑菇肉丁餡的餃子,酸辣豆腐腦,老徐家一家三口,打著飽嗝兒心滿意足回家了。

顧時安兄弟倆負責洗碗,張翠蘭瞅了老兒子一眼,回屋跟顧滿倉嘮叨。

「老頭子,東子個兔崽子我看有心事。」

「有啥心事,孩子大了,多大的事自己也能擔著。」

顧滿倉年紀大了,對後代的事情倒是看的開了。

張翠蘭心想也是,想想他們年輕時候,戰爭災荒瘟疫的,什麼沒遇到過,不都扛過去了。

二老心安理得,拉燈睡覺。

她還是回自己小床睡吧。

雞賊的顧時東躲在廚房裡,看爹媽屋裡滅了燈,才端著打好的水躡手躡腳從裡頭出來。

圓圓高二這個暑假,大齡青年顧時東總算結婚了。

圓圓在小卧室里往外探腦袋。

顧時東跳起來,趕緊對著圓圓比手勢。

本來飯桌上,大哥嫂子看他的眼神就不對勁,老母親也是若有所思的模樣,他好不容易等家裡人睡下了才貓出來洗臭襪子。

圓圓洗完澡,抱著自己的兔子玩偶,跑到大卧室,本來想耍賴皮跟媽媽一塊睡。

其實,他這個年紀也想老婆孩子熱炕頭,不過,讓他當養大舅子的冤大頭,那門都沒有!

顧時東洗完襪子,趿拉著拖鞋去晾完襪子,打著哈欠回屋了。

圓圓這丫頭把翠蘭同志吵起來,再抓住自己審問,那畫面美好的顧時東不敢想像。

張翠蘭樂呵的同時,也給老兒子兒把關,老太太活了一輩子,看人一準兒。

顧時東條件好,小夥子長得帥氣十足,工作還體面,一工作,來老顧家說媒的媒婆就絡繹不絕。

顧時東大學畢業進了省城供電局,局裡照顧大學生,給他一套六十平的樓房。

圓圓捂住嘴巴關上窗戶,顧時東唉聲嘆氣蹲下來洗自己的臭襪子。

老母親在這看來看去,林瑤也跟著婆婆操心,偶爾顧時安回來,還給媳婦拉著去「偶遇」姑娘。

圓圓心裡哎喲一聲,麻溜抱著自己的兔子滾了。

鄉下大舅媽二舅媽抽空也來省城。

「小祖宗,小聲點兒。」

「小叔,你幹啥呢?」

自己睡也比當恩愛爸媽的電燈泡強!

小姑娘往爸媽屋裡一探頭,大卧室床頭只開著一盞小檯燈,平日冷漠威嚴的老爸正眉眼繾綣的幫老母揉著太陽穴。

賊頭賊腦和鄉下黃鼠狼似的。

張大舅張二舅他們家日子過得不錯,家裡起了新房子,磚瓦牆包著一排亮堂的瓦房,兩個舅舅辦養豬場,大舅媽二舅媽在家種地,養雞種果樹,孩子們上班掙錢,日子過得風風火火。

村裡土地包產到戶,張大舅購入了一輛六輪拖拉機,農忙開著拖拉機收糧食,農閑把拖拉機包出去,一天賺的也不少。

大舅媽二舅媽日子順心,開始操心顧時東的婚事。

算起來,顧時東的年紀在村裡絕對算得上大齡青年。

家裡人一頓忙活,沒想到顧時東自己把未婚妻領回來了。

顧時東未婚妻叫孟欣,鴨蛋臉柳葉眉,一雙月牙眼笑起來很甜,說起話來語調也柔柔的,就跟白糖糕一樣吃一口都是甜的。

聽說人姑娘是土生土長的海城姑娘,父母都是教師,今年才二十一,小姑娘去年剛參加工作,人美心好,在學校里當老師,可有不少小夥子惦記。

顧時東所在的供電局,隔壁就是省城中心小學,這小子遇見了人姑娘幾回,就惦記上了,有事沒事往學校里跑。

就這麼著把人家姑娘追回家了。

漂亮的姑娘總是惹人喜歡,孟欣頭一次上門,顧時安不苟言笑,高大冷峻,林瑤怕這廝嚇著人家,乾脆把他打發出去。

張翠蘭老兩口對孟欣很滿意,孟家父母見了顧時東,也是笑的合不攏嘴。

雙方父母一拍即合,火速為新人舉辦了婚禮。

顧時東分的六十平小套房,林瑤和顧時安去過一趟,走廊外有公共廚房,四戶住戶共用一個廁所和盥洗室,住戶都是供電所局的家屬,樓道衛生輪流打掃。

上白下綠的牆面,水泥地面,綠漆窗戶,房頂掛著傘型的竹製燈罩,很有八十年代的生活風格。

夫妻倆回來,掏錢給小兩口打了一套傢具,雙開門大衣櫃、梳妝鏡、床、書桌應有盡有。

顧時東婚禮上,新婚夫婦對著大哥大嫂鄭重鞠了一躬,一家人彼此紅了眼。

七月歸後,省城一天比一天熱,家裡整日悶如蒸籠,屋後的梧桐樹上的知了也啞嗓,寂靜無聲。

老顧家小院花木豐盛,顧時安在桂花樹旁搭了個三米高的竹架,下面栽種了幾棵葡萄幼苗,因著天氣好吃肥足,葡萄苗長的飛快,十來天功夫便爬滿了架子,綴滿了串串白綠色小花,張翠蘭在家沒事幹,每天拿著剪子在那修剪,再把菜園子侍弄的鬱鬱蔥蔥。

林瑤興頭一上來,在葡萄架下擺了張小石桌,左右放幾把竹椅,閑來無事納涼喝茶。

顧春梅賊稀罕娘家花團錦簇的小院兒,有事沒事就喊豆包看著自家小賣部,來家裡串門兒。

她開的小賣部經營得風生水起,小賣部里安裝了電話,單靠著顧客打電話一天也能賺不少。

日子過得輕鬆,顧春梅面色紅潤,唯一愁的就是豆包的成績。

徐豆包和圓圓不一樣,圓圓成績不拔尖,可也算中上游,尚有提升的空間。

徐豆包就不是讀書的料,一到寒暑假,剛開始浪到飛起,臨開學才包著眼淚在家補作業。

大頭哥和顧春梅冷眼旁觀,抱著胳膊看戲。

兔崽子早幹嘛去啦?

圓圓倒是不敢放肆,林瑤抓得嚴,小丫頭敢不寫作業就等著挨揍吧。

親媽發起飆來,誰都救不了。

七月中旬,顧兜兜從首都放暑假回家。

顧兜兜如今長成了清爽端正小夥子,上身依舊穿著離家那件白襯衫,下`身換了條軍綠色的軍褲,青春期的少年個頭竄的格外快。

林瑤瞅著兒子又竄了一頭,眉目英挺,眸若朗星,面對弟弟妹妹唇畔掛著溫柔笑意,一看就是好好長大的好孩子了。

林瑤那顆老母心便十分欣慰。

當媽媽的就忍不住跟顧時安感嘆,「我們兜兜長大了,可比你當年出眾多了。」

張翠蘭也在邊上抹淚,「可不是,瑤瑤嫁進家的時候,老大都快三十了,都成沒人要的老黃瓜了,也就你不嫌棄他了。」

莫名被老娘插了一刀的顧時安:「.」

不是,怎麼男人快三十就是老黃瓜了?

那他現在奔四了,算什麼?

顧大隊長在那懷疑人生,顧兜兜牽著背著書包的圓圓過來了,十九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

「奶,爸媽。」

林瑤笑眯眯「誒」了聲,張翠蘭見了大孫子,也不抹眼淚了,見孫子上身就穿了件白襯衫,老太太心疼道,」這孩子,眼瞅著天涼了要下雨,就穿件襯衫不怕凍著。」

顧滿倉也叮囑兜兜多注意身體。

顧兜兜眉眼都是笑意,「知道了,我以後多穿衣服。」

「這還差不多。」

「臭小子中午吃飯沒?」

「還沒呢。」

顧時安抬手看了眼手錶,十二點十分,剛到學校食堂開飯的點兒。

一家人難得見一次面,趙春花道去外面飯店吃午飯。

*

鎮上孫家。

半舊不新的小院子里,孫家良興緻勃勃搗弄自家的二手磁帶,改革開放這幾年,港城的流行音樂吹到了大陸。

各大城市磁帶生意紅火起來,孫家良尋了幾個倒爺,跟著去一趟南方,見識到了新的氣派世界。

看著南方做生意的老闆,個個賺得盆滿缽滿,心裡痒痒得不行。

別人能掙錢,他為啥不能!

孫家良乾脆加入倒爺行列,從南方倒賣盜版二手磁帶,拿回縣城鎮上叫賣。

鎮上這群土老帽,一個個學著趕時髦,把人家不要的二手磁帶當寶貝。

孫家良不用叫賣,每次手裡有新貨,就被哄搶一空。

靠著倒賣磁帶的錢,孫家良一舉成了萬元戶!

八十年代的萬元戶啊,說出去多風光。

沉浸多年的孫家又成了鎮上人人恭維的存在,孫母天天昂著頭,戴上孫家良孝敬的二手手錶在鎮上走家串戶。

孫天寶兄弟倆,前年孫天寶高考,考進了廣州一所大學。

孫家二兒子孫壯輟學在家,天天穿著喇叭褲,忙著收音機在家迪斯科。

林紅娜被收音機里震耳欲聾的音樂吵得心慌,睡覺都睡不好,罵了兒子幾句。

偏偏孫母護短,跟林紅娜對罵起來。

孫壯早在家呆煩了,乾脆跑到外面去,找孫家良要錢,道:「爸,我去外頭租房子自己住。」

孫家良不同意。

「你才多大,出去住個屁,在家幫忙賣磁帶!」

「就是,乖孫,在家奶奶給你燉肉吃。」

孫壯臉拉下來,靠著門框冷哼了聲進屋關門。

他就知道,家裡人都偏心眼!

大哥學習好,要什麼有什麼。

他不爭氣,要點錢跟要命似的,還是崔叔對他最好!

傍晚,孫壯趁著家裡人不注意,溜出家門找對他最好的崔叔要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