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民間參股

正文卷

第895章 民間參股

「咔嚓嚓~咔嚓嚓……」

武英殿的地面上,一輛精緻的火車玩具,沿著鐵軌鋪成的圓圈轉個不停,坐在龍椅上的朱祁鎮看得眼睛都直了。

張太后與楊榮等人也都是嘖嘖稱奇,沒想到這個小小的玩具火車,竟然也能做得如此精巧,僅僅在車裡加了點油點燃後,竟然能讓這個車子自己跑起來。

「太皇太后,這就是大漢那邊的火車,我們抵達北征港後,就是坐著火車到達西京,僅僅只用了幾個時辰,而且北征港離西京,比天津到北京還要遠一些,如果我們在北京和天津間也修上鐵路,估計兩三個時辰就能抵達天津!」

胡濙趁著這個機會,當即向張太后提起修建鐵路的事。

「在北京和天津之間修建鐵路,這能行嗎?」

張太后聞言也是一愣,隨後又有點遲疑的問道。

「肯定可行,我已經徵得太子殿下的同意,只要我們點頭,並且承擔修建鐵路的費用,大漢願意派出工匠,幫我們修建一條北京到天津間的鐵路,到時還會給我們提供火車!」

胡濙再次稟報道。

「大漢竟然願意幫我們修鐵路,而且還願意把火車賣給我們!」

楊榮和楊溥等人得知這個消息,也全都露出震驚的表情。

當初胡濙出使之前,楊榮和楊溥也曾經和他商談過,當時他們都一致認為,從大漢購買到蒸汽機的希望並不大,卻沒想到胡濙這次出使不但買到了蒸汽機,而且還是連帶著火車一塊買回來了,這可太讓人吃驚了。

「修鐵路?這的確是一件好事,只是不知道花費幾何?」

張太后先是一喜,但隨即又皺起眉頭問道。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張太后現在可是深知,大明雖然看起來強盛,但國庫卻頗為緊張,各方面花錢如同流水一般,現在又想修鐵路,又不知道要花多少錢?

「啟稟太皇太后,鐵路的造價的確很高,大漢也沒有給出一個定價,而是說要等勘探過地形後,才能給出報價,不過從大漢修建鐵路的經驗來看,想要修建北京到天津的鐵路,沒個幾百萬貫肯定是不行的。」

胡濙最後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實話實說道。

其實幾百萬貫還是胡濙往低了報的,如果施工期間又多了一些額外的支出,到時可能還會再增加幾成。

「這麼貴!」

張太后聞言也嚇了一跳,要知道大明現在還在修建兩座皇陵,每座皇陵的造價都十分驚人,現在又多了一條鐵路,這讓張太后也大感吃不消。

「太皇太后,其實這個價錢真的不算貴了,當初大漢修建第一條鐵路時,因為沒有經驗,所以造價預算的要高出一倍,但太子殿下還是咬著牙修通了西京到北征港的鐵路,而且這條鐵路通了之後,西京到北征港只需要幾個時辰,這相當於讓西京多了一個出海的港口,行人與貨物都可以通過鐵路進出,極大的促進了大漢的經濟發展……」

胡濙說著,將他們乘坐火車的經過,以及後來的所見所想,特別是鐵路對西京的重大意義,全都詳細的講了一遍。

張太后與楊榮這些人也都聽得十分好奇,唯獨朱祁鎮一直盯著轉圈跑的小火車,要不是有張太后在,他恐怕早就跑下去玩了。

「所以鐵路的投入雖然巨大,但帶來各方面的收益也同樣十分巨大,用不了幾年就能把成本收回來,到時這條鐵路甚至還能為朝廷帶來不少的收入!」

最後胡濙再次補充道。

當然了,胡濙的這種想法放在後世,肯定會被人罵的,因為鐵路更像是一種國家公益,並不指著它賺錢,只是鐵路帶來的巨大邊際效應,就足以彌補鐵路的虧損。

不過胡濙受到這個時代的限制,能有上面的這些想法,已經相當的不容易了。

只見張太后聽完之後,也是沉思良久,最後她終於抬頭看向楊榮等內閣大臣問道:「楊愛卿你們覺得此事是否可行?」

楊榮與楊溥等人彼此對視一眼,最後楊榮第一個表態道:「臣覺得鐵路之事可行,北京到天津的這段官道,一向是擁堵嚴重,道路已經是不堪重負,甚至都沒有時間檢修,如果能有一條鐵路分擔官道的壓力,定能讓兩地的交通更加通暢!」

「臣附議!」

楊溥這時也站出贊同道,剩下的幾個內閣大臣也紛紛表態,可以說是全票通過,就連一向在內閣中沉默寡言的張輔,也表態贊同。

「很好,既然各位卿家全都贊同,那本宮也沒什麼意見,只是修建鐵路花費巨大,這筆錢怎麼籌集?」

張太后先是贊同,隨後又提出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道。

「啟稟太皇太后,臣在回來的路上,倒是想到一個辦法,不如讓銀行出面,從民間籌集錢款,比如朝廷出一半的錢款,剩下的一半允許民間入股,日後給他們分紅,這樣一來,就能解決錢款不足的問題!」

胡濙將自己籌錢的想法講出來道。

「這個辦法好,當初夏尚書在世時,就曾經多次向民間籌款,解決了不少的問題!」

楊榮立刻站出來贊同道,其實他知道的很清楚,最早提出由民間參股的人是朱瞻壑,夏元吉也是向朱瞻壑學的,只是出現某些自尊心,楊榮故意沒提朱瞻壑的名字。

楊溥等人也都沒有反對,畢竟這種事大明已經不是第一次做了,當然最重要的是,朝廷實在拿不出這筆錢,所以只能用這個辦法。

「很好,既然有籌錢的方法,鐵路的事就好辦了,胡尚書,你立刻派人通知大漢,就說我們答應了,到時還要麻煩你和他們詳談一下修建鐵路的事!」

張太后也終於同意道。

「太皇太后客氣了,這是臣的份內之事!」

胡濙聽到張太后把這件事交給自己,也十分欣喜的答應道,畢竟修建鐵路不但利國利民,同時也是一樁天大的政績,別人想求都求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