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大明使團(上)

正文卷

第889章 大明使團(上)

「殿下,大明派出的使團即將抵達京城,要不要臣帶人前去迎接?」

詹事府中,李齊正在向朱瞻壑稟報著大明使團的事。

張太后為了與大漢改善關係,主動向大漢派出使團,而且這次的使團規格極高,做為正使的是內閣大臣胡濙,也是朱瞻壑的熟人,當初朱瞻壑年輕時,曾經和胡濙有過接觸,這也是張太后派胡濙擔任使節的主要原因。

「不必了,胡濙此次代表大明而來,這也是兩國的第一次正式邦交,所以還是我親自前去迎接,你通知一下楊尚書等人,陪我一同前去!」

朱瞻壑卻站起來說道,對於胡濙此行,他也一直關注著,也早就做好了親自迎接的準備。

「是,臣這就去安排!」

李齊答應一聲,這才退了出去。

朱瞻壑在殿中來回走動了幾趟,腦子裡也在考慮著這次大明使團的事。

對於張太后的主動示好,朱瞻壑還是十分歡迎的,畢竟他並不想和大明鬧得太僵,之前朱瞻基暗中針對大漢,就讓兩國的關係蒙上一層陰影,甚至還損害了兩國經濟上的利益。

現在張太后能夠撥亂反正,絕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而且與大明交好後,兩國在人口、經濟、政治,甚至是軍事方面進行合作,所以朱瞻壑才會這麼重視胡濙率領的使團。

與此同時,胡濙等大明使團坐在一節車廂里,滿是新奇的打量著周圍的環境,有些年輕人更是沉不住氣,不時左摸摸右看看,完全沒有一點官員應有的風度。

剛開始胡濙還呵斥幾句,但後來他也不管了,因為在火車開動後,他自己也感覺車上的東西十分新奇。

「這就是傳說中的火車,果然是來去如風,一次能拉數百人,幾百里的距離,幾個時辰就能抵達,簡直太驚人了!」

胡濙對面坐著的一個中年官員看著窗外飛速後退的風景,也不禁衷心的感慨道。

這個中年官員名叫吳策,官拜禮部侍郎,這次擔任使團的副使,協同胡濙一同出使大漢。

「是啊,以前老是從報紙或一些去過大漢的人口中,說起這種火車,我一直想像不出來這種火車是什麼樣子,直到現在親自坐上了火車,才發現它比傳說中的還要神奇!」

胡濙這時也讚歎道。

他們一行人從天津乘船出海,抵達了廣州後改乘大漢的蒸汽船,當時那種不用風帆,只燒煤就能在海上跑的飛快的船,就已經讓使團的人大為讚歎。

結果到了大漢的北征港後,又坐上了這種傳說中的蒸汽車,剛開始車子跑動起來時,他們甚至嚇的全身僵硬,生怕自己被甩下來。

「胡公,聽說工部那邊正在全力仿製蒸汽機,您說咱們能仿製成功嗎?」

吳策忽然看了看左右,然後壓低聲音向胡濙問道。

大漢的發展迅速,大明那邊當然也看得見,畢竟兩國就算沒有官方的往來,但民間的往來還是十分密切的,所以他們也都知道蒸汽機的重要性。

早在朱瞻基還在世時,就讓錦衣衛秘密招募一些懂蒸汽機的工匠,然後悄悄帶回大明,打算仿製蒸汽機,這件事許多大臣也都有所耳聞,但具體的進度就不清楚了。

「不好說,這件事工部捂得很嚴,外界也不得而知,不過如果仿製成功的話,恐怕早就開始在一些地方應用了,現在沒見到,那肯定是不太順利。」

胡濙搖了搖頭說道。

胡濙現在是戶部尚書,但他其實是從禮部升上來的,曾經做過侍郎也做過尚書,吳策就是他的老下屬,兩人的私交也相當不錯,因此說話也沒什麼顧忌。

「要我說,如果造不出來,那乾脆就向大漢買吧,畢竟咱們這次也是帶著誠意而來,說不定可以說服太子殿下,讓他答應賣給我們一批蒸汽機。」

吳策再次低聲說道。

這次他們出使大漢,可不僅僅是為了聯絡雙方的感情,另外還有各方面的合作,比如軍事、經濟上,雙方都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而在這些合作中,大明就想從大漢購買一批蒸汽機,雖然蒸汽機是國之重器,大漢從來沒有向外銷售過,但凡事都有第一次,而且大漢與大明的又是同出一源,因此吳策覺得購買蒸汽機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想要說服太子殿下可不容易,當初我曾經和太子殿下有過接觸,對方雖然看起來隨和,但卻心志堅定,他一直將蒸汽機嚴格控制在大漢境內,想要說服他答應賣給我們蒸汽機,絕對是難比登天。」

胡濙卻不怎麼看好蒸汽機的事。

「事在人為,到時咱們先試探一下太子的態度,如果他態度鬆動,我們再正式提出要求,大不了多付出一些代價,應該還是有希望的。」

吳策卻嘿嘿一笑再次道。

正說話間,忽然只見有大漢的官員前來,詢問他們是否要參觀一下火車?

還沒等胡濙點頭,使團的其它官員全都興奮的站了起來,這下胡濙也只好跟著站起來,然後在大漢官員的引導下,來到前面的車頭參觀。

胡濙其實也很好奇,雖然他知道火車是用蒸汽機驅動的,但卻想不明白,為何一個蒸汽機會有這麼大的力氣,竟然可以拉著幾百人在路上飛奔,而且一口氣跑出去幾百里都不帶休息的?

所以當他們來到車頭時,胡濙等人也都是好奇的四處張望,當看到巨大的鍋爐,以及鍋爐上連接著的各種複雜管道時,胡濙時也感覺眼前發暈,難怪工部那邊仿造不出蒸汽機,這東西看起來也太複雜了。

大漢的官員也在一旁給大明使團講解火車的結構,這時胡濙和吳策等人才知道,原來並不是有了蒸汽機,火車就能立馬跑起來,其中還牽扯到更加複雜的設計,比如大漢最早出現了蒸汽船,而火車其實是後來經過多次失敗後,才好不容易設計成功的。

得知了上面這些,胡濙與吳策也是對視一眼,心中也都有些沉重,看來他們把蒸汽機想得太簡單了,就算工部能仿製出蒸汽機,但想要實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