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張輔的最後一次出征

正文卷

第326章 張輔的最後一次出征

如果僅僅只是給劉榮封爵,根本用不著朱瞻壑和張輔一同前來,所以劉榮可以肯定,兩人另有其它目的。

果然,只見朱瞻壑與張輔對視一眼,這才開口道:「劉總兵,這次你在遼東全殲倭寇,的確打的十分漂亮,估計經此一戰,倭寇再也不敢來遼東了,但相比北方,南方沿海的倭寇更加嚴重。」

「不對啊,世子上次不是已經清剿了一批倭寇嗎,聽說現在南方沿海也平靜了許多?」

劉榮聽到朱瞻壑的話卻不解的問道。

「那隻能治標,不能治本,南方的海岸線太長,十分的難以防守,衛所的兵力也不如北方精良,因此很容易讓倭寇鑽到空子。」

朱瞻壑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接著這才嚴肅的繼續道。

「所以皇爺爺決定,與其一直防守,不如主動出擊,徹底的解決掉倭寇的問題!」

「主動出擊?難道說……陛下要對倭國用兵?」

劉榮不愧是鎮守一方的大將,聽到朱瞻壑的話也立刻猜到了朱棣的意思。

「不錯,陛下已經決定,出兵攻佔倭國的九州島,畢其功於一役,這次出兵由我來親自指揮,世子擔任監軍!」

旁邊的張輔這時也終於開口道。

之前朱棣在宮中宴請朝鮮使節李詹,向他詢問了一下朝鮮對聯合出兵的看法。

結果李詹拍著胸脯保證,朝鮮上下一定會盡全力協助大明出兵,畢竟對於他們來說,倭寇是直接面臨的威脅,而背後的倭國則是更大的威脅。

現在大明願意出兵,可以一舉解決掉朝鮮最大的威脅,雖然讓朝鮮陷入到大明的包圍之中,但朝鮮人根本不在乎,畢竟許多朝鮮人視大明為母國,特別是像李詹這種朝鮮讀書人,更願意到大明做官。

可以說在這一點上,李詹這些朝鮮士人,與李芳遠這個朝鮮國王的立場是不一樣,對於士人來說,朝鮮只是個小水坑,而大明就像是大海,他們當然更願意去大海中翱翔。

而李芳遠卻想保護好自己的小水坑,不被大海吞沒。

得知了朝鮮上下的意見,朱棣也終於說服內閣,決定出兵。

對於這次出兵,朱棣也極為重視,雖然倭國是個海外小國,但當初蒙元遠征倭國卻失敗了,雖然是遇到天災,但更讓倭國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因此朱棣在與內閣商議過後,決定派張輔領兵,畢竟在整個大明之中,張輔絕對是武將之首,無論是才能還是威望,都絕非其它將領可比。

當然了,張輔之前有滅國之功,本來是不應該再派他出征的,免得他功高震主,所以朱棣在考慮過後,決定派朱瞻壑為監軍,以此來牽扯張輔在軍中的權力。

張輔也知道,這很可能是自己最後一次帶兵出征了,等到這一仗打完,他估計就只能呆在內閣中養老了。

不過張輔也在慶幸,因為他遇到的是朱棣這位皇帝,朱棣本身就是軍中統帥,靖難和北征,讓朱棣立下赫赫之功,所以就算張輔的功勞再大,也比不過朱棣,同樣也不用擔心事後被清算。

因此張輔對自己最後一次出征,也極為的用心,早早的和朱瞻壑一同趕來金州衛,就是為了與劉榮會面,商議出一個出兵的計畫。

「劉總兵,這次出兵九州,英國公為征倭將軍,你為右副將軍,協同英國公一同出征!」

朱瞻壑這時又拿出一道聖旨,宣布了朱棣對劉榮的另一個任命。

「臣遵旨!」

劉榮再次跪下領旨,同時心中也頗為激動。

這次出征倭國,竟然由英國公為大將軍,朱瞻壑這個漢王世子為監軍,自己雖然只是個副將軍,可如果表現的好,再次立下戰功的話,說不定他這個廣寧伯,很可能會加封為侯。

想到自己竟然還有封侯的機會,劉榮興奮的想要大吼一聲,當年靖難之時,他不少老兄弟都能夠封侯,唯獨他犯了幾次錯,導致錯失封侯的機會,這讓他在一些兄弟中都有點抬不起頭,現在總算是又讓他看到機會了。

「劉總兵,除了你之外,這次還有一位左將軍,主要掌管水師戰船,畢竟咱們遠征倭國,水師的作用極為重大。」

張輔這時再次笑著介紹道。

「不知由誰擔心左將軍?」

劉榮好奇的問道。

「左將軍的人選是我推薦的,劉將軍伱肯定認識,他就是負責海運的張芾張指揮使。」

朱瞻壑笑著開口道。

「原來是張指揮使,聽說之前他還協助世子剿滅了倭寇,由他率領水師肯定沒問題!」

劉榮聽到張芾的名字也立刻笑道。

之前張芾負責海運,多次往遼東運糧,所以劉榮和張芾早就認識。

「張將軍正在調集各路水師,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趕來,而我也已經調動各種大軍,趕往金州衛集合,估計兩個月後,各路大軍就會趕到。」

張輔再次開口道。

這次攻打九州,張輔也早就做了安排,他和劉榮負責陸軍,張芾則負責水師。

雖然這次是跨海遠征,水師的作用很大,但想要打下九州,最主要的還是騎兵和步兵的發軍,因此張輔才讓劉榮協助自己。

「屬下明白!」

劉榮當即抱拳行禮道。

「除了咱們大明的軍隊外,還有朝鮮的軍隊,也會和咱們一同出兵,不過朝鮮國小民弱,能出的兵力應該不多,所以他們主要負責後勤。」

朱瞻壑繼續說道。

在這次戰爭中,朝鮮主要是做為後勤基地,當然以朝鮮的國力,根本支撐不起這麼龐大的戰爭,到時還需要從大明運輸各種物資,這些物資也需要通過朝鮮運轉。

聽到朝廷既然做了這麼多的安排,劉榮對這一戰也更加有信心。

幾天之後,朱勇的使團從朝鮮歸來,帶回李芳遠同意聯合出兵的消息。

隨後朱棣又派人與李芳遠商談了一下聯合出兵的計畫,朝鮮只能派出一萬三千人,另外還有兩百多艘戰船,這點兵力和大明相比雖然差太多了,但這已經是李芳遠能夠動用的全部兵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