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只要有他在,未來一定會闖出新的出

正文卷

休息了一天,同時完成了微光的升級後,秦克憑藉LV7體育等級的強大體能及充沛精力,最先從長期旅途的疲憊中恢複到最佳狀態,考慮寧青筠身子較弱沒那麼容易緩過來,秦克便「強硬」地讓她再休息一天,所以今天周一早上,坐在衛鋒的車裡前往流體力學實驗室的,只有秦克一個人。

習慣了與寧青筠形影不離,獨自一個人坐車的經歷還是比較寂寞的,但也讓秦克有更多的心思來觀察四周的環境。

今天沒下雪了,但北風呼嘯,放眼望去幾乎全是冰雪世界,路過的幾個大湖,湖面全結冰了。

連掉光了葉子的樹枝都被冰凝住了,全是大片晶瑩剔透的冰掛,看起來很漂亮,卻又透著讓人心悸的大自然偉力。

來京城也有五六年了,秦克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往常只會發生在東北地區的嚴寒景象出現在京城。

這就是「小冰河時期」下的嚴冬哪……

秦克之前一直在米國最南部的邁阿密市,那裡最低氣溫也只是零下2攝氏度左右,之後又飛往正處於夏季的奧大利亞,返回到夏國後的第一個大城市也是南邊的一線大城市,同樣下著溫和的小雪罷了,昨天回家後又只是呆在溫暖的室內,秦克對「小冰河時期」的最真切感受,主要還是來自於一段段的視頻和一張張照片、一條條的數據。

直到此時,他才深切地親自體會到「小冰河時期」的恐怖威力。

他只是稍稍打開車窗,刺骨的寒意便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鯊魚般,拚命地從縫隙里鑽進來,讓秦克放在車窗邊的手指都有種極為不舒服的刺痛感,原本開著暖氣的車內更是很快便開始出現了降溫。

此時沒下暴風雪,外面已是這麼難熬,一旦下起暴風雪……

「秦院士,此時外面的氣溫只有-28.9攝氏度……」衛鋒小聲地提醒道。

「放心,我只是感受一下最真實的氣溫而已。」秦克笑笑,很快就重新關上車窗:「走吧。」

現在北半球處於「小冰河時期」,南半球卻是極端熱浪頻現,11月中旬以來多個國家的最高氣溫突破44.9攝氏度,打破南半球各國的11月紀錄,亞馬遜雨林最近兩周內出現兩千七百多處起火點,數量創下同期之最。

而在東歐、中亞和西亞,冷暖對撞製造出多個地中海與黑海的大型氣旋,多國出現龍捲風、特大雷暴雨及特大暴風雪。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視眾生為魚肉,但這隻會更激起秦克的鬥志。

與天斗,其樂無窮!

……

現在流體力學實驗室現在實際上已取代了夏國的氣象中心科研部的職能,800多人的研究團隊里有超過700人是從事與極端氣候研究相關的工作。

姜為先院士與郭維陽院士因為年紀問題,已處於半退休狀態,不再負責具體的技術工作,但依然負責著行政管理工作,減輕秦克在這方面的事務,而具體的技術管理工作,則由丁躍峰師兄來負責。

秦克真正的職責是安排任務和進行指導,使得流體力學實驗室的團隊能承擔起了全球極端氣候大數據分析的前期中期清洗與篩選工作。

秦克平時大概每隔一天會與團隊進行視頻會議,來不來實驗樓其實並不要緊,他的精力更多放到了「全球極端氣候大數據高級分析團隊」,辦公地點主要在「首席科學家大樓」。

這次特意抽了時間來一趟流體力實驗室,秦克主要是為了見見老師姜為先院士,並與姜老師關上門來聊一些秘密的話題——比如開誠布公地聊聊自己岳父寧宗訓、岳母紀秀玉在研究著什麼。

「來,坐吧。」姜為先的臉色倒還不錯,不必再奮戰在科研一線,又長期堅持練習東方培元法,使得這位為科研事業熬壞了身體的老院士得到了極大的調理,起碼現在不會再動不動就犯高血壓的老毛病,一些陳年舊疾也在藥物的控制下,得到了極大緩解。

秦克笑嘻嘻地送上了禮物:「老師,這是我在米國給您和師母選的兩種紅酒,養生效果不錯,左邊這瓶是給您的,右邊這瓶是給師母的,注意不要弄混了,上面我貼了手寫標籤。你們每天睡覺前喝小一杯,對改善你們的睡眠質量有好處。」

秦克手裡有S級知識《破解人類衰老的密碼》,並已將之消化吸收完畢,只是沒有時間精力投入進去深入研究罷了,但根據裡面的知識,選擇適合姜為先夫婦調理身體的紅酒毫無難度。

原本以姜為先的性格是不肯收學生的禮物,但現在秦克無論在名望還是在學問成就上都已遠遠超越了他,此時送的禮物,就是一份真正的孝心與尊重,與那些送禮求走後門的人完全不一樣,所以姜為先也只是笑著嘮叨了幾句「何必又浪費錢」,便收了下來。

喝了會茶、聽秦克聊了些在米國的經歷後,姜為先開口道:「好了,你這小子現在是大忙人,無事不登三寶殿,送兩瓶紅酒還用不著你親自跑一趟,說吧,找我是有什麼事?」

秦克叫屈:「老師,定期拜會您可是我的重要工作,你這可就是污我的清白了。」

「如果真是拜會,小寧就會跟著來了。」

「哈哈,老師英明!我對你的景仰有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

姜為先指了指秦克,笑罵了句:「都是全世界最頂尖的大科學家了,還是這沒半點正經的性子。」

秦克也只是皮一下,根本就沒覺得自己能瞞得過久閱人世、目光如炬的姜為先:「這不是在您面前嗎?在老師面前,我永遠都是和以前一樣的學生。」

「你啊……真是……」姜為先忍不住笑了,他搖搖頭,起身去去關上辦公室的房門,才平靜問道:「你想和我談什麼?」

秦克暗贊一聲姜還是老的辣,他給老師添上茶水,才小聲問:「老師,我岳父岳母在研究什麼,您清楚嗎?」

姜為先沉默了片刻,才點了點頭:「了解得不算很清楚,但也大概知道。也罷,這事其實你早就應該有資格知道了。宗訓沒和你說,你楊伯伯也沒告訴你,一方面是礙於紀律,另一方面,恐怕也是擔心你知道後,會失去信心。」

秦克已猜到八九不離十了,他提起這話題,主要是為了確定自己猜測,也是為了讓上頭知道「他知道了」,以便於在後期有需要時,藉助岳父岳母的研究成果,來完成自己的救世行動。

此時他故作驚訝道:「這麼誇張?」

「不誇張。」姜為先看了眼合上的大門,還是壓低了聲音:

「你岳父岳母在做的研究方向其實與你差不多,但你是在研究極端氣候的演變和應對,而他們是在研究萬一出現危及人類存亡、又無法應對的超大型極端氣候災難時,人類應該如何保留文明的火種、保留住最後的一份元氣,換而言之,就是類似於『諾亞方舟』一樣的避難後路。」

當下姜老院士以緩慢的語調,將他知道的、以及部份猜測的情況說了出來。

簡單來說與秦克推測的也大體相同,就是在二三十年前,夏國的天台文監測到一則很古怪的宇宙信號,這則信號是定點傳送到夏國的科學院天文台附近、被球面射電望遠鏡完整地接收到的。

這段特別的電波信號落地點準確、頻率穩定、攜帶的能量卻非常高,表現出重複性的特點,絲毫不像是「雜音」,更像是有目的發送的「信號」。

天文台對此極為重視,馬上組織專家進行分析,初步分析的結果很驚人,這段電波信號呈現很明顯的加密特性,基本上可確定是地外文明的信號,而非某種天體現象的自然產物,更不是隨機干擾信號。

天文台將情況詳細地報告了夏科院,夏科院很意外也很重視,認為極可能是來自宇宙其他文明發來溝通的電波信號,商議過後便決定對已經這段神秘信號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了解它們的來源和性質,為此特地申請了超算進行解讀。

結果哪怕是長期藉助超算的資源進行破解,也斷斷續續地花了近十年的時間,才最終成功將之恢複為一段極長的文字信息——一段以中文寫成的文字信息。

這就更讓人震驚了。從極遙遠的宇宙定點傳送到夏國,又是中文寫成,這段信息的重要性與意義立刻便提升到了最高級別。

姜為先並不了解這則宇宙信號的具體內容,只知道是一則預警,說這顆星球在不久的未來會迎來嚴重的、幾乎導致人類毀滅的氣候災難,提醒人類必須儘早做好準備與應對。

而寧宗訓夫妻倆就是在這則宇宙信號被成功解讀的半年後,接受上級委以的重大使命。這個使命的具體內容姜為先同樣只是部分知曉,因為他也接到命令,要配合宇宗訓夫妻的研究,提供有關極端氣候數據的分析研究成果……

「上級知道你有關極端氣候災害的研究已很深入,甚至可能已意識到未來會有危及人類存亡的巨大氣候災難發生,但還是沒主動和你說起這些。因為上級有些擔心,擔心你認為這則『預言』就是確定了的未來,失去對抗全球氣候異變帶來的極端災害的信心……」姜為先凝視著神色平靜的秦克,欣慰地笑道:

「看來還是我這老頭子猜對了,你絕不是坐以待斃的性格,不管未來怎樣艱難,是否已是『定局』,你都會全力以赴,改變這『註定』的未來,對嗎?」

秦克輕輕一笑:「姜老師,您應該知道我與愛德華·威滕他們一起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來研究M理論,也就是現在的『QWTNQ理論體系』,我對於時間弦的關鍵節點振動,導致產生無限平行宇宙的理論可是研究得很深。所謂的『註定的未來』,在我眼裡不過是其中一種平行宇宙罷了。」

他給姜為先前面的茶杯滿上茶水,自信笑道:「我能找到放射性元素多維時空的變化關鍵從而使之無害化,就能找到解決全球極端氣候災難的法子。我很喜歡這個星球,更喜歡這個身處的世界,才不會讓它就這樣毀滅掉。」

說到這裡,秦克誠摯道:「謝謝姜老師,有您的這番話,反倒讓我覺得目前在進行的研究更有意義也更有挑戰了。我現在可是戰意MA!」

「你啊……」姜為先看向自己這位得意弟子的眼裡全是欣慰與讚賞:「你有空就找你楊伯伯談下吧,他會告訴你更詳細的內容。現在解決全球極端氣候災難的擔子,只能壓到你的肩膀上了,你楊伯伯想必也會和我一樣,不會瞞著你任何事,你也不用擔心知道了這些,會和你的岳父岳母一樣,不得不進入到某個研究所不見天日地做研究。」

老院士起身,拍了拍秦克的手背:「人類的未來,這顆星球的未來,都要靠你們這些年輕人了。我和老郭這些老骨頭,只要還能再發光發熱,就隨便你使喚。」

「謝謝姜老師。」秦克鄭重地向著老師微微躬身。

兩人又聊了好會兒,秦克才起身告辭。看著秦克遠去的背影,姜為先想了想,撥通了楊承科的電話。

「楊領導,我知道的情況已和秦克說了,接下來就交棒子給你了。放心,這小子的心態可勝過普通人太多,聽完眉頭都沒挑一下,反倒更加鬥志昂揚了。有些人遇到龐大的壓力只會被壓垮,有些人則會越戰越勇,不斷地創造別人絕對做不到的奇蹟。秦克,就是後面這種人,我看好他,更相信他。只要有他在,人類的未來,一定會闖出新的出路!」

……

秦克並沒有急著去找楊伯伯,既然已從姜為先那裡印證了自己一直以來的猜測,想必姜老師也會向上級說明情況,那就基本達到他的目標了。

他現在更想先去「首席科學家大樓」,看看那支來自全世界優秀數學家的團隊磨合得怎樣。

這段時間他和寧青筠都不在,只能靠著陶折軒、陳立成、凱爾文·湯姆森三人臨時管理起這支團隊。

從這二十多天反饋回來的任務執行情況來看,團隊還算穩定,尤其是隨著他和寧青筠的霍奇猜想報告、國際數學家大會報告及二次獲得菲爾茲獎,團隊已安定下來了。

但是整體的任務執行效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一邊指導提升團隊的整體實力,一邊提高整體凝聚力與戰力,就是秦克接下來的工作重點。

不過他在十二月初還要出國一趟去領取諾貝爾獎,以及與歐洲氣象中心、歐洲的科學家們進行磋商,所以在接下來的十天左右,就得花大力氣來打好基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