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就會不自覺地認同他的無所不能

正文卷

衛鋒看向徐華,徐華小聲道:「這個我有問過秦院士。他說是看著火的顏色,再聯想下裝修的常用建材推理出來的,他還說很可能是有人亂堆亂放建材,將含有甲基硅酸鈉的防水漆與鋁合金板放在一起了……我們是順著秦院士的推測進行調查,才這麼找到這次意外火災的真相的,秦院士真是太神了……」

電話那頭的中年男子嘆道:「是啊,太神了……秦院士在數學、物理、生物、化學方面都能稱得上是世界級的頂尖專家,能不『神』嗎?所以你們要知道自己這份護衛任務的重要性,秦院士寧院士是絕不能出現任何意外的,不然對於我們國家、乃至於對這個世界,都是無法承受的巨大損失。明白了嗎?」

「明白了!我們絕對會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好兩位院士的安全!」

結束了工作彙報,衛鋒鬆了口氣,他看著遠處正逗弄著兩個小寶寶、發出爽朗笑聲的秦克,對徐華道:「你先回去保護好秦院士一家吧,注意,這次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能出現任何的意外了!」

「是!」徐華領命,匆匆而去。

一直在旁邊默不作聲的鄭海橋苦笑道:「隊長,我覺得壓力有點大,你這擔子可不好接。」

衛鋒再過兩年就得退役轉業了,鄭海橋目前是作為將來接替衛鋒這護衛隊長一職而被培養著。

衛鋒眨眨眼,悄聲道:「海橋啊,其實你不用有太大壓力,告訴你一個秘訣,遇到危險時除了全力保護秦院士一家的安全外,記得要多請教秦院士,他作出的判斷要馬上無腦執行,這樣基本上就不會有危險了。」

鄭海橋愣了愣:「無腦執行……?」

「是的,雖然我們接受的是無神論教育,不過我總是不自覺地將秦院士當成『神』一般的存在。按『神』的指示來辦,是不會出錯的。」衛鋒以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語氣說罷,拍了拍鄭海橋的肩膀:

「年輕人,好好悟下這話吧。只要跟在秦院士身邊久了,就會不自覺地認同他的無所不能……」

鄭海橋看向秦克那邊,喃喃地重複了一句:「無所不能……?」

……

秦克好好地休息了三天,精神與狀態終於得到了全面的恢複,隨即帶著寧青筠重新回歸到研究工作之中來。

因為月底就要飛去米國參與IMU的國家數學家大會了,在之前,很多工作都必須提前安排好。

比如需要確定下當前整合了全世界氣象中心科研力量後的新合作研究模式。

秦克初定的大數據分析研究模式是,各國的氣象中心在他的指導下,開展各自國家(區域)的極端氣候災害、自然災害的前期和中期的數據梳理、清洗、整合和篩選,使無規律、無序、混亂的原始數據成為有序的、有使用價值的數據流。

至於後期數據高級處理職能,則由他剛組建的「全球極端氣候大數據高級分析團隊」承擔。這支彙集了全世界最優秀數學分析專家的團隊將進行高級的數據分析,對上一環節的數據流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從中提取最有用的信息、總結歸納出最有效的影響因子和趨勢因子並進行驗證,最終由秦克、寧青筠、老陶組成的鐵三角開展對「全球極端氣候預測分析大模型」的優化與推演。

不過目前還有個問題必須儘快解決,那就是LV4的微光的算力再次成為了瓶頸。

說實話,其實微光的算力已超級強了。

微光背後是青檸科技的數據中心,有著幾千台高端伺服器作為算力資源池,又有秦克專門優化過的青檸操作系統作為底層支撐,哪怕與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超算來比較綜合算力,微光也能排進世界前三名。

再加上微光的升級進度已接近LV5,還通過長期訓練而變得極為擅長數據運算和數學建模,在這方面堪稱世界第一,其他國家再先進的人工智慧和超算,都無法承擔起這樣高難度、需要極強AI協助的大數據運算和大數據建模。

但再強的算力也架不住使用需求更大。無論是流體力學實驗室,還是「全球極端氣候大數據高級分析團隊」,以及秦克他們最終的建模,都必須用到微光這個LV4的人工智慧及它的算力,使得微光要處理的數據量實在太大了。

——這些數據包括整個夏國全部氣候數據,歐洲氣象中心、奧大利亞氣象中心等幾大氣象中心最近發來的、幾十年來的極端氣候災害數據,每秒處理的數據量都必須以PB來計算。

如此恐怖的數據量與運算量,讓微光再三向秦克發出了「資源極度緊張」「需要進一步擴充算力資源」的提醒。

但傳統架構下的伺服器資源池再擴充下去只會導致資源管理的難度呈幾何級數增長,相互的通訊延遲也成為無法忽視的瓶頸,總體來說弊大於利。

最好的提升算力的法子自然是直接將伺服器升級為量子計算機——可惜量子晶元都未成熟,更別說研製出能批量生產的量子計算機了。

最可行的法子就是採用以最新「全新型碳晶複合納米材料」研製而成的「夢幻晶元」為核心的全新超強算力伺服器,而這也是秦克目前採用的方案,他之前已托楊承科伯伯的秘書魯信平,找夏芯國際和花瓣公司替他設計和製造五千台的AI智能應用推理型專用伺服器和大數據分析專用伺服器。

不過之前說這批新伺服器最快也要十一月初才能到貨,秦克正頭疼著這大半個月的時間差時,青檸科技數據中心的主管馮毅剛恰好打來了電話。

「秦總,向您彙報一下,我們數據中心今天已開始接收那批五千台的AI智能應用推理型專用伺服器和大數據分析專用伺服器了,廠商已派人檢查過這邊的基礎設施環境,表示可以在明天就入場上架安裝。」

秦克精神一振:「今天就到貨了?之前不是說十一月初才能到貨嗎?」

「是的,提前供貨了。」馮毅剛解釋道:「說是這兩個月來,花瓣的工廠專門停了幾條其他生產線,只為全力保障我們這批伺服器的生產,所以才提前了大半年月。還是託了您的福,如果不是知道這批貨是給您準備用於全球極端氣候數據分析的,花瓣的老總也不會拍板定下這樣的生產計畫來。」

「我到時發封郵件過去感謝下。老馮,這些新型伺服器的測試數據有發過來嗎?」

「發過來了。我剛才也轉發到您的郵箱了。我大概看了下,單台的總體性能大概是我們目前單台伺服器的45倍,很恐怖的算力,只需要120台左右,就能頂得上我們目前的全部算力資源池。這次研究出『夢幻晶元』的研究機構當真了不起,可惜這家研究機構很神秘,現在都沒人知道具體是哪個研究機構里的什麼團隊研究出來的,只知道是京城的研究機構……」

秦克笑而不語,這次「夢幻晶元」引起了世界IT市場的極大震動,各個國家都在瘋狂地尋找其性能遠遠超越時代的奧秘,對於其研究機構更是想盡法子來打聽。

只是「清北集成電路與晶元聯合研發創新中心」從一開始就隱藏得很深,所有「晶元材料研究團隊」的研發人員都簽訂了嚴格的保密協議,他們對外聲稱在研究的還是以前的「碳納米管場效應晶體管技術方向」,這個方向雖然也熱門,但競爭太激烈,他們的成果也不突出,所以「夢幻晶元」面世快一年了,依然沒多少人知道真正的研究機構是哪個,更別說這團隊背後站著的神秘的「Q先生」了。

現在據說國外的晶元巨頭已發現「夢幻晶元」性能強大的關鍵在於晶元材料,但因為秦克當初就故意隱藏了晶元材料的真實性能、又增加了許多用處不大卻使材料內部結構更複雜的設計,哪怕是研究實力遠在夏國之上的國際晶元巨頭們,也沒法子在兩三年內就研究清楚並進行成功的仿製。

也就是說在這兩三年內,夏國的晶元業依然會雄踞於世界之巔,並不斷地蠶食著國際市場,還能藉此良機從國外引進更先進的光刻機技術。

當然,這些事情秦克都不怎麼關注了,他也沒這麼多時間精力去管這些事。

「好了,這些事我們就不要瞎猜了,老馮,你先儘快按我們原本的切換方案,安排好新型伺服器的上架安裝和調試。」

「秦總放心,我們團隊早就按著方案做好各種準備與應急預案了,保證在一周內按計畫完成2500台新型伺服器的上架和測試工作,在您出國前完成算力資源池的切換。」

微光目前承擔著重要的運算任務,不能完全停下來,只能採用降低一半算力、停掉一半伺服器來下架,騰出機櫃空間來上架新伺服器,到時完成微光及數據的遷移後,再完成另一半新舊伺服器的更替。

工作量很龐大也很煩瑣,不過主管馮毅剛事先已帶隊進行過周密的部署,制訂了極為詳細的切換方案報秦克這邊審核過,所以秦克倒不用親自跟進和操心這事。

他唯一覺得有些可惜的是,系統的特殊分支科技「人工智慧」,距離升級還有一小段距離。

「人工智慧:LV4,下一等級:LV5,所需科技積分:4687/5000。」

看似只剩下區區300多點科技積分就能升級了,但要知道,「人工智慧」是從三年多前升級到LV4的,整整三年過去了,只增長了2700點左右的科技積分,這還是秦克及他的團隊不斷地運用微光進行數據量龐大至極的氣候數據分析建模的結果。

這300多點的科技積分,如果沒有系統任務下發,估計起碼還要三個月左右。

當然,如果微光的算力資源池有了45倍的擴充,使得它能並發處理的數據量提升45倍,升級進度應該也會提速。

對於微光提升到LV5後,到底會成為什麼樣子,秦克還是很好奇的。

畢竟現在他對於「人工智慧」的了解,已超過世上絕大多數的計算機專家了,LV4的微光當前每一行代碼,他都了如指掌,這三年來也一直不斷進行著小修小補的優化,這才使得微光成為了越來越合格的「得力助手」。

秦克認為當前的微光在代碼方面應該算是非常完美了,那系統里記錄著的微光的「LV5代碼」,又會有著怎樣革新的內容在裡面?是否會使微光真正像人類一樣擁有獨立自主的學習、推理、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像科幻片所描述的一樣,擁有人類一樣的「感情」與「自我意識」?

不管如何,LV5的代碼哪怕到手了,在秦克完全將之理解透徹前,是不會輕易用來升級微光的,避免將來出現人工智慧危害人類社會、控制人類的失控狀態。

……

日曆一頁頁地翻動,青檸科技數據中心的伺服器更新換代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秦克帶著寧青筠抽空去了一趟,親自測試過其中兩台AI智能應用推理型專用伺服器和大數據分析專用伺服器。

那飛一般的響應速度確實爽歪歪,配合青檸操作系統伺服器版,簡直絲滑得毫無遲滯,秦克一口氣跑了三十多個測試任務,CPU的使用率依然只有50%左右,距離達到瓶頸還遠著呢。

秦克大為滿意,而且看這上架測試的進度,在他動身前往米國前,還能親自實施微光的「搬家工作」。

在這期間,「全球極端氣候大數據高級分析團隊」已開始邊磨合邊進入工作狀態了,而各國氣象中心進行過幾次聯席視頻會議後,也一致表決通過了秦克提出來的「新合作研究模式」,並迅速重組研究團隊,按著秦克的分工著手進行研究工作。

而北半球的各個國家也在全方位動員,準備迎戰即將到來的「小冰河時期」。

時間轉眼來到了10月28日這天晚上,凶蠻的冬天已一隻腳邁入到北半球的大地,京城的平均氣溫直接從18攝氏度跌到了個位數。

秋姑娘只在人間逗留了一個多月,便不得不提起裙子黯然離去。

秦克還在家裡給女兒和兒子講著故事呢,主管馮毅剛便打來了電話,報告說青檸科技數據中心最新到貨的2500台新型伺服器已全部完成上架和測試工作,並且網路及存儲均已接入到當前的舊資源池中。

秦克輕輕敲了敲手機的屏幕,對上面機器人造型的微光笑道:「走吧,微光,我帶你去看看『新家』。這次的『新家』非常寬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