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物理科目也突破到「神」的級別了!

正文卷

秦克和寧青筠剛剛開完「全球極端氣候大數據高級分析團隊」的籌備會議,簡單地洗了把臉,梳理下頭髮,便穿著休閑服裝坐到了攝像機前面接受採訪。

秦克穿著普普通通的黑色運動褲,上面是印著「奮鬥!」圖案的淺藍短袖帶領T恤,配的是黑色運動鞋。

寧青筠稍正式點,牛仔褲加白色大翻領衫襯,平底白色小板鞋,粉頸上戴著秦克高中時送她的傳家寶玉扳指項鏈,扎著高高清爽的單馬尾。

除了氣質與長相分外出眾,兩人看上去都與普通的大學生差別並不大。

之前寧青筠還想著是不是換上正式的禮服再來接受採訪的,秦克直接擺手:「沒必要,又不是作秀,用平時的狀態即可。」寧青筠一想也對,所以也跟著素麵朝天便來接受這次的高規格採訪了。

不過她儀錶出眾,素顏出鏡非但不影響她的形象,反倒更顯清純動人。

女記者從業二十年,還是第一次看到要上有幾億觀眾的晚間新聞採訪節目了,卻依然穿得這麼隨意的採訪對象。

但她可不敢對秦克寧青筠的衣著有半點意見,更別說現在看著上鏡效果也非常棒,很有朝氣和親和力。

女記者趕緊堆出職業笑容,以極為尊敬客氣地問道:「秦院士、寧院士,您們好,首先感謝您兩位接受我們節目的採訪,我想問問,對於第三次獲得諾貝爾獎,您兩位有什麼感想?」

這都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秦克笑笑,示意讓寧青筠來應付。

寧青筠便以娓娓動聽的少女嗓音,感謝了國家、感謝了瑞典皇家科學院、感謝了學校、感謝了老師親人長輩一番。這樣的套路她已說得很熟悉了,應對得體,無可挑剔。

女記者又問:「近來有幾十個研究機構表示願意頒獎給你們,你們會接受這些國際獎項嗎?」

寧青筠早與秦克商量過了,當下便答道:「我們很感謝這些研究機構的認可,他們也與我們的助理溝通過了,表示可以根據我們的行程來安排頒獎事宜,一切儀式從簡。我倆月底會去米國一趟,12月初會去瑞典一趟,所以順路的、或者頒獎機構過來頒獎的獎項會領取,增進下國際友誼,至於不順路就算了。」

順路的獎項會領領,不順路的就算了……

女記者嘴角抽了抽。聽聽這是人話嗎!?

但她又想到眼前這兩人確實有這樣的資格說這樣話,他們又不是沒拒絕過各種大獎,這次願意抽空順路領個獎,已算是放下架子、很給人家頒獎機構面子了好吧?

可……為什麼就是覺得哪裡不對勁呢?

女記者趕緊把這股子的異樣感從腦海里甩開,又保持著職業笑容問道:「您兩位去米國是為了與米國氣象中心合作的事宜?還是另有事情?」

「米國氣象中心在昨天已表示完全接受合作條件了,他們的主任會在這幾天飛過來夏國簽訂合作協議。我們這次去米國,主要是為了參加IMU的國際數學家大會,到時IMU也會在會前組織專家對我們之前證明『霍奇猜想』的論證過程進行公開評審。IMU的秘書長再三電話邀請,我們想著確實很久沒在國際數學界露面了,也該去感謝一些幫助過我們的老前輩們,就決定去一趟。」

「原來如此。這次你們對參加『霍奇猜想』的論證評審會,有十足的信心嗎?」

女記者一連問了幾個問題,都是寧青筠作答,這讓女記者有些意外,往常不都是秦克回答為主嗎?她不由猜測秦克是不是嗓子舒服呢。

但在她提出最後的問題時,秦克出聲來回答了。

女記者問道:「您兩位接下來有什麼科研計畫呢?」

秦克清了清嗓子,對著攝像機微笑道:

「這個問題我直接對著所有關心我和青筠的人回答吧。相信大家都知道前幾天我倆曾在圍脖發布過的寒冬預警信息,夏國的氣象中心也發布過北半球將進入『小冰河時期』的預警。很多人對此極為驚訝,紛紛留言給我們,問為什麼北半球會進入『小冰河時期』。」

「具體解釋起來比較複雜,總的來說就是全球氣候異變的結果。而這個全球氣候異變,就是我們接下來研究的重要方向。我們在未來數年,除了繼續研究數學大一統的課題外,將集中大部分精力於全球極端氣候異變的研究上,以改變極端氣候災害越來越頻繁的趨勢。其他的課題,像是呼聲很高的可控核聚變之類,我們暫時不會著手進行相關的研究。」

「我也留意到很多朋友在擔憂著未來的氣候是不是會一直這樣糟糕,甚至會不會變得越來越糟糕,我在這裡也統一回覆下。」

「確實,根據我們的最新研究,接下來的幾年裡,『小冰河時期』的影響會持續,極端氣候災害、自然災害依然會比較頻繁,但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聯合起全世界的科學家們一起解決這個問題,讓我們的星球儘快回歸正常狀態。」

「對於『小冰河時期』,大家也不用太過擔心。這兩年來,我們國家已慢慢建立起了相對科學合理的自然災害應對防禦體系,極大地提高了極端氣候災害的提前預報與防範應對能力,使得極端氣候災害給我們工作生活帶來的危害越來越小。」

「在這裡我也呼籲一下,希望大家都能重視學習相關的災害應對和防護知識、熟悉遇災遇險時的自救方式方法,以儘可能地減少遇到危險時的損失。相關的指引我們會編成小冊子,放到網上,『夏國氣象中心』也會批量印刷,發到各個城市,由居委派發到每一個人手裡。」

「我知道現在網路上有關極端氣候的謠言很多,也有很多人靠著這些話題來賺流量甚至騙錢。其實大家也不必擔憂,更不用杞人憂天地想著會不會有『世界末日』!我可以明確告訴大家,『世界末日』一定不會到來!大家安心正常地工作生活,按指引和通知積極配合做好災害的防護工作就行了……」

秦克說了差不多三分鐘,然後露出陽光的笑容:「簡單一句話,該吃吃,該睡睡,該學習的好好學習,該工作的好好工作,天塌不下來。」

「最後,我和青筠還想說的是,拿到大獎固然是榮譽,也是一種鞭策的動力,我們將不負國家和民眾的重望,潛心做好科研工作。但不管如何,我倆依然是我倆,我倆都是很隨遇而安的人,不會因為拿到多少次諾獎就有什麼變化,以前怎樣工作生活,現在也不會有什麼大的變化,所以大家不必對我們工作生活變化過度關注。」

「各位朋友們過得好過得開心,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謝謝大家。我和青筠還有其他工作,就不多佔用大家寶貴的時間了。祝大家平安幸福!」

說罷他與寧青筠手拉著手,朝著攝像頭這邊微笑揮手告別。

女記者還有些懵圈,這就結束了?

秦克又對她道:「謝謝,我們還有工作,先走了,再見。」說罷拉著寧青筠離開,女記者沒敢攔阻,只得趕緊鞠躬道:「謝謝秦院士寧院士,讓您兩位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接受採訪,真是太感謝了!」

秦克擺擺手,便與寧青筠離開了,由工作助理陳雅過來與女記者對接後續的事宜。

……

這次的採訪視頻在當天的傍晚便出現在CC1台晚間新聞的黃金時段,不知道是不是上頭髮了話,鏡頭幾乎一秒鐘都沒剪,秦克寧青筠怎麼說便怎麼播了出來。

由於事先有預告將出現秦克寧青筠十分鐘的採訪視頻,使得這晚的CC1台收視率極為驚人,甚至超過了春晚,讓人不得不驚嘆這兩位年輕院士在民眾之中的影響力與聲望。

而這次的採訪視頻也收穫了無數的點贊,秦克與寧青筠一如往昔的簡單打扮,輕鬆神色,以及充滿親和力、有朝氣又有自信的話語,給民眾們帶來了不少歡樂的笑聲,也給了民眾很大的鼓舞力量,網路上那些負麵灰暗的有關世界末日的謠言幾乎絕跡,但凡有危言聳聽以吸引流量者,基本上都被熱心的網友們舉報了,而網路上對兩人的過度關注,也終於有如潮水般退卻,使得兩人的正常工作生活不再受到什麼影響。

所有事情暫告一段落,秦克才輕鬆下來,喜滋滋地盤點自己近來的「收益」。

他的「收益」當然是不拿了多少獎項多少獎金,而是系統給予的一系列獎勵。

此前他構建了全新的「WQTNQ理論體系」、並實現放射性元素衰變隨機事件的精準控制,雖然論文還沒過審,但已通過實驗進行了驗證,系統還是直接宣布他的「請解決放射性元素的安全問題吧」任務完成,並給他獎勵了20000點的物理學術積分和S級知識《可控核聚變的奧秘》。

20000點的物理學術積分,使得他的物理學術積分直接躍升到了52133點。

S級知識《可控核聚變的奧秘》更是使得這門註定會對人類能源供應產生巨大而深遠影響的新技術在秦克眼裡再無秘密可言。

不過秦克估計,如果他真要將之化為實踐,哪怕在人手經費充足的前提下,並且他親自全程帶隊研究,也得花三到五年時間才能建出示範堆,畢竟想實現對核聚變速度和規模的精準控制,很多技術細節不是現在就能解決的,有了設計圖也得逐步攻克材料、精控等各個技術難點——比如可以耐受1億度以上的包層材料,高精準的激光粒子束控制技術等等。

這也是秦克在答記者問時說明不會在幾年內專註於這個方向的原因。在面對世界大崩壞的危機面前,他可沒幾年的時間可以揮霍在這個「救世非必要技術」上。

不提這些雜事,隨著10月4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學家公布獲獎名單,秦克拿到了第二次諾貝爾物理學獎後,系統的「成績使我進步」便接連頒發了三項獎勵。

第一項是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10000點物理學術積分。

第二項是因為「成為二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追平世界紀錄」的額外成就獎勵,物理學術積分直接便增加了20000點。

第三項獎勵則是因為「三次獲得諾貝爾獎,創造了諾貝爾獲獎史的新紀錄」,這回同樣大方,物理學術積分再次增加20000點!

也就是說,秦克這次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整整增加了50000點的物理學術積分!

原本他的這次加上50000點新的積分,頓時突破了升級的閾值!

秦克還能清晰地記起當時那悅耳的系統提示音:

「叮!您的學術積分(物理)已積累到100000,滿足升級條件!」

「您的物理等級提升為:『物理之神級』!」

物理等級緊隨數學等級,突破到「神」的級別!

「叮!宿主的物理等級已提升到人類所能達到的極限,並且在的物理思維能力、直覺、理解能力等方面超越了歷史上所有的物理家!您的物理等級信息已更新。」

「物理等級:『物理之神級』,下一等級:???,升級進度:???」

「叮!您將獲得古往今來,這個世界所有記載著的物理知識!」

「經檢測,宿主的腦域已在上次得到了超越人類極限的特殊強化,可以容納上述所有知識量!但因為知識量過於龐大,您需要三天三夜的睡眠時間來消化吸收上述知識,請宿主在準備好後,默念『吸收神級物理知識』,進行知識的消化吸收!」

秦克對此非常滿意,較之上次突破到數學之神級別時,需要強化腦域,還直接不給選擇的餘地,倒數十秒便自動執行讓他失去意識,這次算是非常人性化了。

而且自從突破到物理之神的級別後,秦克覺得自己在物理方面的思維、靈感確實又有了升躍,足以媲美數學了。

尤其是大腦前所未有的清晰,看一切事物幾乎都能產生物理及數學的靈感,想從中總結出規律並推導出什麼定理公式就算吃飯喝水般容易。

這就是「物理之神」與「數學之神」的雙重BUFF疊加效果啊……太奇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