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名為偏差 實為進步!這是劃時代的發

正文卷

第844章 名為偏差 實為進步!這是劃時代的發現!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英文全稱為European 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縮寫為)是一個位於瑞士日內瓦的國際性研究機構,成立於1954年,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基礎物理研究,特別是研究微觀世界的基本組成和相互作用。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研究機構,光是聘用的全職員工就超過三千名,並有來自80個國家、大約6500位科學家和工程師代表500餘所大學機構,長期在里駐守、參與各種粒子實驗。

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實驗設施,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位於瑞士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和位於砝國邊境的超級質子同步加速器(SPS)。

所需經費由所有成員國按GDP比例進行分擔,每年的研究經費在10億美元左右,經費看似很多,無奈實驗實在太過燒錢,大型的實驗平均三到五年才能進行一次。

所以以往各次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實驗都廣受關注,這次因為秦克、寧青筠論文的關係,更是吸引了全世界吃瓜民眾的眼球。

今天公布最新一期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的結果,屬於向全世界發出的聲音,自然不可能像之前那樣,只是派出個新聞發言人來應付媒體了事,而是極正式的舉辦了記者發布會。

出席本次發布會的不但有理事會22個成員國的代表,科學政策委員會的100多位委員幾乎一個不漏全都坐在前排了,此外就是科學家代表兩百餘人——光是的人數就接近四百。

透過玻璃大門看到的代表們正式就座,記者們早就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待得工作人員打開玻璃大門,邀請媒體朋友們進場時,所有記者都嘩啦一聲往裡面擠,一時間不知道擠掉了多少眼鏡踩掉了多少皮鞋,

幸而有的工作人員全力維持秩序,總算沒出什麼大亂子。

袁兆英被人群裹挾,身不由主便「湧進」到諾大的接待大廳里,他一邊急聲叫旁邊隨行的攝影師跟上自己,一邊努力伸長脖子看向已就座的代表們,想從他們的表情里看出些端倪,卻見不少科學家都表情嚴肅,一直在交頭接耳,似乎還有人在低聲爭論著什麼,氣氛頗為緊張。

作為記者的職業直覺,讓袁兆英敏銳地意識到,本次的發布會怕會有驚人的成果公布出來。

過了差不多十分鐘,各國記者們陸續落座,大廳里亂鬨哄的場景才結束下來。記者們還是比較守規矩的,接下來是的發言時間,之後才是接受採訪的時段,所以記者們都努力按捺住焦急的心情坐在座位上,但手裡的筆已在飛快地記錄下各個重要人物的表情神態。

比如特羅維奇教授。

特羅維奇教授是里相當有名氣的粒子物理學家,喜歡在網上以粒子物理學家的權威人士自居並發表各種言論,上個月那次針對秦克與寧青筠論文大放厥詞進行否認和抨擊的「內部人士」,就是這位禿頂米國老教授。

熟知內情的各國記者們,包括《夏國科學先鋒報》的記者袁兆英在內,目光自然都第一時間尋找特羅維奇教授。

特羅維奇教授的頭髮幾乎掉光,那禿頂的樣子還是很好認的,很快袁兆英就找到了目標人物。只見特羅維奇教授臉色陰沉,抿緊嘴唇一言不發,也沒與四周的同事交流,讓袁兆英產生了極大的好奇。

是因為媒體的壓力讓這老頭子心情不爽,還是實驗出來的結果有什麼出乎他意料的情況出現?

袁兆英更加好奇了,特意讓隨行的攝影師搭檔多拍了幾張特羅維奇教授的照片。

下午14:30,的實驗結果發布會終於準時開始。

本次發言的是科學政策委員會的首席科學家,來自鷹國的粒子物理學家詹姆士·萊德曼爵士。

萊德曼爵士是鷹國皇家學會的院士,198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里最負盛名的物理學家之一。

老爺子穿著一絲不苟,系著黑色的領結,他清了清嗓子,開始了慣例的實驗回顧,他先從近十幾年來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談起:

「自從2012年,我們成功探測到希格斯玻色子,宣布補完了標準粒子物理模型的最後一塊拼圖開始,我們一直致力於通過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來對包括夸克、強子、W和Z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等在內的粒子進行更精確的測量和研究,以進一步了解這些粒子的性質和相互作用,同時不斷探索暗物質、研究新物理模型……」

不得不說,老爺子還是很有水平的,明明只是慣例的開場白以及對的吹噓,卻偏偏能將複雜的粒子理論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表述,且不乏趣味,使得哪怕是門外漢的記者們,都能通過這短短十分鐘不到的「前情概要」,了解到許多粒子物理的研究歷史、以及本次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的意義。

「這次我們進行的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是從三年前就開始計畫,在近一年投入了差不多四千人員進行籌備,對LHC進行了多達129項升級,升級後的LHC提高了30%左右的粒子束能量,能夠更深入、更精確地探測基本粒子的性質……」

萊德曼爵士這番話相當於是駁斥了網上的謠言——說什麼本次實驗是為了證偽秦克寧青筠的論文假設。

「接下來,由我公布本次實驗的結果。」

見老爺子最終將話題轉到最關鍵之處,台下的記者們頓時有點小騷動,但很快又安靜下來,人人都豎起了耳朵,看著台上的白人老頭。

在無數人的緊張注視下,萊德曼爵士示意工作人員打開了一系列的圖表。

只見大屏幕上出現的第一張大圖是無數密密麻麻的綠色小點,每一個小點代表著監測到的一個撞擊信號,按不同粒子能量段(單位GeV)進行分布:「首先我們先講解一下海量質子-質子對撞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在底介子衰變中的帶電奇異粲介子(夸克成份為1個粲夸克和1個反奇異夸克)和帶電介子末態中觀測到了一個帶有雙電荷的粒子,衰變性質與普通介子相似。這是首次在實驗上發現雙電荷四夸克態強子,而且是同時發現兩種全新夸克組分的強子夥伴……」

萊德曼爵士一張張圖表地講解著,台下的科學家們神色嚴肅,記者們卻慢慢聽得有些暈了,雖然萊德曼爵士儘可能地將實驗結果進行了簡化描述,主要講的也是本次實驗的最新發現,記者們依然越聽越是暈頭轉向,只能發出「哇,好厲害」「聽著很不可思議的樣子」之類不明覺厲的感嘆。

終於,萊德曼爵士講到第八張圖表了,在切換到這張圖表時,萊德曼爵士明顯沉默了幾秒,臉上的神色也與先前不一樣,更顯得凝重了。

很多記者都發現這個異常了,精神一下子就抖擻了起來。

「這是有關W玻色子質量的測量結果。測量出最精確的W玻色子質量數值,是本次我們的LHC實驗中一個重要目標,而結果也確實很讓我們震驚。」

這次來參會的記者,99%以上都是為了這個結果而來,所有人的神經都被撩撥得繃緊起來,夏國記者袁兆英更是緊張得心跳加速手心冒汗。

他不是什麼科學家,不太關注本次實驗會給粒子物理學界帶來什麼,他只想知道會給自己國家最引以為豪的兩位年輕院士帶來正面的影響還是負面的影響。

而這個W玻色子質量的測量結果,就是決定著是正面影響還是負面影響的關鍵!

萊德曼爵士環視全場,肅然道:「大家看看這個圖表,本次實驗測量出來的W玻色子質量精值,就分布在上面。」

這張圖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紅色小點,但大多數的紅色小點都集中在上半部分區域,只有一個相對稍大的紅色小點在底部區域。

在場除了的相關人士外,幾乎都看不懂這張圖表的含義,不由都焦急地看向萊德曼爵士。

萊德曼爵士緩聲道:「這是每次ATLAS和CMS探測器記錄下來的數值,每一個紅點代表著一個具體的數值,大家可以看得出來,超過99.99%的數值都集中在80436.8±9.1 MeV/c2的區域上,唯獨有0.001%的數值,分布在這裡!」

他的手指重重地點在底部區域。他的手指很用力,似乎要將投影屏幕戳穿,而他的聲音,也變得激動起來。

「這個數值是——80466 MeV/c^2!相信在場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數值,是的,這個數值是夏國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秦克院士與寧青筠院士,於上個月在《楊-米爾斯方程的質量間隙問題證明及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數學化解釋》論文里,通過他們發現的質量關係,以希格斯玻色子的質量、Z玻色子的質量、頂夸克的質量、繆子的壽命計算出W玻色子質量!」

嘩啦一聲,所有記者都站了起來,有人忍不住大聲問道:「請問萊德曼爵士,這0.001%的數值出現比例,到底意味著什麼?是論文計算出錯了嗎?」

萊德曼爵士沒責怪有記者提前發問,他擺擺手,示意眾人坐下,才以有力的聲音說道:「不,在這裡我要再說明一下,雖然這個80466 MeV/c^2的數值出現的比例只佔了所有測量數值的0.001%,但它非常特殊!」

「大家可以看出,在這個區域里,並沒有其他的小點,這意味著,只測量出了這個數值!而且雖然它只佔了0.001%的比例,但這意味著曾有差不多15萬個探測器記錄到這個數值,而其他集中在80436.8±9.1 MeV/c2區域上的數值里,只有80435.3MeV/c2被記錄了1.1萬次,其餘的數值,記錄次數都低於1萬次!」

「簡而言之,80466 MeV/c^2的數值是被記錄次數最多的一個數值,而且它如此突兀地遊離在主要的測量數值區域外,我們實在無法將之判斷實驗誤差、雜訊信號。經過我們整個研究團隊近三個小時的激烈討論,我們得出了一個結論,這個數值有較大可能就是W玻色子的精確質量,而它之所以與其他數值存在較大的差異,只可能說明自然界還有什麼未被發現的『物質』、『新粒子』或者『物理機制』,對W玻色子的質量產生了影響。」

「我們可以基本確定,這是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首次出現的大偏差!名為偏差、實為進步!這是劃時代的發現!這意味著我們已摸到了新物理的大門!」

「我們目前較多的科學家比較趨向於認同秦院士與寧院士提出來的觀點,即可能是我們未能測量出來、傳聞中的暗物質導致了這種誤差,我們需要對粒子物理標準模型進行新的修正!在未來的實驗中,我們將會針對這個區域的數據進行重點研究和測量,爭取早日解開這個謎團!推開新物理的大門!」

「在這裡,我們也向憑藉著高深的數學理論水平,就計算出如此精確W玻色子質量的秦克院士、寧青筠院士致以最高的敬意!他們創造了我們連想也不敢想的偉大奇蹟!」

「我們很樂意邀請他倆加入到我們的粒子物理研究團隊中,為我們提供更優的理論假設,並共同為下一次的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及大型正負電子對撞機實驗做準備!」

全場在短暫的安靜下,幾乎所有記者都不敢置信地嘩啦站起,隨即無數的閃光燈與熱烈的掌聲將萊德曼爵士完全淹沒!

一直用紙和筆飛快記錄著萊德曼爵士話語的夏國記者袁兆英也愣了好會兒,才反應過來,頓時大喜過望!

這相當於是以實驗來驗證了秦克院士和寧青筠院士的計算結果,並公開承認了其正確性!

震撼!狂喜!自豪!驕傲!無數的心緒湧起,袁兆英一邊瘋狂地鼓著掌,一邊跟著其他記者一起發出激動大叫聲!

他的目光無意中又再次落到特羅維奇教授身上,這位向來最喜歡夸夸其談高談闊論的老頭子,此時耷拉著腦袋,就像霜打的茄子,更像是一條……被打斷了脊樑的狗。

激動過後,袁兆英才想起,必須儘快將這個消息發回到國內,讓全國民眾共同分享這個特大喜訊!

筆尖在飛快划動,袁兆英刷刷刷地寫下一個很快就會轟動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新聞標題——

《公布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結果,驗證並肯定了秦克院士和寧青筠院士的論文計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