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火爆熱銷的新型西紅柿種子

正文卷

第528章 火爆熱銷的新型西紅柿種子

之前「碳納米管纖維的塗層研究」和「弛豫鐵電薄膜材料的改良」課題都已完成結題流程,而且還因為出色的效果,被列入「年度重點科研成果」當中,獲得了一筆數百萬的科研獎勵。

何良傅教授這次到來,就是要按照原本的收益劃分約定,將這筆科研獎勵按比例分配給秦克和寧青筠,連支票都已準備好了。

秦克和寧青筠推卻不過,只得收下了,同時不得不感嘆何教授真是個厚道人。

何教授的精神較之三個月前已完全不一樣了,精神飽滿,雙眼有神,那種幾乎被壓垮的感覺已消失不見,想必家裡的負債問題也因為兩個課題的結題和獎勵,已得到了妥善解決。

他笑道:「最近你們有沒有興趣參與新的課題?我和老胡那邊正在合作搞一個新的課題,利用卡門渦街效應製備超細纖維,研究出其高通量生產的方法。這是個兼顧了物理與材料學的課題,也很需要擅長計算流體力學的專家進行技術支援。」

寧青筠對這個有點生僻的概念並不太熟悉,便看向秦克。

秦克笑著解釋道:「卡門渦街現象是空氣動力學家西奧多·馮·卡門發現的,是一種流體力學現象,簡單來說就是指一種流體流過某些物體時,會周期性地脫落出旋轉方向、並排列成有規則的雙列交替渦流現象,在自然界里很常見,比如風吹過高塔、電線杆等圓柱體時,就會容易出現卡門渦街現象。八十年前著名的塔科瑪峽谷橋風毀事故,也是因為卡門渦街現象。」

他又隨手拿起紙筆,寫下了卡門渦街現象最常用的流量計公式f=Stv/d,並簡單解說了一遍。

何良傅不由嘆道:「這麼偏門的知識你也了如指掌,難怪老胡說你在流體力學方面的造詣已超過國內大多數的物理教授了,果然沒誇張。姜老院士有伱這樣的高足,怕做夢都要笑醒了。」說到這裡,他又滿懷希冀地問道:「怎樣,有沒有興趣加入我和老胡的這個課題?」

秦克也琢磨著再多參加幾個流體力學與材料學方面的課題,既可以增加自己的實驗經驗與驗證知識,也可以為將來逐步發布《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探究與詳解》里的知識奠定基礎,便欣然道:「好啊,正好我們對這兩個方面都很感興趣。」

何良傅大喜道:「行,這個聯合課題我和老胡才剛剛開始沒多久,你們有興趣的話可以從一開始就參加進來,擔任我和老胡的副手,這樣就能完整地跟完一個實驗課題,對你們未來獨立承接物理或者材料學方面的課題很有好處。」

秦克和寧青筠現在也有獨立的課題,但幾乎都是數學相關的,成員也只有他們兩個,日常的開題報告、中期報告、結題報告都是寧青筠主筆的,遞交流程與接收反饋意見等,則由數學系安排行政老師代辦。

除此之外就是植物育種和EDA課題了,而這兩大課題都有實際的團隊負責人,比如植物育種由魏學銘負責,EDA由許清岩負責,秦克與寧青筠更多是站在更高層次進行指導與技術攻關。

說起物理或者化學方面的帶隊課題,兩人還真沒太多的經驗。

現在何教授的意思很明確了,就是讓兩人跟著他和胡青峰教授,從一開始就以副職的形式跟班學習。有老何和老胡這兩個經驗豐富的課題專家指導,秦克與寧青筠很快就能上手,並可以獨立承接相關的實驗課題了。

感受到何良傅教授的善意與關懷,秦克與寧青筠交換了個眼色,便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

就在秦克、寧青筠加入「利用卡門渦街效應研究高通量製備超細纖維的方法」課題組之時,在西南某個山區村落,柴大進正扛著鋤頭,打算去給地里除草。

北方不少地區此時已開始飄落雪花,哪怕不下雪,氣溫也大多降到了個位數。

但西南地區四季如春,這時的氣溫接近二十攝氏度,正常的莊稼疏果作物都能繼續種植。

柴大進所在的村子是比較貧困落後的山區村落,一來是交通不太方便,走山路很麻煩,只能通過兩公里外的小碼頭,走水路到附近的縣城裡販賣農作物,二來是因為土地大多數貧瘠,還帶著一定的鹽鹼性,絕大多數農作物的產量都很低,整個村子裡的人一年到頭辛苦勞作,也只能勉強保證溫飽。

柴大進家裡也不例外,他面朝黃土背朝天一輩子,也沒什麼文化,估計未來人生也就這樣了,他唯一自豪的是有個比較爭氣的兒子,去年順利地考上了大學,雖然只是普通的二本,但在小村子裡也是第一個正兒八經的大學生了,使得柴大進在村子裡走路都能昂首挺胸。

但柴大進一想到兒子的將來,心情又沉重起來。

兒子是大學生,未來一定得留在城裡工作,不能讓他回來種地,但現在家裡也就勉強溫飽,兒子上大學的錢都是向村子各家借點,再加上助學貸款才湊齊的,以後兒子想留城裡生活,家裡怕就沒法子提供什麼支持了。

聽說現在城裡的姑娘都嫌貧愛富,沒房沒車根本娶不到城裡的姑娘,自己兒子哪能有錢買房?沒房子,將來怎麼討媳婦?

想到這裡沉重的未來,柴大進原本就滿是皺紋的臉都凝成一團了。

他慢慢來到自己的田地里,見十畝稻田都開始結出稻穗了,今年的收成估計也能和往年一樣,保底的收成是有了,只是稻米賣不出好價格。

他目光一轉,卻意外地看到旁邊的山地里種的西紅柿居然結果了!雖然還只是嬰孩拳頭大小的小果子,紅色中還透著未成熟的青澀顏色,但果實累累地掛滿了枝頭,一串串的看著極是喜人。

柴大進又驚又喜,上前仔細看了看,真的結果了!看樣子收成非常不錯!

要知道這塊山地碎石多,特別的貧瘠,而且因為缺水,鹽鹼性也高,平時種蔬果紅薯什麼的基本上都種不活,後來柴大進沒法子,只能將之丟荒了。

兩個多月前,還在上大學的兒子忽然託人寄了幾包西紅柿種子回來,說是剛剛上市的新品種,是什麼天才學生研究出來的,耐貧瘠耐乾旱還耐鹽鹼。

前面的內容柴大進聽不太明白,但後面兒子說的話他聽懂了,兒子讓他試試,在家裡挑一塊丟荒的山地里試種下,反正幾包種子也不貴,與普通的西紅柿種子差不多價格,萬一真能長出來,也算是給家裡多一個收入。

柴大進並不太相信那片連最容易長的紅薯都種不活的荒地還能種什麼西紅柿,但兒子是大學生,有學問,柴大進還是聽從了兒子的勸告,把荒地重新開墾,種下了那幾包種子,又天天挑水去澆灌。

柴大進原本並沒對這片荒地里的西紅柿抱太大的希望,但出乎他的意料,種下去幾天後,地里居然長出了綠油油的西紅柿幼苗,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回,要知道這地貧瘠到連荒草都長不茂密,可這名為「青檸易種I型西紅柿」的種子居然成功存活了,而且發芽率非常高!

柴大進估計起碼超過80%的種子成功發芽了。

這樣高的成活率,就算是在肥沃的土地里也未必能做得到!

這讓柴大進激動之餘也開始對這片荒地留心起來,嚴格按著兒子講述的種植要求,每隔三天澆一次水,等西紅柿苗長起來後,又砍來樹枝搭成支架,便於西紅柿攀爬生長。

就這樣過去了兩個多月,西紅柿開花了,然後到了今天,居然結出了果實!

全程基本上不用施肥不用噴農藥驅蟲,也沒有用除草劑,因為這荒地原本就不怎麼長雜草,有也被柴大進提前拔走了。

雖然不知道最終果實完全成熟後的大小與品質口感如何,但柴大進根據幾十年的經驗粗略估算了一下,這大半畝的荒地,估計能產出接近1200斤的西紅柿,現在西紅柿在縣城裡的價格大概是6元每市斤,也就是說,這片荒地會給他帶來超過7000元的收入!

哪怕最終西紅柿的品質稍差些,單價便宜點,但扣掉種子成本和運輸成本後,5000元的收入肯定是有的!

這可是5000元啊!一塊原本已丟荒廢棄的山地,三個月居然能賺到5000元!

一年種上三到四輪,加起來就能有15000至20000元了!

這可是以往家裡大半年的收入了!

更讓柴大進心頭火熱的是,他在其它山坡上,還有類似的荒地兩畝左右,此前也一直廢棄著,如果把這些荒田都全用來種上這「青檸易種I型西紅柿」,年收入還能再多幾萬!

一想到這翻了幾倍的年收入,柴大進甚至都忍不住要傻笑起來。

如果一年能存下五萬元,三年下來就是十五萬,雖然還是沒法子給兒子在城裡買房,但起碼在小縣城裡湊個首期應該是勉強夠了,不夠的話再延後兩三年,肯定能湊夠首期!

他的目光落到十畝的水田裡,心裡已迫不及待想著打電話去給兒子報告這個喜訊了,順便還想問問兒子,有沒有適合普通土地更高產的新品種西紅柿,這樣的土地里其實也不太適合種水稻,畝產量一直上不去,如果換成種新品種的西紅柿,收入指不定會高得多!

不過他最終還是按捺住了心頭的激動,打算等過幾天西紅柿收成了,送到縣城裡賣掉再告訴兒子這個好消息。

這時旁邊田地里的鄰居也發現了柴大進的荒地居然「變廢為寶」了,紛紛過來好奇詢問:「柴大叔,你家裡種的是什麼品種的西紅柿,這荒地也能長果實?」

「是啊,老柴,快給我們支支招,我們都快愁死了,我家裡也有幾塊這樣的荒地,一直丟荒種不了東西。」

看著圍過來要「取經」的鄉親們,柴大進得意洋洋地炫耀道:「沒啥,這是我兒子找回來的新品種,我也不知道在哪裡買,你們也想種的話,我過幾天問問兒子。」

「哎,原來是你兒子找來的新品種,大學生就是不一樣,有文化!」

「就是啊,老柴,別過幾天了,晚上幫我們問問吧?對了,這種子貴不貴?成活率怎樣?」

……

柴燦明接到自己父親打來的電話時,已是傍晚了,村子裡只有村長家裡有電話,村民都得到村長家裡給上一兩元錢、借電話來打。

柴燦明聽到父親的話也愣住了。

當初他只是無意中在網上看到有這樣新品種的西紅柿種子上市,而且是包裝上印著「採用秦克、寧青筠獨家授權的專利技術研發」,這讓柴燦明頗為感興趣。

他對這兩個聞名全國的學神極為景仰,尤其是發現包裝的背後還有一行字「應專利技術發明人秦克、寧青筠之要求,為推廣新型種子、提高農民的收益,本型號種子的售價不會超過當前市場上西紅柿種子的平均售價,歡迎進行價格監督」,更是好感大增,當即就買了幾包種子,寄回家裡。

沒想到才過去三個月左右,家裡就傳來了喜訊,這西紅柿種子真能成活結果,使得荒地變寶地!

柴燦明愣了好會兒,才答道:「爸,你放心,我再找找,如果沒記錯,應該還有其他型號的西紅柿種子,也是用秦克和寧青筠的專利技術研發的……哦?你不用管他們是誰,反正他們研發出來的東西都是精品,我買到了寄回家,你等稻子收穫後,先試種下,對比看看有什麼差異,我再批量買。村裡的鄉親們也要買,還願意給手續費?行,我一併代購。」

結束了通話,柴燦明心頭激動,上網一搜索,果然發現類似的西紅柿品種還有四種,都是大農種業出品的,售價都不高,不超過西紅柿種子的正常平均價格。

其中「青檸易種II型西紅柿」兩月就能收穫一次,結果率還能提高20%,對土地的肥力有一定的要求,但能種水稻的土地就能種!

柴燦明毫不猶豫就買了幾包寄回家裡,打算先讓父親試種一下。

忙完這一切,他又忍不住把自己的經歷發到了網上,感嘆道:「以前我只是佩服秦神和寧同學在數學上取得的成就,現在才發現,他們在生物學方面取得的成果,才是真正的了不起,惠及普羅大眾,尤其是對於我父親這樣,生活在邊遠山區的農民來說,簡直就是恩同再造……」

他的帖子很快引起了關注,並有大量的回覆。

有人回覆道:「你這麼一說,我才想起在陽台里種了幾盆西紅柿,好像當初也是看到印著秦克寧青筠的字樣才買的,剛跑去看了下,平時沒怎麼照顧,居然已開花了,還結了些小果子,哈哈哈,估計再過一周,就能吃西紅柿炒蛋了。秦神和寧同學棒棒噠,這新型的『青檸陽台IV型西紅柿』非常適合我這樣生活在城市的懶人,自來水推薦一波!」

「+1!我也種了,昨天才採摘了,很甜很好吃,比市面上賣的什麼聖女果好吃多了。」

「確定是秦克和寧青筠的科研成果?怎麼沒見他們發圍脖宣傳一下?」

「應該是他們,封底上印著的那行字限制價格的文字呢,和當初的數學教輔材料一樣,除了他倆,別人可沒這樣大的胸襟和魄力!」

「真是每次都會被這兩個孩子所感動,不管種不種,我決定買上幾包,就當是支持他倆的科研成果。」

「求鏈接啊,我也想買!我要享受都市種菜的樂趣!」

「去大農種業的官網,只有他們獨家出售。不過我剛才查了下,目前都賣光了,聽說第一批種子只是試水,出產並沒很多,第二批貨下訂後要到三天後才能發出來。樓上如果買了不種的話,就別浪費秦神和寧同學的心血了。」

「我家裡也是山區,我聯繫家裡推薦一下,說不定也能增收增產。」

……

隨著關注這個帖子的人越來越多,借著秦克和寧青筠的諾大名氣,大農種業出品的五種新型西紅柿種子引起了極大的關注,甚至擠進了熱搜榜。

這可樂壞了大農種業的新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桑義江,銷售量節節攀升,他一方面要求制種部門加快種子的制種,另一方面讓銷售部門盤活渠道,儘快把新品種的西紅柿種子向全國有針對性地推廣。

「夏國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辛友彬聽到消息後愣住了,他不敢置信地問市場部主管:「你是說,現在大農種業的新西紅柿種子火得不行,供不應求?」

主管苦著臉點頭:「是的,聽說大農種業現在在加班加點制種了,但訂單已排到了半年後,據我們的分析師預測,如果繼續保持這個勢頭,不出三年,大農種業的新西紅柿種子,將會佔領國內八成以上的市場份額。他們走質優價廉,薄利多銷的戰略,我們根本就沒力抵抗。」

「八成份額……」

辛友彬心裡震撼至極,要知道現在他們公司的西紅柿種子發力了近十年,也不過只佔了18%左右的市場份額而已……

「他們的新型種子真這麼好?技術部門怎麼說?」

「技術部門已試種過了,確實非常優質,而且幾乎不用除草劑,也能抵禦常見的病害……關鍵是五種新種子的定位明確,切入點精準,我們的西紅柿種子完全競爭不過。」

辛友彬頹然地坐回到辦公椅上,他不由想起了幾個月前與青檸科技的那場談判。

因為沒接受那條有關價格的「霸王條款」,明明他們最先與青檸科技接觸,卻最終與那六項專利技術失之交臂。

而被業內當成笑話來嘲諷的大農種業,卻眼看著就要鹹魚翻身了。

「再去和青檸科技談判,看能不能爭取到相關的專利技術。」

「不太可能了,當時新聞里說了,大農種業是獨家授權。」

辛友彬沉默了好久,才從牙縫裡擠出一句話:「還是要聯繫青檸科技,看看他們有沒有什麼其他新種子的專利,有的話,我們第一時間一定要搶到手!」

近六千字,一章頂兩章,求月票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