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是時候開始你的晶元之旅了!

正文卷

第471章 是時候開始你的晶元之旅了!

《物理學報》是夏國物理學會主辦的半月期刊,也是夏國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廣的物理類綜合學術期刊,還是唯一被SCI收錄的中文物理類學術期刊,近年來主要聚焦物理方面的前沿領域成果。

所以這篇標題為《基於冷源晶體管物理機制的亞60器件模擬研究》的論文,出現在《物理學報》上並不意外,真正引起秦克留意到通訊作者的第一單位,居然是「清北集成電路與晶元聯合研發創新中心」。

這個「清北集成電路與晶元聯合研發創新中心」應該是今年1月初才掛牌成立的新機構,由清木大學與北燕大學抽調大批專家教授和超過百名優秀研究生、博士生組成,還聘請了一線晶元大廠不少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晶元研發製造。

如果秦克沒有記錯,他的前高中物理老師、現在清木大學的物理系副教授許清岩,就在這個研發創新中心擔任副主任一職。

秦克目前翻看的是四月上旬的那期期刊,也就是說這論文起碼在三月初甚至可能是在二月下旬就投稿了。

新機構成立不到兩個月就出了科研成果?這也太快了吧?

秦克又細看作者欄,沒發現許清岩的名字,通訊作者有兩個,上網查了下,都是燕大的,一個是創新中心的正主任姚文城,一個是副主任方世驥。

一作也有三人,全是燕大的博士生。

許清岩作為這個創新中心的副主任,卻沒在這論文上署名?

要知道許清岩是姜為先老院士的弟子,最擅長的領域就是物理材料學以及半導體。

秦克細看論文,才發現是典型的新瓶裝舊藥,核心內容還是燕大四年多前研發出來亞60器件「迪拉克冷源晶體管」。

「迪拉克冷源晶體管」是燕大研究團隊研製出來的亞60超低功耗晶體管,能打破玻爾茲曼極限,較好地解決數字電路集成度增加時功耗急劇上升的問題,算得上是國內近年來比較出色的碳基數字集成電路科研成果。但這已是四年前的技術成果了,秦克通過系統獲取的晶元基礎知識里也有相關的文獻資料。

現在再看這篇《基於冷源晶體管物理機制的亞60器件模擬研究》,「迪拉克冷源晶體管」有了一定的改進,功耗再降低了5%左右,最低亞閾值擺幅達到33 mV/dec。但也僅此而已,沒太多的新意亮點。

難怪作者列表裡沒許清岩,以許清岩的正直性格,沒貢獻力量的科研成果,是絕不會同意署上自己名字的。

秦克又通過「物理學報」的官網查詢今年的各期電子版內容,確定這篇論文就是「清北集成電路與晶元聯合研發創新中心」今年發表的第一篇科研成果。

秦克估計應該是「清北集成電路與晶元聯合研發創新中心」急著想弄出個成果證明自己的價值?

又或者當中有什麼內幕?

秦克搖搖頭,這些事他也管不著,只是他向來比較尊敬許清岩,加上對晶元技術感興趣,才對這個研發創新中心多關注一二罷了。

「怎麼了?」旁邊的寧青筠剛剛做完田劍蘭教授安排的作業,見秦克看著網頁,神色有些古怪,忍不住關切地問了句。

「沒事沒事,就是想來最近都沒怎麼見過許清岩老師了。」

「許老師?上次姜老師不是提過,許老師去了一個什麼晶元研發創新中心工作了?」

「說來他的性格更適合搞科研就是了。希望他在新的崗位上能大展拳腳。好了,你做完田教授的作業了?那我們繼續完成科學突破獎的學術報告吧。」秦克親了親少女那柔嫩的小臉,重新打開了寫到一半的波利尼亞克猜想證明報告。

寧青筠抿著嫣紅的唇,嘴角泛起淺淺的笑:「好。」

……

與此同時,清北集成電路與晶元聯合研發創新中心的辦公室里,許清岩正在翻閱著艱澀難懂的晶元設計軟體開發進度報告,眉頭緊鎖,絲毫沒有秦克想像中那種大展拳腳、如魚得水的舒爽。

來到這個研發創新中心已快四個月了,許清岩反倒感覺自己就像陷身泥潭之中,越是掙扎越是無力。

研發創新中心有一個正主任,兩個副主任。

正主任姚文城是燕大晶元材料方面的權威,當年帶隊研發出來的「迪拉克冷源晶體管」被譽為「碳基超低功耗CMOS集成電路的新希望」,所以他理所當然地主管起「改變晶元製作的工藝與材料」方向的課題組。

而另一個副主任方世驥也是燕大的教授,與姚文城是師兄弟,兩人關係很好,他先選擇了分管「晶元架構與精密光學」方向的課題組,於是便丟下最讓人頭疼、最難出成果的「晶元設計軟體、微電子加工」方向的課題組給許清岩來負責。

微電子加工還好,許清岩在半導體方面是行家,與微電子加工也算是沾了邊,但晶元設計軟體方面,他就是純粹的新人了。面對並不擅長的信息學與軟體工程,許清岩的工作開展起來分外舉步維艱,只能通過日夜苦學來熟悉這些新領域。

偏偏這種分工他還沒法子提出抗議。

他雖然在物理材料學方面頗有建樹,十幾年前還曾以三十歲不到的年紀,成為某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里最年輕的副主任,但後來因為小人誣陷論文抄襲而被開除,不得不流落到櫻園私立高中擔任物理老師,錯失了最黃金的十年時光。現在哪怕被清木大學請了回來,並在「清北集成電路與晶元聯合研發創新中心」這樣的重點科研機構中代表清木大學擔任副主任,可論起十年間物理材料學方面的名望成就,怎麼也比不上姚文城。

而且研發創新中心雖是清木與燕大的合作機構,名義上「精誠合作,集結兩大高校的科研力量,解決國產晶元關鍵難題」,但兩所高校多年來的明爭暗鬥早已根深蒂固,見許清岩日以繼夜地投入到課題當中,姚文城和方世驥為了能搶到第一科研成果,居然拿出以前的舊成果,包裝一下就憑關係發表到《物理學報》上,這樣的風氣更是讓許清岩感到無奈……

他也想儘早出科研成果,但為的是姜老師的重託,為的是解決國家在晶元上被人卡脖子的難題,而不是為了壓過燕大、壓過誰一頭。

這種志不同道不合的莫名其妙競爭,才是許清岩感覺身心俱疲的主要原因。

他放下手裡的報告,用力地揉揉因經常熬夜而滿是血絲的酸澀雙眼。

「這樣下去,十年時間也弄不出合格的晶元設計軟體……」許清岩聲音乾澀而沙啞地喃喃了一句。

所謂的晶元設計軟體,也就是EDA,即「Eleic Design Automation software」,翻譯過來就是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利用計算機來完成集成電路晶元的設計、布線、驗證和模擬等全流程的設計軟體。

它被稱為「晶元之母」,是晶元IC設計中最不能缺少的重要部分。

當前世界三大EDA軟體廠商Synopsys、ce、Mentraphics,都是米國公司,它們的EDA佔據了夏國99%的市場份額,國產的EDA只有1%不到的份額,而且無法設計高端的高性能晶元,只能用於單片機與控制晶元等中低端場景。

許清岩目前要做的,就是設計出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能用於高端晶元設計的全流程EDA。上頭的要求是起碼要能設計出7nm製程工藝的高性能晶元。

而他手裡的資源,是幾十個資深的軟體開發工程師、花瓣公司無償提供的自主EDA軟體代碼,以及幾大國產晶元廠商的大量測試數據,用於模擬環境。

但花瓣開發了兩三年的EDA也只有不完善的主框架、工程庫、元器件庫、介面庫,重要的PDK乾脆還沒來得及弄。

而且EDA主流的技術架構都已被建立起重重的專利壁壘,無授權就不能使用英特爾的指令集,只能根據花瓣自主編寫的指令集,二次建立完善全新的軟體主框架。

而國產晶元廠商提供的數據,最多只到14nm工藝,距離7nm工藝還有遙遠的差距,這些數據根本沒法子用於7nm工藝模擬模擬里,更別說後期最關鍵的良品率控制了。

哪怕是許清岩想先弄出來一個14nm工藝級別的EDA,也困難重重。

而所有困難環節中最急需要解決的,就是演算法問題。

EDA對演算法的要求很高,沒有優秀的演算法加入到工程庫里,就像沒有了武器的戰士,你訓練得再強壯都沒用。目前EDA課題組裡的資深工程師和軟體開發技術人員是夠多了,寫代碼水平一流,演算法方面的創新能力卻讓人失望。

「演算法,演算法!」許清岩煩惱地在辦公室里來回踱步,腦海里不斷地想著有可能解決這個演算法難題的人選,最終只剩下兩個名字。

他深吸口氣,拿起手機,撥通了老師姜為先院士的電話。

「老師,我有個難題需要找秦克和寧青筠幫忙,可以嗎?」

電話那頭的姜為先聽了弟子的詳細說明後,沉默了好一會。他並不願秦克二人早早就陷入到這樣需要無數精力的艱難高深課題中,尤其還是信息學領域的課題。

「聽說他倆最近已上報了波利尼亞克猜想課題的結題報告,時間應該是有的。只是這個EDA演算法方面的難題,秦克和寧青筠怕也未必能解決哪……」

「老師,現在只能讓秦克和寧青筠先試試了,他們可是憑兩人之力,就編寫出『青檸操作系統』的計算機天才。現在除了他倆,我實在想不到更合適的人選了。」

聽到許清岩那沙啞乾澀的聲音,素知這弟子不到萬不得已,是絕不會開口求援的,姜為先老院士終究還是長嘆了一聲:「你問問他倆的意見,以他倆的意願為主。」

「是,老師。」

得到姜老院士的同意,許清岩在辦公室坐不住了,他連午飯也顧不上吃,匆匆披上外套,直奔清木大學。

……

中午一點多,吃完午飯秦克和寧青筠在自習室裏手拉著手散完步,便一起回到座位上,繼續完成科學突破獎的彙報PPT。

隨著微光這個人工智慧的自主學習進度不斷提升,PPT製作基本上已能勝任了,秦克和寧青筠只需要簡單地修改完善一二便可,省卻了不少時間。

「搞定,大功告成,接下來等時間去參會就行了。親一個。」秦克伸了個懶腰後,伸手就要去摟寧青筠的纖腰,自習室的門外忽然傳來了敲門聲。

寧青筠紅著小臉起身跑去開門,卻意外發現來的居然是許清岩老師。

秦克也覺得太巧了,上午兩人還提起過許老師,許老師居然就來了。

難道許老師以前姓曹?

秦克起身和寧青筠一起打招呼:「許老師。」

秦克眼尖,留意到許清岩依然穿著萬古不變的中山裝,風紀扣也扣得整整齊齊,頭髮梳得一絲不苟,只是原本冷如岩石的臉上難掩倦意,眼裡滿是血絲,似乎通宵熬夜了。

許清岩問道:「沒打擾伱們午休吧?」

秦克知道許清岩不是那種沒事會來串門閑聊的性格,便笑道:「我和青筠都沒午休的習慣,許老師您進來坐。是有事找我們?」

許清岩朝兩人點點頭,又整了整衣服,才邁步走了進來。

秦克拉來椅子讓許清岩坐下。

許清岩說話向來直來直去,也沒什麼寒暄,開口便問道:「秦克,寧青筠,聽說你倆的波利尼亞克猜想課題已完成了?近來是不是會空閑下來?」

秦克與許清岩既有師生之誼,又有師兄弟之情,算得上是親近之人。

許老師為人有些刻板,不擅言辭,但做事認真負責,當初曾將整理了近十年的物理奧賽筆記送給秦克,讓秦克受益匪淺,而且秦克還聽說,這許老師多次在姜老院士面前替他和寧青筠說好話。

以秦克的性格,別人對他的好,他總想著要十倍回報心裡才舒服,所以這時見許清岩顯是有事要拜託自己,秦克也不提自己的冰雹猜想課題了,答道:「最近確實不算忙。有什麼我們能幫上忙的,您儘管說。」

許清岩略一猶豫,還是開口道:「確實有事想麻煩你們。你們知道EDA軟體嗎?」

秦克和寧青筠上個學期都有上集成電路設計的選修課,對EDA軟體自然不陌生,當下齊齊點頭:「知道,晶元設計軟體。」

許清岩神色微松:「現在我有個EDA演算法方面的難題,需要你們幫忙,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時間?」

當下許清岩將當前遇到的難題詳細說了遍。

秦克有了LV1的晶元技術知識,對EDA演算法比較有心得,何況許清岩求助,他也不可能拒絕。但未等他開口,耳邊忽然傳來了系統的提示音:

「叮!您有新的學神任務!」

「叮咚!學神任務更新『是時候開始你的晶元之旅了』!」

「①是時候開啟你的晶元之旅了:你的信息學知識已達到專業級別,也掌握了晶元技術的基礎知識,是時候開始你的晶元之旅了,系統將提供全新的EDA設計思路與演算法庫核心思路。請宿主參與一個EDA軟體的開發課題,並以系統提供的設計思路,助力完善第一個純國產的EDA軟體吧!」

「任務獎勵:科技積分(晶元技術)+30!學術積分(信息學)+100!獎勵S級知識《一種適用於1nm晶元的全新型碳晶複合納米材料製作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