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過往

正文卷

第231章 過往

「賢弟!賢弟何在!」

皇帝進了姜府之後,很是熟練的繞過影壁和假山,朝著正堂走去。

一路上,不管是面帶驚訝的官員將軍,還是侍女家丁,都跪拜在地上,迎接這位「不速之客」。

此刻的姜府張燈結綵,處處掛著紅綢子。

皇帝越看越覺得滿意,腳步越發的輕快,很快便進了正堂。

「臣女參見陛下。」

正堂內,迎接皇帝的是一個穿著大紅喜服,面容柔和溫潤,恬靜清秀的少女,一舉一動之間都好似扶風楊柳,一看就知道是極富貴榮華的人家,才能夠養出來的大家閨秀。

「嗯?」

皇帝卻佯裝不喜的皺了皺眉頭,旋即便鬆開,假意呵斥道:「先前你喚朕陛下,是站在趙閣老家大小姐的位置,現在怎麼還喚陛下?」

少女聞言,笑道:「只是訂婚,尚還未曾全禮,若是現在改口,怕是回不去家,還請陛下見諒。」

「趙閣老的家教也太嚴了些。」

皇帝嘟囔了一句,問道:「賢弟在何處?為何留弟妹一人在此招呼?」

顯然,在霸道的皇帝眼裡,趙閣老家的規矩管不到他。

少女也知道皇帝的脾氣,並沒有糾正的意思,只是笑道:「在後院。」

「朕就知道.」

皇帝一聽就知道了是怎麼回事,大袖一擺,便穿過月亮門,朝著後院走去。

少女跟在皇帝的身後,笑道:「自父親將百鳥朝鳳與七探蛇盤兩門槍法交給他之後,便夙夜不寐,整個心思都掛在了上面。」

「朕來收拾他!」

皇帝如何聽不出來,這是弟妹在找他告狀呢。

自己這個賢弟什麼都好,但就是在武道上,純純的武瘋子,如今見到了昔年趙雲趙將軍的成名槍法,不鑽研個廢寢忘食才是怪事。

但這個臭小子也不想想,這樣一來,會不會給外人一種,他是為了這個兩門槍法才與趙家大小姐訂婚的?

雖然在訂婚之前,哪怕是趙家大小姐都不知道自己家裡有這樣的一份傳承。

甚至皇帝都不是很清楚,趙閣老藏的很深。

估計也就是姜屈兵這小子在他眼巴前長大,老趙私底下考量了十幾二十年,這才決定在這小子成為自己女婿的時候,傳下這兩門槍法。

但這些事,自己這些親近人知道,外人去哪裡得知?

為了賢弟的名聲也好,為了以後他的家宅安寧也好,這個家事怎麼也得管一管。

再者說,現在這小子也算是新婚燕爾,放著新娘子不管,天天抱著一桿槍甩來甩去,皇帝自問要自己是新娘子,也會不爽。

如此想著,皇帝一路來到了後院,剛剛踏進去,便看到了蛇一般的長槍在舞動。

時而形似大蟒,一舉一動都是大開大合的暴力,時而又似赤練,看似無用花哨的招式下,藏著鬼魅隱蔽,驚心動魄的殺力。

那手持長槍的少年郎也是那般英武,就真的好似趙雲在世一般。

皇帝卻視若無睹,冷哼一聲道:「臭小子!」

「錚!」

長槍凝滯,槍鋒劃破空氣,發出龍吟嗡鳴。

那少年郎停下槍勢,抬頭便看到了皇帝義兄那瞪眼睛的神色。

頓時,放下長槍訕訕不語。

「哼。」

皇帝甩著袍袖上前,一把奪過少年手中長槍,不由分說道:「七日內,若是見你碰金鐵兵刃,見一次抽一次。」

話說的霸道,但暗地裡卻借著袍袖遮掩,把一個物件塞進了傻弟弟的手裡,同時暗暗打了一個眼色。

少年眨眨眼,在皇帝怒其不爭的眼神中,一個大手把少年推到了他的未婚妻面前。

「夫君?」

少女含笑,趙家的規矩在心上人面前,顯的有些蒼白。

「這個給你,抱歉。」

少年的道歉一如他的槍法,直接幹練。

但放在這裡就有點無趣,身後的皇帝已經以手掩面,不忍卒觀。

少女卻已經習慣了心上人的性子,低頭看了一眼少年手中的雙魚玉佩。

而後微微揚起脖頸。

少年可算是沒有在這裡遲鈍,將那雙魚玉佩掛在了少女天鵝一般的粉頸上。

「我很喜歡。」

少女微微一笑,無底線的原諒了心上人這段時間的無視。

「伱喜歡就好。」

少年也笑了。

皇帝在二人身後無奈的搖頭,一個在未婚妻面前不懂風月,一個在未婚夫面前毫無底線,真就

「報!」

一個錦衣衛的出現打破了這一份靜謐。

「陛下!建奴南下叩關!」

一句話,皇帝的眼神便冷冽了下來。

「傳旨!百官朝會!」

「任命姜屈兵為復土軍第三衛指揮使,迎戰多爾袞部!」

朝堂之上,皇帝親自排兵布陣。

黑甲的將軍上前,煞氣肉眼可見。

「末將得令!」

皇帝下了陛階,手中捧著一柄短刀,遞給了面前的黑甲將軍。

「此刀為朕親鑄,今贈予賢弟,待賢弟得勝凱旋,朕與賢弟在太極殿上飲酒慶賀!」

「是!」

將軍接過了皇帝的刀,奔赴戰場。

出征之時,在那城樓之上,站著一位身穿婚服的少女。

風姿卓約,恍若仙子。

「待君歸來,便與妾成婚,可好?」

她說。

「好。」

他點頭,聲音很輕,卻順著的風兒傳進少女耳中。

頓時,佳人開顏而笑,比那桃花還要俏上百倍。

「陛下.」

錦衣衛欲言又止,面前是端坐朝堂的皇帝,以及台下百官。

「復土軍第三衛.全軍覆沒!」

「指揮使姜屈兵戰死!死前孤身一人對戰敵將多爾袞,力竭而死!」

此話一出,在朝堂之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趙首輔神色不悲不喜,但袍袖中的手已經握得發白。

「是嗎?」

皇帝的聲音依舊平靜,道:「不過一城一地之得失罷了,不算什麼。」

「不算什麼.」

似乎是為了說服自己,皇帝喃喃自語的重複了一遍。

但任誰都看得出,皇帝眼中的哀傷與悲痛,已經濃到化不開的仇恨。

姜屈兵戰死之事,似乎只是大明北伐之戰的一個插曲,就好像皇帝說的,不過一城一地之得失罷了。

三年後,大明北伐成功。

百官在彈冠相慶,大明百姓也笑意盈盈。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三年來,皇帝在夜深人靜時,總是一人在太極殿飲酒。

更多的人不知道,趙閣老家的大小姐,三年來一直都著素衣,卻沒有再流過一滴淚。

人的淚水,是有數的,流幹了,自然也就沒了。

直到那一日,皇帝御駕親征,活捉了多爾袞。

那一天死了兩個人。

一個,是被皇帝命術士開壇鎮壓,永不超生的多爾袞。

一個,是服下斷腸烈毒的趙瑩兒。

夫君既死,妾何獨活?

今日,既見害君之人已死,妾再無牽掛,自當隨君而去。

女兒不孝,未能侍奉老父,來生甘為牛馬,以報養育之恩。

不孝女趙瑩兒絕筆。

頓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