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太子盛世11

正文卷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太子盛世11

在各國使臣朝著京城過來的時候,京城之中也熱鬧非凡。

景國百姓們不知道立國周年慶是什麼,但大概也能猜到是個全國舉慶的好日子,節日總是值得期待,大家都很積極的配合朝廷準備,對朝廷的擁護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文德帝聽到侍衛彙報的民間情況,不由朝喬楠和俞州露出欣慰之色,眼中讚賞的笑意怎麼也藏不住。

「六兒果真乃我大景之福,沒想到短短五年時間,大景便能如此強盛,先皇九泉有靈也欣慰了。」

文德帝誇讚完喬楠,又看向俞州笑,「這些年也多虧子琸勞心,六兒能得子琸輔助,是我李家先祖保佑。」

這是實話。

喬楠雖有治國之才,但俞州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也不小,沒有俞州的支持,喬楠即便能夠讓景國繁盛,卻也不會這樣速度快。

若說以前文德帝對俞州還有所忌憚,擔心贅婿篡位的事情出現,如今倒是放下了這種想法。

畢竟這些年俞州從未對朝堂插手經營勢力,一直在背後帶領各種工匠搞實驗,一心一意的默默付出,若是再懷疑對方,實在令人寒心。

俞州被岳父誇讚很高興,嘴特甜拍馬屁,

「皇爺爺,我也有禮物哦,舅舅把他的寶貝棋盤送我了,皇爺爺陪我下棋好不好,要一個月!」

甄后君也提著兩個食盒過來了,滿臉笑容朝大寶小寶招呼,

「乖寶回來得正好,爺爺讓小廚房給你們準備的甜湯剛做好,出去一圈渴了吧,快來喝點,是你們最喜歡的杏仁露。」

文德帝對兩個孩子本就愛屋及烏,這些年兩個孩子又是他手把手教養長大的,心中對兩孩子的疼愛簡直都要超過喬楠這個兒子了。

小寶不僅容貌遺傳了喬楠,連天生神力也給遺傳了,再加上從小嚴格的皇室教育培訓。

一個七八歲大小的漂亮小孩衝過來抱住文德帝的大腿,滿臉炫耀的將手上迷你版方天戟遞過去。

這個酷愛武器的小孩正是小寶無疑。

後面慢一步的大寶見此也不示弱,跟著蹬蹬蹬也跑過來,抱住文德帝大腿咯咯笑,

倆寶瞧見甄后君,頓時甜甜大喊,從文德帝身上下來跑過去撒嬌討食,可可愛愛的小糰子怎能讓人不喜歡。

「他們倆好奇得很,說是過去提前幫父皇您瞧瞧把關,實際就是貪玩,一點都坐不住……」

此話一出,喬楠還沒無奈。

「我要喝我要喝,要喝兩碗!」

果真那句隔代親說得真是一點沒錯。

俞州:……

文德帝聞言立馬幫孫子說話,「大寶小寶才七歲,年紀還小,貪玩是正常的,你可莫說他們。」

話是責問,但臉上的笑容卻半點沒有責怪的意思。

虧得他們兒子本性好,不然這妥妥的要被寵成紈絝了。

父子翁婿三人正聊著,不遠處就蹬蹬蹬跑來一個小炮仗。

這也是事實,要是文德帝是個多疑重權的性子,不給與足夠的信任,他這個做太子的哪裡敢放開手腳做事。

正想著。

「皇爺爺,皇爺爺你看舅舅給我專門打造的方天戟好不好看?後君爺爺說我看上去超帥,超酷的!」

自古被帝王忌憚的太子可不在少數,他們與父皇是互補合作,大景繁盛的功勞都有一份兒。

疼愛的孫子求認同,文德帝哪有不配合的,當即把小寶抱起來誇,「好看,皇爺爺的小寶真棒,這方天戟跟你特別配。」

這說曹操就曹操到。

俞州就忍不住扶額,「父皇,你可別再戴濾鏡了,那倆小崽子就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貨,尤其是小寶,昨個兒又跑去找幾個禁軍比武,攪得禁軍統領焦頭爛額跑來告狀,真是都要管不住了。」

七歲的年紀文學還差不少,但武力值卻是已經杠杠,小小年紀幹掉兩個普通成年人不成問題。

「父皇說哪裡的話,卿卿是我夫郎,我們夫夫一體,哪用得著如此客氣。大景能有如此繁盛,也得虧父皇的信任,才有我與卿卿發揮的機會,說到底,父皇才是最大功臣!」

文德帝喜歡倆孩子,李承巍和夙清更是不逞多讓,雙方說是舅甥關係,但兩人卻把倆寶當做自己孩子看待,有什麼好東西都往倆寶手裡塞。

「真的嗎?皇爺爺您真有眼光,我也這樣覺得嘞!皇爺爺,小寶好喜歡你。」

「後君爺爺,後君爺爺……」

妥妥的暴力小正太,讓俞州和喬楠十分頭疼。

喬楠倒也不吃醋,他也喜歡兩個孩子得緊,笑著道,

「大寶小寶一早就去皇兄府上了,昨日皇兄不是說夙清從異國商人那裡買了兩隻象崽,想訓練好送與父皇您么。」

小寶被誇得特別高興,當即就抱住文德帝吧唧一口,把他皇爺爺逗得眉開眼笑。

這不,倆寶去皇子府轉一圈回來又是滿載而歸。

喬楠附和笑道,「父皇,子琸的話誇張了些,但也不失為事實,沒有父皇在後方坐鎮,我與子琸又哪能放心大膽的做事,此番誇讚父皇當得起。」

文德帝無奈搖頭,「你這小子真是……」皮得不行。

比起小寶喜武,大寶雖然性格也挺活潑,但更喜文些,是個喜歡動腦的腹黑蛋。

文德帝很快就把話題轉移到他疼愛的兩個小皇孫身上,

「大寶小寶今兒做什麼去了,怎麼現在都還沒有來向朕請安?莫不是朕近日給他們布置的功課太多,煩朕這個皇爺爺了?」

喬楠和俞州都很無奈,真是害怕倆孩子被溺愛壞了。

文德帝卻是滿意得很,「小寶喜歡找禁軍比武,就讓他去,咱們小寶以後可是要做大景第一哥將的,你們可不能埋沒了他。」

喬楠:……

父子翁婿三人氣氛和樂的商業互誇幾句後。

反正文德帝和甄后君對半點扛不住倆寶的討喜,讓喬楠心中對自家倆糰子真是佩服得不行。

其他皇孫都對文德帝身上的帝王威嚴懼怕不已,就這倆寶打小就膽子大,不僅不怕,還特喜歡跟帝後二人撒嬌。

待倆小隻玩累被嬤嬤抱下去休息。

喬楠俞州和帝後二人這才開始聊這次立國周年慶正題。

就像趙立軒對陳國君主說的那樣,此次周年慶的確是有震懾目前僅剩的幾個大國之意。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釣魚設局,以景國目前的富庶情況,各國是不可能再容忍他們休養生息了的,所以他們必須在各國行動之前出手,才能掌握先機。

只是計畫是如此,文德帝還是不免擔心,「皇兒,此次立國周年慶閱兵,當真能引韃靼出手嗎?那趙立軒真可信?」

「不管趙立軒可信與否,我們都必須先將韃靼拿下。」

喬楠堅定解釋道,「儘管我們有槍作為底牌,各國爭鋒之事應該不會失敗,但若是陳國、梁國全力反抗,也會給我們造成巨大損失。」

「所以我們的武器還需要進一步改良,只有更強更絕對的武力,才能儘快結束戰爭,減少傷亡。」

「草原韃靼看似物資貧瘠,實則資源豐富,地下有大量我們需要的珍貴礦產,無論如何,韃靼都得拿下才行。」

「當然,後手我們也要做好,這些年趙立軒與我們的合作雖然很完美,但難保沒有萬一,凡事做好兩手準備便是……」

儘管當初和趙立軒有不少恩怨,但正所謂在其位謀其事。

喬楠很清楚自己現在的身份,以及身上肩負的責任,所以他不會為了曾經的個人恩怨,就放棄趙立軒為景國帶來的利益。

那不是骨氣,而是愚蠢矯情。

當然,鑒於趙立軒曾經的黑歷史,他也不會全然相信對方,每次與趙立軒的合作都有防備。

俞州也點頭,「父皇放心,事情都已經安排好了,不會出問題的,即便有意外,我們的狙擊隊也不是吃白飯的。」

文德帝想想也是,「如此,你們心裡有數就好。」

甄后君看向俞州打趣,「子琸這會兒倒是大方不吃醋了。」

趙立軒和喬楠曾經那些恩怨帝後二人也是知道的,俞州平日最喜歡吃醋,現在卻不介意與情敵合作,怎能不讓甄后君取笑。

「卿卿心裡只有我,我都知道。」

俞州臉皮厚得很,被岳父打趣也沒不好意思,很是自豪抓住喬楠的手,湊到嘴邊親了一口,笑容得意。

他對自己可有信心了。

喬楠臉色微紅沒反駁,緊緊握住俞州的手,這麼多年過去,子琸對他的心還是依舊,真好。

********

景國的立國周年慶搞得非常盛大。

也令各國使臣和前來遊歷的學子們差點沒驚掉下巴!

因為此次盛會主要目的,就是為震懾諸國,所以很多以前藏著的東西,被喬楠和俞州拿了不少出來。

那些代表富庶的珍寶展示不多說,主要是熱氣球和槍軍隊的出現,著實讓各國使臣和各國遊歷學子們呆了。

飛天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的。

景國竟然能讓人飛到天上去,在天空作戰射箭,這踏馬要攻打他們國家,豈不是猶如入無人之境!

還有那槍、炸彈到底是什麼東西,威力竟如此巨大,竟在瞬間活生生炸塌了一座小山坡!

別說各國,就是景國自己的百姓們也看傻了。

看著乘坐熱氣球飄到祭台上的文德帝和喬楠,直接以為自家的陛下和太子是神仙下凡了。

等槍和炸彈的威力顯現,更是齊齊跪下直喊雷神駕到,興奮的大聲嚷嚷景國有神仙庇佑。

俞州:……

這些年的反封建教育真是白做了。

好吧,其實也不能怪大家這麼誇張的反應,主要是這個時代的文化普及還不足,百姓遇到未知的事情總喜歡神化。

但他們威懾各國以及釣魚的作用是達到了。

幾國使臣看到槍和炸藥的威力,當場臉色就白了,尤其是韃靼使臣,想到草原部落的打算,直接當場暈倒。

而與此同時。

想趁著景國周年慶守衛疏忽之時,進攻景國邊境佔便宜的韃靼、陳國、梁國的軍隊,也被首次向世人亮相的槍和炸藥打得懷疑人生。

沒錯,此次進攻景國邊境的軍隊,不止草原韃靼,陳國和梁國也出兵了。

儘管之前趙立軒勸說陳國君主時,陳國君主同意了對方說的騙韃靼去出兵試探景國的實力。

但是……陳國和梁國君主都是極有野心之人。

站在臣子的角度,趙立軒的建議很好,可站在君主的角度,趙立軒的建議就有些畏首畏尾,小家子氣了。

景國現在的富庶實在令人眼饞,於是最後,陳國和梁國的君主就決定,繼續讓草原韃靼出兵,他們跟在後面撿漏。

想著反正軍隊都調遣了,只是去景國邊境逛一圈,而不進景國境內撈點東西,實在有些可惜。

反正有韃靼的軍隊打頭,到時候韃靼和景國鷸蚌相爭,他們不就漁翁得利?

結果現在就慘了,派去撿便宜的軍隊直接被景國打了個七零八落,然後抓起來成了俘虜。

當然,他們再慘也慘不過草原韃靼。

喬楠和俞州既然決定拿下韃靼,把人釣出來就不會給對方反應的機會,在韃靼出兵的同時,景國這邊的軍隊也同時潛入草原內部,直接趁著草原出兵空虛之極,把韃靼的老巢給抄了。

所以。

等到在邊境偷襲景國的韃靼士兵,戰敗逃回草原的時候,半路就被大勝歸來的另一隊景國士兵給抓住。

就是這一來一回的功夫,草原韃靼……滅了。

消息傳回各國。

景國這邊,喬楠直接給陳國、梁國發文書進行批判譴責,大罵兩國卑鄙無恥偷襲了一頓,然後才提出讓各國拿銀子贖回俘虜的話。

就像當初處理夏國俘虜,各國向景國獅子大開口那般。

這次,景國也朝各國獅子大開口,讓兩國拿巨款贖回戰敗的士兵和敗將,否則休怪景國無情!

陳國朝堂上。

陳國君主聽到邊疆和使臣傳回的消息,又氣又恐懼,

「什麼神雷?那到底是什麼東西?景國何時有這麼厲害的東西,之前為何一點消息都沒有?」

「陛下,我們,我們也不知道那神雷是什麼,總之就是厲害得緊,那地那山都給炸塌了,跟神仙手段似的……」

跑回來彙報消息的將軍滿臉駭然

整個人也是都嚇傻了,連神仙這種話都說了出來。

周圍陳國官員們無法想像那畫面,但從戰敗逃回將軍的神情中,也能感受到那種莫名武器的恐怖。

「這該如何是好?景國竟有如此厲害的手段。」

「咱們真要贖回那些被俘的士兵和將士嗎?景國如此獅子大張口,豈不是要將我們國庫掏空?」

「早知道就應該聽趙先生的,先讓韃靼去試探,咱們的士兵走個過場就好了,結果現在……」

陳國官員們滿臉愁容,心裡有些責怪陳國君主亂來。

明明之前都和趙先生商議好,先利用韃靼的,結果卻因為一時野心收不住,反被景國套了進去。

當然,這些話大家不敢明著說出來,只敢小聲嗶嗶。

陳國君主現在也後悔得不行。

他不是沒想到景國可能有底牌,但誰能想到景國的底牌這麼大呢?

神雷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啊,簡直太作弊了。

陳國朝堂一片混亂。

一部分官員忌憚景國的實力,覺得現在沒有探清楚景國的全部底牌,不宜貿然對上,敗兵敗將得贖回來穩住局面;

一部分官員則是覺得景國獅子大開口,若是贖回俘虜,國庫消耗太大,等後續跟景國對上軍費不足就糟糕了,還不如直接繼續打,反正都已經對上了。

趙立軒就是贊同的後者,勸說陳國君主考慮

「陛下,那些敗兵敗將不能贖,景國要的銀子實在太多了,一旦國庫空虛,景國必定趁機而入,我們就完了。」

「可是若不贖,定寒了其他將士的心,於我國也不利。」

陳國君主很擔憂。

趙立軒又道,「如此於名聲是有影響,但可以想辦法挽回,景國受此挑釁都沒有直接出兵攻打我們,必定有所顧慮。」

「所以陛下,銀子不能給,否則就是給景國增加軍費,增加底氣……」

趙立軒勸說,陳國朝堂兩派聲音爭論不斷。

最後爭得陳國君主頭疼,只能揮手,「此事待朕想想,退朝!」

他得好生思考一番才能下決斷。

然後……這一耽擱就出大事了。

幾天之後。

享譽陳國第一謀士盛名的趙先生,在自己的府邸自焚而死。

死後民間便傳出流言。

說:趙先生是憂心那些被俘的戰敗士兵和將士,想求陛下贖人,可陛下死活不答應,趙先生大仁大義,最後只能以死明志表決心,為那些戰敗士兵和將士尋求一線生機。

民間百姓,尤其是那些戰敗士兵將士的家人,原本就不穩的情緒,一下子就爆發激動起來。

一時間陳國民間群情激奮。

陳國君主直接懵了。

那些正跟著趙立軒反對贖回俘虜的陳國官員們也傻了。

此刻眾人哪裡還不明白,他們這是被耍了,一直兢兢業業幫陳國擴張領土的功臣趙先生,竟是個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