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運城1號案 (求訂閱,求月票!

正文卷

第261章 運城1號案 (求訂閱,求月票!)

運城1號案的名號一出,在場的人紛紛發出驚嘆,只因為這個案件,五年前曾引起全國轟動,他們作為警隊精英人士,也曾討論過這樁案子。

當時他們都曾設身處地地想過,如果他們是運城1號案的辦案民警,這樁案子能不能破?

沒想到,指導組成立的第1個案子,就是運城1號案。

李想當時還沒有加入公安系統,因此不是很了解運城1號案的影響。

但是看到眾人的表情也知道,這樁案子非同尋常。

能成為1號案的,就沒有一個是簡單的。

「沒錯,當年的運城1號案影響非常惡劣,兇手至今逍遙法外,由省廳下發的,在全省範圍內開展凈網行動,運城1號案將列為重點督辦案件,你們指導組全員駐紮運城,協助運城1號案專案組,成立聯合指揮部,共同偵辦此案。」

李忠慶面色凝重,在說到運城1號案時,更是咬牙切齒。

他對指導組寄予厚望,希望這次凈網行動,指導組能開一個好頭,提振全省公安幹警的士氣,沉痛打擊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指導組全體成員齊刷刷地站了起來,異口同聲地吼道:「是,保證完成任務。」

他們都是天之驕子,直面困難的勇氣,有迎難而上的衝勁。

組織將這麼重要的案子交給他們,是對他們的信任,也是對他們能力的肯定,他們唯有全力以赴,才能不辜負組織和領導對他們的期望。

「好,看到大家這樣的精氣神,我就放心了,今天就先到這裡,你們大家互相熟悉熟悉,明天就出發吧。」

「是。」

領導們走後,大家頓時熱烈地討論了起來。

討論的話題,都是圍繞運城1號案。

李想從他們的隻言片語中,對運城1號案也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

這是一起連環姦殺案,兇手在5年時間,瘋狂作案11起,幾乎每半年就要發生一起,而且手段非常殘忍,受害人臨死之前,都曾受到兇手慘無人道的折磨,經辦此案的民警看到現場,都覺得寒毛直豎,忍不住罵一聲變態惡魔。

大家對偵辦此案既感到興奮,又有些擔心。

興奮是因為,他們也能接受這樁曾經轟動全國的案子了,擔心則是,這麼多年沒有破案,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完成這個挑戰。

隨著討論的熱度下去,大家的話題也漸漸地轉移到了李想的身上。

大家對他開發的顱骨數字復原技術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宋應文,他本身就是法醫學專業,對於顱骨也有一定的研究,他對於這其中的原理非常的好奇,於是和李想探討了起來。

結果從剛開始的李想擅長的顱骨復原技術,慢慢聊到了他擅長的病理鑒定。

讓他非常驚訝的是,自己提出的很多專業的問題,李想居然也能給出非常專業的見解,甚至有些解答,讓他也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讓他非常吃驚。

難道李想還懂病理鑒定?

一番談話,讓宋應文再也不敢小瞧李想,這個年輕人的學識,深不見底。

其他人聽了他們的談話,也是雲里霧裡,但從李想嘴裡不時冒出來一些專業名詞,也讓這些其他領域的天之驕子們不明覺厲。

「李隊長,你關於病理鑒定方面獨特的見解,讓我受益良多,以後要多向你學習了。」

「宋法醫的專業知識也非常地紮實,我們相互學習。」

「慚愧。」

專業的法醫學知識在李想嘴裡張口就來,很多涉及毒理領域的內容,他也是一知半解,但李想卻能如數家珍,顯然功底比他還深,這讓他非常的慚愧,同時也對李想隊長大的身份,沒有一絲質疑。

心服口服。

其他人也是一樣,被李想的談吐所折服。

楊明則表現的一副司空見慣的樣子,這都是小場面,當初李想在妙蛙地的時候,可是經歷了生死的,和那相比,這些算什麼?

而孫志東在看到李想侃侃而談法醫學的時候,突然覺得自己有些不認識李想了。

他們在一起多年的老朋友了,李想什麼尿性他不知道?

那就不是一個讀書的料。

他們要是讀書的料,至於去當輔警嗎?

但是現在,他看到了什麼?

李想居然能口吐文章了。

他這兩年是開竅了嗎?

以前讀不進的書,現在一看就會?

別人十年寒窗苦讀,學富五車,他一年?

這也太卷了他。

不行,我也要跟上兄弟的步伐,我也要發憤圖強,至少有一樣要追上自己的兄弟吧?

哪一樣呢?

學習?

孫志東搖了搖頭,就自己這個腦子,真不是學習的料。

自己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主打一個會玩。

難道要和李想比玩?

那也太沒上進心了。

「中午大家一起吃頓飯,聯絡聯絡感情,下午自由活動,晚上早點休息,明天一早,咱們出發,前往運城。」

「是。」

經過剛剛的交流,眾人算是基本認可了李想的隊長身份。

也都聽從他的指揮。

中午這頓飯,既是接風宴,又是開工飯,大家在飯桌上,互相了解,彼此熟悉,一頓飯的工夫,大家熟絡了不少。

下午自由活動,大家回去好好收拾了一番,明天就要出發運城了。

——

第二天一早,眾人在辦公樓下集合,大家簡單地打包了自己的行李。

有些人剛搬過來,行李還沒來得及放好,又要出差了,倒是省了他重新整理行李的時間。

一輛12人座的考斯特停在樓下,這是省廳特意批給指導組的車,又專門安排了司機,方便指導組各地奔波,可謂是考慮得非常周到。

眾人上車,李想沒有上車,因為超載了。

指導組有13個人,這輛車是12座的,多了一個人,就只能再開一輛,於是他們又開了一輛警車在前面開道。

長途開了四個小時,他們終於到了運城,剛下高速,就有一輛警車迎了過來。

運城公安接到省廳通知,知道今天有指導組的專家過來,連忙派來人來高速路口迎接,運城1號案專案組組長王瑞剛親自過來。

「省廳來的同志們,一路辛苦了,我是運城1號案專案組組長王瑞剛,歡迎省廳的專家過來指導工作。」

「王組長客氣了,以後還要多麻煩。」

王瑞剛看到是一個年輕人在和他對接工作,頓時好奇地問道:「不知道指導組的李隊長來了沒有?」

「我就是。」

「啊,哈,李隊長真是年輕有為,我們先去局裡吧,食堂準備了一些簡餐,大家簡單地吃點。」

「可以,那就麻煩王組長了。」

指導組從早上出發到現在,四個小時都在路上,早就餓肚子了。

於是王瑞剛將他們接到了局裡的食堂,大家簡單地吃了頓便飯,下午便正式開始碰頭會。

下午兩點,在運城公安局裡的大會議室,指導組和專案組開了一個碰頭會,宣布成立聯合指揮部,李想任總指揮,王瑞剛任副總指揮。

兩組人馬相互熟悉後,碰頭會就變成了運城1號案的案情分析會。

會議由熟悉案情的王瑞剛組織。

「運城1號案,最早發生在2013年5月12日23時,受害者小梅,時年21歲,剛剛步入社會工作,事發時,她剛好下夜班,被兇手拖入草堆中,由於她反抗激烈,被兇手用受害人脫下來的絲襪,活活嘞死,並對屍體進行了侮辱。小梅上班的地方位於開發區電子產業園,由於當年開發區還處於建設階段,工地比較多,人員複雜,基礎建設也不完善,缺少監控,因此給案件的偵破,帶來了困難。」

「第2起案子,發生在2013年10月30日21時,受害人小萍,一名高中生下了晚自習回家的途中,慘遭兇手姦殺,死因依然是絲襪纏繞,機械性窒息死亡,這兩起案子有一定的共性,受害者都是穿的絲襪,並且都是死於自己的絲襪,於是我們將兩起案子併案調查,但是很可惜,兇手選擇作案的位置都是非常偏僻的地方,周圍沒有目擊者,也沒有監控探頭,兇手應該是提前踩點了。」

「接下來的幾起案子,兇手保持半年一次的頻率,實施作案,作案目標也非常的明確,就是年輕女性,並且都是穿絲襪的,兇手的作案手法在升級,兇殘程度也在增加,最後一起案子是在2018年的7月5日,受害者小霞渾身赤果的死在爛尾樓里,身上到處都是煙頭燙傷的傷疤,並且兩個**也被切了下來,死狀極慘。」

「兇手連續多年的瘋狂作案,也讓我們運城警方的臉面按在地上摩擦,案件遲遲不能偵破,也讓運城的老百姓們非常的恐慌,即使是現在,也沒有走出當年案件的陰影,現在運城晚上也幾乎沒有女性單獨一個人走夜路,商店裡也沒有誰家敢賣絲襪。」

王瑞剛一邊介紹,一邊將當年的案件細節娓娓道來:「這五年來,我們幾乎每年都會把這起案子拿出來複盤一下,看看有沒有新的線索,但是很遺憾。這五年,兇手沒有再作案,也沒有新的線索指引我們調查,這次凈網行動,我們將當年的專案組成員再次召集起來,希望能在指導組領導的幫助下,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

「李隊長,你要不講兩句?」

「我就不說什麼冠冕堂皇的話了,我們這次來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要將這個惡魔抓住,但目前我們了解到的線索還很有限,我希望你們能將案件的所有卷宗全部拿過來,我們的人先把所有案子都梳理一遍,先了解一下案子的詳細情況,才能開展工作。」

李想初來乍到,對於運城1號案幾乎是兩眼一抹黑,就憑他之前聽到的,和剛剛會上簡單的介紹,都不能全面地了解案情。

只有自己親自將當年的卷宗翻一翻,走一遍當年專案組辦案的過程,才能了解案件的全部細節。

所以,接下來指導組的重點工作,放在卷宗的梳理上,只有將這些材料全部都梳理一遍,他們對運城1號案才能有全面的了解。

「應該的,你們有什麼地方需要我們配合,我們沒有二話,一定全力配合。」

李想他們是省廳下來的指導組,相當於帶著尚方寶劍下來,如果他們哪個地方不配合,立馬就能讓你下課。

「那就辛苦你們了。」

指導組有一個專門的辦公室,在等他們入駐後,王瑞剛立即安排專案組的隊員,將所有關於運城1號案的卷宗全部搬了過來。

不一會兒時間,卷宗便堆滿了整個辦公室。

「這麼多?全部看完得花多少時間?」齊利燕看到這麼多的卷宗材料,也忍不住發出一聲驚嘆。

這個案子的卷宗,比她經辦的任何一起案子的卷宗都要多。

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運城1號案說是一個案子,其實要分成11個案子來看,卷宗能不多嗎?

「先分類歸總吧,這事你在行。」周艦「嘿嘿」一笑,既然加入指導組,大家就做好了攻堅的準備。

畢竟省廳組建他們,不是讓他們到處遊山玩水的。

他們面對的,都是非常狡猾的罪犯,都是與警方周旋多年沒有落網的罪犯,都是具備反偵察意識的罪犯。

材料搬過來後,眾人便第一時間對這些材料進行分類匯總,對這些卷宗進行自己的閱讀。

每個人只有全面了解了案子的始末,才能真正著手調查。

接下來的一個月,指導組什麼事都沒幹,就是在整理卷宗,熟悉案情,力求每個細節都不遺漏。

「這段時間,大家卷宗也看得差不多了,從明天開始,我們針對每一起案子,做案情分析,剖析所有細節,今天大家好好準備。」

李想見這一個多月以來,大家對案件也了解得差不多了,他們指導組可以正式開始啟動對案件的偵查工作了。

「是。」

當晚,指導組的辦公室燈火通明,即使早就過了下班時間,但是大家還是待在辦公室里沒有走,每個人都自覺地研究案情,並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做記錄,有問題,有見解,這些都是明天在分析會上要討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