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立項和選角

正文卷

第29章 立項和選角

一大早,魏晉來到中影,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第一次來到了韓三坪的辦公室。

「小魏,你可是難得見一面啊,今天怎麼想起到我這裡來了?來,坐。」

看見魏晉,韓三坪抬手招呼著入座,秘書在一邊遞上茶水。

「韓總說笑了,不是忙著公司一攤子事兒嘛,可不敢怠慢韓總。」

魏晉客氣的說到,眼前這個其貌不揚的男人,再過幾年可是被稱為電影圈座山雕的人。

「之前一直在準備新電影的劇本,這不是一出爐,就趕緊過來了。」

「哦?我之前還念叨呢,劇本帶了嗎?這次是什麼題材?」

韓三坪聞言眼睛一亮,魏晉第一部獲獎片居然拿下了3500多萬的票房,大大出乎集團的預料,已經證明了實力,這次的項目說什麼中影都得參一股。

「青春校園題材,由我的同名小說改編。」

魏晉遞齣劇本,開口解釋道:

「這次準備投資多少?先說好,中影的投資份額可不能少。」

韓三坪接過劇本邊看邊說道:

「初步預算1000萬。」

「投資不大啊,沒想過整點大場面?」

韓三坪聞言有些遺憾道:

「韓總說笑了,青春片也整不了什麼大場面啊。」

魏晉有些苦笑不得,果然,韓總就是喜歡大場面,大製作。

「那這樣,中影投資三百萬,佔30%,宣發交給我們。」

韓三坪思索一番,這樣的投資額度,都不用上報,他自己就可以做主。

「沒問題,那就多謝韓總支持了,另外演員方面,韓總有什麼建議嗎?」

魏晉爽快答應,之所以拉上中影,還是尋找宣發和排片方面的支持。

目前國內院線,大部分還帶有行政指派性質,領導一句話,排片方面能給力不少,再者,影視行業也最忌諱吃獨食。

「先說說你的打算,有沒有看好的?」

「我是這樣想的,青春片最重要的還是角色貼合度,演技要求不高,主要是形象上符合就可以了,所以我準備通知業內公開試鏡。」

魏晉解釋一番,事實上本來是打算讓曾梨出演的,梨姐看過劇本後表示,她演不出來這種清純系校花的感覺。

魏晉一琢磨,確實是,曾梨有點偏向於御姐那一掛的,屬於明艷系美人範疇,索性就公開試鏡吧。

「嗯,可以的,這樣,我先將劇本報上去,通過審核之後,咱們就立項選角。」

韓三坪也認可魏晉的說法,便將事情定下來。

隨後魏晉又向韓三坪請教了不少國內院線的運營情況,以及政策方面的一些問題。

韓三坪得知魏晉有心涉足影院,對這個年輕人的野心有了直觀的了解,不過他是巴不得更多人投入這個行業才好。

離開中影,魏晉便前往學校,一路上遇到不少校友前來打招呼,魏晉也是微笑點頭致意。

來到張建東辦公室,恰好姜維老師也在。

「兩位老師好。」

魏晉面對老師很有禮貌:

「你小子,這都幾個月了沒見了,說吧,這次來是什麼事兒?」

姜維率先開口打趣道:

「姜老師,可不能怪我,這不是在忙著寫劇本嗎?」

魏晉連忙解釋道:

「之前說好的事,不知道有多少師兄感興趣?」

自從魏晉表示需要影視劇相關專業的畢業生之後,學校在開學之初就跟大四畢業班溝通過,目前有意向的已經報到張建東這裡了

「名單我這邊已經整理好了,伱先看看,或者叫他們過來見一面也行。」

張建東順手拿出了抽屜里的名單,交給魏晉。

魏晉拿著名單掃了一眼,沒有看到什麼記憶中屬性的名字,不過這也正常。

娛樂圈其實不缺人才,缺的是出位的機會,前世熟悉的導演,只是因為他們拿到了機會,寂寂無名之輩,不見得就不能出成績,也可能是機遇差了點。

「行,周末的時候,讓這幾位師兄到我工作室來一趟吧,馬上就有個項目要讓大家練練手了」

「哦?你又有新項目了?」

姜維有些好奇,他也是閑不住的性子。

「劇本已經交給中影送審了,通過之後就會立項,快的話這個月就要開拍。」

魏晉解釋了一句,隨即又看向姜維:

「姜老師,我這裡倒是有個電視劇劇本,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來執導?」

說完將早已準備好的劇本交給了姜維。

「還有這種好事?我看看。」

姜維接過劇本,封面兩個大字——《潛伏》。

這一看就是小半個小時,魏晉和張建東便在一旁聊了聊新電影的事情,之間的《活埋》還有姜維幫忙把關,這次可真是魏晉一個人挑大樑,張建東也是提前指點一二,免得自己看好的苗子受挫。

「呼,劇本寫的真好,你小子總是有那麼多奇思妙想,這個項目,我接了。」

姜維有些感慨:

「那行,姜老師您放心,酬勞方面,我給您業內頂級,另外這個項目不著急,劇本您抽時間先送審,先做前期籌備,年後開拍吧。」

魏晉對姜維是有些補償心理的,第一部電影,姜老師付出良多。

「行,我可是知道你小子有錢的很,就不跟你客氣了,那我這邊現行籌備劇組,等你通知。」

姜維一點也不客氣道:

兩天後,魏晉接到中影方面通知,《那些年》已經過審,可以立項選角了。

9月6日,魏晉風流工作室向業內公司發出通知:

由銀熊導演魏晉執導的改編自暢銷書籍的國內首部青春校園題材電影《那些年》9月9日周六,公開試鏡。

試鏡角色:

女一(張詩怡),女二(馬麗娟),年齡17-27歲;

男一(魏良),男二(張博純),男三(王建國),年齡18-25歲,配角若干

通知一發,魏晉的電話都被打爆了,各種請客吃飯的,套近乎的,走人情關係的,統統被魏晉拒絕,只說中影要求試鏡,沒辦法通融云云。

就在各大公司的藝人摩拳擦掌的同時,各大影視院校的大學生們更是瘋狂,因為電影公開試鏡,意味著他們也有機會,而年齡的要求,更是為他們量身打造,排除了不少競爭對手。

一時間,各大影視院校的學生,幾乎人手一本《那些年》,倒是為小說貢獻了不少銷量。

之所以藝人們如此興奮,實在是這個年代國內上映的電影太少了,整個04年截止到9月,上映的國產電影不過寥寥十來部,大多還是沒什麼人關注的,票房過千萬的更是只有兩部。

其中一部正是魏晉執導的《活埋》。

所以,《那些年》這部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又由知名導演自編自導,在這個年代,真的算非常優質的資源了。

萌新作者第一次寫書,跪求收藏、關注、追讀、推薦、謝謝大家。萌新作者第一次寫書,跪求收藏、關注、追讀、推薦、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