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童趣指,須彌掌,第七日

正文卷

第119章 童趣指,須彌掌,第七日

「護命金丹?尋龍劍派居然還掌握著這樣的丹方……」

曠古堂總堂之中,趙離宗看著手下送來的密報,臉上的表情又添了少許沉悶之意。

他原本大有定性,大有禪意,即使不去刻意做什麼表情,旁人看了也覺得寶相莊嚴,威風中暗透仁慈。

但是最近,實在是諸事不順,即使是趙離宗這樣的人物,心情也難免受到影響,難以排解。

不過,此刻處在他總堂大廳之中的,除了二堂主紫海道人之外,另外兩人的身份都非同凡響,也不會因為他心情不佳而戰戰兢兢。

「這所謂金丹,未免太巧了些。」

史天澤大馬金刀的坐在一張椅子上,直言不諱,「我看,八成又是孟昭宣的詭計。」

「你手底下的人,也許探聽別的情報還行,可要想探聽跟姓孟的有關的事情,很容易被糊弄過去,不如不要白費力氣。」

趙離宗淡然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倘若你們一點情報都不想要,為何不現在直接殺入那莊園之中,跟孟昭宣決一死戰?」

史天澤泰然自若:「我們有我們的情報來源,你等著看我們的消息就好。真正值得我們在這裡停留的,從來就不是伱們那些什麼情報網,而是你這個人,所以,你到底想沒想好這次跟我們一起動手,徹底投靠大蒙古國?」

趙離宗沉吟不語,踱步向前,到了門口,迎風而立。

正值入夜不久,淡雲掩月,天風颯颯,吹得他衣袍翻飛,顯出心中的不平靜。

史天澤擰了擰脖子,臉上汗毛很重,意態粗狂,說話卻極有條理:「你的勢力雖然是在宋人這邊發源出來,但現在這裡已經快要沒有你的容身之處了。」

「史彌遠一死,他朝廷里的黨羽,要麼見風使舵,要麼樹倒猢猻散,要麼就將受到大力打擊,孟昭宣這回如果成功延壽,正好可以水到渠成的向你動手。」

「他需要大量的軍費、器械、勞役、糧草,你們曠古堂就是一個最好的目標。」

趙離宗悠悠道:「通敵賣國的名聲,畢竟是太難聽了,我可以跟他那一派系爭鬥,但要是趁著這次機會跟你們明著聯手,他有多大名望,我就會有多大罵名,朝廷就算迫於民意,也會開展最瘋狂的打擊。」

「罵名?這種東西到底有什麼好擔心的?」

史天澤哈哈大笑起來,「我在生時,虎虎生威,有聲有色,大權在握,你所謂那些罵我們的,不過是受我們宰割的貨色,你需要在乎圈養的豬羊怎麼想嗎?」

「好,就算你要在乎死後的名聲,也不妨把目光放得更遠一些。」

「千年之後,如果有人翻開史書,只在角落裡看到一個被寥寥數筆定性的江湖邪派首領,那他們就會很輕易地認可這個受唾棄的邪派的名聲,不會有更多的興趣。」

「但如果,他們看到的,是一個曾經把生意做遍金、宋兩國境內,名聲響徹五湖四海的大人物,又在南宋破滅之後,成為我大蒙古國的一州總督,錢權兩得,治理萬民,他們就會有興趣去研究這個人。」

「會有無數感覺自己地位處境跟你相似的人,千方百計的為你翻案,把你的惡名變成美名,你到時候有興趣的話,隨便做幾件小事,讓人幫你吹捧一番美談,後人藉此直接把你平生事迹全部翻轉過來,也未嘗不可。」

史天澤站起身來,大手捏著茶盞走到門口,「所謂史書,就是任人蹂躪的婊子,每一代,每一地,都有無數人把自己的想法加諸其上。」

「你在史書上的聲名如何,並不取決於你有沒有明著跟我們聯手,只取決於你最終所獲得的地位。」

趙離宗眉眼微動:「蒙古帳下漢軍統帥,以勇猛聞名的史將軍,想不到口才也如此之好。」

「因為史將軍說的是實話,許你的是實實在在的利益,這才最動人。」

大廳里又有一個聲音響起,但這個聲音,顯得有幾分沉悶暗啞。

因為這聲音,是從棺材裡傳出來的,一口黑色,沒有半點紋飾,但好像會呼吸的棺材。

人只要盯著多看兩眼,那種呼吸感,就會攫取人的身心,使自己的呼吸和心跳,不知不覺中,與那棺材上傳來的感覺同步,心慌意亂,如陷泥沼,昏天黑地,不能自持。

大廳中功力最低的紫海道人,那也是一流高手,可多看了棺材幾眼後,都覺得有些胸悶,下意識的移開了視線。

「倘若你覺得史將軍的擔保不夠有力,那麼,我會以自身印鑒手諭,許你總督之位,送往都城,作為卷宗佐證。」

棺材裡的人發話,「孟昭宣一死,南宋的報復力度,不會長久,你可以讓你們在宋國境內分堂,化整為零,暫且藏匿,而你本人及少許心腹隨我們離開。」

「我們會把曠古堂曾經在金國境內的所有產業,先歸還給你,作為你新的根基,等到南宋破滅後,自有更大的好處!」

趙離宗盯著那口棺材,不避不讓。

「蒙古宗王塔察兒,曾經的五路兵馬都元帥,能跟孟昭宣在滅金前夕義結金蘭的人物,你的話,我自然相信。」

趙離宗說道,「產業如何,我可以讓步,但我要知道,你是怎麼活下來的。」

「你也是練肺,功力應該不比孟昭宣差多少,年紀又比他大,暗傷比他更多,幾年前據說你病逝,眾人都只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但你以這副樣子活下來,說明確實發過病,且保留了自己的戰力,我要知道你保命的秘法。」

棺中人說道:「原來你最在意的是這個。」

趙離宗只道:「莫忘了,我也已經是個老人。」

「嗯!」

棺中人有幾分感同身受,道,「蒙古攻佔各地,在武學醫道底蘊上,自然也得了不少好處,拔都西征萬里,建立金帳汗國,遇到極西之地三大強國,更從中得到一些有別於中原,卻同樣高明的秘術。」

「我會把我的保命秘法給你,更可讓你日後進入都城密藏武庫,掛一個編修的閑職,有權翻閱其中典籍。」

「有你這樣的絕頂宗師,進入密藏武庫,也是都城王公一大幸事。」

趙離宗眼皮一翻,喝道:「好!!那就這麼說定了!」

史天澤哈哈一笑,給他遞茶。

趙離宗一口飲盡,又道:「你們所說的另有可靠情報,是從何而來?」

史天澤看了一眼天色:「還沒到時辰,不妨我們先論一論武學。」

三大高手,於是在廳中暢談,紫海道人聽得如痴如醉,大有收穫。

約莫過了子時,忽然外面有個史天澤的心腹快步走入,遞上一顆小小圓珠。

史天澤接過圓珠,端詳一番,尋了個角度,手指一捏,圓珠破成兩半。

趙離宗立刻發現,那圓珠內部,刻了許多芝麻大小的字跡。

「如此傳訊?」

紫海道長恍然道,「好精巧的手段。」

他本來就是掌管情報,一眼就猜出這圓珠奧妙。

想必是有頂尖高手,以自身內力在圓珠之中雕琢了許多孔道痕迹,如果不能找到一個特定角度的話,單純將圓珠切開,所看到的都是一些雜亂細孔,根本看不出字形。

只有懂得特定角度,出手又夠精巧,夠高明的人,才能把這些字跡呈現出來。

「竟然還真有護命金丹,跟道濟大師、尋龍一派,還有那個蘇寒山的師承都有關?」

蒙古本身也推崇佛門,何況是史天澤這種蒙古漢人,對於大名鼎鼎,近乎傳奇的道濟禪師,不免有幾分難以擺脫的敬重嚮往。

更關鍵的是,道濟禪師已經死了,不可能跳出來跟他們作對。

而尋龍一派的祖師賴布衣,同樣神乎其神,近百年來,很多被他勘探過的風水寶地,留下的相關說法,都已經應驗。

蒙古有些和尚、王子對風水痴迷,暗地裡求證,發現其中大部分居然是真有其事,又敬又畏。

至於蘇寒山,有關他的消息,最近都一股腦的闖入史天澤他們耳中,本身的戰力底蘊,以及那套前所未聞、可以御風的神功,無一不烘托出神秘強大的師承。

某種丹藥,同時跟這些人有關,不要說是能為宗師延壽的護命金丹,就算是號稱能讓斷氣一兩天的人活過來,別人也要掂量掂量。

史天澤面上摻雜著好奇和慎重,向棺材中無法瀏覽字跡的人解釋起來,「消息大體跟曠古堂所得到的,沒有太多偏差。」

「那個朋友親自感知,孟昭宣確實已經氣息衰微,平時最多動用一成功體,而且還在繼續衰落。」

「倘若真的煉製此丹,李秋眠等於是廢了,我們又可以減去一名大敵。」

「但是,那個蘇寒山的實力有些難料,他會找個機會,親自探查一番。」

棺材中的人應了一聲。

史天澤道:「宗王覺得,我們什麼時候動手為妙?」

「盼著孟昭宣死的,絕不止我們這些人……」

塔察兒在棺材裡面深長粗重的呼吸了一次,話音中含了些笑意。

「本王原本還在想,要怎麼確保他們比我們先出手,或至少要一起動手,現在倒是有了這個機會。」

「世上人心不足蛇吞象,那些跟孟昭宣有仇的人,必然也會想著,能不能得到那枚金丹,留為己用。」

「你跟那邊傳個消息,到第七天,最好在丹成之前,就讓那邊的人直接傳出信號,徹底引爆這一場戰火。」

史天澤對那金丹也有些心動,說道:「不等丹成之後嗎?」

「假如孟昭宣率人守在丹爐旁邊,丹一成就吞下去,我們怎麼確保能在他恢複之前,殺穿防衛,闖到他面前?」

塔察兒反問了一聲,告誡般說道,「旁人會因貪心而存僥倖,但我們,要牢記自己的目的是什麼,只能利用別人的僥倖,不可也存有這種心思,貽誤了戰機。」

史天澤眼神一凝,呼出一口濁氣。

「不錯,我們並非是來搶什麼丹藥,而是要、斬天柱!」

南天之柱,元帥昭宣!

………………

「不錯,我們是來找你切磋的。」

清晨天已透亮,蘇寒山休息得精神飽滿,正欲去小樓中看書,就遇到了陳守之和龍茶神僧。

陳守之笑道:「路上就聽說蘇少俠的事迹,年少英傑,力戰宗師,天縱之才。」

「咱們畢竟是武人,今晨與神僧在院中閑聊,話題涉及少俠,就動了想要開開眼界的心思。」

龍茶神僧看著好像話不多,只在旁邊含笑點頭。

蘇寒山歡喜道:「好啊!不久後,咱們說不定還要並肩作戰,先切磋切磋,知己知彼,戰鬥的時候,若遇到什麼變故,也好作出最恰當的判斷。」

他參悟各部秘訣,感知身體的靈性潛能,又有進益,正有些手癢,想驗證驗證自己的手段。

李秋眠最近要裝得一副齋戒沐浴,養足精神,全力準備煉丹的模樣,鄧光明、李朝陽等人,則是真不知情,愁眉苦臉,想勸又不知如何去勸,心思苦悶,都不方便拿來試手。

眼前這兩位宗師,正是絕佳的對手。

陳守之說道:「那,神僧先來?」

龍茶神僧笑著搖了搖頭:「貧僧的小須彌掌法,練到圓滿之後,順冥冥中緣法而動,有時並不完全切合心中俗念。」

「若跟蘇施主這樣的少年奇才論武,貧僧自己也不知道,會不會一出手,就動用了十足的功力,所以還是陳施主先來吧,貧僧見了,心下也好有個計較。」

陳守之贊道:「小須彌神掌,數十年前,就有天下第一掌的美譽,不但曾經孤身沖陣,據說還曾度化凶頑,妙不可言,原來還有這種無意之意的禪機在其中。」

他撣了撣衣襟,笑道,「那就我先來領教蘇少俠的高招,互攻三招,如何?」

說話間,他已經作出邀請的姿勢,明顯是自恃身份,請蘇寒山先動手。

蘇寒山也不推辭,身影一閃,已經一掌按了過去。

這一掌,五指虛張而微彎,說是出掌,其實也可以說是抓。

金睛鐵鶴擒拿手和純陽掌功,昔日在他手上,涇渭分明,需要刻意切換。

如今在他手上,卻已經渾融一體,在單獨一招之中,都好似蘊含兩種意韻,後手綿長,變換無定,不分彼此。

陳守之笑容微斂,忽然一指,彈在蘇寒山掌心。

蘇寒山的出手速度,難以揣摩,可陳守之這一指頭彈出去,恰好是在指尖加速到極致,指力發揮最妙的一剎那,擊中蘇寒山掌心。

妙得簡直像一場巧合,看不出半點人為算計的跡象。

蘇寒山掌力瞬間潰亂。

是亂,不是散,對方指頭上的力道,並沒有比他這一招試探性的掌力強出多少,但擁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受。

像是世上最強的火炮轟鳴,轟出了一團完整的水珠,剛柔的極端相逢,不可思議的奇蹟。

分明洞穿力強到極點,霸道絕倫,卻又含著一股好像要飄渺氣化而去的悠遊柔意。

蘇寒山手掌內部,就像是同時有上百根弓弦,被亂彈了一番,勁力自然崩亂開來。

但他手上力道紛亂,腳下沒有半點影響,已鬼使神差般出現在陳守之背後,左手一拳打向脊樑。

陳守之的身影瞬閃向前,拉開距離,回頭向後甩出手臂。

這安南國的皇叔,大權在握的攝政之人,此刻臉上竟帶著一種孩童玩樂,無憂無慮,專註至極的神情,視線只盯著自己指尖,又似是盯著指頭前方的一點虛空。

陳守之的宗師之道,淬鍊的是「筋」,人的四肢大筋,而他的指法,也是當今世上,最善於調動筋力的一種手段。

童趣指法,一石擊破水中天!

陳守之右手環扣的中指向前彈出,空氣里傳出咚的一聲。

無色的空氣,如明顯的水面晃動一下,清晰的波紋,緩緩綻放。

這一指沒有直接碰到蘇寒山的拳頭,但在二者力量之間壓縮至極的那一點,被恰到好處的打破,引發出來的力量,讓他們兩個都被震退。

陳守之退到中途,腳踝往下一壓,腳掌微動,突然消失,到了蘇寒山面前。

習武之人身法快了之後,會顯得像是閃爍前進,但這種閃爍,其實還能看出一種影子拉伸而去的感覺。

陳守之這一閃,卻完全沒有那種感覺,而是斷裂式的現象。

就突然從原地沒了,又在蘇寒山面前重現,像是沒有過程。

他的腳掌腳趾發力時,竟也可以用上指法奧妙,猶如縮地成寸,憑空穿梭。

而在他這一動的同時,手臂已經如鞭子般甩動出去,或者說,他的雙臂,像是兩把本該堅硬的長劍,在被過於快速揮動的時候,出現了完美的弧度。

這也是指法,因為他的手指,正是軟鞭的鞭梢、弧劍的劍尖。

蘇寒山雙手隔抓,連接了他三擊,每招都是搶在對方發力未到極限的時候抓去,但他是想抓陳守之的小臂、大臂,那些筋腱所在的方位,卻總只能落在肘骨、掌緣上。

雙方都未能竟全功,最後又是蘇寒山右手探出,陳守之彈出一指。

他們以這個姿勢開戰,也用這個姿勢,作為最後一次攻防。

但這一次,陳守之一指彈中之後,臉色微變,驟然退去五丈開外。

只見空氣晃動,蘇寒山的掌力向前吐出,猶如一股氣柱,去到五丈外,才略見散亂,化為疾風,吹動陳守之的衣袍。

「這是什麼掌法?」

陳守之面露好奇,「你這一掌分明是一氣貫通,由始而終,偏又好像內含很多不同的特性,我那一指彈去,想把你掌力撥亂,卻只能與最前沿的幾種特性抵消,反而讓後面的氣息特質愈發鮮明。」

蘇寒山收手而立,道:「這不是掌法,是一種內功境界,剛才這掌,已經是我常態最剛勁的一擊,被你指力削弱後,卻只能去到五丈開外,還被你算準了距離,看來你還留了手。」

陳守之搖頭道:「留得不多,真要再戰,我也沒有多少勝你的把握。」

他頓了頓,情不自禁的加了一句,「真讓人難以相信,你居然還不是宗師。」

陳守之踏入宗師境界,已有多年了,這些年也沒有鬆懈,每年自省,都比前一年更有進益。

假如讓他現在跟司徒中夏交手,即使仍然不抱敵意,司徒中夏也未必能撐過幾個回合。

而司徒中夏,已經是正常人所認為的宗師下最強的那一檔。

越是比較,就越顯得蘇寒山超乎常理。

「雖僅互攻三招,其中奧妙意境,已足可琢磨良久,真是讓貧僧耳目一新。」

龍茶神僧走過來幾步,雙手合十,「蘇施主既然也擅長掌法,貧僧就以掌對掌,以武會友的意趣,就全含在這一掌之內。」

說話間,這老和尚緩緩伸出右掌,身上描金畫線的黃紅僧袍,無風自鼓。

手掌緩慢前推的過程中,出現一層一層穩定的殘影,後掌的掌心貼著前掌的掌背,全部掌尖向上,疊加向前。

而且這種疊加現象,在明顯超出他的手臂長度後,還在繼續向前延伸,依舊是那麼穩定。

使人根本分不清,他的手臂到底從什麼地方是真實血肉,什麼地方是內力影像。

上百隻肉掌,疊成柱子似的形狀,橫著向人推撞過去,那是多麼怪奇的景象。

蘇寒山眼皮子都忍不住跳了一下,身影驟然曲折四變,一招離合併流,向前轟出。

罡風氣團碾碎了數十層手掌殘影后,速度漸漸放緩。

蘇寒山和龍茶神僧隔著七尺左右,各自抬起一掌,掌力對峙。

逐漸的,罡風氣團轉速越來越慢,那數十層殘餘的手掌影像,也越來越淡。

「阿彌陀佛!」

「好掌法!」

兩人同時開口,各自收掌。

蘇寒山那一句贊得真心實意,雖然樣子看著奇怪,但真正交手過後就發現,龍茶神僧的這套掌法,掌力之穩定是前所未見。

明明不是走天梯道路,但已經跟尹康的掌力都有些相似。

蘇寒山好奇道:「神僧是淬鍊的身體哪一部位?」

龍茶並不隱瞞,低眉斂目地說道:「乃是雙臂骨骼。」

蘇寒山笑道:「原來如此,難怪有這樣穩如名山大岳的掌力。」

「阿彌陀佛,蘇施主的掌功雖是不同路數,但威力也不遑多讓。」

龍茶神僧期許的說道,「以蘇施主現在的武學造詣,想必不日之內,就能輕而易舉踏入宗師之境,到時候,武功又能大幅增長,也許就要把我們這些老的,徹底壓下一籌了。」

蘇寒山搖頭道:「我想突破,難度極高,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龍茶神僧訝然道:「哦?」

陳守之也是不解:「以你的功力,到底淬鍊哪裡才會覺得艱難,你不會想直接淬鍊顱腦吧?」

蘇寒山解釋道:「我的武功根基,就是朝著淬鍊脊椎前進,之後自然也不會更改,只會是走這條路。」

兩大宗師一聽,都有恍然之色,淬鍊脊椎,比淬鍊顱腦也簡單不到哪去,危險性只能說是稍低。

陳守之嘆道:「可惜了,若是你能在丹成之前修成宗師,抗敵之際,我們也更有把握。」

龍茶神僧則道:「有我們在,加上蘇施主現在的實力,也夠了,修鍊宗師本就不可心急,何況是淬鍊脊椎,萬萬不可在這種存有急躁心態的情況下嘗試,否則只怕弄巧成拙,悔之晚矣。」

陳守之醒悟道:「也是,武學之道,不能輕忽,我險些壞了事,還是神僧穩重。」

「今日所得已經足夠琢磨幾日,近些天我們就好生休養,保存元氣吧。」

陳守之說罷,率先拱手道別。

蘇寒山目送二人離開後,轉身進了小樓。

張叔微正在樓中整理書冊,見蘇寒山來了,與他一同去了密室。

蘇寒山已經學了打開機關的方法,暗格彈出之後,張叔微卻沒有太過激動,面上反而有些遺憾之色。

蘇寒山奇怪的問道:「老爺子怎麼了?」

「你們剛才切磋,我都看到了。」

張叔微撫須說道,「我本來也希望,你能在這場風波徹底引爆之前修成宗師,看來還是不成。」

蘇寒山道:「就為這事?那也未必。」

張叔微一愣:「你剛才不還說難度極高?」

「難度高,跟我接下來還要用多長時間,沒有必然關聯吧。」

蘇寒山感慨萬千的說道,「我正是最近不斷苦修,回顧從前那些年頭的修鍊有無疏漏,才越發感受到,要走我現在這種路子去突破下一大境,是有多麼困難,所以才感慨了一下。」

「但我底蘊已經練到這兒了,如果在這密室中尋到的收藏夠完整,七天之內,我就會嘗試突破。」

張叔微又驚又喜,不忘叮囑道:「你要有足夠把握才好,可不要真的急於求成,弄巧成拙了。」

「放心,我至少有九成把握。」

蘇寒山拿起一本書來,清澈的眸子裡面,眼神有些閃動。

剩下的那一成把握,不是擔心失敗,而是擔心時間。

突破天梯,要一鼓作氣完成一節骨頭的淬鍊,按照蘇鐵衣他們的經驗,所需要的時間,有一天到三天不等。

蘇寒山已經達到氣海極境,不能沿用他們的經驗,也不知道時間會更長,還是更短。

但他有一種預感,若是不能在這場風波爆發前,徹底完成突破,可能會有些不妙。

雖然只是純粹預感,沒有什麼具體頭緒,但他練武越深,便越覺得,不妨相信一下自己的直覺。

『大不了這幾天就泡在密室不出去,把嘗試突破的時間,再提早一點。』

蘇寒山心中熱烈,情緒高漲。

十七年了,他終於要踏入武道的第二個大境界,漫漫征途,又越一步。

究竟,以氣海極境突破的天梯境界,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