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種一次水稻,收穫兩次(一)

正文卷

第131章 種一次水稻,收穫兩次(一)

【種一次水稻,收穫兩次水稻#再生稻】

各個朝代的百姓看著天幕上的視頻,他們有些吃驚。

只見畫面當中,本來收割過的水稻秸稈,再次發出了新芽。

更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再升到再一次長高,結出一顆又一顆的稻穀。

就在這時又一個聲音響起。

【再生稻即種一茬收穫兩回的水稻,利用舊秸稈重新發苗,長穗再收一季的水稻。

……】

這……

他們從來沒有想到過,已經收割過了的水稻,竟然還能第二次結出稻穀,就是不知道產量怎麼樣?

如果產量真的可以,那麼明年他們也想利用這種方法,讓水稻再結一茬。

哪怕它的產量極低,他們也能夠接受。

畢竟他們生活本來就時刻處於飢餓之中,有了這少許的水稻,也許就會讓他們撐過飢餓、渡不過難關。

畢竟天災人禍,在他們身邊時常發生。

秦朝。

秦始皇看了天幕上的視頻,他也有些驚奇,這水稻竟然能夠在結水稻過一次之後,再一次在老的秸稈上結出水稻。

雖然不知道第二次水稻的產量,可是相比閑著的農田,秦始皇覺得這樣也挺好的。

而且百姓們有這樣多餘的糧食,只怕生活也將會更加的繁華。

於是秦始皇又一次叫來了墨家子弟,讓他們安排人去研究這個。

他要讓這再生稻的技術,在大秦也能夠結花生果。

秦始皇相信,大秦有了這樣的技術,哪怕不能傳承萬世,可也不至於二世而亡?

漢朝。

漢武帝劉徹看著天幕上的視頻,他受益匪淺。

他趕緊命令人去學習,等到明年收割稻穀之後,具體看一下這再生稻能收多少?

在漢武帝劉徹看來,如果他大漢也有了這再生稻的技術,只怕國力將又是一大提高。

和匈奴的作戰,大漢也將更加的有底氣。

不只是漢武帝劉徹這樣想,就連那霍去病也是這樣想?

霍去病覺得,種一茬水稻收穫兩年,簡直不可思議。

霍去病覺得,如果大漢有了這樣的技術,那他也不用每次只能帶著一些人去偷襲匈奴的老家。

到那個時候,可以直接平推到匈奴的老巢。

唯一讓他遺憾的是,這第二次攻打匈奴的軍隊馬上就要出發,而這再生稻的技術卻只能明年才能試驗。

他也只能像以前一樣,閃擊匈奴的老窩,俘虜他部落當中所有人,讓那匈奴只能乖乖就範,成為大漢的階下囚。

唐朝。

李世民和一眾大臣看到天幕上的再生稻,他們都相當的好奇。

好奇的再生稻是如何種植的?其產量又是如何?

他們覺得,如果大唐有了這種的技術,那攻打高句麗將再也沒有後顧之憂。

不只是如此,百姓有了這多收的幾斗糧食,這天下也將會更加的安定。

於是李世民下了命令,讓人學習天幕上所說,然後研究這再生稻的技術。

宋朝。

趙真看到天幕上所說的再生稻,他深深的被吸引住了。

他可深深的知道,民以食為天,如果百姓能夠因為再生稻而得到利益,只怕這天下也不至於那麼動亂。

只是做再生稻的技術到底怎麼樣?

如果真的如天目上所述,他覺得他大宋很是需要。

明朝。

朱元璋看到天幕上的視頻,他有些感慨後世的華夏的強大,竟然研究出讓水稻收割兩次的技術。

如果他大明現在有這種技術,哪怕第二季的產量極低,可對於百姓來說,也是相當好的事情。

同時他叫來了一些官員,和他們一起商討著再生稻的技術。

商討一下,把這再生稻技術在哪個地方去實行。

只是朱元璋有些可惜,今年天氣馬上要冷了,只怕是再生稻無法去實驗。

同時朱元璋再次感受到了,後世的人才濟濟。

不只有那培養雜交水稻的人,也有這發現再生稻的人。

如果這些人員放在他大明,陞官加爵都不在話下。

明末。

朱由檢看著天幕上的視頻,他露出了渴望的眼神。

他的百姓們正在受著天災,如果他們有再生稻的技術,哪怕哪怕第二次產量極低,也可以救活無數的百姓。

也就在這個時候,只見王承恩走了進來,遞給了他一份奏章。

朱由檢看著奏章裡面的內容,他很是高興,他覺得這是自己即從防衛以來收穫的最大的喜悅。

奏章里顯示,災區種植的紅薯收穫了。

相比其他地區種植的紅薯的產量,雖然遠遠不如,可也有一半之多。

不只是如此,就算那收割起來的藤蔓,也是動物極好的飼料。

看到這些,朱由檢對改變大明越來越有信心。

這個時候,他也終於可以放下心自己不會再弔死在煤山。

不過收貨之後,還有一個難題等待著他,那就是紅薯的儲存問題。

如果是華夏經常見的五穀雜糧,他們還有儲存的辦法。

可這紅薯畢竟是第一年種植,不只是他,怕那些老百姓們也不知道如何儲存。

明末,受災的老百姓。

他們看了天幕上的視頻,一邊羨慕天幕上所講,一邊麻利的收著紅薯。

他們這裡因為受了天災,並不能種植水稻或者小麥,只能種植紅薯。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這小小的紅薯,竟然畝產這麼高。

而且他們也嘗過,這紅薯竟然甜甜的非常好吃。

他們覺得,有了這麼多紅薯,未來的日子再也不會受到飢餓。

只是他們有些犯愁,那就是紅薯如何儲存?

畢竟紅薯和他們經常種植的農作物不一樣,它更像水果一樣。

想到這裡,他們開始挖起了地窖,畢竟以前他們收藏水果,就是這麼乾的。

也有的百姓,覺得可以把這紅薯晒成紅薯干,這樣也不至於會腐爛。

等到吃的時候,只需要放到水裡面煮一下,就是一道極其美味的食物。

其他朝代的百姓,看到天幕上所說,他們覺得明年自己可以試一下,萬一成功呢,那不就是又多了一些口糧。

哪怕產量極少,他們也相當的珍惜糧食。

並他們從小到大,從來不知道吃飽是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