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畝產三千斤

正文卷

第132章 畝產三千斤

至於主播說的蔬菜種子和水果種子,各朝古人雖然有興趣,但相比於主糧種子來說差了許多。

畢竟孰輕孰重,大家還是分得清楚的。

現在很多朝代的老百姓都吃不飽飯,大家最先考慮的當然是主糧種子。

主糧種子是為了吃飽肚子,而蔬菜種子和水果種子更多的是消遣。

但對老百姓生活安居樂業的一些朝代來說,吃飽固然重要,能夠吃好的瓜果蔬菜種子也同樣重要。

嬴政:主播,水稻的畝產量有多少?

劉徹:主播,玉米、土豆、紅薯都是什麼東西,為何朕從未聽過?

李世民:棉花又是什麼,聽著像是一種花卉植物,不知道有什麼作用?

趙禎:朕的大宋繁華富裕,老百姓安居樂業,主糧種子很重要,但朕更想知道上百種瓜果蔬菜種子都有什麼。

崇禎:主播,這些主糧種子的畝產量如何,是否可以救朕的大明?

看到直播間各種各樣的問題很多,大都是關心主糧種子的畝產量問題,蘇晨不緊不慢的為大家一一介紹。

「主播先為大家介紹一下今天的水稻種子,名優一號是農科院的科學家研發出來的,它具有米質優、高產、抗倒、抗病、耐高溫等一系列優勢,大家最為關心的畝產量高達1000公斤。」

「主播給大家說一下1000公斤畝產量是什麼概念,各個朝代的換算單位不太一樣,取個平均數就是一百二十斤等於一石,也就是說1000公斤等於十六石左右。」

「不過主播要提前說明的是,名優一號的畝產量想要高達十六石,需要施加各種化肥,以古代的條件根本製作不出化肥,所以主播估計大家要是種植的話,一畝地能夠收穫十石的樣子。」

名優一號水稻雖然沒有雜交水稻高產,但依舊引得無數古人心頭震動。

畝產量十石意味著什麼,大家可太清楚不過。

就大家現在的水稻畝產量也就一兩石的樣子,也就是說種植了主播的名優一號水稻,畝產量最少可以提高五倍。

這個結果已經超出很多人的預料,讓無數古人躍躍欲試,想著等會瘋狂搶購。

嬴政:畝產量十石的水稻種子,這正是大秦最需要的。

劉徹:有了名優一號,朕都不敢想像老百姓的日子有多好過。

李世民:各位臣民,大家聽好,等會一定要拼了命的搶購,有了名優一號水稻,大唐可以早一日實現盛世,老百姓可以早一天過上好日子。

趙頊:保佑朕可以搶到,有了名優一號水稻糧種,大宋的子民從此可以安居樂業。

各朝的老百姓聽得格外激動,眼中滿是渴望,迫切想搶到畝產量十石的水稻糧種。

他們和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種植了不知多少年的水稻,還從來都沒有見過畝產十石的水稻是怎樣的。

很多老百姓拿出家裡珍藏半輩子的積蓄,等會不管如何也要盡全力搶到,搶到就是大賺特賺。

「主播為大家帶來的小麥同樣是農科院研發的,品種是豐德麥20號,這是一種全新的品種,適應性好,抗倒性強,產量高,增產潛力大,平均畝產量超過1000公斤,最高畝產有1100公斤。」

「小麥也是同樣的問題,在沒有化肥的情況下,大家種植的畝產量差不多也是十石。」

大家聽完,心神一震,又一個畝產1000公斤的高產糧種。

各朝古人只感覺有些不真實,原以為畝產1000公斤的水稻就已經是極限了,沒成想還有畝產1000公斤的高產小麥。

嬴政在心裡默默估算了一下,要是可以搶到名優一號水稻和豐德麥20號小麥,那他們大秦的國力增長十倍完全沒有問題。

那個時候,他又何必修建長城抵禦匈奴,直接帶著上百萬大軍踏平匈奴。

很多古人久久才平靜下來,繼而又想到水稻和小麥的畝產量就這麼高,那剩下的三種主糧的畝產量又是多少呢!

「接下來,主播為大家介紹一下玉米,為了讓大家更加直觀,主播給大家看一個玉米的短視頻。」

蘇晨隨後拿起旁邊的平板,找出早已經收藏好的玉米視頻,不到十秒鐘,足夠大家對玉米有個清晰的印象。

各朝古人一個個打起精神,看看主播強烈推薦的玉米到底是什麼農作物。

視頻中,一個農民在一片土地種下玉米種子。

隨著時間的飛快流逝,玉米種子生根發芽,快速茁壯成長,眨眼的功夫就長到成年人一般高。

然後再一眨眼,植株長出一個個玉米包。

下一刻,玉米長大成熟,外衣破開,露出一根根金黃的玉米。

視頻時間雖只有幾秒鐘,但把玉米從一顆種子到開花結果的過程全部展示出來了,讓各朝古人看得明明白白。

嬴政:這就是玉米嗎,感覺像是一個個稻穗,只不過比稻穗大很多。

李世民:看這玉米一株株很密集,一畝地的產量應該不少,很可能比高產水稻都高。

「玉米的種植要求比水稻小麥低很多,各種類型的土壤上都可以生長,不一定非要良田,像什麼山坡、砂石地都可以種植,但是最適宜生長在富含腐質的肥沃土壤中。」

「玉米最早傳入華夏的時間是明朝朱厚照時期,只不過那時玉米沒有經過改良,導致產量很低,而主播今天售賣的玉米是科學家改良過的優良品種,畝產量高達1500公斤。」

「玉米對化肥的需求不高,要是大家買回家種植的話,估計畝產量可以達到二十石。」

二十石畝產量的玉米驚掉無數古人的下巴,令大家目瞪口呆。

玉米可是主糧,可以填飽肚子的,更關鍵的是對種植土地沒有要求,什麼荒地野地都能種植。

而且更離譜的是,就這樣的種植環境,居然還能畝產二十石。

這個玉米可是比高產水稻小麥更加優秀的主糧,一下子就牢牢佔據各朝古人的心神。

此刻各朝古人只有一個想法,高產水稻和高產小麥可以不搶,這個玉米必須搶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