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楊貴妃之死

正文卷

第116章 楊貴妃之死

大唐時期的古人臉色各異,但蘇晨的講解還在繼續。

「天寶後期,由於唐玄宗李隆基疏於朝政,唐朝政治昏暗,百姓多有流離失所,在募兵制施行後,邊境節度使勢力逐漸擴張,形成割據勢力。」

「天寶十四年,身兼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聯合史思明在范陽起兵,攻下唐朝多地,在攻下洛陽後自立為帝。」

「唐玄宗得知後,下令平叛,但洛陽、潼關等地接連失守,安祿山大軍進逼長安,唐玄宗被迫離開長安逃亡蜀中,途中禁衛軍發動兵變,史稱馬嵬兵變,楊國忠和楊貴妃被殺。」

聽到這裡的時候,楊玉環整個人傻了眼,獃滯的看向李隆基。

她怎麼也想不到,這裡面還有她的事。

她想不通這和她有什麼關係,禁衛軍為什麼要發動兵變殺害她。

哪怕安祿山認她為乾娘,可安祿山造反和她也沒關係啊,她是不可能指示安祿山造反的。

難道就因為安祿山造反,就要遷怒於她,想要殺她泄憤?

還是說是因為楊國忠的原因,禁衛軍才要殺她?

她記得很清楚,之前天幕播放的視頻有提到過,安祿山和楊國忠是歷史罪人。

她平時素有聽聞楊國忠所乾的骯髒事,說楊國忠是歷史罪人也說得過去。

可就算這樣,要殺就殺楊國忠就好了,為什麼要牽連她呢?

她和楊國忠雖說都姓楊,可並不是兄妹關係。

她和楊國忠是同一個太祖父,可也只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一門遠親罷了,她家和楊國忠家從來都沒有來往過。

她和楊國忠不熟,從來沒有幫助他什麼。

楊國忠能夠發跡,成為朝堂的重臣,和她一點關係都沒有,都是她的二姐虢(guo)國夫人在皇上身邊吹風。

她只知道唱歌跳舞,從來沒有干涉過朝政,可卻落得那般下場。

這一刻,她感到無比的委屈,還有心寒。

她不過一個女人,根本就沒有資格干預國家大事,更何況是顛覆大唐的戰亂,為什麼要把安史之亂的罪名怪罪到她頭上。

楊貴妃:陛下,安史之亂是安祿山、史思明和楊國忠乾的,和臣妾沒有關係,臣妾冤枉啊!

楊玉環一邊說著,一邊哭得梨花帶雨,把李隆基看得心疼死了。

李隆基:愛妃不哭,有朕在,沒有人能夠傷害你,現在不會再有安史之亂了,愛妃你也不會被殺了。

李隆基一把把愛妃摟進懷裡,輕輕撫摸著腦袋不停安慰著。

他很清楚,愛妃是遭了無妄之災,完全就是被楊國忠牽連到了。

導致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是楊國忠,他猜測是禁衛軍殺了楊國忠後,害怕被愛妃記恨,這才一併殺害了愛妃。

不過好在歷史軌跡已經改變,安祿山和楊國忠早已被他打入大牢,他也已經派人去抓捕史思明,安史之亂再也不會發生。

因此,他的愛妃也不會遭遇馬嵬兵變,他將永遠和愛妃在一起。

「馬嵬兵變後,時為太子的李亨在靈武稱帝,以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收復失地。」

「安史叛軍發生內亂,安祿山被他的兒子安慶緒所殺,乾元二年史思明殺安慶緒,自稱大燕皇帝,並再次攻下洛陽,之後同樣被他的兒子史朝義所殺,唐朝軍隊則接連收復了長安和洛陽。」

「寶應元年十月,唐代宗繼位,啟用唐將僕固懷恩為朔方節度使、河北副元帥,統兵進軍洛陽,接連擊敗史朝義。」

「廣德元年敗退後的史朝義想向北去奚和契丹,但被唐軍追到,最終自縊而死,歷時七年有餘的安史之亂至此結束。」

「安史之亂歷時七年多,唐朝的社會生產力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極大的影響了民眾的生活,安史之亂打破了唐王朝的統一局面,成為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藩鎮割據勢力在戰亂中越來越強大,嚴重削弱了中央集權。」

李世民的臉色頗為難看,雖然安史之亂不是發生在他的時代,可他作為大唐的太宗皇帝,同樣感受到了深深的恥辱。

安史之亂,安祿山,安慶緒,史思明,史朝義。

他怎麼也想像不到居然就是這四個敗類造成大唐境內七年戰亂,讓大唐盛世急轉直下。

要是什麼梟雄人物,他心裡還好受點。

可這四個敗類都是什麼垃圾貨色,安慶緒先殺了老子安祿山,接著史思明殺了安慶緒,然後史朝義殺了老子史思明。

可偏偏就是這些大逆不道的敗類,硬生生禍害了大唐七年,徹底把大唐盛世禍害沒了。

這一刻,他真切的感受到李隆基晚年有多麼昏聵,居然連這四個人渣都收拾不了,還把大唐盛世葬送進去了。

這時候連他都想讓李隆基早點死,免得把他留下來的盛世大唐禍害得不成樣子。

李世民:@李隆基,這個皇帝你能幹就干,不能幹就早點讓位。

李隆基:隆基謹記太宗皇祖父的教誨,請皇祖父放心,隆基必不會讓安史之亂的慘劇重現大唐。

李隆基臉上多少有些掛不住,太宗當著全天下臣民的面批評他,讓他面子有些過意不去。

可他知道,這都是他自己的過錯造成的,太宗的批評教育也沒錯。

不過這一次,既然知道了原先的歷史,那麼他絕不可能再犯同樣的錯誤。

只要把造成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除掉,沒有了安祿山、史思明、楊國忠的威脅,那麼大唐的危機可以祛除大半,剩下的需要他慢慢根治。

他還注意到一點,主播說過藩鎮割據勢力在戰亂中越來越強大,這一點讓他憂心忡忡。

安祿山和史思明之所以在大唐掀起驚濤駭浪,就是因為他們作為節度使,手中的權力太大,已經形成了藩鎮割據勢力。

在安史之亂過後,大唐全國各地的藩鎮割據勢力越來越強大,嚴重威脅中央朝廷的統治。

趁著現在藩鎮割據勢力還沒有做大,一切還來得及,還在他的掌握之中。

他已經暗下決心,要儘快解決節度使權力過大的問題,以免尾大不掉威脅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