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識字率

第二卷 西北王

「在西北實行四年制義務教育之前,西北每千人中的識字人數為六十七人,而經過這麼多年的義務教育、掃盲教育,目前西北每千人中的識字人數已經達到三百四十二人。」

幾乎是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識字,這個識字率在三十年代的中國可謂高得令人不敢相信,而且這還是因為最近吸收了大批的水災難民而降低了總比例的結果,由此戴季良甚至可以肯定,就算這個數字傳到西北以外恐怕沒有幾個人會相信其確是真實可信的。

「目前,西北一共有初小畢業生和相當於初小學歷者六百四十九萬。」

所謂初小學歷相當者是指西北軍經過初級教育的士兵,以及在西北廣泛開設的掃盲學校中獲得初等考試合格者。

「高小畢業生及學歷相當者三百一十六萬,初中及初級師範生一百一十九萬五千六百餘人。」

蒙疆委員會下屬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西北教育總會總會長劉治洲繼續報告著。

「高中生及高級師範生在讀及畢業生有三十八萬一千一百餘人。大學、專科、預科及師範大學在讀及畢業生的總人數為三萬七千五百二十七人。」

「這才是咱們西北開放黨禁、實行議會直選的根本。」

雖然3.75萬的大學生總數對於戴季良的前世而言簡直可以忽略不計,然而這卻不是戴季良前世那種畢業就等於被就業的年代,要知道現而今的一個大學畢業生的收入水平可是至少在西北普通工人年均收入的八倍以上的,更何況3.75萬大學生中的60%弱是西北急需的理工科人才。

「定五兄,教育委員會和西北教育總會的努力可以彪炳千秋啊!」

「鈞座這麼說豈不是讓卑職跟同仁們羞愧異常?」

戴季良聞言一愣,就聽劉治洲解說著。

「當初西北財政那麼緊張,若不是鈞座力排眾議實行義務教育制度,哪會有今天的教育成果?若不是之後鈞座又找來了各種財源支持,即便實行了義務教育制度也維持不到今天。」

劉定五倒不是吹捧戴季良,實在是這一切跟戴季良的努力息息相關。

「因此,若要說表彰的話,第一個還要表彰鈞座您才是。」

「定五兄這話就過了。」

戴季良謙遜的擺擺手。

「有錢有制度,還要有人因材施教。其實在我看來,招來錢和制訂製度不是難事,但找齊師資、推行制度,使其施惠於整個西北民眾卻是了不得的大功績,因此,定五兄和子逸先生才是真正功不可沒啊!」

「就按鈞座的說法,功不可沒的也不是我們這些坐辦公室的官僚,而是那些真正在教育第一線的普通教師們。」

劉治洲倒也不貪功。

「更何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相信只要有鈞座的支持,未來西北還能提供更多的有用人才。」

「范卿啊。」

送走了信誓旦旦未來十年要給西北提供更多人才的劉治洲,戴季良把自己的前任秘書給迎了進來。

「你組建的那個中國復興黨黨員收錄情況又怎麼樣了?」

「謝謝鈞座關心!」

陳鴻模笑了笑,他這個政黨可算得上戴季良的御用政黨了,若不是戴季良嚴令軍人不得投票,否則在各個選區大獲全勝也只是一件很簡單的事。

「我這邊準備得早,基礎又做得紮實。」

這是肯定的,作為當年的西北軍政委員會秘書長,陳范卿可以利用的政治資源太多了。

「所以到現在已經招錄了三十餘萬名繳費黨員,估計到了8月1日第一期投票前,黨員人數肯定能超過五十萬。」

「五十萬?」

看看數目不大,但是對於目前一窩蜂開設的近二百個大小政黨的西北政壇而言,這個規模即便是國民黨也未必能及得上的。

「人不在多在於精。」

戴季良意有所指的說著,對此陳鴻模報以瞭然的笑容。

「那這三次選舉,你有多大的把握?」

「8月1日第一期投票是選舉省、區及幾大特別市的議員,對西北政局的利害關係最大。」

這次投票又是老百姓擁有普選權後的第一次直選,所以相信投票人數也將是最多的,為政者自然可以利用政治資源將對自己最有利的選舉方式作為首選。

「而相比其他各黨派,咱們的工作已經先行,因此,在各選區獲得絕對多數或不可能,但是相對多數還是有把握的。」

戴季良點點頭,正所謂一步領先步步領先,只要最後不出重大的醜聞讓對手有翻盤的機會,一切已經註定了。

「10月1日是丁級市和獨立集鎮的議員投票,這個時候選民的情緒估計有所消退,而且對地方格局的影響最小,所以,復興黨決定在這次選舉中不做最大的鼓動,讓出一部分空間來給予其他黨派或獨立參選人。」

這也是為了配合宣傳西北憲政的需要。

「第三場則是縣和丙級市的選舉,民眾的興趣恐怕已經消亡殆盡了,投票率應該不會太高,而我們推選的議員大多在當地具有一定的號召力,因此,再次獲勝也是應該的。」

「有萬全的準備就好,不過要注意了,投票沒有結束,一切翻盤的可能都是存在的。」

雖然軍人不能投票,但通過在鄉軍人協會影響退伍軍人總是可以的,既然有十幾萬退伍軍人和他們的親屬作為基礎選民,陳范卿也就絕不會輸得太難看,不過戴季良絕不會因為這樣就縱容了陳鴻模的自大情緒。

「而且,即便當選了,也要注意實現競選口號,畢竟民智已開,老百姓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上當受騙的。」

「即便為此跟西北各級政府唱反調也要履行競選承諾?」

陳鴻模認真的看著戴季良,對此,戴季良只是重重的點了點頭,如釋重負的陳范卿笑了起來。

「請鈞座放心,小挑刺大幫忙,屬下知道該怎麼做才是恰到好處。」

「范卿啊,這次直選只是開頭。」

戴季良卻沒有一絲的笑容。

「日後還要直選市長、縣長、甚至省長、總理。」

戴季良用北洋法統的稱呼讓陳鴻模心中一動。

「就連大總統將來也會直選,所以。」

戴季良加重了語氣。

「得民心者得天下啊!」

「我是西康宣慰使諾那呼圖克圖。」

所謂呼圖克圖是清朝授予蒙、藏地區喇嘛教上層大活佛的封號。

「呼圖克」為蒙語音,論其意為「壽圖」為「有」合為「有壽之人」即長生不老之意。

原是藏語「朱必古」之蒙語音譯,意為「化身」凡冊封「呼圖克圖」者,其名冊皆載於理藩院檔案中,其下一輩轉世,須經清廷代表欽差主持金瓶掣籤儀式而加以承認。

西藏地區這類活佛地位低於達賴和班禪,但可出任攝政,而在昌都地區一共有四大呼圖克圖,分別是巴拉呼圖克圖、察雅羅登西饒呼圖克圖、類烏齊帕曲呼圖克圖和八宿達察濟隆呼圖克圖。

雖然諾那呼圖克圖的地位遠遜於這些大呼圖克圖,但在康區他依舊是一名德高望重的活佛。

「我代表觀世音的化身要求見你們的長官。」

「什麼觀世音的化身?」

幾個進藏的赤軍當然不知道這指的是達賴,更不知道事實上此刻第十三世達賴已經圓寂,而第十四達賴的轉世靈童還沒有找到,所以諾那活佛代表的只是輔國普化禪師、西藏攝政熱振呼圖克圖而已。

「你等著,我們去報告。」

「也好,我就在這裡等著。」

諾那活佛表面上也不著急,就站在那一動不動的等著,但是心裡卻一團亂麻。

隨著赤軍第一方面軍的進藏,格倉日西即昌都的四大呼圖克圖的地方行政權相繼被剝奪,無數農奴被解放,千戶、百戶等一批貴族老爺和上層喇嘛亡命拉薩,給已經動蕩的西藏政局更是火上澆油。

因此,熱振呼圖克圖急切的想知道,已經推進到了邊壩的赤軍下一步是直指拉薩徹底摧毀西藏現有制度盤踞藏區,還是借道西行直趨新疆投靠赤俄,而自己就是他的第一位使者。

「這位大師,我們的首長有請。」

不一會,衛兵出現了。

伴隨著這個衛兵的還有一個戴眼鏡的人,看上去彷彿是個領頭的,對於他嘴裡的領導,諾那活佛的期望值就更高了。

「蒙逆德王和李守信等人公開在嘉卜寺成立偽蒙古軍政府和偽蒙古軍總司令部。」

羅洛寧臉色嚴厲的向張垣站的眾人說著。

「德逆自稱總參軍,李守信為偽軍政部長,卓什海為偽財政部長,陶克為偽外交部長,包悅卿為偽參謀部長,對於這幫沐冠而侯的敗類,我們張垣站應該以什麼態度進行回擊?」

「站長。」

一個老資格的交際處成員站了起來。

「這些蒙逆可是都有軍隊護身,要是綏遠可以出兵倒也算了。可眼下就憑咱們這幾個人,這幾桿槍,和數千偽蒙軍正面交手,不是送死嘛?」

說話間,這位老成員頗有些看不起羅洛寧的樣子,也難怪,誰叫羅洛寧過去一向只在總部工作,聲名不顯,誰知道他到底算是老幾呢。

「不過,若是站長能調動傅作義部出擊的話,還是可以嘗試一下的。」

「要讓傅作義出馬,還要我們幹什麼?」

羅洛寧瞅了瞅對方。

「趙少校,我記得檔案里,你已經先後在北平、天津和張垣站幹了五年了,是組織的老成員了。」

對方自傲的挺了挺胸,羅洛寧冷冷的一笑。

「好不容易啊,能在秘密戰線的第一線幹了五年,值得我學習啊!」

前面還聽得好聽,突然羅洛寧話鋒一轉。

「我來張垣的時候,總部似乎要辦一個學習班,趙少校,我已經向總部推薦你了。」

對方張大了嘴,沒有想到羅洛寧居然會這麼決絕,一句話不合就把自己給打回了總部。

「你可以回去準備一下,明天就走吧。」

「姓羅的,山不轉水轉,咱們總有再相逢的時候。」

趙少校狠狠的瞪了羅洛寧一眼,然而胳膊擰不過大腿,他只能悻悻的退出了會場。

「走著瞧吧!」

「還有沒有人想一起回總部的?」

看著趙少校的背影,羅洛寧不屑的撇撇嘴。

「沒有的話,那咱們繼續談論怎樣對付這些漢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