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尾聲

第二卷 西北王

「西北跟赤俄媾和!西北收回五十餘萬平方公里的國土。」

套紅的標題讓看到的人都精神一振,沒錯,這是自左宗棠收回新疆以來中國第一次將已經丟失的國土再拿回來,雖然沒有克盡全功,但足以讓全中國的民氣在東北、淞滬兩大事變之後為之一振了。

不過,這還不是全部,西北隨後頒布的《科布多特區開發試行辦法》和《西北地區民營鋼鐵工業及化工工業四年方略》更讓所有人看到了巨大的錢景,一時間,去西北成了最時髦的話題。

「張漢卿怎麼說?」

對於西北不顧中央政府的權威而自由決定和赤俄開戰以至於媾和,南京方面自是恨得咬牙切齒,然而這個時候絕不能公開和西北的矛盾,且不說西北能打過黨軍的老師是什麼樣實力,就是現在國內的輿論也不允許南京和西北翻臉,因此,蔣中正只能另闢蹊徑,旁敲側擊。

「委座,少帥跟西北的關係非比尋常,再加上西北銀行支持了東北邊業銀行復業,實乃維持東北軍的一大關鍵,因此。」

宋子文對這個妹夫的小心思了如指掌,可是除了所謂的中央名器,南京能給東北軍的絕不會比西北軍給的更多,在這種情況下,僅憑幾分私人情面是很難勸動得了東北軍高層的。

「委座倒不如多打打楊虎城他們的主意。」

「楊虎城?」

孔祥熙冷笑一聲。

「楊虎城、閻錫山、劉鎮華,這些地方實力派的心思難道子文現在還不明白嘛?他們可都是牆頭草,看著西北軍現在勢大,他們敢得罪嗎?再說了,西北軍就是打盹也睜著一隻眼睛盯著他們,別的不說,跟赤俄打得那麼厲害,綏遠和陝西各有一個主力師按兵不動,這是為什麼?還不是防著中央和這些傢伙嘛!」

「可要是不想辦法切斷西北的對外交通。」

戴傳賢搖著頭。

「西北遲早會是中央的心腹大患。」

戴傳賢扳著手指。

「赤匪、西北和日本人是黨國三大害,對赤匪中央採用武力進剿的方略,對日本人中央可以採用拖延的辦法以待國力充實之後再行對抗,只有西北不好辦呢。」

「西北有錢、有力量,絕非赤匪流寇可比。」

張靜江點點頭,同意戴季陶的觀點。

「其之所不比日本,一方面西北也是中國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西北發展的時間不如日本人,也正是由此我認為,西北也不是無懈可擊的。」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在這個殘廢的中年人身上。

「第一,西北是以戴季良為核心的嚴密團體,雖然文有王丹萍、武有張自力,然而他們並不能取代戴季良來統掌西北軍。」

也就是說西北是靠戴季良個人的魅力和能力維持的,這其實和東北軍、晉軍甚至中央軍的情況一樣,只要真正的頭領不在了,土崩瓦解也就隨之開始了。

「而且戴季良的諸子尚未長成,因此,斷無子承父業一說,如果中央能設法剪除戴季良的話,西北自是不攻而破。」

「人傑兄,除掉戴季良這似乎不太現實吧?」

宋子文搖了搖頭,張靜江雖然說到了點子上,但這跟沒說又有什麼兩樣?「姑且不說咱們現在無法光明正大的下手,就算暗地裡派人行刺,以戴季良連南京都不肯多來的小心謹慎,又怎麼可能輕易的接觸到他呢?」

「戴季良好色!」

張靜江給了一個答案,不過就連他自己也沒有信心說美人計一定會成功。

「當然,這是最後的手段,咱們還可以用其他的辦法。我前面也說過了,西北軍是戴季良一人做主的,那麼咱們也可以在這方面動動腦筋。」

張靜江又給了一個建議。

「給戴季良手下這些師長、軍長加官晉爵,要是戴季良不同意,這心結也就結下了,要是同意,西北這碗水要端平還很不容易呢。」

當然蔣系人馬是一種考慮,而構成南京國民政府的另一支重要力量,汪系卻打著另外的主意。

民國二十一年12月27日,行政院發表命令授予戴季良等以下12人青天白日勳章,同時以西北遞交的方案為基礎通過了新疆省改組計劃,任命劉玉春為南疆特別行政區、黃三喜為北疆特別行政區、白雲梯為科布多特別區行政長官,同時宣布行政院院長汪兆銘將親赴蘭州授勛。

第二天,西北旋即任命原新疆建設廳長、保定三期的楊光鈺為伊犁特別市(乙等市)市長,並以西北軍政委員會的名義晉陞張賓南、張自力等5人為上將、牛策勛等9人為中將,晉陞少將者11人。

又過了一天,西北在長安對蒙古-新疆戰役中陣亡者進行公祭,隨後授予傷殘軍人及立功人員獎章、獎金等一系列宣傳鼓動活動。

不過,由此西北軍在這次對赤俄的戰事中付出的巨大損失也始為外界所知。

戰歿者4萬余,重傷致殘者2萬余的慘痛代價和近乎一比一的交換比例固然讓各方砸舌!同樣也給國外列強和國內諸侯一個明確的暗示,西北接下來要休養生息了。

「我姐姐發現了。」

雲雨過後躺在戴季良懷裡的殷桃用一種極其哀怨的語調傾訴著自己的不安。

「我姐姐知道我們的事了,她說要去告訴爹,我求她不要說,結果,她的意思是讓我幫姐夫挪動一個位置,還說。」

小婦人的話沒有能繼續說下去,因為戴季良的手掩上了對方的櫻唇。

「你姐夫現在是幹什麼的?」

戴季良想了想,既然是要求動位置,肯定也是統治機構的一員。

雖說自打西北實行近代化的文官試用條例以後他已經不再插手官員的變動,但若是級別不高的話,暗示一下,還是可以安排的。

「我姐夫現在是平涼市的一名科長。」

殷桃就連老子做天水特別市市長都不關心,更何況自己姐夫呢,現在叫做被姐姐逼得過分了,這才稍微了解一下,否則還真回答不了戴季良的問題。

「具體做什麼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你爹怎麼不簡拔一下你姐夫呢?」

戴季良明白哪怕實行了所謂的文官試用、補任條例,但以殷本道這一甲等市市長的地位,即便這個小女婿現在因為迴避政策不在自己的管轄區呢,照顧一下也不過是順水推舟的事。

「我爹不喜歡我姐夫那副官迷的樣子。」

殷桃解說著。

「姐夫這個人原來不錯,可是自從當了官以後就一門心思想往上爬,可惜爬了這麼些年還是個科長,所以,所以。」

「所以就讓你姐姐來威脅你。」

戴季良輕輕吻了吻眼前可人的香唇。

「既然你姐姐通過你來要官,肯定是有目標的。」

戴季良手滑到女人堅挺的雙峰上,慢慢的把玩著。

「你知不知道你姐夫這是想要什麼樣的位子?」

「我倒聽姐姐說了,最好有個能主政一方的位置。」

殷桃的聲音開始急促起來。

「縣長什麼的就可以了。」

看上去殷桃的姐夫還知道進退,沒有利用醜聞獅子大開口。

「不過,最好能是自治市的市長。」

「這件事我知道了。」

戴季良的魔手並沒有停止行動,反而滑向了更深處。

「我會安排人查一查的。」

若是殷桃的姐夫只是官迷倒沒有什麼,但若是劣跡累累的話,戴季良也不介意安排一起天災人禍來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若是沒有問題,我會安排和你姐姐、姐夫見上一面的。」

說罷,戴季良打開小婦人的雙腿,慢慢的把自己重新復燃的慾望送了進去。

「別愁眉苦臉了,你姐姐的事提醒我了,我會幫你安排好一切的。」

12月底,川中二劉在榮縣、威遠一線展開殊死大戰,經過東林場、老君台、白石溝等連場大戰,劉文輝部以7萬之眾進擊劉湘部5萬之敵,然而功敗垂成。

原因無他,受到西北鼓動和支援的鄧錫侯、田頌堯兩部以黃隱(鄧部)、董宋斯、曾憲棟(田部)等三個師約十團兵力,由仁壽籍田鋪襲擊劉文輝後方,在楊柳場一帶與二十四軍部隊接觸。

而一向拿著劉文輝津貼的鄧部陳鼎勛師,眼見有死老虎可打,也自簡陽側擊仁壽,在距仁壽三十餘里的保珠場與二十四軍部隊接觸。

此時,劉文輝收編來的旅長陳鳴謙也在仁壽東鄉白斗鎮附近倒戈宣布停戰,將部隊拉到資中投歸劉湘,而楊森、李家鈺、羅澤州三部也擺出一副要自北道西進略取成都的架勢,至此,原本佔據戰略主動的劉文輝部不得不和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劉湘握手言和。

經此一變,劉文輝不得不默認劉湘開戰之後奪占其防地近三十縣的既成事實,包括對二十四軍具有重要經濟和戰略價值的宜賓、瀘州等重鎮及川南鹽場。

奪佔了川中南大片富庶縣份,同時又掌控著川省軍火外貿通道的劉湘,很快便將榮威之戰中的損失彌補起來,而防區減半的劉文輝,則立刻陷入財政危機。

面臨財政上的窘境,劉文輝不得不把主意打到了自己的老學長鄧錫侯頭上,此時,首鼠兩端的鄧錫侯佔有溫江、郫縣、崇慶、新繁、灌縣、崇寧、彭縣、新都、廣漢、金堂、松潘、理縣、懋功、漢川、茂縣等十餘縣份,其中溫江、郫縣、崇慶、新繁、灌縣、崇寧、彭縣、新都、廣漢、金堂都是比較富庶的縣份。

所以地少兵多,在財政上焦頭爛額的劉文輝,遂決定奪取鄧的地盤以維持第二十四軍。

然而鄧錫侯好對付,可是與其勾連的田頌堯、劉存厚,以及這些人物背後的西北軍卻不是好相與的,為此劉文輝企圖以曾經支援玉樹為由向廣元派出使者,試圖拉攏、安撫西北,支持其對鄧、田等人的進攻。

而此時,廣元已經是各方代表雲集,一場奇怪的鬥爭隨即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