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閻案

第二卷 西北王

「煥章兄慢行。」

從大禮堂出來,戴季良給閻錫山施了一個眼色,隨即追上馮玉祥。

「剛才還沒有說完就被蔣主席打斷了。」

他拉住老農似的馮玉祥。

「上我的車,咱們好好再嘮嘮瞌。」

「志翔兄如此殷切,也好,煥章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馮玉祥一愣,馬上反應過來,戴季良是有什麼話要跟自己私下裡談,於是他點點頭,跟著鑽進了戴季良的車子,不過他們兩個的這種行動落在有些人眼裡就意味深長了。

「德鄰兄啊,人家老朋友坐一車走了,咱們也找地方聊聊。」

閻錫山瞅見李宗仁用怨恨的目光注視著戴季良的車子,於是走過來發出邀請。

「坐我的,坐你的車都可以。」

看著李宗仁吃驚的眼神,閻錫山笑了笑。

「咱們之間不是還有些生意在談嘛!」

「那也是。」

既然閻錫山不忌諱南京的地頭蛇,心高氣傲、志得意滿的李宗仁更加不會在乎,也是他笑道。

「咱們不比人家,人家現在當了軍政部長便洋洋得意啦,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可笑不可笑,好像別人不知道他馮煥章是什麼東西。」

「上車說吧。」

閻錫山不動聲色的指了指轎車。

「人多嘴雜,傳將出去就不好聽了。」

「校長,戴季良和馮玉祥坐一輛車走了,閻錫山和李宗仁也同坐一輛車。」

戴笠筆直的站在那裡,他明白自己只要如實彙報就可以了,至於判斷嘛自是不用替蔣中正作出的。

「雨農啊,你先下去。」

蔣中正揮揮手,此時的戴笠還絕對屬於一個小人物,自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

「你們說說看。」

隨即蔣中正掉過頭,看著何應欽等人。

「這些老的、新的軍閥之間會不會相互勾結對抗中央?」

「介石兄,新老軍閥之間的勾結這是可以肯定的。」

中央常務委員兼組織部部長陳祖燾陳果夫嚴肅的回應著。

「但是他們之間必然有著利益上的對抗,所以他們是既有勾結又有對抗,關鍵是中央怎麼分化他們。」

「果夫兄說得有道理。」

戴傳賢是國民黨的理論專家也是蔣某人的「文膽」和幕後參謀。

「不過我們還要具體分析各個軍閥之間的關係才好各個擊破。」

他屈起手指頭。

「目前來看,無論東北易不易幟,奉張都是頭等軍閥,接下來是誰呢?」

他掃了掃身邊的幾個人。

「人云亦云,眾說紛紜,不過我的看法是西北戴季良,以及山西閻錫山。」

「沒錯,我贊成季陶兄的分析。」

孔祥熙當然並不是因為自己是山西人才持相同意見的。

「這兩方統治各自基本地盤的時間超過十年以上,根基深固,除了對外的交通線尚受制於人外,其他已經可以做到不假於外物的地步了。而戴、閻之間有陸士同學情分,平常又頗多勾結,定有攻守同盟,是為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可以當為第二等軍閥。」

「第三等軍閥就是李德鄰和馮煥章。」

戴傳賢沒說為什麼馮、李二人是三等軍閥,不過在場的人都明白,崛起太速、部眾蕪雜不一就是這兩人的致命傷。

「一等、二等軍閥都是極難動搖,這三等軍閥以下才是中央應該分化的首要目標。」

「我還有補充。」

陳果夫繼續揮著。

「其實我認為三等軍閥可以分化,二等軍閥可以拉攏。」

他拿編遣這件事來舉例。

「我看所有人都不同意馮煥章擬的這個編遣辦法,可見人都是私心的,有私心就好,就有間隙可以深入。當下中央的決心已定,首當其衝的就是近在咫尺的桂系,既然如此那麼咱們就該在戴、閻之間尋找一個可以擺在前台的人物。」

這場蔣系幹將的會商剛剛結束,何應欽就深夜拜訪閻錫山,開門見山的就把蔣中正的意思擺到了閻錫山的面前。

「蔣先生希望閻先生也提一個方案。蔣先生意思希望在4個集團軍和西北軍的轄區之外,再加上個中央區,最後請閻先生在方案上一併提出。」

為此何應欽許諾道。

「蔣先生希望在青島特別市的問題上聽取山西的意見。」

聽到這樣的許諾,和西北已經達成默契的閻錫山考慮了片刻這才回復道。

「我可以準備個方案,但加上中央區這個問題由我提出,似乎不甚合適,如果蔣先生提出來,我一定首先贊成。」

閻錫山接下去又道。

「亦或是用其他的名義。」

何應欽回應道。

「無論什麼名義都可。」

於是閻錫山就讓何應欽坐在一旁,隨即召集晉方要員談論了半夜重新拿出了一個方略交給何應欽。

這個方略寫道:「第一集團軍可編12個師,第三及西北軍各編10個師、第二集團軍及第四集團軍編8個師。

另外給川滇黔實力派保留8個師,最後再給中央保留6個師的編製。」

何應欽拿到這個方略如獲至寶,一掃漏夜未睡的困頓,風風火火的走了,只留下閻錫山在那裡冷笑不已。

「把這個消息通報給戴總司令。」

和戴季良設想的不同,閻錫山也有自己的想法,同樣基於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的想法,他要的就是設法讓蔣、李之間來場火併,這樣一方面可以將桂系的力量從北中國清除出去,另一方面也企圖讓兩方在這場大戰中兩敗俱傷,然而他這種小肚雞腸的打算卻徹底毀掉了戴季良的計劃。

民國十八年元旦過後三天,全國編遣會議正式召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委蔣介石、胡漢民、戴季陶、孫科,以及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各集團軍總司令、總指揮並西北軍總司令共計60餘人參加會議。

所有出席列席人員都坐在主席台下,只有蔣介石一個人高高站在主席台上,邵力子坐在台上小桌的左側、楊傑坐在右側,一如拿破崙亦或是凱撒一樣。

「在會議召開之前,我有一個好消息要宣布。」

蔣某人又玩起了老一套,不過這次是有確切的時間表了。

「東北張漢卿將軍將於明天正式舉行易幟典禮。」

頓時掌聲雷動,國民黨的統一大業就此宣告達成。

「現在我正式宣布。」

等到掌聲稍息,蔣某人鄭重的宣示。

「全國軍事編遣會議正式召開!」

隨即閻案被下發到每個人手裡。

「這是閻總司令錫山同志提呈的編遣報告,下面請諸位同志進行表決。」

「西北軍和第三集團軍保留10個師、第二集團軍及第四集團軍編8個師、中央另外保留6個師的編製。」

戴季良一看眉頭就皺起來了,雖然西北軍野戰力量並沒有被嚴重削弱,這個數目其實戴季良原本就沒準備執行,不過,給馮、李才8個師,給蔣保留18個師這不是配合了蔣某人弱枝強幹的政策嗎?戴季良盤算了一陣子,也罷,反正他這一階段的目標是破壞編遣會議,以這麼苛刻的條件馮、李是斷不會答應的。

果不其然,李宗仁一看閻案,自己的部隊還是保留原來馮玉祥方案中的數字,頓時眉毛倒豎,不過他也明白自己既已對馮案作了否決,倘對閻案再表示反對,勢必成為各方的眾矢之的,再加上閻案提高的是西北軍和晉軍的實力,而這兩家偏偏又是桂系最大的軍火供應商,即便是為了那些沒到手的槍炮,李宗仁也不會跟兩家刻意過不去,於是他裝聾作啞,不作一辭,最後乾脆在會上發困打起盹來。

「我不同意!」

李宗仁是聰明人,他窺破了蔣中正挑動自己跟西北、山西爭鬥的用心在那作壁上觀,不過馮玉祥卻是個大笨蛋,一看到方案對己不利立刻跳到了前台。

「第二集團軍為革命付出了如此慘重的代價,結果呢?居然和滇黔那些投機革命的傢伙獲得的編製相近,這是對第二集團軍功績的抹殺,是不公平的。」

不過他也知道胳膊擰不過大腿,於是他提議道。

「既然差距如此之大,不如暫緩編遣等到以後時機成熟了再行商議。」

「是啊,是啊!」

李宗仁附和著。

「不如暫緩會議、暫緩編遣,馬上要過年了,莫如早點休息,早點回去,免得大家在路上過大年。」

「依照煥章兄、德鄰兄所言,推三阻四的,什麼時候時機才能成熟啊?」

戴季良不作聲,顯然讓蔣某人下定了最後的決心,要在今日得出個結果來,於是他強行推行著。

「我以為現在就應該成立編遣委員會,這個主席我是當仁不讓的,不過編遣是軍事問題,也是經濟問題,我提議在編遣委員會中設立經理組,由百川兄當這個組長。」

「咣當!」

眾人抬頭一看,卻是馮玉祥長身而起,一拂袖子轉身就直奔大門,卻帶倒了擺放在面前桌子上的茶杯,茶杯墜地發出驚天動地的破裂聲。

「不要管他。」

蔣中正看到馮玉祥雖然退出去了,然而第二集團軍的其他幾個人卻留了下來,頓時心中一定。

「咱們繼續開會。」

這個細節戴季良也注意到了,頓時臉上露出幾分思索的神色。

「我提議在各集團軍及西北軍的轄區內分別設立編遣區,我看何敬之可以出任第一集團軍編遣區的編遣主任,德鄰兄、百川兄、志翔兄,你們的意見呢?煥章兄不在,瑞伯兄你們第二集團軍的意見呢?」

「總司令。」

戴季良沉著臉走出了會場,雖然剛剛被蔣中正牽著鼻子,但各部還是推舉出了自己的編遣區和編遣主任,其中第二集團軍為鹿仲麟,第三集團軍為周玳,第四集團軍為白崇禧,西北軍自是張自力。

不過這種不在掌握的感覺讓戴季良很是覺得無力,正當他眉頭緊鎖的時候,突然副官文翰報告著。

「馬鴻逵投靠第一集團軍了。」

這麼快就動手了,戴季良悚然一驚。

「備車,我要去拜訪馮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