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進京

第二卷 西北王

「先生們,我個人認為和中國西北地方政權合作有悖於國防軍現在的地位。」

漢斯·馮·塞克特這位有著魏邁共和國國防軍之父美稱的將軍正在他的辦公室里接待著幾位重要的客人。

「我的論點基於兩個理由,第一、在中國西方人還是比較突出的,一旦德國軍人出現在那裡,肯定會引起協約國的抗議;第二、我們已經和蘇俄開展類似的合作,沒有必要分散僅有的資源。」

「將軍閣下,正是和蘇俄的合作才引起了我們的憂慮。」

作為最頑固的容克,在座的人對東方那個奉行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大國有著天然的深惡痛絕。

「閣下應該不能忘記斯巴達人團的暴動吧。」

作為企業界的重要一員,這些在座的先生們對於幾千萬美元訂單的渴望驅使他們力促國防軍和中國西北的合作。

「閣下,要知道目前已經有數十名我國公民在西北擔任教授和技|師,而且不少退役人員也在中國西北服務。」

企業家們爭辯著。

「更主要的是中國西北有著廣闊的市場……」

「諸位先生不用再說了。」

塞克特擺擺手。

「國防軍雖然不願意接受魏邁憲法的約束,但是也不會主動違反它。」

看著沮喪的那些紳士,塞克特話鋒一轉。

「雖然國防軍不能與西北全面合作,但基於幫助本國企業開拓市場的理由,國防軍可以協調一些退役人員,部分舊武器的生產許可也可以交付於中國西北。」

當然塞克特的許諾其實也是違反《凡爾賽和約》規定的,但是這樣的違反國防軍做得還少嘛。

「希望這樣一來可以對諸位的生意有些幫助。」

「多謝將軍。」

幾個容克對視一眼,有這樣的結果想來也可以向中國西北的使者交代了,當然這種交代是基於巨額訂單上的,否則區區一個東亞病夫又怎麼能讓這些眼高於頂的德國精英為之驅使呢。

「科次兄。」

從今年起廈門大學就開始增加研究生教育了,這樣一來學校的經費就愈發的緊張,而陳嘉庚的援助就更加顯得重要了,以至於校長林文慶舔著臉皮前來求援。

「最近又要麻煩尊駕了,這研究生院的費用可要仰仗了。」

「夢琴兄,你不是擔心我沒錢了吧?」

陳嘉庚口氣輕鬆的跟同是南洋華人身份的好友開著玩笑。

「你放心,最近我接了一筆大訂單,十年六百萬美元的橡皮,大不了我一分錢不賺,把所有的利益都投給你嘍。」

「十年六百萬美元,的確是筆大買賣。」

雖然現在是陳嘉庚事業的高峰,但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現在有了一筆為期十年的訂單,林文慶不由得為陳嘉庚高興著。

「是哪國大企業有這麼大的手筆啊?」

「哪國?中國!」

陳嘉庚微微的嘆了一口氣。

「吃驚嘛?我也是從未想過國內會有如此大手筆的人物!」

陳嘉庚指了指西北的天際。

「西北那位豪強的實業現在做大了,還托我幫他訂一套橡皮硫化廠的機器,說不得我也要去一趟西北。」

「若是西北倒也有這個可能。」

林文慶一副瞭然的樣子,這副波瀾不興的做派倒讓一心想讓對方大吃一驚的陳嘉庚有些吃驚。

他做出一副側耳傾聽的樣子,於是林文慶解釋著。

「西北現在的教育做得非常之好,教育界現在風傳西北馬上要在國內率先實行四年制義務教育,這是中國教育界期盼已久的空前大事啊,目前也只有西北有這個財力和能力了。」

「四年制義務教育?」

陳嘉庚的眼睛差一點沒突出來。

「這不是走上列強普及教育之路嗎?」

看著頻頻點頭的林文慶,陳嘉庚有些按捺不住了。

「我要立刻去西北!」

陳嘉庚說走就走,臨了就丟下一句話。

「我倒要看看西北是在辦實事還是沽名釣譽。」

「昨天三方在天津召開三巨頭會議的預備會。」

宋成向戴季良通報著。

「當然,我方是站在直方的立場上的,雙方關於軍事問題即繼續進攻在察、綏的國民軍已經達成了協議。其中我方的職責是繼續支援山西閻錫山。」

戴季良靜靜的聽著。

「奉軍攻多倫,吳軍攻南口,直魯聯軍任後方,各軍糧餉自籌,各方相約不與國民軍單獨媾和。」

「通告參謀長。」

戴季良突然說道,宋成馬上掏出筆記錄。

「實行玄字三號方案。」

所謂玄字三號方案就是以第28師迫進榆林壓迫井秀岳交卸陝北邊防司令一職,回西安擔任省府參議的進軍方案。

戴季良要防止國民軍自綏遠南下,那陝北就不能再交給國民黨了。

「另外再給馬康發電,立刻準備組建西北第八、第九師!」

宋成走到門口,將手中的紙條交給戴季良的副官文翰讓他立即發出,隨即回到戴季良面前繼續彙報著。

「另外直奉關於護憲和廢憲,以及顏閣存廢問題都沒有達成協議,到目前為止三方的會談還在繼續。」

「軍事合作已經達成了,接下來無非是爭個面子上的事,隨他們慢慢談吧。」

戴季良站了起來。

「澤剛,現在北面和四川還算穩定,湖南的情況你要留神了。」

戴季良知道廣州馬上要北進了,於是特意關照道。

「還有廣州,以區區一省之地養十萬大軍,還要接濟廣西、閩南,是堅持不了多久的。」

「鈞座所言極是,廣州站已經報告,根據可靠消息,廣州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議於上個月底決議出師北伐。」

宋成悚然而驚,他的報告還沒有上交,戴季良已經覺察到什麼了,這說明戴季良手中還有第二條對外的情報線,宋成想來想去也只能把這個假想敵定在了隨著西北銀行一併擴散到全國的樂怡的頭上。

不過這倒是宋成想岔了,雖然樂怡已經把手伸過界了,但是要成氣候還要時日,這一切都是穿越者的功勞,和樂怡並無太大的瓜葛。

「請鈞座放心,卑職會緊緊盯住廣州和北伐軍的。」

「那好,你先去忙吧。」

戴季良點點頭,下了逐客令。

「文翰,備車,我要去光園。」

「以上三條就是雙方初步的會議結果。」

6月9日楊宇霆奉召入關,是夜,三方天津預備會議通宵開會,終於初步達成了相關協議,第二天張其鍠,張瑞璣回到保定向吳、戴兩人彙報,他們一致力主接受這個會議結果。

「大帥、志帥,如果在維持顏閣一事上堅持,必與奉方決裂。顏惠慶的攝政內閣現在根本不能視事,僅為我等之顏面,以子武看來只要面子過得去,這個台階咱們還是要下的。」

「志翔,那你的意思?」

張其鍠是吳佩孚夾帶里一個非常重要的謀士,被他這麼一說起他已經意動了,不過戴季良現在身邊,自是不能輕易獨斷還是要做出一番徵詢的樣子的。

「是不是要同意奉方的見解呢?」

「二哥,對於奉方的見解,我並異議。」

戴季良保持了一貫的低姿態。

「我現在所擔心的是南方。」

國民黨的北伐已經迫在眉睫了,可吳佩孚還被國民軍牽制在察東,這樣直系的戰線太長了,戴季良有必要提醒吳佩孚不要顧頭不顧尾。

「唐孟瀟已經接受了廣州政府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的番號,葉開鑫也在衡山戰敗,眼見得南軍要大舉入湘了,咱們可不能再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和雨帥糾纏不清啊!」

「志帥說得對!」

張其鍠補充著。

「我們和雨帥再怎麼有紛爭,都還在北京政府這個框框里打轉,而南方孫文餘黨可是要砸了北京金鑾殿的,大帥可千萬不能因小失大啊!」

「那就給天津發報。」

經過連番的勸說,吳佩孚終於下定了決心。

「子武,你替我去趟北京和顏駿人談一談吧,就請他為了大局犧牲一二吧!」

6月19日吳、張、戴三方代表又在北京開第二次預備會議。

根據這次會議的結果,20日顏惠慶攝政內閣召開第一次內閣會議,也是最後一次會議。

會議決定推杜錫珪代理國務總理,顧維鈞並辭外交總長。

這麼一來,三方會面的最後障礙也得以消除。

6月25日,張宗昌、張學良,由天津赴北京,為奉張布置。

第二天張作霖入京,當晚抵京,下榻順承王府。

吳佩孚、戴季良則於27日離保開定,28日晨入京,吳佩孚下榻王懷慶寓,戴季良下榻媒市街齊華家的舊寓。

「鈞座,剛剛接到雨帥方面的通報,雨帥已經驅車拜訪玉帥了。」

齊華家的舊寓之前已經整修過了,不過還是比較局促的,為了迎接戴季良的到來,西北專程派人將四周的房子都買了下來,這才勉勉強強塞進去戴季良的衛隊和隨從。

「稍後,雨帥會再來煤市街。」

「老將要來,那咱們自然要掃塌相迎的。」

結交張作霖才是戴季良此番北京之行最主要的目的,因此,他很是期待。

「告訴衛隊的弟兄們,鬍子是最欺軟怕硬的,也是最現實的。咱們精神頭一定要打起來,讓老將看看,咱們西北大漢不比他關東的豪傑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