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正九品河道巡查使(求訂閱)

正文卷

第84章 正九品河道巡查使(求訂閱)

「如今你已取得武秀才功名,那今科主考官便是你的座師,特別是武院的院主,你身為武院學生,理應帶上禮物前去拜訪,至於其他考官,禮物送到府上即可,不需要親自拜訪。」

武院放榜之後,林遠雄也是找到了周山。

周山奪得了頭名,他心情不錯,不僅自己臉上有光,而且還打響了巨靈門的名聲。

同時,林遠雄也是提點周山拜訪座師。

他知道,周山不喜應酬,郡城各大勢力遞來的拜帖都被婉拒了,但是考生取得功名後帶上禮物拜訪座師,這是歷來已久的規矩。

禮物貴不貴重都無妨,武科舉的主考官,都是站在一郡巔峰的大人物,不會缺考生的這點禮物,重要的是禮物得送到,人得去,不然就會被當作是失禮。

一眾獲得功名的武秀才都送禮了,他們當中未必有人能被這些大人物所記住,但是誰沒有送禮,那肯定是會被記住的。

對於這等大人物來說,這或許是小事一件,不會說什麼。

但是下面的人,為了拍馬屁,就會做出種種針對之事,以後在大滄郡是難以混下去,就算是取得武舉人功名,也沒人會舉薦為官,想要當官就只有加入軍隊,通過立戰功晉陞。

或者是成為武進士,那就不需要地方官員舉薦了,直接就由吏部任命,而若是武進士一甲的話,則是由皇帝親自任命,武狀元直接就是五品起步,武榜眼武探花也是六品起步。

「伱喊上門中獲得武秀才功名的弟子,一同前往武院院主的府上。」

林遠雄道。

「明白,我這就喊上他們一起。」

周山點了點頭,表示明白。

不一會兒。

周山跟馮昊等十幾人,帶著禮物,一同前往武院院主何起明府上。

在他們來到何起明府上的時候,也是看到有其他的武秀才拎著禮物上門拜訪,何起明府上的管家,大開府門,有僕人引領著上門拜訪的武秀才進入正廳。

至於他們手中提著的禮物,則是有僕人收下帶走,不會帶到何起明面前。

「學生拜見老師。」

何起明坐在上首位置,上門拜訪的武秀才都是齊齊行學生禮。

如果是被何起明看中了,收在身邊進行教導,那就可以稱之為恩師了,歷代武科舉的院首,只要不是出自應天觀這樣的勢力,基本上都會被院長收為親傳弟子。

這一屆的院首是周山。

若周山只是巨靈門的弟子,何起明會將其收入門下。

在大乾之中,不是世家大族出身,想要崛起的話,有多位老師,師父,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都有不同的老師。

就連何起明自己,恩師就有好幾位。

比如,剛踏入武道修行的時候拜入武館,有武館的師父,然後參加武科舉,通過院試的獲得武秀功名,當時的院長成為他的恩師,獲得武進士功名後入朝為官,又被當時主持會試的一品大學士看中,收為學生。

但是周山本身擁有著白骨道的傳承,以後是要拜入天聖教白骨道的,若是不知道也就罷了,知道了,那他就不能『搶』人了。

雖然天聖教的弟子,也能入朝為官。

但是,朝廷和天聖教,終究是兩條不同的道路。

「來人,奉茶!」

何起明命人奉茶,然後開口說了一面場面話,勉勵了幾句。

閑談了一會兒,周山等人便是離開了何府。

院試結束。

翌日。

周山等人,也是領到了武秀才的功名冊,印章,文碟,功名服等一應物品。

按照大乾律法,只要是獲得了功名,哪怕是武童生,戶籍也會改換到士籍,從此之後就是士人了,憑藉著武童生功名,想要拿到官位是不可能的,但要混個有級無品的官職,卻是不難,BR縣尉手下的捕頭,都頭,牢頭等,或者是縣令手底下的官吏。

這些都是有級無品的官職。

要是獲得武秀才功名,又有人提攜的話,要混個有品級的小官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比如,河道巡查使,刑捕隊總捕頭,河泊稅務長吏,巡山使等,這些都是正九品官職,而要是武舉人,起步混個八品官職不是難事。

周山的二師兄劉長歌就是武舉人,不過他是待在白沙縣,一個縣城的官職本來就少,所以只是正九品刑捕隊總捕頭。

要是回到郡城之中,以劉家的財富地位,混個八品官職不是難事。

不過只要白沙縣的縣尉升遷,那縣尉之職肯定是劉少歌的。

周山領到了武秀才的一應物品,同時還有一份成為白沙縣河道巡查使的任命書。

白沙縣的縣丞,早就舉薦他為河道巡查使,如今作為今科武舉院試頭名,只要郡守府的官員跟周山沒有什麼仇怨,自然沒有不通過的道理。

有了官職,周山也能夠通過立功從朝廷中兌換修鍊資源。

一縣之中,有一官職名為主簿,主要就是負責記錄官員所立下的功勞,有了功勞,就可以從朝廷中兌換到寶植,寶材,丹藥,功法,武技,仙法,道術,寶器等等。

比如,周山成為河道巡查使,那麼手底下的巡河隊剿滅了吃人的妖物,那他就可以獲得功勞,而對於手底下的巡河隊武者,只要付出一些銀錢獎勵即可。

又比如,緝捕盜匪,抓拿兇犯,這是縣尉和總捕頭的職責,而手底下的捕快抓拿到了罪犯,那縣尉和總捕頭都可以獲得相應的功勞,而手底下的普通捕快,則能獲得銀錢獎勵。

有了官職,就等於是有了固定的立功來源。

不過也是有著一些風險,要是妖物吃人太多了,亦或者是盜匪橫行,影響到了經濟安定民生,則會被扣功勞,一旦功勞被扣的太多,變成負數,就是革職查辦了。

但規矩只是規矩,真要出了事情,地方官員往往都是直接捂蓋子,官官相護,因為一旦影響到了經濟安定民生,別的官員會被革職查辦,縣令這個主官自然是逃脫不了責任,會影響到以後的官途晉陞。

除非是真的瞞不住。

就好比這次無生教在白沙縣作亂,這就不是當地縣衙能夠應對的,只能上報郡城。